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蠱惑(蠱惑)  拼音:gǔ huò
誘惑,使人心意迷亂。唐。白居易古冢狐〉詩:「何況褒妲之色善蠱惑,能喪人家覆人國?!?/div>
《國語辭典》:沒亂(沒亂)  拼音:mò luàn
心情紛亂、著急?!抖鲙肪砣骸秆鄣姿颓閬?,爭奈母親嚴切,空沒亂,愁把眉峰暗結(jié)。」元。關(guān)漢卿《拜月亭》第一折:「阿者你這般沒亂荒張到得那里?!?/div>
《漢語大詞典》:眩瞀
(1).眼睛昏花,視物不明。國語·吳語:“有眩瞀之疾者,以告?!?宋 王安石 《與耿天騭書》之一:“今夏復感眩瞀如去秋,偶復不死,然幾如是而能復久存乎?” 清 龔自珍 《徐壽母碣》:“吾祖母病眩瞀,家人恐?!?沈從文 《月下小景·女人》:“在日光下頭,無人眼睛不感到眩瞀?!?br />(2).昏憒;迷亂。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郭憲:“﹝ 憲 ﹞諫爭不合,乃伏地稱眩瞀,不復言?!?李賢 注:“瞀,亂也。” 宋 蘇軾 《思治論》:“上之人,方且眩瞀而不自信,又何暇及於收哉!” 明 歸有光 《六音六蔽》:“殘忍之不足以勝吾仁,眩瞀之不足以勝吾智?!?清 龔自珍 《壬癸之際胎觀第六》:“是故大人毋辯毋惑毋眩瞀,而惟為善之是堅?!?/div>
《漢語大詞典》:眩耀(眩燿)
(1).光彩奪目。眩,通“ 炫 ”。 漢 王充 論衡·說日:“仰察之,日光眩耀,火光盛明,不能堪也?!?span id="1161661" class="book">《東觀漢記·桓帝紀》:“以文罽為壇飾,淳金銀器,彩色眩耀?!?br />(2).眩暈。 漢 王充 論衡·說日:“仰察一日,目猶眩耀,況察十日乎?” 葉圣陶 《一個練習生》:“我閉一閉眼睛,待一陣眩耀過后,才細看全文?!?br />(3).迷惑;迷亂。《淮南子·氾論訓》:“嫌疑肖象者,眾人之所眩耀?!?宋 司馬光 《務(wù)實》:“如是則國家安若 泰山 而四維之也,又何必以文采之飾、歌頌之聲眩耀愚俗之耳目哉!” 葉圣陶 《倪煥之》十二:“他又有什么新鮮的理想珍寶似地眩耀別人的眼睛么?”
(4).夸耀。眩,通“ 炫 ”。 清 毛祥麟 《對山馀墨·田臾傳》:“ 臾 攝衣謝,乃不輕自眩耀。”
眩燿:1.光彩奪目;閃耀。眩,通“ 炫 ”。《楚辭·劉向〈九嘆·惜賢〉》:“揚精華以眩燿兮,芳鬱渥而純美。” 王逸 注:“眩燿,光貌?!?漢 揚雄 《甘泉賦》:“光煇眩燿,隆厥福兮?!?br />(2).迷惑;迷亂。漢書·東方朔傳贊:“ 朔 之詼諧,逢占射覆,其事浮淺,行於眾庶,童兒牧豎莫不眩燿?!?span id="1616166" class="book">《后漢書·西南夷傳·莋都》:“是時郡尉府舍皆有雕飾,畫山神、海靈、奇禽、異獸,以眩燿之,夷人益畏憚焉。”三國志·吳志·賀邵傳:“沉淪近習之言,眩燿毀譽之實?!?/div>
《漢語大詞典》:瞽惑
迷亂;蠱惑。 宋 司馬光 《聞喜縣修文宣王廟記》:“人之言曰:‘古民淳質(zhì)故可教,今民偽薄故不可教?!穷笾裕蛔慊??!?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紹興四年五月》:“今民之師帥,既不能以是為政,乃為魔頭者竊取以瞽惑其黨,使皆歸德于魔,於是從而附益之以邪僻害教之説?!?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圣人之學,日遠日晦,而功利之習,愈趨愈下,其間雖嘗瞽惑於佛老,而佛老之説,卒亦未能有以勝其功利之心?!?/div>
