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411,分495頁顯示  上一頁  245  246  247  248  249  251  252  253  254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趙鑄(子顏 )
鄭貞仲(子正 )
周子諒(灌夫 )
陳剛(子浩 )
王?。?span id="s8pxs8s" class='charType'>字 子職 )
謝彥(子超 )
楊卓(自立、子淵 退庵 )
胡子祺( 壽昌 )
王銘(子敬 )
徐達(dá)佐(良夫 耕漁子、松云道人 )
蔣子杰
高啟(世稱 高太史 季迪 槎軒、青丘子 )
樸宜中(子虛 實(shí) )
王佑(子啟 )
郭翀(子翔 )

人物簡介

維基
趙鑄,字子顏,陜西西安府渭南縣人,進(jìn)士出身。鄉(xiāng)試第六名。洪武四年,會試第十名,登進(jìn)士三甲,授福州府侯官縣縣丞。
鄭貞仲 朝代:明初

人物簡介

維基
鄭貞仲,字子正,福建閩縣(今屬福州市)人。明初官員。洪武四年(1371年)辛亥,明朝首開會試,鄭貞仲考中吳伯宗榜三甲進(jìn)士。官河南??h縣丞。

人物簡介

維基
周子諒,字灌夫,江西吉安府盧陵縣人,進(jìn)士出身。鄉(xiāng)試第四。洪武四年,會試第六十九名,以詩經(jīng)科登進(jìn)士二甲第十四名,授工部主事。
陳剛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子浩。洪武五年授陜西神木知縣。居官撫弱抑奸。后欲誅殺奸吏白敬臣,謀泄,反為奸吏引其黨殺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字子職。洪武五年舉于鄉(xiāng),以親老不仕,后以文學(xué)征,授浮梁教諭,改濟(jì)陽。靖難軍至,坐明倫堂,伐鼓聚諸生,以頭觸柱死。
謝彥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32—1400 【介紹】: 元明間鳳陽人,字子超。元末兵起,募兵自保鄉(xiāng)里,后附朱元璋,從戰(zhàn)有功,授義兵元帥。從徐達(dá)破蘇州,擒張士誠。洪武中,積戰(zhàn)功特升前軍都督府僉事,授驃騎將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32—1380 【介紹】: 明江西泰和人,字自立,一字子淵,號退庵。洪武四年進(jìn)士。授禮部主事。遷廣東行省員外郎。以事謫鳳陽。復(fù)起為杭州通判。洞悉吏事,吏不能欺,為政則以寬平為主。
維基
楊卓(1332年—1380年),字自立,江西等處行中書省龍興路南昌縣(今江西泰和)人。中國明初政治人物。楊卓于洪武四年(1371年)成進(jìn)士,授吏部主事。逾年,遷廣東行省員外郎。之后因事謫田鳳陽,又起用為杭州通判。楊卓精于吏事,吏不能欺。因病免職,病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33—1378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名壽昌,以字行。朱元璋兵再克吉安,欲殺被脅從陳友諒者,子祺謁帥說之,始免。洪武三年以文學(xué)選為御史,出為廣西按察僉事,改知彭州,官至延平知府。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三十
子祺名壽昌,以字行,吉水人。洪武初以文學(xué)舉,授監(jiān)察御史。出為廣西按察僉事,改知彭州,遷延平知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93 【介紹】: 明南直隸和州人,字子敬。初隸元帥俞通海麾下,屢立戰(zhàn)功。選充宿衛(wèi),從朱元璋取江州等地,大小數(shù)十戰(zhàn),功最多。累官長淮衛(wèi)指揮僉事。移溫州,修繕城濠,加筑外城,屹然為浙東巨鎮(zhèn)。洪武二十六年?duì)窟B藍(lán)玉黨案,被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33—1395 【介紹】: 元末明初蘇州人,字良夫,號耕漁子、松云道人。元末隱居山中,筑耕漁軒。入明,任建寧府學(xué)訓(xùn)導(dǎo)。有《金蘭集》、《耕漁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奉化人。洪武八年舉人。授刑部主事,訊獄多所平反。升山西按察使,有節(jié)操。改鳳陽知府,多惠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36—1374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季迪,號槎軒。張士誠據(jù)吳時,隱居吳淞江青丘,自號青丘子。博覽群書,工詩,尤精于史,與楊基、張羽、徐賁并稱吳中四杰。其詩之才力聲調(diào),過三人遠(yuǎn)甚,為元明間一大家。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并受命教授諸王。后擢戶部右侍郎,自陳年少不敢當(dāng)重任,辭歸故里。時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啟曾為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為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詞學(xué)圖錄
