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411,分495頁顯示  上一頁  487  488  489  490  491  493  494  495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王程之(幼度、子舜 )
姚光(鳳石 石子、復廬 )
陳名珂(季鳴 茗柯、文無 別稱 當歸子 )
韓楷(子揆 )
賴子清(鶴洲 )
姚彝伯( 公良 伯子、恬翁、一禪、一禪居士 )
李洸(履庵 吹萬子 )
凌景堅(昭懿、太昭、凱成 莘安、莘子 )
惲代英(遽軒 子毅 )
繆祉保(子祁 紫耆 )
謝覲虞(玉岑 孤鸞 子楠 )
豐子愷( 嬰行 )
胡子丹
陸維釗( 子平 微昭 世稱 陸維釗字體 )
吳灝(子玉 遲園、遲居士、退園詞客 )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王程之(?-1948年),字幼度,又字子舜,浙江慈溪(今寧波慈城)人,光緒三十三年考入東京醫(yī)藥專門學校,回國后任職浙江醫(yī)藥局,是中華醫(yī)藥會創(chuàng)始會員。他雖學醫(yī)卻善作詩,是南社會員,常與同邑陳訓正、馮君木等詩人吟詩唱和。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1891-1945,譜名后超,字鳳石,號石子,又號復廬。上海金山張堰人,為高燮之甥。7歲入私塾,11歲即能文,15歲入秦山實枚學堂,17歲(1907年)入上海震旦學校,未數(shù)月即因大病輟學,遂鄉(xiāng)居自學。少年時不滿清廷腐敗和喪權辱國,自名曰“光”,號“復廬”含光復漢土之意。1932年重印正德《金山衛(wèi)志》,姚光作《跋》指明金山衛(wèi)地理位置在戰(zhàn)略上的重要,5年后,日軍果從金山衛(wèi)登陸,人們感佩其有先見之明。家鄉(xiāng)淪陷前,他任金山抗日組織委員會征募處救濟股長,支持抗戰(zhàn)。家鄉(xiāng)淪陷后,姚光蟄居上海,致力《金山藝文志》的編著,1919年始,歷20余年終完成。同時搶救國家重要文獻典籍,免遭外劫。1945年患腹膜炎卒于上海。宣統(tǒng)元年(1909年)11月13日近代革命文學團體南社成立,姚光即首批入社,成為南社最年輕的社友。繼續(xù)在《南社叢刻》以詩文鼓吹革命。民國七年(1918年),南社內部發(fā)生分歧,柳亞子憤而辭職,經(jīng)社友推舉姚光繼任主任。故論南社主政者有“前有柳亞子,后有姚石子”之稱。姚接任后,曾舉行雅集于上海徐園,社中經(jīng)費不足,他曾出資刊印《南社叢刻》第21、22兩集。

人物簡介

簡介
陳名珂(1892-1972),字季鳴,號茗柯,又號文無,亦稱當歸子,江陰人。工詩詞,作大小篆尤擅場。丁丑戰(zhàn)事,陶社既毀,甲申與謝鼎镕等復社于海上,所致力獨多。并同輯《陶社叢編甲、乙集》及《獨學庵集》。著有《文無館詩抄》行世。
韓楷 朝代: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韓楷(1893年—1955年),字子揆,四川省江油縣中壩鎮(zhèn)人,日本東京高等工業(yè)學校畢業(yè),工科進士。

