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延陵  拼音:yán líng
1.地名:(1)春秋吳邑,在今江蘇省武進(jìn)縣地。為季札封地。(2)今陜西省咸陽縣西北,漢成帝的墓地在此。
2.復(fù)姓。如南朝宋有延陵蓋。
《漢語大詞典》:延陵季子
指 春秋 時(shí) 吳 公子 季札 。相傳 吳王 壽夢(mèng) 有四子: 諸樊 (或稱 謁 )、 馀祭 、 馀眛 (一作 夷昧 )、 季札 。 季札 賢, 壽夢(mèng) 欲廢長立少。 季札 讓不可。 壽夢(mèng) 卒, 諸樊 立,與 馀祭 、 馀眜 相約,傳弟而不傳子,弟兄迭為君,欲終致國于 季札 。 季札 離國赴 延陵 (一說封于 延陵 ),終身不入 吳 國,故世稱 延陵季子 。事見《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史記·吳太伯世家禮記·檀弓下:“ 延陵季子 , 吳 之習(xí)於禮者也?!币喾Q“ 延陵子 ”。 三國 魏 曹植 《贈(zèng)丁儀》:“思慕 延陵子 ,寶劒非所惜?!?晉 陸機(jī) 《吳趨行》:“穆穆 延陵子 ,灼灼光諸華。”參見“ 延陵 ”。
《國語辭典》:僑札(僑札)  拼音:qiáo zhá
指春秋公孫僑子產(chǎn)及吳季札,二人曾有互贈(zèng)縞帶纻衣之事。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后遂用以比喻結(jié)交朋友?!度龂?。卷五四。吳書。魯肅傳》:「肅乃指一囷與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親結(jié),定僑、札之分。」
《漢語大詞典》:僑吳(僑吳)
春秋 鄭 子產(chǎn) (名 僑 )和 吳 季札 的并稱。 唐 李商隱 《重祭外舅司徒公文》:“紵衣縞帶,雅貺或比于 僑 吳 ;荊釵布裙,高義每符于 梁 孟 。”參見“ 僑札 ”。
《國語辭典》:僑札(僑札)  拼音:qiáo zhá
指春秋公孫僑子產(chǎn)及吳季札,二人曾有互贈(zèng)縞帶纻衣之事。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后遂用以比喻結(jié)交朋友?!度龂尽>砦逅?。吳書。魯肅傳》:「肅乃指一囷與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親結(jié),定僑、札之分?!?/div>
《漢語大詞典》:延陵季子
指 春秋 時(shí) 吳 公子 季札 。相傳 吳王 壽夢(mèng) 有四子: 諸樊 (或稱 謁 )、 馀祭 、 馀眛 (一作 夷昧 )、 季札 。 季札 賢, 壽夢(mèng) 欲廢長立少。 季札 讓不可。 壽夢(mèng) 卒, 諸樊 立,與 馀祭 、 馀眜 相約,傳弟而不傳子,弟兄迭為君,欲終致國于 季札 。 季札 離國赴 延陵 (一說封于 延陵 ),終身不入 吳 國,故世稱 延陵季子 。事見《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史記·吳太伯世家。禮記·檀弓下:“ 延陵季子 , 吳 之習(xí)於禮者也。”亦稱“ 延陵子 ”。 三國 魏 曹植 《贈(zèng)丁儀》:“思慕 延陵子 ,寶劒非所惜。” 晉 陸機(jī) 《吳趨行》:“穆穆 延陵子 ,灼灼光諸華?!眳⒁姟?延陵 ”。
《國語辭典》:延陵  拼音:yán líng
1.地名:(1)春秋吳邑,在今江蘇省武進(jìn)縣地。為季札封地。(2)今陜西省咸陽縣西北,漢成帝的墓地在此。
2.復(fù)姓。如南朝宋有延陵蓋。
《國語辭典》:季子  拼音:jì zǐ
1.年齡最小的兒子。
2.次子。《類書訓(xùn)纂。卷四。子》:「次息、季子、亞子、并次子之稱。」
3.春秋吳人季札。參見「季札」條。
4.戰(zhàn)國時(shí)人蘇秦的字。參見「蘇秦」條。后多借指曾經(jīng)不得志而后發(fā)達(dá)者。唐。高適別王徹〉詩:「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黃金?!?/div>
《國語辭典》:毗陵  拼音:pí líng
縣名。漢置,晉改為晉陵。在今江蘇省武進(jìn)縣。
《漢語大詞典》:延州
春秋 時(shí) 吳 公子 季札 本封 延陵 ,復(fù)封 州來 ,后因以“延州”借指 季札 。《文選·謝靈運(yùn)〈廬陵王墓下作〉詩》:“ 延州 協(xié)心許, 楚 老惜蘭芳?!?李善 注引新序:“ 延陵季子 將西聘 晉 ,帶寶劒以過 徐君 , 徐君 不言而色欲之。 季子 為有上國之事,未獻(xiàn)也,然心許之矣。使於 晉 ,顧反,則 徐君 死。於是以劒帶 徐君 墓樹而去?!?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579' target='_blank'>《文選·江淹〈雜體詩〉之二五》:“共秉 延州 信,無慙 仲路 諾?!?李善 注:“ 延州 信,謂掛劒也?!眳⒁姟?延陵季子 ”。
《漢語大詞典》:延陵季子