高啟(1336-1374) 字季迪,號槎軒,又號青丘子。蘇州長洲人。修《元史》,授翰林院編修,擢戶部侍郎。早年與張羽、徐賁等有"北郭十友"之稱,后又與楊基、張羽、徐賁并稱"吳中四杰"。有《高青丘集》、《扣舷詞》。
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季迪,姑蘇人。洪武時,官侍郎。有缶嗚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季迪,長洲人。自號青丘子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擢戶部侍郎放還坐罪伏法有缶鳴集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七
啟字季迪,長洲人。洪武二年,與修《元史》,授翰林編修。尋擢戶部侍郎,辭,放還,以魏觀事坐法死。有《鳳臺》、《吹臺》、《江館》、《青丘》、《勝壬》、《南樓》、《槎軒》、《婁江》、《姑蘇雜詠》等集,自選為《缶鳴集》。景泰中,吳人徐庸匯為《大全集》。國朝桐鄉(xiāng)金檀復(fù)搜逸輯注為《青丘集》十八卷。 (《四庫總目》:高啟天才高逸,實(shí)據(jù)明一代詩人之上。其于詩,擬漢、魏似漢、魏,擬六朝似六朝,擬唐似唐,擬宋以宋,凡古人之所長,無不兼之。振元末纖秾縟麗之習(xí),而返之于古,啟實(shí)為有力。然行世太早,殞折太速,未能镕變化,自為一家,故備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啟為何格,此則天實(shí)限之,非啟過也。特其摹仿古調(diào)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間,譬之褚臨《禊帖》,究非硬黃雙鉤者比。故終不與北地、信陽、太倉、歷下同為后人詬病焉。 都穆《南濠詩話》:韓文公詩曰:「我生之初,月宿南斗。」東坡謂公身生磨蠍宮,而己命亦居是宮。蓋磨蠍即星紀(jì)之次而斗宿所躔也。星家言身命舍是者,多以文顯。以二公觀之,名雖重于當(dāng)世,而遭逢排謗幾不自容,蓋誠有相類者。吾鄉(xiāng)高季迪為一代詩宗,命亦舍磨蠍,又與坡翁同生丙子。洪武初以作文竟坐腰斬,受禍之慘,又二公之所無者。吁,亦異矣! 張習(xí)《四杰集序》:國初,以高、楊、張、徐比唐之四杰,故老言不惟文之似,而其攸終亦不相遠(yuǎn)。眉庵、盈川,令終如一;太史之?dāng)?,同乎賓王;北郭雖不溺海,僅全要領(lǐng),而非首丘;司丞投龍江,又與照鄰無異。噫,亦異矣! 葉盛《水東日記》:楊文定公嘗云: 「范文正、高季迪皆出姑蘇,兩人氣象不同,蓋于其所賦《卓筆峰》見之。范云:『笠澤研池小,穹窿架石峨。仰憑天作紙,寫出太平歌?!桓咴疲骸涸苼沓跛颇?,雁過還成字。千載只書空,山靈恨何事?』」 田按:季迪諸體并工,天才絕特,允為明三百年詩人稱首,不止冠絕一時也。青田作《二鬼》詩,自負(fù)與潛溪并峙天壤,豈知江上有青丘子哉!季迪《青丘子歌》云:「青丘了,臒而清,本是五云閣下之仙卿。何年降謫在世間,向人不道姓與名。但好覓詩句,自吟自酬賡。朝吟忘其饑,暮吟散不平。當(dāng)其苦吟時,兀兀如被酲。頭發(fā)不暇櫛,家事不及營。兒啼不知憐,客至不果迎。不慚被寬褐,不羨垂華纓。不問龍虎苦戰(zhàn)斗,不管烏兔忙奔傾。向水際獨(dú)坐,林中獨(dú)行。斫元?dú)?,搜元精,造化萬物難隱情,冥茫八極游心兵,坐令無象作有聲。微如破懸虱,壯若屠長鯨。清同吸沆瀣,險比排崢嶸。靄靄睛云披,軋軋凍草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萬怪呈。妙意俄同鬼神會,佳景每與江山爭。星虹助光氣,煙露滋華英。聽音諧韶樂,咀味得太羹。世間無物為我娛,自出金石相轟鏗?!蛊渥载?fù)亦復(fù)不淺。入史館后驟擢戶部侍郎,以不能理天下財賦力辭。蓋亦有托而逃。觀其京《師寓廨》詩云「拙宦危機(jī)遠(yuǎn)」,其志可見矣!迨夫魏守獄興,牽連以死。舊游素交,同聲哀悼。楊孟載詩云:「《鸚鵡》才高竟殞身,思君別我愈傷神。每憐四海無知己,頓覺中年少故人。祀托友生香稻糈,魂歸丘隴杜鵑春。文章穹壤成何用?哽咽東風(fēng)淚滿巾?!剐煊孜脑娫疲骸肝魟e會有期,茲別渺無跡。茫??拜涢g,飄然竟何適?旦暮凄以深,形影吊單只。惟馀瑤華言,和諧重金石。一讀一愴情,老淚屢揮滴。」張來儀詩云:「平生五千卷,寧救此日艱?!褂衷疲骸钢欣捎着癜V小,遺槁千篇付與誰?」浦長源詩云:「鼓罷瑤琴遂解形,蕭蕭日影下寒城。薄田供祭遺妻子,新冢題名望友生。地下未應(yīng)消俠氣,人間誰肯沒詩名。舊廬重過悲聞笛,欲賦《招魂》竟不成。」玉碎昆侖,蘭焚楚澤,千古才人,同聲下淚矣。)

