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道理  拼音:dào lǐ
1.事情的真理。《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要那讀文章的讀了這一篇,就悟想出十幾篇的道理,才為有益?!?br />2.理由?!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杆质呛擦?,將來仍舊得法,也未可知,那有不看重他的道理?」
3.處理或打算?!独蠚堄斡洝返谝话嘶兀骸该魅障劝寻竷热俗C提來,再作道理?!埂端疂G傳》第四回:「智深尋思一計:『若不生個道理,如何能勾酒吃?!弧?br />4.道義、道德?!俄n非子。解老》:「夫緣道理以從事者,無不能成?!挂沧鳌傅蓝Y」。
《漢語大詞典》:神教
(1).指佛的法力。 南朝 宋 顏延之 《庭誥》:“崇佛者本在於神教,故以治心為先?!?br />(2).指讖緯假托天命之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經顯,圣訓也;緯隱,神教也。圣訓宜廣,神教宜約?!?br />(3).指教化。 宋 范仲淹 《明堂賦》:“署圣法於圓闕,馳神教於方夏?!?/div>
《漢語大詞典》:煉力(鍊力)
猶法力。 清 侯方域 《為吳氏禱子疏》:“伏祈慈明俯照,鍊力永孚,大降英雄菩薩之靈,曲成兒女帷房之愿?!?
分類:法力
《漢語大詞典》:鍊力
猶法力。 清 侯方域 《為吳氏禱子疏》:“伏祈慈明俯照,鍊力永孚,大降英雄菩薩之靈,曲成兒女帷房之愿?!?/div>
分類:法力
《國語辭典》:佛法  拼音:fó fǎ
1.佛陀或菩薩的教法?!段饔斡洝返谝欢兀骸缸晕宓?、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長久?!姑?。張自烈《正字通。人部》:「世傳漢明帝永平十年,佛法始入中國,非也?!?br />2.佛家的道理。如:「佛法精深」。
《國語辭典》:神通  拼音:shén tōng
1.高明的本領或手段。《西游記》第八回:「問他來歷,他言有神通,會變化,又駕觔斗云,一去十萬八千里?!埂度辶滞馐贰返谖逡换兀骸赴紊娇付χx士,再顯神通;深謀詭計之奸徒,急償夙債。」
2.佛教中指能清楚明白直接看見,知道一切遠時、遠地各種情況的一種神秘智力?!堆刖蚰Я_經》卷二:「常行自他利,愿速安眾生,如是修方便,疾獲上神通?!?br />3.心領神會?!犊簜}子。用道》:「靜則神通,窮則意通。」
《國語辭典》:佛日  拼音:fó rì
對佛的敬稱。佛教認為佛法慈悲廣大,能覺悟眾生,像日一般突破黑暗,遍照大地,故稱。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佛日出世,同遣惑霜。」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此一炷香愿法輪常轉,佛日增輝?!?/div>
《漢語大詞典》:佛光
(1).佛所帶來的光明。佛教認為佛的法力廣大,覺悟眾生猶如太陽破除昏暗,故云。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中:“金山晃然,魔光佛光,自觀他觀,邪正混雜。”
(2).謂佛像上空呈現(xiàn)的光燄。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二八:“ 五臺山 佛光,其傳舊矣。《唐穆宗實録》: 元和 十五年四月四日, 河東 節(jié)度使 裴度 奏: 五臺山 佛光寺 側,慶云現(xiàn),若金仙乘狻猊,領其徒千萬,自巳至申乃滅?!?br />(3).指佛像表面的光澤。 明 李贄 《與城老》:“﹝寺廟﹞既幸落成,佛光燦然?!?br />(4).也稱“峨眉寶光”。太陽相對方向處的云層或霧層上圍繞人影的彩色光環(huán)。人背太陽而立,光線通過云霧區(qū)小水滴經衍射作用所致。常見于山區(qū),我國 峨眉山 最常見。
《國語辭典》:仙氣(仙氣)  拼音:xiān qì
靈秀脫俗的氣質。如:「他走起路來輕飄飄的,帶著一股仙氣?!?/div>
《國語辭典》:普度  拼音:pǔ dù
1.廣施法力以度化眾生?!度捶畹揽平洹肪砹骸傅酪札S為先,勤行登金闕。故設大法橋,普度諸人物。」《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觀經正宗分散善義》:「菩薩大悲愿行,還入生死,普度眾生,故名發(fā)菩提心也。」也作「普渡」。
