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詞典 1分類詞匯 15
《漢語大詞典》:足趼
亦作“ 足繭 ”。亦作“ 足蠒 ”。 腳掌因磨擦而生出的硬皮。喻指跋涉辛勞。 唐 元載 《故相國杜鴻漸神道碑》:“自西徂東,足趼頭蓬,簡稽衣食,賦政理戎。” 唐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zhuǎn)愁疾。” 宋 蘇軾 《與梁先舒煥泛舟得臨釀字》詩之一:“故人輕千里,足蠒來相尋?!?明 楊慎 《恩遣戍滇紀(jì)行》詩:“衣廑何暇拂,足繭不能休?!?/div>
《漢語大詞典》:生繭(生繭)
手掌或腳掌上因摩擦多長出了硬皮。亦用以形容次數(shù)太多。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這些話,我耳朵聽得都要生繭了?!?/div>
《漢語大詞典》:累繭(累繭)
亦作“ 累趼 ”。 謂由于久行,足上磨出重重硬皮。后漢書·馮衍傳上:“三王背畔,赤眉害主,未見兼行倍道之赴,若 墨翟 累繭救 宋 , 申包胥 重胝存 楚 , 衛(wèi) 女馳歸唁兄之志。” 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區(qū)區(qū)甘累趼,稍稍息勞筋?!?/div>
分類:重重硬皮
《國語辭典》:老繭(老繭)  拼音:lǎo jiǎn
手掌、腳掌因過度摩擦所生的厚皮。如:「父親雙手上的老繭,是這半輩子辛辛苦苦工作所換來的?!挂卜Q為「繭子」。
《國語辭典》:繭子(繭子)  拼音:jiǎn zi
1.俗稱蠶繭。
2.手掌、腳掌因過度摩擦所生的厚皮。也稱為「老繭」。
《漢語大詞典》:曾繭(曾繭)
手掌或腳掌上磨起的多層硬皮。俗稱“老繭”。曾,通“ 層 ”。《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 申包胥 ﹞曾繭重胝,七日七夜,至於 秦 庭。”漢書·敘傳上作“重繭”。
《國語辭典》:免疫風(fēng)濕科(免疫風(fēng)濕科)  拼音:miǎn yì fēng shī kē
以治療痛風(fēng)、退化性關(guān)節(jié)炎、類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非關(guān)節(jié)性風(fēng)濕癥、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guān)節(jié)炎、硬皮癥、紅斑性狼瘡、皮肌炎及多發(fā)性肌炎等病癥的醫(yī)療科別。
《國語辭典》:枵腹重趼  拼音:xiāo fù chóng jiǎn
重趼,腳上因久行所生的層層硬皮。枵腹重趼指餓著肚子,手腳也磨出繭來。形容長途跋涉,辛勞受餓的情狀。《清史稿。卷三二四。方觀承傳》:「觀承尚少,寄食清涼山寺。歲與兄觀永徒步至塞外營養(yǎng),往來南北,枵腹重趼?!?/div>
《國語辭典》:髀骶  拼音:bì dǐ
猴類臀部上的紅色硬皮,裸露在外,不長毛。也稱為「臀胝」、「臀疣」。
《國語辭典》:百舍重趼  拼音:bǎi shè chóng jiǎn
舍,宿一夜為一舍。趼,腳掌因走遠(yuǎn)路而生的硬皮。百舍重趼比喻長途跋涉,十分辛苦。《莊子。天道》:「吾聞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辭遠(yuǎn)道而來愿見,百舍重研,而不敢息?!挂沧鳌赴偕嶂乩O」。
《漢語大詞典》:起繭(起繭)
(1).體表因常承受重壓或摩擦而生成硬皮。 艾蕪 《南行記·我的旅伴》:“抬你媽的,肩膀皮都起繭了,還沒抬夠?” 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腳上有些地方起繭,有些地方起泡了。”
(2).比喻聽得膩煩、討厭。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大家略有一點興奮,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為這一類不甚可靠的傳聞,是誰都聽得耳朵起繭了的。” 周克芹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七章:“翻來翻去還不就是說那些事,耳朵都聽得起繭了?!?/div>
《漢語大詞典》:肉趼
即趼子。手掌或腳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又稱老趼。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五章:“她整天要幫著 阿興 在炭窯上做活,或者到深山里去砍回松柏柴來燒炭,十指磨成肉趼,腰身瘦削得像一根枯木樁子?!?/div>
《漢語大詞典》:老趼
手掌或腳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
《漢語大詞典》:膙子
趼子。手掌或腳掌因勞動或走路時摩擦多而生的硬皮。
《國語辭典》:趼子  拼音:jiǎn zi
手掌或腳掌上因摩擦日久而生成的硬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