人物簡介

貞齋先生逸稿卷之二·本傳
樸宜中字子虛。初名實(shí)。密陽人。父仁杞。版圖總郎。宜中恭憫朝擢魁科。授典儀直長。累轉(zhuǎn)獻(xiàn)納,司藝。王祦時。除門下舍人。升左司議大夫。與鄭釐上疏曰。近日憲司所申數(shù)事。允合公論。而殿下未盡俞允。玆竭愚衷。輒冒言之。書曰。明王奉若天道。樹后王群公。承以大夫師長。不惟逸豫。惟以亂民。是以。古之人君。無輕民事而惟難。無安厥位而惟危。怵惕惟厲。中夜以興。坐以待旦。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萬民。奚暇為逸豫哉。我國家自圣祖創(chuàng)業(yè)已來。列圣相承。持盈守成。殿下以明睿之資。幼沖嗣位。亦克持守。九年于玆。比年以來。倭賊日熾。深入為寇。殺掠天民。焚毀廬舍。州郡凋弊。田野荒蕪。加之水旱饑饉薦臻。而餓殍相望。倉廩虛耗。而用度不足。又草賊竊發(fā)。私相屠戮。人民離散。父子不保。禍亂之極。莫此為甚。矧惟上國不許通好。屯兵近境。窺伺釁隙。又況天災(zāi)人妖地怪與夫鳥獸泉魚之異疊見譴告。一國人民。大小戰(zhàn)慄。罔不憂懼。殿下誠宜兢兢業(yè)業(yè)。無敢逸豫。廣延眾論。以圖治安。以消變異。不可一日之或怠。一事之或忽。況可為不急之務(wù)??v耳目之娛。恣心志之欲。而盤樂怠仿哉。昔在有夏。太康尸位。以逸豫滅厥德。厥弟五人。述大禹之戒以作歌曰。訓(xùn)有之。內(nèi)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飲。峻宇雕墻。有一于此。靡或不亡。大禹之訓(xùn)如是其嚴(yán)。而太康乃盤游無度。罔有悛心。卒以不保。商之太甲。欲敗度縱敗禮。伊尹訓(xùn)之日。敢有恒舞于宮。酣歌于室。時謂巫風(fēng)。敢有殉于貨色。恒于游畋。時謂淫風(fēng)。敢有侮圣言逆忠直。遠(yuǎn)耆德比頑童。時謂亂風(fēng)。惟玆三風(fēng)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喪。邦君有一于身。國必亡。太甲以是為戒而克終允德。為商之令王。夫太甲太康之所以有間者。顧訓(xùn)之行與不行耳。先儒謂以此二訓(xùn)。揭之座隅。銘之楹席。若古圣人儼臨乎前。則保國之金湯。全生之藥石也。伏望殿下以太甲為法。太康為戒。日以二訓(xùn)。三省于身。輟酒色歌舞之樂。絕鷹犬游畋之戲。無侮圣言。無逆忠直。無遠(yuǎn)耆德。無比頑童。崇素儉戒逸豫。遠(yuǎn)讒聽諫。任賢去邪。夙夜孜孜。小心翼翼。常以敬天勤民為務(wù)。則可以答上天立君之意??梢詣僮婵几锻兄亍?梢晕砍济衿谕?。而盈成之業(yè)??捎辣R?。不報。遷成均大司成。拜密直提學(xué)。如京師請還鐵嶺迤北。自恭憫朝奉使者多赍金銀土產(chǎn)。市彩帛輕貨。雖有識者。迫于權(quán)貴所托。私裝居貢獻(xiàn)十分之九。中國人以為高麗人假事大。貪貿(mào)易來耳。及林,廉用事。其弊尤甚。宜中不赍一物。遼東護(hù)送鎮(zhèn)撫徐顯索布。宜中傾橐視之。解所著苧衣與之。顯嘆其清白。以告禮部官。天子引見。待之有加。顯出語人曰。契宰相以下。吾所見高麗使臣多矣。至尊待禮。未有如樸宰相者。帝又命禮部官享宜中于會同館。坐之前元平章院使上。遂寢鐵嶺立衛(wèi)之議。時張子溫死于錦衣衛(wèi)。其從行二人。尚未東還。帝附宜中遣之。行數(shù)日。遼東以崔瑩舉兵聞。宜中到遼海。從者恐為遼東所執(zhí)。中路皆逃。宜中單騎到遼東。略無懼色。王昌立。賜推誠補(bǔ)祚功臣號。恭讓王時為同知經(jīng)筵。一日王御經(jīng)筵。