2.廣行剃度?!端问?。卷二七六。列傳??壮泄А罚骸竾L勸上不殺人,又請征戰(zhàn)地修寺及普度僧尼,人多言其迂闊云?!顾?。李燾《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九九。真宗乾興元年》:「先朝普度天下僧道,嘗令三司使林特總其事?!?br />3.佛教徒于農歷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民間施放水燈的民俗。參見「放水燈」條。也作「普渡」。
《漢語大詞典》:佛天
(1).對佛的敬稱。佛教徒認為佛的法力廣大,能普濟眾生,故以天為喻。《水滸傳》第五回:“老漢從來敬信佛天三寳,雖是我莊上今夜有事,權且留師父歇一宵了去?!?span id="san4hkb"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我昨日與伙計算賬,多出三十兩一項銀子來。我就捨在此處修好了閣,一來也是佛天面上,二來也在此間留個名。”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這都是佛天菩薩的保祐?。 ?br />(2).猶西天,即佛教所說的極樂世界。亦喻指景物極美之地。《花月痕》第十一回:“只見白鷺橫飛,垂楊倒掛,香風習習,花氣濛濛,真是香國樓臺,佛天世界。”
《漢語大詞典》:大導師(大導師)
指佛菩薩。謂其能以無邊法力導引眾生超脫生死。 唐 王維 《謁璿上人》詩:“夙從大導師,焚香此瞻仰。” 趙殿成 箋注:“《法華經》:‘諸比丘、 如來 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span id="s45wqv8" class="book">《華嚴經》:‘一切菩薩為大導師,引諸眾生,入佛法門?!?/div>
《漢語大詞典》:毛節(jié)(毛節(jié))
(1).即髦節(jié)。朝廷使者用作憑證的符節(jié)。 唐 獨孤及 《送李賓客荊南迎親》詩:“當為天北斗,曾使海西陲。毛節(jié)精誠著,銅樓羽翼施?!?br />(2).即髦節(jié)。道士用來表示法力的符節(jié)。 唐 王維 《送方尊師歸嵩山》:“仙官欲往 九龍?zhí)?,毛節(jié)朱幡倚石龕?!泵?,一本作“ 旄 ”。 唐 盧綸 《太白西峰偶宿單祝二尊師石室》詩:“毛節(jié)未歸海,丹梯閑倚空。”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魂游》:“大羅天上柳煙含,你毛節(jié)朱旛倚石龕?!眳⒁姟?髦節(jié) ”。
《漢語大詞典》:髦節(jié)(髦節(jié))
古代使者所持的竹節(jié),以牦牛尾作飾。髦,通“ 旄 ”。后漢書·孔融傳:“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節(jié)之使?!?/div>
《漢語大詞典》:錫卓(錫卓)
(1).植立錫杖。傳說古代高僧法力神奇,禪杖下端觸地,有泉水涌出。 宋 唐庚 《卓錫泉記》謂 南朝 梁 景泰禪師 植立禪杖于 羅浮 寶積寺 而有 卓錫泉 , 宋 蘇軾 《卓錫泉銘并敘》謂六祖 慧能 植立禪杖于 曹溪 而有 卓錫泉 ,明一統(tǒng)志謂 大鑒禪師 植立禪杖于 大庾嶺 云封寺 東而有泉水涌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黔游日記二:“余憶 甘泉 之名,舊志有之,而唧唧細流實溢於嶺上,或僧疏引至此,不為無功;若神之如錫卓龍移,則不然也。”
(2).謂佛教徒居停。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詬奸》:“憐奴錫卓京華,本擬偕完果諦,奈彼槎浮 楚 水,堪悲又隔風塵?!眳⒁姟?卓錫 ”。
《漢語大詞典》:卓錫(卓錫)
卓,植立;錫,錫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謂僧人居留為卓錫。 元 張伯淳 《楞伽古木》詩:“ 道林 卓錫舊種此,髣髴於今八百年。” 明 鄭仲夔 《耳新·梵勝》:“師卓錫 岑山 ,苦心實行?!?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西僧自西域來,一赴 五臺 ,一卓錫 泰山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發(fā)蛟:“山之麓有古寺,曰 清浄庵 ,地僅半弓,編茅為屋,一老僧卓錫其中?!?/div>
《國語辭典》:大法師(大法師)  拼音:dà fǎ shī
名氣很大或法力高強的法師。如:「在部落社會中,大法師的地位僅次于酋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