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048—1085 【介紹】: 即宋神宗。英宗長子。英宗即位,封潁王。治平三年,立為太子。四年,即位。熙寧二年,任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以圖富國強兵。后命王韶、章惇開邊,設熙河路,拓梅山地區(qū)。元豐時,改革官制。屢遣將進攻西夏,靈州、永樂城之戰(zhàn),皆大敗,遂采守勢。在位十九年。全宋詩
宋神宗(一○四八~一○八五),名頊,英宗長子。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封淮陽郡王。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進封潁王。三年,立為皇太子。熙寧元年(一○六八)即位。二年,任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開始變法,以圖富國強兵。但在變法中動搖不定,終敗。四至六年,命王韶開拓熙、洮等五州,設熙河路,史稱熙河開邊。五年,章惇開拓梅山地區(qū),史稱梅山之役。八年,與遼重劃河東邊界,棄地數百里。元豐三年(一○八○)至五年,進行官制改革,史稱元豐改制。屢遣將進攻西夏,靈州、永樂城之役,皆敗。八年,卒,年三十八,葬于永裕陵。廟號神宗,紀元二:熙寧、元豐。事見《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本紀》。今錄詩七首。全宋文·卷二四三七
宋神宗趙頊(一○四八——一○八五),英宗長子。慶歷八年生,初名仲針,嘉祐八年封淮陽郡王,改今名。治平元年六月進封潁王。三年十二月,立為皇太子,四年正月,即帝位。遂思除歷世之弊,務振非常之功。熙寧二年任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以革弊圖新,于是有熙、豐新法。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諸法既立,又整飭吏治,以助新法施行。四至六年,令王韶開拓熙、洮五州,設熙河路;五年,以章惇開拓梅山地區(qū);八年,重劃河東邊界,棄地數百里于遼。元豐三年至五年,又改革官制,制定寄祿格,改正官名,遂使官稱與實職相符;又改革銓選制度,頒三省、樞密、六曹條制。后欲取靈夏、滅西羌,遂有靈州與永樂城之敗。元豐八年三月卒,年三十八。在位十九年,年號二:熙寧、元豐。據《玉海》卷二八,有御集二百卷,以文辭、政事、邊防三門為目。事跡見《宋史》卷一四至一六《神宗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