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字錦》:燕戟(燕戟)
杜牧 郡齊獨(dú)酌詩 犀甲吳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馳鋒铓。
分類:
《駢字類編》:殳戟(殳戟)
周禮司兵掌五兵五盾注五兵者戈殳戟夷矛酋矛
《高級漢語詞典》:戟喉
喉受刺激
《駢字類編》:戟鉤(戟鉤)
左傳范氏之徒在臺后欒氏乘公門宣子謂鞅曰矢及君屋死之鞅用劍以帥卒欒氏退攝車從之遇欒樂曰樂免之死將訟女于天樂射之不中又注則乘槐本而覆或以戟鉤之?dāng)嘀舛?/div>
《分類字錦》:戟陳(戟陳)
左傳楚武王荊尸授師孑焉以伐隨注孑者戟也楚始用戟為陳
分類:
《漢語大詞典》:幢戟
旌旗和戈戟。泛指儀衛(wèi)。 唐 司空曙 《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詩:“冕旒當(dāng)翠殿,幢戟滿彤庭?!?/div>
《漢語大詞典》:三叉戟
[英trident] 英國 制造的一種尾部呈三叉形的客機(jī)。
《駢字類編》:葦戟(葦戟)
后漢書禮儀志百官官府各以木面獸能為儺人師訖設(shè)桃梗郁儡葦茭畢執(zhí)事陛者罷葦戟桃杖以賜公卿將軍特侯諸侯云執(zhí)易林桃弓葦戟除殘去惡敵人 服
《漢語大詞典》:衙戟
官衙衛(wèi)士所執(zhí)之戟。 唐 白居易 《司徒令公分守東洛移鎮(zhèn)北都輒奉五言四十韻寄獻(xiàn)》:“豹尾交衙戟,虯鬚捧佩刀?!?/div>
《駢字類編》:十戟(十戟)
宋史輿服志仁宗天圣四年太常禮院言準(zhǔn)批狀許定知廣安軍范宗古奏本軍乞降槊檢會令文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府都護(hù)門十四戟若中都督上都護(hù)門十二戟下都督諸州門各十戟并官給所有軍監(jiān)門不載伏請不行
《駢字類編》:素戟(素戟)
魏晉 張華 博陵王宮俠曲二首 其二 腰間叉素戟,手持白頭鑲。
《漢語大詞典》:兵戟
指兵器。戰(zhàn)國策·韓策二:“ 韓 適有 東孟 之會, 韓王 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衞者甚眾?!?span id="isiaagu" class="book">《史記·刺客列傳》:“﹝ 聶政 ﹞杖劍至 韓 , 韓 相 俠累 方坐府上,持兵戟而衞者甚眾?!?/div>
分類:兵器
《漢語大詞典》:傍戟
謂將戟倒轉(zhuǎn),指向自己所在的陣營。傍,通“ 方 ”。《淮南子·泰族訓(xùn)》:“ 紂 之地,左 東海 、右 流沙 ,前 交趾 ,后 幽都 。師起 容關(guān) ,至 浦水 ,士億有餘萬,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戰(zhàn)?!?于省吾 《雙劍誃諸子新證·淮南子四》:“傍應(yīng)讀方……孟子·梁惠王‘方命虐民’注:‘方猶逆也’。按方命即背命,方與背一聲之轉(zhuǎn),故訓(xùn)為逆。書·堯典‘方命圮族’,史記·五帝記‘方’作‘負(fù)’。廣雅·釋詁:‘背,負(fù)也。’背通偝。禮記·明堂位‘天子負(fù)斧依’注:‘負(fù)之言偝也?!?span id="cgkciee" class="book">《釋文》:‘偝本又作背。’‘方戟而戰(zhàn)’,猶言背戟而戰(zhàn),上言‘倒矢而射’,‘倒’與‘方’互文耳。”
《漢語大詞典》:巴戟
見“ 巴戟天 ”。
《國語辭典》:巴戟天  拼音:bā jǐ tiān
植物名。茜草科羊角藤屬,多年生匍匐草本。地下根肥厚,葉倒卵狀披針形,長六至十三公分。傘形花序簇生枝端,花冠近鐘形,白色。聚合果球形,徑五至二十公厘,紅熟。生于山地,根可入藥。四川省所產(chǎn)最佳。也稱為「巴棘」、「不凋草」、「女本」、「三蔓草」。
《韻府拾遺 陌韻》:吹戟(吹戟)
米芾寄薛郎中詩淮風(fēng)吹戟稀詔牒典客閉閣閒壺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