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化錢(化錢)
(1).募化或乞討錢財。 南唐 周惟簡 《重刊壽州金剛經(jīng)碑》:“而且一詞未畢,眾諾俱旋,施者求先,咸稱甚善,乃化錢以搆此碑者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五:“聞得歹人拐人家小廝去,有擦瞎眼的,有斫掉腳的,千方百計擺佈壞了,裝做叫化的化錢。”儒林外史第一回:“﹝逃荒百姓﹞也有坐在地上就化錢的,問其所以,都是 黃河 沿上的州縣被河水決了,田廬房舍盡行漂沒?!?br />(2).燒紙錢。 元 關漢卿 《魯齋郎》第一折:“覰郊原,正晴暄。古墳新土都添遍,家家化錢烈紙痛難言?!?/div>
《漢語大詞典》:佛多
古代官宦人家于清明上墳時,焚燒紙錢制成的旗旛、傘蓋,此種祭禮謂之“佛多”。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jié),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jié),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世族之祭掃者,於祭品之外,以五色紙錢製成幡蓋,陳於墓左。祭畢,子孫親執(zhí)于墓門之外而焚之,謂之‘佛多’。民間無用者?!?/div>
《國語辭典》:紙煙(紙菸)  拼音:zhǐ yān
用薄紙將煙絲捲為筒狀,以供吸食的香煙。如:「抽紙煙有礙健康?!?/div>
《國語辭典》:化紙(化紙)  拼音:huà zhǐ
焚燒紙錢給鬼神、死者?!端疂G傳》第三二回:「大路有一乘轎子,七八個人跟著,挑著兩個盒子,去墳頭化紙?!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诰呕兀骸高@三人化紙,一定是其家死了人,化給死人的。」也作「烈紙」、「烈紙錢」。
《漢語大詞典》:楮火
祭祀時焚燒紙錢的火光。 清 曹寅 《祀灶后作》詩之三:“楮火連街暎遠天,歲行風景倍凄然。”
《國語辭典》:烈紙錢(烈紙錢)  拼音:liè zhǐ qián
焚燒紙錢,祭拜鬼神、亡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紙錢,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元。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并不曾見烈紙錢將咱祭,倒去熬粥湯送他吃。」也作「烈紙」、「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