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4988,分1000頁顯示  上一頁  402  403  404  405  406  408  409  410  411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娘子兵
撚梢子
撚子
捻著鼻子
娘老子
娘母子
碾磙子
鳥子聲
寧封子
尿出子
尿床子
尿泡種子
尿胞種子
捏著鼻子
捏碼子
《漢語大詞典》:娘子兵
即娘子軍。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上:“ 平陽公主 聞 高祖 起義 太原 ,乃於 鄠 司竹園 ,招集亡命以迎軍,時謂之‘娘子兵’?!眳⒁姟?娘子軍 ”。
《國語辭典》:娘子軍(娘子軍)  拼音:niáng zǐ jūn
本指唐代平陽公主所組織的軍隊。平陽公主是高祖第三女、柴紹之妻。高祖將起義兵,公主于鄠縣莊所,散發(fā)家財,招募山中亡命之人,起兵響應(yīng)高祖。前后共領(lǐng)軍七萬,威震關(guān)中,當(dāng)時號稱為「娘子軍」。見《舊唐書。卷五八。列傳。柴紹》。后泛稱由女子所組成的隊伍。如:「金門女兵是由一批訓(xùn)練有素的娘子軍所組成,有現(xiàn)代花木蘭的美譽?!?/div>
《漢語大詞典》:撚梢子
搖小鼓。 宋 曾三異 因話錄:“鼗鼓,古樂也。今不言播鼗而曰捻梢子,世俗之陋也?!眳⒁姟?播鼗 ”。
分類:小鼓
《漢語大詞典》:播鼗(播鞉)
亦作“ 播鞉 ”。搖小鼓。周禮·春官·瞽矇:“瞽矇掌播鼗、柷、敔、塤、簫管、絃歌?!?span id="ndkzwpe" class="book">《論語·微子》:“鼓 方叔 入於 河 ,播鼗 武 入於 漢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國 曰:“播,搖也。 武 ,名也?!?span id="bbaztak" class="book">《宋史·樂志二》:“古者,瞽矇、眂瞭皆掌播鼗,所以節(jié)一唱之終?!?明 歸有光 《宋史論贊·章獻劉皇后》:“ 章獻 因鍛銀之邪,起播鼗之賤,以才拔承恩寵,至干大政?!?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擊鼓的名 方叔 ,入於 河 ;播鞉的名 武 ,入於 漢 ?!?/div>
《漢語大詞典》:撚子
用紙搓成的條狀物或用線織成的帶狀物。 沈從文 《生》:“老頭子把那捐條搓成一根捻子,插在耳朵邊?!?/div>
《漢語大詞典》:捻著鼻子
忍氣吞聲貌。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朝奉帶著舵工到 湯少爺 船上磕頭,謝了説情的恩,捻著鼻子,回船去了?!?/div>
分類:忍氣吞聲
《國語辭典》:娘老子  拼音:niáng lǎo zi
老子,指父親。娘老子指父母。如:「我明白了,這是他娘老子要他這么做的。」
分類:母親
《國語辭典》:娘母子  拼音:niáng mu zi
母親?!都t樓夢》第二九回:「你站著做什么?還不騎了馬跑到家里告訴你娘母子去?」也稱為「娘母兒」。
《漢語大詞典》:碾磙子
碾盤上的圓柱形石磙,用以軋碎糧食或去掉它的皮。又稱碾砣。
《漢語大詞典》:鳥子聲(鳥子聲)
詈詞。指人多嘴。《水滸傳》第二三回:“ 武松 道:‘你鳥子聲!便真箇有虎,老爺也不怕!’”
分類:詈詞多嘴
《漢語大詞典》:寧封子
亦稱“ 寧封 ”。 傳說中 黃帝 時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詩多引為典實。 漢 劉向 列仙傳·寧封子:“ 寧封子 者, 黃帝 時人也。世傳為 黃帝 陶正。有人過之為其掌火,能出五色煙,久則以教 封子 。 封子 積火自燒,而隨煙氣上下,視其灰燼,猶有其骨。時人共葬於 寧北 山中,故謂之 寧封子 焉。” 唐 曹唐 《小游仙詩》之四:“真王未許久從容,立在花前別 寧封 ?!?/div>
《國語辭典》:尿出子  拼音:niào chū zi
遺尿。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三折:「倒有五男二女團圓,一個尿出子,六個弗得眠;七個一齊尿出子,艎皮底下好撐船?!?/div>
分類:遺尿
《漢語大詞典》:尿床子(尿牀子)
指尿床小兒。
分類:小兒
《漢語大詞典》:尿泡種子(尿泡種子)
見“ 尿胞種子 ”。
《漢語大詞典》:尿胞種子(尿胞種子)
亦作“ 尿泡種子 ”。 對嬰幼兒的蔑稱。《金瓶梅詞話》第三一回:“都是你老婆,無故只是多有了這點尿胞種子罷了。”《金瓶梅詞話》第四一回:“多大的孩子?又是我一個懷抱了尿泡種子?!?/div>
分類:嬰幼兒
《漢語大詞典》:尿胞種子(尿胞種子)
亦作“ 尿泡種子 ”。 對嬰幼兒的蔑稱。《金瓶梅詞話》第三一回:“都是你老婆,無故只是多有了這點尿胞種子罷了?!?span id="wpactsz" class="book">《金瓶梅詞話》第四一回:“多大的孩子?又是我一個懷抱了尿泡種子?!?/div>
分類:嬰幼兒
《漢語大詞典》:捏著鼻子
亦作“揑著鼻子”。 強行忍受的樣子。《醒世姻緣傳》第二二回:“人有説聲不依的,立逼著本利全要,沒奈何的揑著鼻子捱?!?/div>
分類:強行忍受
《漢語大詞典》:捏碼子(捏碼子)
見“ 捏碼 ”。
《漢語大詞典》:捏碼(捏碼)
謂買賣雙方以捏手表示數(shù)字進行討價還價。 趙樹理 《三里灣·回驢》:“這時候,給 丁未 的驢當(dāng)賣主的是個十五六歲的孩子, 李林虎 正和他對著袖口捏碼,小孩搖著頭說:‘不賣!不賣!’”亦稱“ 捏碼子 ”。 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二五章:“ 渭原縣 和 西安市 來的糧客,卻到處蹲下去和牙家捏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