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762—1830 【介紹】: 清浙江歸安人,字心友,號蘭渚。乾隆間欽賜舉人,五十五年成進士。嘉慶間累官福建巡撫,署浙閩總督,支持王得祿、丘良功鎮(zhèn)壓蔡牽。道光間官終倉場侍郎。有《省緣室全集》、《拜飏存稿》。維基
張師誠(1762年9月11日—1830年2月8日),字心友,號蘭渚,浙江歸安(今屬湖州市)人,進士出身。張師誠生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丑時。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南巡恩試,張師誠中第為舉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再高中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嘉慶十一年(1806年)張師誠前往福建擔任福建巡撫。嘉慶十二年(1807年)他積極陳整飭兩地積弊事宜,并有效制止蔡牽及朱濆等海賊。嘉慶十四年(1809年)升任閩浙總督。同年,他與名將王得祿、邱良功合作會攻,徹底消滅蔡牽勢力,嘉慶十六年(1811年)又把本來為平埔族的噶瑪蘭地區(qū)(今宜蘭縣)置廳管轄。嘉慶十八年(1813年)他坐視福建詹天香民變,降級留任。嘉慶十九年(1814年)因該罪過降調江蘇巡撫,后又歷數官職,官至倉場侍郎,于道光十年(1830年)申時卒。
人物簡介
張元宰,字錫賡,號息耕,安徽桐城人,出身桐城張氏。清朝翰林,官至翰林院編修。張元宰為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玄孫。嘉慶七年(1802年)考中壬戌科二甲第五十名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后授翰林院編修。
人物簡介
【生卒】:1764—1833 【介紹】: 清江蘇陽湖人,初名翊,字翰風,號宛鄰。張惠言弟。嘉慶十八年舉人。道光間歷知山東鄒平、章丘、館陶等縣,斷獄公平,頗受士民愛戴。詩詞古文、輿地、醫(yī)學均深造有得。有《戰(zhàn)國策釋地》、《素問釋義》、《古詩錄》、《宛鄰文集》。詞學圖錄
張琦(1764-1833) 字翰風,號宛鄰,初名翊。江蘇武進(今常州)人。張惠言弟。清嘉慶十八年(1813)舉人。通醫(yī)學,精輿地,工書。詞學之功尤深,助兄編《詞選》,開常州詞派。有《宛鄰詩文集》。詞集名《立山詞》。簡介
張琦(1764年-1833年),字翰風,江蘇陽湖人。嘉慶十八年舉人,歷署鄒平、章邱、館陶知縣,所至有循聲,案無留牘。善醫(yī),民有病者,設局自診之。工詩詞古文,與兄惠言齊名。著有《戰(zhàn)國策釋地》、《素問釋義》及詩文集。
人物簡介
【生卒】:1764—1814 【介紹】: 清四川遂寧人,字仲冶,號船山、藥庵退守,又自號蜀山老猿、老船。乾隆五十五年進士。授檢討,改御史,再改吏部郎中,出知山東萊州府。以忤上官,稱病去職。卒于蘇州。詩稱一代名家,沈郁空靈,能自出新意。亦工畫。有《船山詩草》。晚晴簃詩匯·卷一○八
張問陶,字仲冶,號船山,遂寧人。乾隆庚戌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官萊州知府。有《船山詩草》。詞學圖錄
張問陶(1764-1814) 字仲治,以遂寧城西有船山,故號"船山",亦稱"老船",又因貌似猿,乃自稱"蜀山老猿"。晚年辭萊州知府,留虎丘養(yǎng)病,自號"藥庵退守"。四川遂寧人。乾隆進士,授檢討,官萊州知府。論詩主張抒寫性情,反對模擬,所作為袁枚所贊。一生憂國憂民,風節(jié)高尚。能書畫。有《船山詩草》。維基
張問陶(1764年—1814年),字仲冶,號船山。四川遂寧縣(今蓬溪縣)人,漢開國功臣張良后裔,清代詩人、書畫家、官員。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詩人,與袁枚、趙翼合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乾隆五十五年進士,歷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教習庶吉士、國史館總纂官、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掌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京畿道監(jiān)察御史、巡城御史(巡視南城)、會試同考官、吏部驗封清吏司郎中等,官至山東省萊州府知府。妻清代女詩人林佩環(huán),其父四川布政使林俊曾是??蛋布胰?。清末民初,張問陶曾被紅學界認定為高鶚姐夫。張問陶任知府時審理一宗大伯強奸弟媳被殺案,在2009年湖北鄧玉嬌案發(fā)生后引起關注。
人物簡介
【生卒】:1768—1850 【介紹】: 清浙江烏程人,字春冶,號秋水。嘉慶九年副貢生。少時肄業(yè)詁經精舍。后入阮元幕,力主海運漕糧。曾為武義縣教諭。家貧,賣畫自給。工詩古文,有書癖,博覽諸大藏書家所藏典籍。著作極富。有《十五經叢說》、《冬青館甲乙集》等。晚晴簃詩匯·卷一一七
張鑒,字春治,號秋水,烏程人。嘉慶甲子副貢,官武義教諭。有《冬青館集》。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浙江海鹽人,字芑堂,號文漁,一號金粟山人。浙西名士。嘉慶間舉孝廉方正,嗜金石。善畫山水人物、蘭竹花卉,工篆隸。皆別有意趣。有《金石契》、《續(xù)鴛鴦湖棹歌》、《芑堂印存》等。
人物簡介
張志緒,字引之,號石蘭,浙江余姚人,進士出身。乾隆六十年(1795年)登乙卯恩科進士。授刑部主事。嘉慶五年(1800年)正月入直軍機處,任漢軍機章京。 嘉慶十三年(1808年)任按察使銜分巡臺灣兵備道。官至江寧布政使。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十一月初三,由陜西陜安道道員升任廣西按察使。嘉慶二十五(1820年)年五月初七,同四川按察使互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