分類:迷亂蠱惑
《國語辭典》:炫惑  拼音:xuàn huò
迷亂疑惑?!度龂?。卷五七。吳書。張溫傳》:「又嫌其聲名大盛,眾庶炫惑?!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八:「原是打聽得潘富翁上杭,先裝成這些行徑來炫惑他的?!?/div>
分類:迷亂困惑
《漢語大詞典》:熒亂(熒亂)
迷亂。 漢 荀悅 《漢紀·惠帝紀》:“巧偽之人因而飾之,以熒亂富貴之耳目。”
分類:迷亂
《漢語大詞典》:迷狂
猶迷亂。 茅盾 《追求》二:“一是社會的動亂,包括綁票,搶劫,奸殺,罷工,離婚,等等;一是社會的娛樂,包括電影,戲劇,跳舞場,等等。這相反的兩方面都反映著現(xiàn)代生活的迷狂,是診斷社會健康與否的脈搏?!眳⒁姟?迷亂 ”。
分類:迷亂
《國語辭典》:迷亂(迷亂)  拼音:mí luàn
1.迷惑慌亂?!稌?jīng)。無逸》:「無若殷王受之迷亂,酗于酒德哉?」
2.涂爾干(Emile Durkheim)提出的社會學概念,指原有的社會規(guī)范作用減弱,人們對于價值觀念或目標亦缺乏共識的狀態(tài)。anomie的意譯,也譯作「脫序」、「失范」、「失序」。
《漢語大詞典》:瞀惑
迷亂;困惑。 梁啟超 《新史學》六:“立乎今日以指往日,謂之去年……再推而上之,則詞窮矣。言者既凌亂而難為之名,聽者亦瞀惑而莫知所指矣。”
分類:迷亂困惑
《漢語大詞典》:棼迷
迷亂。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二章:“或以隱怪為小人,或以賢知為隱怪,自《章句》之失。而后人徇之,益入於棼迷而不可別白?!?/div>
分類:迷亂
《漢語大詞典》:惑眩
迷亂;混亂。明史·馬文升傳:“至於佛 老 之教,尤宜屏絶,恐惑眩心志?!?/div>
分類:迷亂混亂
《漢語大詞典》:惑謬(惑謬)
迷亂。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廷尉,天子之吏也,猶不可以失平,而天子之身反可以惑謬乎?”
分類:迷亂
《漢語大詞典》:瞇亂(瞇亂)
猶迷亂。 章炳麟 《與人論國學書》:“以此二事,則知學無繩尺,鮮不瞇亂?!?/div>
分類:迷亂
《國語辭典》:失意  拼音:shī yì
1.不如意、不得志?!稘h書。卷七七。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蓋寬饒》:「寬饒自以行清能高,有益于國,而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數(shù)上疏諫爭。」《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此時多失意之人,安知其不因避難而來此地?」
2.意見沖突,不和睦。南朝宋。鮑照〈代結(jié)客少年場行〉:「失意杯酒間,白刃起相讎?!固?。李朝威《柳毅傳》:「近與天將失意,塞其五山?!?/div>
《國語辭典》:每每  拼音:měi měi
1.昏昏的樣子。《莊子。胠篋》:「故天下每每大亂,罪在于好知?!?br />2.往往、常常。晉。陶淵明〈雜詩〉一二首之五:「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二刻拍案驚奇》卷五:「所以這兩項人每每私自相通,時常要些孝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