人物簡介

全臺詩
賴子清(1894~1988),字鶴洲。嘉義市人。博學強記,八歲習詩文。日治時期文官考試及格,擔任《臺灣日日新報》記者及編輯。戰(zhàn)后歷任臺北市中學國文教員、臺灣省編譯館干事、臺灣醫(yī)學會編輯主任、《臺灣科學》雜志編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協(xié)纂、嘉義縣政府文獻委員會顧問、第二屆世界詩人大會顧問。編有《臺灣詩醇》、《臺灣詩?!?、《中華詩典》、《古今詩粹》、《臺灣詩珠》、《臺灣詠物詩》、《臺灣寫景詩》、《古今臺灣詩文社》、《嘉義縣志》、《彰化縣文化志》。著有《鶴州詩話》〖參考江寶釵《嘉義地區(qū)古典文學發(fā)展史》,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8?!健#钣乐亲?/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姚彝伯(1894-1969),一作夷白,名公良,號伯子,別署恬翁、一禪、一禪居士,江蘇興化人,辛亥革命的精神先驅--"南社"成員,工詩文辭,詩人,中醫(yī)學家。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李洸(1895—1944年),字履庵,號吹萬子,中山市小欖人,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yè)。精于鑒藏,尤擅書法,詩名籍甚,與余心一、熊潤桐、佟紹弼、曾伶韶并稱為“南園今五子”。曾任中山縣第三區(qū)中學(小欖中學的前身)校長。李履庵非常崇拜明代鄉(xiāng)賢伍瑞隆,家中懸掛伍瑞隆畫像及其書法、畫作,并潛心研究伍瑞隆,著有《明遺民伍瑞隆評傳》一書。李履庵重視明史研究,創(chuàng)立甲申學會,并且通過大量的史實,為何吾騶和伍瑞隆“正名”,證明他倆沒有降清、并不是所謂的“漢奸”。
吹萬樓詩
自學作詩至于今,稿積凡三千馀首。廣州之陷,亡者十之三四。香港難作,余奔迸流離僅以身免,亡者亦十之五六。至今存者,寥寥無幾?;拇甯F居輒命兒子寫定,得三百馀篇。聊用自怡,不敢示人。世有知我當相視而笑也。癸未初秋李履庵書。 (電子版錄入:姜盦 校對:陳夢渠)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凌景堅(1895-1951),字昭懿,又字太昭、凱成,號莘安,別號莘子,吳江人。

人物簡介

黃鶴樓志·人物篇
惲代英(1895—1931) 革命家。又名遽軒,字子毅。祖籍江蘇武進,生于武昌。1913—1920年,在武昌中華大學讀書和出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總教官期間,曾多次登臨黃鶴樓故址覽勝,佇立在黃鵠磯頭,與互助社成員和朋友聚商國家大事,探討如何開展中國革命活動。1920年7月,詩人康白情在武昌邀約好友惲代英同登黃鶴樓未果,寫下一首七律《黃鶴樓上酒興》以記。

人物簡介

江上詩鈔
字子祁,號紫耆。江陰大學者繆荃孫幼女,適同邑著名詞人夏孫桐長子緯森。生于清光緒丁酉年,卒于民國廿二年。自幼與諸兄同授詩書。工詩,族人目為不櫛進士'。遺詩甚多,輯有《聽雨樓詩稿》。毀于戰(zhàn)火。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謝覲虞(1897-1935)字玉岑,號孤鸞,以字行,江蘇常州人,詞人兼書畫家,詩詞、書法均造詣精深。書法以篆隸最工,鐘鼎金文作品被譽為“可勝缶翁”。畫則被張大千推為“海內當推玉岑第一。”早年從錢名山游,為名山長婿。著作以詞集為多。為一代詞苑名家。有《白菡萏香室詞》、《孤鸞詞》。
詞學圖錄
謝覲虞(1899-1935) 原名子楠,字玉岑,號孤鸞。江蘇武進人。錢名山弟子、長婿,詞人兼書畫家。書法以篆隸最工,鐘鼎金文作品被譽為“可勝缶翁”。畫則被張大千推為“海內當推玉岑第一?!庇小队襻z稿》。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1898~1975),浙江桐鄉(xiāng)人。名仁,又名嬰行。自幼愛好美術。1941年進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1919年畢業(yè)。1921年赴日學習音樂和美術?;貒螅紊虾i_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1924年,與友人創(chuàng)辦立達學園??箲?zhàn)期間,輾轉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專院校執(zhí)教。1943年起結束教學生涯,專門從事繪畫和寫作。建國后,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等。工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chuàng)作及文學翻譯。豐子愷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藝術概論》、《音樂入門》、《西洋名畫巡禮》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達一百八十多部。 解放后,曾任上海美協(xié)副主席、主席,上海對外文化協(xié)會副會長,上海畫院院長。 十年動亂期間,遭受迫害,積郁成病,于一九七五年不治而逝,終年七十八歲。
詞學圖錄
豐子愷(1898-1975),浙江桐鄉(xiāng)人。早年留學日本,歸國后曾在上海、浙江、重慶等地從事美術、音樂教學和漫畫創(chuàng)作。建國后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主席。有《子愷漫畫選》、《緣緣堂隨筆》。
胡子丹 朝代:現(xiàn)當代

