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鍵,字啟之,號準(zhǔn)我,四川瀘州人,軍籍。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戶部觀政,授湖廣邵陽知縣,三十四年調(diào)麻城縣,三十八年考選,四十年授兵科給事中,管工程,四十三年升陜西參議,四十五年京察,天啟元年降河南按察司知事,二年升工部營繕?biāo)局魇?,三年升尚寶司丞,六年閑住。
人物簡介
張魁宿(?年—1634年),號大思,山西平陽府猗氏縣楊姚里人。明末政治人物。父親張啟蒙,是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舉人,歷任河南嵩縣教諭、陜西三水縣知縣。張魁宿中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進士。都察院觀政后,授河間府推官,宣鎮(zhèn)清軍,崇禎七年去世。
人物簡介
張紹魁(1573年—1614年),字天衢,號斗垣,直隸延慶衛(wèi)官籍,浙江馀姚縣人。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會試一百四十五名,第三甲第二百二十一名進士。禮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卒。
人物簡介
【生卒】:?—1642 【介紹】: 明山東淄川人,字圣鵠,號憲松。萬歷二十九年進士。崇禎間代溫體仁為內(nèi)閣首輔。起自外吏,諸翰林多不服,又始終惡異己,不能虛心延攬。終以賕請事發(fā)去官,時人傳笑以為遵旨患病云。維基
張至發(fā)(1573年—1642年),字對鵠,號憲松,山東濟南府淄川縣(今屬淄博市)人。明朝大臣、內(nèi)閣首輔。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歷知玉田、遵化。后授南京禮部主事,改云南道御史,四十二年巡按河南,四十六年正月巡視京通二倉。時齊、楚、浙三黨方盛,張至發(fā)屬齊黨,力排東林。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稱病歸里。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升大理寺右寺丞。三年十一月掌河南道印。崇禎五年(1632年)擔(dān)任順天府丞、光祿寺卿,遷刑部右侍郎,崇禎八年(1635年)以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內(nèi)閣參預(yù)機務(wù)。歷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xué)士、戶部尚書等,崇禎十年(1637年)升任首輔。時受李自成農(nóng)民軍打擊,明朝已近滅亡,至發(fā)為政維持而已,無大作為,崇禎十一年(1638年)正月,因大力歌頌溫體仁“孤執(zhí)、不欺”,被日講官吳偉業(yè)上〈劾元臣疏〉彈劾,后因內(nèi)閣中書黃應(yīng)恩接受賄賂牽連,“回籍調(diào)理”,時人譏為“遵旨患病”,崇禎十四年(1641年)重啟詔用,力辭不就。次年卒于家。
人物簡介
張煒,字魯斐,別號西塘,福建泉州府同安縣民籍。萬歷四十年(1612年),張煒中式壬子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官行人司行人。
人物簡介
張鶴騰(?—1635年),字元漢,號鳳逵,河南都司潁川衛(wèi)軍籍,直隸鳳陽府潁州(今安徽阜陽市阜南縣)人。天啟年間兵部尚書張鶴鳴之弟。萬歷十九年(1595年)辛卯科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授潞城縣知縣,調(diào)榆次縣知縣,升刑部主事,改戶部主事,三十四年(1606年)任廣西鄉(xiāng)試正考官。升戶部陜西司郎中、督餉延綏,出為云南按察司副使。他行事敦厚誠篤,聲名勝過其兄。后張鶴騰以目疾告歸,寓居潁州。崇禎八年(1635年),李自成軍攻陷潁州,張鶴騰被擒,罵不絕口而死。張鶴騰精通醫(yī)術(shù),著有《傷暑全書》二卷,成書于天啟三年(1623年)。另有《傷寒全書》二卷?!?a target='_blank'>明史》附其事跡于《張鶴鳴傳》之后。
人物簡介
張師繹(1575年—1632年),字克雋,號夢澤,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人,軍籍。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聯(lián)捷戊戌科進士,知新喻縣,調(diào)東明縣,歷官常德府知府,萬歷四十八年升浙江副使。天啟三年升本省右參政,后仕至江西按察使。六年為江西道御史李九官疏糾。會珰焰方熾,豫章正士半罹黨禍,師繹加意拯護,害將及之,遂拂袖歸。杜門著書,所著有《讀史一編》、《月鹿堂集》。子張星瑞,壬辰會元,端方好學(xué)。
人物簡介
張孝,字楙葵,號綗庵,四川重慶府巴縣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工部觀政,三十三年授丹徒縣知縣,三十八年補工部屯田司主事,三十九年升器皿廠,四十年加升郎中,管陵工,四十五年升徽寧參議,四十八年升上湖道副使,天啟元年調(diào)武昌道,三年升云南右參政,四年升湖廣按察使,崇禎元年升江西右布政,改蘇松,三年患病。
人物簡介
張爾嘉,字錫之,號佘峰,南直隸松江府青浦縣人。少愛佘山之勝,遂自號佘峰。青浦縣學(xué)生,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授浙江東陽縣知縣,行取,擢兵部主事,天啟元年往浙江募兵,晉職方司郎中,當(dāng)考選,疏救劉光復(fù),薦鄒元標(biāo),執(zhí)政憚之,與尚書崔呈秀忤,出為浙江右參政、分守寧紹道,升本省按察使,崇禎元年升右布政使,卒官。墓在佘山。
