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昭明文選》卷五十九〈碑文下墓志·碑文下·頭陀寺碑文〉~2532~
正法既沒,象教陵夷。穿鑿異端者,以違方為得一;順非辯偽者,比微言于目論。于是馬鳴幽贊,龍樹虛求,并振頹綱,俱維絕紐。蔭法云于真際,則火宅晨涼;曜慧日于康衢,則重昏夜曉。故能使三十七品有樽俎之師;九十六種無藩籬之固。既而方廣東被,教肄南移。周魯二莊,親昭夜景之鑒;漢晉兩明,并勒丹青之飾。然后遺文間出,列剎相望,澄什結(jié)轍于山西,林遠(yuǎn)肩隨乎江左矣。唐·李善注:「《華嚴(yán)經(jīng)》題云《大方廣華嚴(yán)經(jīng)》。孔安國尚書傳曰:被,及也?!吨芤住吩唬壕右越趟紵o窮?!固?#183;呂延濟(jì)注:「方廣,佛號也。」
《漢語大詞典》:方廣(方廣)
(1).面積;范圍。《宣和遺事》后集:“又如此行十餘日,方至一小城,云是 西污州 ……其中方廣不甚大,有屋數(shù)十間,皆頽弊。”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南海盤陀石》:“ 武當(dāng)山 圣帝金殿,方廣不踰二丈,雖容千人,亦復(fù)不窄?!?br />(2).佛教語。大乘經(jīng)典、教義的通稱。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方廣東被,教肄南移。” 呂延濟(jì) 注:“方廣,佛號也?!?隋 吉藏 勝鬘寶窟卷中:“方廣者,是大乘經(jīng)之通名也……理正為方,言富為廣?!?br />(3).指佛寺。 清 金人瑞 《敬生誦經(jīng)寶林寺訪之作》詩:“不然何今日,含淚訪方廣?!?/div>
《分類字錦》:方廣久長(方廣久長)
文子地道方廣故能久長
分類:
《漢語大詞典》:炎州
楚辭·遠(yuǎn)游:“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焙笠蛞浴把字荨狈褐改戏綇V大地區(qū)。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賦》:“西海之草,炎州之煙?!?唐 杜甫 《得廣州張判官書》詩:“忽得炎州信,遙從月峽傳。” 清 林則徐 《中秋飲沙角炮臺眺月有作》詩:“蠻煙一掃海如鏡,清氣長此留炎州?!?/div>
《國語辭典》:螓首  拼音:qín shǒu
螓,一種蟬。螓首比喻美人的額頭方廣,如同螓的頭部。《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國語辭典》:螓首蛾眉  拼音:qín shǒu é méi
比喻女子的額頭如螓首般,廣而方正,眉毛如蛾的觸須,長而纖細(xì)。語出《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购笥靡孕稳菖用裁馈T?。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想殺我龍肝鳳髓,害殺我螓首蛾眉。」《隋唐演義》第一回:「況是有了一干嬌艷,須得珠珰玉佩,方稱著螓首蛾眉。」也作「蛾眉螓首」。
《漢語大詞典》:方教
佛教語。方廣之教。 南朝 宋 顏延之 《釋〈達(dá)性論〉》:“雖情在序別,自不患亂倫。若能兩籍方教,俱舉達(dá)義,節(jié)彼離文,採此共實,則可便倍害自和,析符復(fù)合。”參見“ 方廣 ”。
《漢語大詞典》:方廣(方廣)
(1).面積;范圍。《宣和遺事》后集:“又如此行十餘日,方至一小城,云是 西污州 ……其中方廣不甚大,有屋數(shù)十間,皆頽弊。”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南海盤陀石》:“ 武當(dāng)山 圣帝金殿,方廣不踰二丈,雖容千人,亦復(fù)不窄?!?br />(2).佛教語。大乘經(jīng)典、教義的通稱。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方廣東被,教肄南移?!?呂延濟(jì) 注:“方廣,佛號也?!?隋 吉藏 勝鬘寶窟卷中:“方廣者,是大乘經(jīng)之通名也……理正為方,言富為廣?!?br />(3).指佛寺。 清 金人瑞 《敬生誦經(jīng)寶林寺訪之作》詩:“不然何今日,含淚訪方廣?!?/div>
《國語辭典》:蛾眉螓首  拼音:é méi qín shǒu
形容女子貌美。參見「螓首蛾眉」條。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三折:「他道你枉則有蛾眉螓首堆鴉鬢,可怎生少喜多嗔?!姑鳌M敉⒃G《獅吼記》第五出:「羨蛾眉螓首,舞袖歌喉?!?/div>
大方廣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云大方等。方者方正,廣者廣大,諸大乘經(jīng)之通名也。方廣者,十二分教之一,雖為大小乘之通名,而獨用于大乘經(jīng)者為最多。探玄記一曰:「對法論說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所依處故,宣說廣大甚深法故名為方廣,又瑜伽說聲聞藏中無方廣故?!菇翊蟪擞诜綇V部中為最上,故云大方廣。梵Maha%vaipulya。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大方等,方是方正的意思,廣是廣大的意思,是諸大乘經(jīng)的通名。
【三藏法數(shù)】
無外曰大,正理曰方,包富曰廣,謂法華經(jīng)唯談一乘實相之理,具此三義,故名大方廣。
大方廣佛
【佛學(xué)大辭典】
(佛名)華嚴(yán)經(jīng)之本尊也。證得大方廣理之佛,謂之大方廣佛。探玄記一曰:「大以包含為義,方以軌范為功,廣則體極用周,佛乃果圓覺滿?!褂帧阜綇V之佛簡下乘佛?!?/div>
大方廣三戒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三卷,北涼曇無讖譯。與大寶積經(jīng)三律會第一同本異譯。
大方廣十輪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八卷,失譯人名,與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同本,文稍簡略。
大方廣佛冠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二卷,趙宋施護(hù)譯。具名,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jīng),示十方凈土諸佛之名號,說稱念受持之功德。
大方廣寶篋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二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佛左祇園先說法,文殊后來與須菩提應(yīng)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連等各述文殊之智慧辯才。
大方廣菩薩藏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大乘十二部經(jīng)中方廣部之通名。
大方廣如來藏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唐不空譯。舉種種譬喻,說如來藏之義,如來藏者眾生煩惱之中具如來法身之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