謂侍講官曰。予年齒已暮。雖讀圣經(jīng)。恐無益也。宜中對曰。昔晉平公謂師曠曰。吾年七十七。歚學(xué)恐年耆矣。師曠日。何不秉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戲其君者乎。帥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吾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平公然之。今殿下春秋尚富。學(xué)未晚也。王嘉納。書云觀上疏曰。道詵密記。有地理衰旺之說。宜幸漢陽。以休松都地德。王謂宜中曰。卿以遷都為如何。對曰。古昔人君。以讖緯術(shù)數(shù)。保其國家。臣未之問。況今下民多疑。有書來自上國。則曰必有事西北界。有報牒急騎。則曰天兵將至。禁宮門闌入。則是必有以也。民心既如是。又動眾以遷。則下民尤惑矣。供億之費(fèi)。搔擾之弊。不可勝言。書曰。匹夫匹婦。不獲自盡。人主罔與成厥功。愿殿下察焉。王曰。吾非不知其弊。陰陽之說。豈可盡誣也。不聽。尋拜藝文館提學(xué)兼成均大司成。入本朝。拜檢校參贊議政府事。不就卒。年六十七。天資明敏。學(xué)問篤實(shí)。廉清慷慨。夷險一節(jié)。為文章。精深典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初江西泰和人,字子啟。洪武二年授御史,擢廣西僉事。按察使嘗咨以政體,建言明禮法示勸懲,廣西稱治。蜀平,徙重慶知州,招徠撫輯,甚得民和。坐事免官卒,年六十六。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啟,泰和人。洪武三年舉教官擢監(jiān)察御史出僉廣西按察事改知崇慶州有長江萬里槁
明詩紀(jì)事·甲簽·卷十六
佑字子啟,沂弟。洪武初,以教官舉授監(jiān)察御史,出為廣西按察僉事。改知崇慶州,謫和州,赦歸。有《長江稿》五卷。 田按:子啟與劉子高交分不淺,家住龍灣,有南園,擅水竹之勝。子高為作《南園灌隱說》,又有《過王氏南園看竹》詩云:「禁得南園筍,新成數(shù)百竿。何年通一徑,長有客來看?!埂蹲訂⒅窳帧吩娫疲骸笎蹱栍臈?,門前青竹林。石床三伏冷,池水一春深?!埂杜阌莨芄从讗傋踝訂⒛蠄@竹林》詩云:「王子宅前千個竹,拂檐當(dāng)戶總蕭蕭。土垣近出青相映,池水下通寒不凋。上客頻留蒼玉佩,佳人時度紫瓊簫。重尋載酒題詩處,記取龍灣第二橋?!棺訂⒊鲋鐟c州,子高《懷王太守》詩云:「二十年來南浦客,八千里外錦城仙。水邊送別秋風(fēng)冷,馬上懷人夜月圓。載酒渡江憐往日,聽猿出峽定何年?只今飄泊桑乾曲,西望酣歌一惘然?!蛊渲喓椭莘胚€也,子高有《大赦后一日聞王太守自屯所攜兒南歸》詩云:「故人舊謫和陽戍,五月初聞罷種田。誰使南山歌石爛?天教合浦得珠還?!棺訂⑸绞论E,皆可于子高詩一一見之。竹詫詩話引子啟《獄中述懷》詩,知其牧崇慶獲罪之由,尚未知謫和州屯所一節(jié)也,因檢《槎翁集》,補(bǔ)錄于此。
石倉歷代詩選·卷三百四十四
字子啟,泰和人。仕至廣西僉事。
郭翀 朝代:元末明初

人物簡介

維基
郭翀(1338年—?),字子翔,山西壺關(guān)人。明初進(jìn)士、官員。郭翀博學(xué),尤精《春秋》,頗有文名。他于洪武三年(1370年)舉鄉(xiāng)試。次年,會試中式,殿試本為第一,但因相貌不為明太祖所喜,故被列為一甲第二(榜眼)。官吏部考功司主事,后曾任廣德府知府。余事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