人物簡介
【生卒】:?—1636 【介紹】: 明山西代州人。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廣寧兵備副使。天啟三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專主守關(guān),與孫承宗議不合。以丁憂去官。崇禎時累官兵部尚書。九年七月,清兵自天壽山后入昌平,都城戒嚴(yán)。鳳翼懼,自請督師,而與宣大總督梁廷棟皆退卻不敢戰(zhàn)。自知不免罪責(zé)日服大黃求死,八月末都城戒嚴(yán),鳳翼以九月朔卒。有《樞政錄》。維基
張鳳翼(?—1636年),號象風(fēng),山西代州人,明末政治人物,官至兵部尚書。張鳳翼為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后歷任至山東按察司副使遼海道。天啟二年五月,起復(fù)任河南副使管河北道。三年三月,加升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參政仍管遵化道。五月會推關(guān)撫,六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山海關(guān)等處地方。不久告歸。六年八月起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紫荊等關(guān)兼理海防軍務(wù)。七年五月與總督遼餉戶部尚書黃運泰、御史李蕃、倪文煥合疏請求在河間、天津二處為魏忠賢建生祠。八月敘寧錦功,加銜。崇禎繼位,天啟七年十一月加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總督薊、遼軍務(wù)。崇禎元年(1628年)二月,貴州道御史寧光先上疏彈劾張鳳翼在之前擔(dān)任保定巡撫時,建魏忠賢生祠。鳳翼于是引罪乞求罷官,但皇帝不批準(zhǔn)。不久,就稱病去職。當(dāng)時很多建祠者都被定入逆案,鳳翼以邊臣的原故獲得豁免。崇禎三年起復(fù)故官,代劉策總督薊、遼、保定軍務(wù)。以恢復(fù)遵化、永平四城的功勞,進太子少保,并蔭封一子為錦衣衛(wèi)指揮僉事。崇禎五年九月,升任兵部尚書。崇禎九年(1636年)七月,清兵由間道逾越天壽山,攻克昌平,進逼北京。張鳳翼、梁廷棟自請督師,二人皆怯不敢戰(zhàn)。鳳翼屯遷往五重安,聽從鄧林奇的計謀,固壘自守。經(jīng)旬不出。八月十九日,清兵返回。時張鳳翼病愈重,日服大黃,九月初一,鳳翼病卒于行營。
人物簡介
張國祥(1576年—1620年),字伯善,號居白,陜西西安府右護衛(wèi)軍籍臨潼縣人。張國祥是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成進士,獲授行人,考選禮科給事中,轉(zhuǎn)都察院御史,與楊漣等人同心持正,每次上諫都流傳民間;他也潛心理學(xué),期許學(xué)習(xí)圣賢,四十五歲去世,有《梧垣奏稿》流傳。
人物簡介
張九德,字成仲(威仲),別號曙海,學(xué)者稱曙海先生,浙江慈溪縣人。張九德是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浙江鄉(xiāng)試亞魁,二十九年辛丑科進士,授刑部主事,三十三年奉命往江西恤刑,晉刑部郎中。曾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接替蔡增譽任松江府知府。泰昌元年(1620年)任陜西寧夏河?xùn)|兵備道副使,在靈州興修水利,開辟新田百余頃。天啟三年(1623年)升為本省按察使河?xùn)|兵糧道,又筑黃河堤六千余丈,后人稱為“張公堤”。晉陜西右布政使,五年六月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等處地方贊理軍務(wù),六年閏六月升大理寺卿,七年七月以延鎮(zhèn)大捷和三大殿工成加升一級,加都察院右都御史,照舊管事。崇禎即位,天啟七年十二月升工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提督軍務(wù)。崇禎元年三月被罷官。
人物簡介
【生卒】:1576—1641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長公,一字果亭,號二水。萬歷三十二年進士。天啟間,阿附魏忠賢,官至武英殿大學(xué)士。思宗嗣位,改中極殿。崇禎元年致仕。旋以列名逆案入獄,贖為民。善畫山水,尤工書法,與邢侗、米萬鐘、董其昌合稱邢張米董。有《白毫庵集》。
人物簡介
【生卒】:1576—? 【介紹】: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君一,號瀛海。萬歷二十九年進士,官翰林院修撰。有《毛詩微言》。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君一,松江華亭人。萬歷辛丑賜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官至右諭德有酌春堂集維基
張以誠(1568年—1615年),字君一,號瀛海。直隸青浦縣(今上海市青浦區(qū))人,狀元。張以誠生于隆慶二年(1568年)得陳鯤激賞,以為他日必得魁。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一甲第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右諭德。丁父憂,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以哀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