人物簡介

簡介
胡子丹(1898-1990),祖籍婺源,生于無錫。幼年受徽商家訓,故精通古文暨歷史。青年時期除繼承父業(yè),在無錫南門一帶經(jīng)商辦企業(yè)外,早在1921年就出版無錫地方小報《名公園》等。1949年后,擔任過無錫木業(yè)工會主席,后又供職于外貿印刷廠(資方)直至退休。著有《山中詩草》。

人物簡介

詞學圖錄
陸維釗(1899-1980) 原名子平,字微昭,晚署草劭翁,齋名莊徽室、圓賞樓。浙江平湖新倉鎮(zhèn)人?,F(xiàn)代教育家,著名書畫篆刻家、學者、詩人。曾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導師王國維助教。后在杭州女中、秀州中學、松江女中、上海圣約翰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學院、杭州大學任教。1960年自杭州大學中文系調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開設詩詞題跋課。1963年任國畫系書法篆刻科主任。其書法真、行、草、隸、篆各體皆精。晚年獨創(chuàng)非篆非隸,亦篆亦隸的新體“螺扁”書,人稱陸維釗字體,在書法界獨樹一幟。1960年調浙江美術學院后首創(chuàng)書法篆刻科。有《陸維釗書畫選》、《莊徽室文集》。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吳灝,1930年生于佛山,字玉、又字子玉,號遲園、遲居士、退園詞客,廣東省佛山市人。吳灝先生介紹他臨《清明上河圖卷》的情況吳灝先生介紹他臨《清明上河圖卷》的情況。先祖吳榮光,精鑒別,善書畫。祖父吳赤云,父煥文。叔伯均從事醫(yī)業(yè)已三世,少年亦從父習醫(yī)。祖父富收藏,濡染極,即齡即好東涂西抹,長游學于穗垣香島間。一九四八年考入廣東省立藝術??茖W校西畫系,為校長丁衍庸所器重,同年從趙少昂先生游。一九五四年拜江南謝稚柳先生為師,學業(yè)精進,所臨王淵《竹雀圖》,師稱其作筆致清新。 他于兩宋繪畫、元代水墨經(jīng)過一段很長的力學過程,下及明董其昌,徐渭,八大山人,石濤,數(shù)十年寢饋其間,直取古人神理而后已。所作粗放之筆,業(yè)師軟嘆曰:“其淋漓酣暢之致,足使青藤卻步、苦瓜袖手”。容庚教授與之結忘年交,數(shù)十年中相鑒評書畫。先生于繪畫外于書法、詩詞、篆刻其造就不亞于其繪書,可見文藝一門取學之法并無二致,先生詩詞得五代二李(李煜、李璟)與北宋諸家者多,書學宋四家,尤用力于黃庭堅,偶作狂草則取法張旭與懷素,于治印則集歷代各家之大成而自出新意。其學也廣然其風格卻同一。結構嚴識最謹中見靈動,簡澹的情意又感其淵穆,豪放躍宕中含嬌媚而綽約,是現(xiàn)代中國傳統(tǒng)畫派中的一位有力的繼承者,著有《夢簾香閣詞》、《吳子玉書畫集》、《大笑草堂印存》。
夢簾香閣詞
予所好者,詩詞書畫,尤以畫為最,次則為詞,垂老不改。少日戲為歌曲唱之,借古人之作以感慨人生,未嘗刻意用力于此。中歲多故,筆硯書畫幾成灰燼,悲悼亡之凄涼,痛盛年之不再。兒女嬌癡,親故遠離,竟成無告之人。寒夜孤燈更闌無寐,得以此自遣耳。未嘗有與世人爭一日長短之想,敢以詞人自居耶。辱蒙拙作籌仁丈收入其叢書中,余既感且愧矣。因重抄一過,偶有新作及初刊未列入者,此編一并錄之以為快慰矣。 春陰斜日山房枯寂草草漫記之時癸酉二月也 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