指 春秋 時(shí) 吳 公子 季札 。相傳 吳王 壽夢(mèng) 有四子: 諸樊 (或稱 謁 )、 馀祭 、 馀眛 (一作 夷昧 )、 季札 。 季札 賢, 壽夢(mèng) 欲廢長立少。 季札 讓不可。 壽夢(mèng) 卒, 諸樊 立,與 馀祭 、 馀眜 相約,傳弟而不傳子,弟兄迭為君,欲終致國于 季札 。 季札 離國赴 延陵 (一說封于 延陵 ),終身不入 吳 國,故世稱 延陵季子 。事見《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史記·吳太伯世家。禮記·檀弓下:“ 延陵季子 , 吳 之習(xí)於禮者也?!币喾Q“ 延陵子 ”。 三國 魏 曹植 《贈(zèng)丁儀》:“思慕 延陵子 ,寶劒非所惜。” 晉 陸機(jī) 《吳趨行》:“穆穆 延陵子 ,灼灼光諸華?!眳⒁姟?延陵 ”。
《國語辭典》:掛劍(掛劍)  拼音:guà jiàn
表示對(duì)亡友的追懷及信義。參見「季札掛劍」條。唐。方干 哭江西處士陳陶詩:「雖云掛劍來墳上,亦恐藏書在壁中?!?/div>
《國語辭典》:表海  拼音:biǎo hǎi
濱海。晉。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fù)嵎,輪廣隅澳,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達(dá),游士之所湊也?!?/div>
《漢語大詞典》:嬴博
指 嬴 與 博 , 春秋 時(shí) 齊 二邑名。 吳 季札 葬子于其間。禮記·檀弓下:“ 延陵季子 適 齊 ,於其反也,其長子死,葬於 嬴 博 之間?!辟?,一本作“ 贏 ”。后用為死葬異鄉(xiāng)之典。三國志·魏志·陳群傳:“ 防 墓有不脩之儉, 嬴 博 有不歸之魂?!?晉 潘岳 《傷弱子辭》:“壬寅次于 新安 之 千秋亭 ,甲辰而弱子夭。越翼日乙巳,瘞于亭東,感 嬴 博 之哀?!?/div>
分類:季札其間
《漢語大詞典》:延陵劍(延陵劍)
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載, 春秋 時(shí) 延陵季子 ( 吳 公子 季札 )將出訪 晉國 ,帶寶劍經(jīng)過 徐國 , 徐君 觀劍不言而色欲之。 延陵季子 為有 晉國 之使,未即獻(xiàn)劍,然心已許之。及使 晉 返,而 徐君 已死。于是乃以劍掛 徐君 墓樹而去。后用為不忘故舊的典實(shí)。 唐 李白 《送鞠十少府》詩:“我有 延陵 劍,君無 陸賈 金?!?明 高啟 《魏使君見示呂忠肅公舊贈(zèng)詩因賦》:“難縣 延陵 劍,空聽 山陽 笛?!?/div>
分類:公子季札
《漢語大詞典》:吳札
春秋 吳 公子季札 的省稱。曾歷聘 魯 齊 鄭 衛(wèi) 晉 諸國,以博聞著稱,為 春秋 之賢者。 漢 班昭 《東征賦》:“ 吳札 稱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晉 左思 《魏都賦》:“ 吳札 聽歌,而美其風(fēng)?!?span id="xw1u3s6" class="book">《北史·隱逸傳·崔賾》:“ 吳札 之論《周頌》,詎盡揄揚(yáng); 郢 客之奏《陽春》,誰能赴節(jié)?”
分類:公子季札
《漢語大詞典》:許劍(許劍)
亦作“ 許劒 ”。 漢 劉向 新序·節(jié)士載: 吳季札 西聘 晉 ,帶寶劍過 徐 。 徐君 觀劍不言而色欲之。 季子 心許之。還而 徐君 已死,遂掛其劍于墓樹,曰:“吾心許之矣?!?徐 人嘉而歌之曰:“ 延陵季子 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焙笠浴霸S劍”為不忘知交,心存知己之典。 元 柳貫 《袁文清墓下作》詩:“十年漬酒緜,不到 文清 墓,遙遙許劒心,夢(mèng)寐傷遲莫?!?明 大同 《讀謝翱傳》詩:“南奔北走家何在? 七里灘 前許劒來?!?清 曹寅 《赴淮舟行雜詩》之九:“數(shù)拒羣公餞,微吟許劍詩?!?/div>
分類:季札寶劍
《漢語大詞典》:吳劍(吳劍)
(1).寶劍。 春秋 吳 人善鑄劍,故稱。 唐 李嶠 《奉和杜員外扈從校閱》詩:“ 燕 弧帶曉月, 吳 劍動(dòng)秋霜?!眳⒁姟?吳鉤 ”。
(2).指 春秋 吳公子 季札 之劍。 季札 過 徐 , 徐君 愛其劍,口不敢言。 季札 心知之,以使上國而未獻(xiàn)。及返至 徐 ,則 徐君 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掛 徐君 冢樹而去,以酬宿昔之心諾。 傅尃 《次韻答今?!?/span>之三:“宿諾尚虛 吳 劍掛,斜陽空付 魯 戈揮?!眳㈤?span id="nb8hw7z" class="book">《史記·吳太伯世家
《國語辭典》:吳鉤(吳鉤)  拼音:wú gōu
武器名。一種彎形的刀,相傳為吳王闔閭所做。后泛指鋒利的寶刀。南朝宋。鮑照結(jié)客少年場(chǎng)行〉九首之一:「驄馬金絡(luò)頭,錦帶佩吳鉤?!顾?。辛棄疾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詞:「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huì)、登臨意。」
分類:兵器
《國語辭典》:季札掛劍(季札掛劍)  拼音:jì zhá guà jiàn
春秋吳人季札北過徐君,徐君愛季札劍,季札為使上國,未獻(xiàn),然已心許之。后還至徐,雖徐君已死,札不背其承諾,乃解劍系其冢樹而去。見《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后傳為重友誼、守信用及吊唁亡友的典范。
分類:吳人季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