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問米價
 
盧陵米價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五十一〈史傳部三〉~240~3~
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廬陵米作么價?」師既付法石頭,唐開元二十八年庚辰十二月十三日,升堂告眾跏趺而逝。僖宗謚弘濟禪師歸真之塔
《駢字類編》:米價(米價)
宋 劉子翚 莫田 市頭米價新來減,一醉瓷甌五六錢。
分類:米價
《國語辭典》:吃米不知米價(吃米不知米價)  拼音:chī mǐ bù zhī mǐ jià
每天吃米飯,卻不知米的價錢。比喻一個人對周遭事物的不了解。如:「不要老是抱怨,你真是『吃米不知米價』,現(xiàn)在人浮于事,能有工作做就不錯了!」
《國語辭典》:當家才知柴米價(當家才知柴米價)  拼音:dāng jiā cái zhī chái mǐ jià
(諺語)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困難?!段饔斡洝返诙嘶兀骸府斈晷姓咴谌眨虾蜕幸木陀?;今日輪到我的身上,誠所謂『當家才知柴米價,養(yǎng)子方曉父娘恩?!弧?/div>
《漢語大詞典》:常平
(1).古代一種調(diào)節(jié)米價的方法。筑倉儲谷,谷賤時增價而糴,谷貴時減價而糶。 漢宣帝 時 耿壽昌 首創(chuàng)。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利源調(diào)度·常平:“ 漢宣帝 時數(shù)豐稔, 耿壽昌 奏諸邊郡以穀賤時增價糴入,貴則減價糶出,名曰‘常平’,此其始也?!?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常平:“惠民之法,莫善於常平,然有法無人,胥歸無益?!?br />(2).即常平倉。宋史·食貨志上:“ 淳化 三年,京畿大穰,分遣使臣於四城門置場,增價以糴,虛近倉貯之,命曰常平,歲饑即下其直予民?!?北周 庾信 《羽調(diào)曲》:“錢則都內(nèi)貫朽,倉則常平粟紅?!?br />(3).長期平衡。新唐書·劉晏傳:“諸道巡院,皆募駛足,置驛相望,四方貨殖低昂及它利害,雖甚遠,不數(shù)日即知,是能權(quán)萬貨重輕,使天下無甚貴賤而物常平,自言如見錢流地上?!?/div>
《漢語大詞典》:常平倉(常平倉)
古代為調(diào)節(jié)米價而設(shè)置的一種倉廩。 漢宣帝 時 耿壽昌 首先倡建,以谷賤時用較高價糴入,谷貴時減價糶出,平衡米價而名。漢書·食貨志上:“時大司農(nóng)中丞 耿壽昌 以善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遂白令邊郡皆筑倉,以穀賤時增其賈而糴,以利農(nóng),穀貴時減賈而糶,名曰‘常平倉’。民便之?!眳㈤?span id="fqtif3z" class="book">《文獻通考·常平義倉租稅》。
《漢語大詞典》:減糶(減糶)
謂荒年時,米價上漲,國家將常平倉糧米減價出售。《清會典·戶部七·尚書侍郎職掌七》:“凡荒政十有二……五曰減糶?!?/div>
《漢語大詞典》:米貼(米貼)
米價補貼。是一種生活津貼。 茅盾 《子夜》二:“她們又要求米貼。前次米價漲到二十元一石時,曾經(jīng)要求過,這次又是?!?艾蕪 《石青嫂子》:“再加物價天天漲得嚇人,只靠一點工錢和米貼絕難過活的?!?/div>
《漢語大詞典》:散糶(散糶)
謂米價暴漲時,政府出售平價米。 明 丘浚 《治國平天下之要·制國用·市糴之令》:“歲兇而民不足,則重穀,因其重之之時,官為散糶,則重者輕?!?/div>
《漢語大詞典》:長沙搶米風(fēng)潮
1910年春湖南濱湖各縣水災(zāi)歉收,米價上漲,饑民涌入長沙,各家米店紛紛被搶。湖南巡撫下令鎮(zhèn)壓,民眾被槍殺二十余人。數(shù)萬民眾憤怒搗毀巡撫衙門、銀行、教堂等。外國軍艦配合鎮(zhèn)壓,民眾傷亡慘重。清政府后以罷免巡撫,出售平價米,平息了風(fēng)潮。
《國語辭典》:斗粟囊金  拼音:dǒu sù náng jīn
一斗粟米價值一囊金子。比喻物價昂貴。如:「物價飛漲,簡直是斗粟囊金,日子真難過!」
青原米價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與廬陵米價同。(參見:廬陵米價)
廬陵米價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禪家之公案也。五燈會元五青原草曰:「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廬陵米作么價?!箯娜蒌浳鍎t曰:「青原米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