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勝敵毗沙門
【佛學大辭典】
(天名)對于勝軍不動,勝軍地藏而有勝敵毗沙門。以毗沙門為戰(zhàn)神故也。
稗沙門
【佛學大辭典】
(雜名)謂僧之無行者。寶積經曰:沙門在于眾中,似是持戒有德行者。施主見時,謂盡是沙門。而彼人實非,是名稗沙門。譬如麥田中生稗麥也。見容齋隨筆。
說道沙門
【佛學大辭典】
(雜名)四種沙門之一。(參見:沙門)附錄。
【三藏法數(shù)】
謂已調伏貪瞋癡等煩惱,而能宣說正法,為令眾生入于佛道,是名說道沙門。
鞞沙門
【佛學大辭典】
(天名)梵語。亦曰毗少門。四天王之一。其義為遍聞,多聞,古婆羅門教。以為財神。此神住須彌第四層。主夜叉羅剎。
雙身毗沙門
【佛學大辭典】
(天名)日本臺密所傳四種毗沙門之一。毗沙門天與吉祥天男女合體之尊形也。毗沙門天之三昧耶形持獨鈷,吉祥天之三昧耶形持輪寶。傳教相承為抱合之形,慈覺相承為背合者。二尊各出四長牙合有八牙,故曰八牙王。其修法以油浴像等,與圣天之法同。此法為臺密之深秘,對于東密之圣天法而立也。雙身毗沙門之儀軌,唐土無譯者。傳教入唐,以口決相承,歸國后亦然,至法性房時,始記錄之,名為吽迦陀耶雙身毗沙門天王瑜伽念誦儀軌,有十三卷。外有口決一卷。合為四卷,略曰雙身儀軌。見雙身毗沙門雜篇略評。
斷事沙門
【佛學大辭典】
(職位)僧中之判決犯罪者。僧史略中曰:「周隋之際有法導,專精律范。北齊主既敬法門,五眾斯盛,有犯律者令逆理之,敕為斷事沙門?!?/div>
壞道沙門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四沙門之一。破戒無慚,破壞佛道之沙門也。地藏十輪經謂為污道沙門。瑜伽論謂為壞道沙門。
【佛學常見辭匯】
破戒和破壞佛道的沙門,是四沙門之一。
【三藏法數(shù)】
謂破諸禁戒,行諸惡法,非是梵行,自稱梵行,是名壞道沙門。
五觀──沙門受食五觀
【三藏法數(shù)】
(出大藏一覽)
梵語沙門,華言勤息。謂勤行善法,息滅惡事。凡受食時,先作五觀,然后方食,故名沙門受食五觀也。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計功多少者,智度論云:此食墾植收穫,舂磨淘汰,炊煮及成,工用甚多。量彼來處者,僧祇律云:施主減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時,當作此觀。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者,毗尼母律云:若不坐禪誦經,營三寶事,及不持戒,受人信施,為施所墮,則不宜受食。德行若全,則可應供受食。凡受食時,當作此觀。(三寶者,佛寶、法寶、僧寶也。)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者,明了論疏云:出家先須防心三過,謂于上味食起貪,下味食起瞋,中味食起癡。以此不知慚愧,墮三惡道,凡受食時,當作此觀。(三惡道者,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也。)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者,謂饑渴為主病,四百四病為客病,故須以食而為醫(yī)藥,用資其身。凡受食時,當作此觀。(四百四病者,人身假地、水、火、風、四大所成,一大不調,則生百一種病,四大共成四百四病也。)
〔五、為成道業(yè),應受此食〕,為成道業(yè),應受此食者,謂不食則饑渴病生,道業(yè)何成?增壹阿含經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氣力衰,處中而食者,如秤無高下。凡受食時,當作此觀。
北門見沙門
【三藏法數(shù)】
時太子又欲向彼園林游觀。凈飯王聞之,于是敕令嚴凈街道,復振鐸言,莫使更有老病死亡之人,令太子見,生厭離心。及太子出北門,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化作沙門,著僧伽黎,執(zhí)錫擎缽,威儀整肅,行步安詳。太子見已,心生愛樂,問言:尊者!汝是何人?沙門答言:我名出家之人,世間諸行,盡是無常,我今舍家求無上道,故名出家。太子為言:此業(yè)大善。于是還宮,白凈飯王曰:世間一切眾生,皆有別離,我今志愿出家,樂求涅槃。(梵語沙門,華言勤息。梵語僧伽黎,華言重復衣。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活道沙門
【三藏法數(shù)】
謂能調伏貪瞋癡等,勤修正行所有善法,堪能生長智慧命根,是名活道沙門。
毗沙門天王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毗沙門,華言多聞。謂福德之名聞于四方故也。居須彌山北水精山。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毗沙門,華言多聞。謂此天福德之名,聞于四方,即北方天王,居須彌山半,第四層之北水精埵,統(tǒng)領無量百千藥叉,守護北方也。(梵語藥叉,亦云夜叉,華言勇健。)
沙門忍為力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沙門,華言勤息。謂沙門常以忍辱為心,而能禦諸惡境,無所瞋恚,故名沙門忍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