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guó)語(yǔ)辭典》:阿羅漢(阿羅漢)  拼音:ā luó hàn
佛教的果位。為梵語(yǔ)arahan的音譯。意為殺賊、應(yīng)供、不生。在早期佛教,阿羅漢是究竟的解境界,與佛果無別,但大乘佛教興起后,將阿羅漢貶低,視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還有菩薩和佛陀的果位?!栋⒂鮽鳌肪砦澹骸刚f法已竟,便得阿羅漢?!挂卜Q為「羅漢」。
《國(guó)語(yǔ)辭典》:斯陀含  拼音:sī tuó hán
佛教修行者入圣道果位之一。為聲聞乘的第二果。證到此果位者,只需再來此世間一次,便可證得解脫。斯陀含可分為斯陀含向和斯陀含果。斯陀含向是已證初果正趨向斯陀含果的境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shí)無往來,是名『斯陀含』?!?/div>
《國(guó)語(yǔ)辭典》:四雙八輩(四雙八輩)  拼音:sì shuāng bā bèi
佛教修行者的八種果位。即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向是指還在過程的階段,果是已證得的階位,合一向一果是一雙,故稱為「四雙八輩」?!?a target='_blank'>長(zhǎng)阿含經(jīng)》卷二:「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賢圣之眾?!挂卜Q為「八賢圣」、「四向四得」、「四向四果」。
《國(guó)語(yǔ)辭典》: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  拼音:yú jiā shī dì lùn
佛教典籍。無著者。唐代玄奘譯,百卷。內(nèi)容總述唯識(shí)理論及瑜伽行者修行的經(jīng)驗(yàn)歷程、成就的果位。是瑜伽行派的根本論典。本論在玄奘之前已有部分的漢譯,如北涼曇無讖譯的《菩薩地持經(jīng)》十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的《菩薩戒經(jīng)》九卷、南朝陳真諦譯的《決定藏論》三卷皆是。也稱為「十七地論」。
《國(guó)語(yǔ)辭典》:八百羅漢(八百羅漢)  拼音:bā bǎi luó hàn
羅漢,阿羅漢的簡(jiǎn)稱,參見「阿羅漢」條。八百羅漢指佛教四圣果中最高果位。清。朱彝尊《曝書亭集。卷五二。書五百羅漢名記后》:「按佛書,諾俱那與其徒八百眾居震旦國(guó)──五百居天臺(tái),三百居雁宕──故梁克家三山志懷安大中寺有八百羅漢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