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元末明初浙東名僧。俗姓陳,宋儒古靈先生諸孫,四明奉化(今浙江省奉化縣)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公元1360年前后在世。字用堂,元叟守端禪師法嗣。歷居四明雙徑、鄞縣護圣、奉化清泰諸名寺,遍參古鼎銘公、笑隱欣公、斷江恩公諸大師。精益求精,道行深湛。洪武(明太祖年號,公元1368—1398年)初,應召至金陵,深受明太祖賞識。致力詩文,享名甚高。詩人張翥比之為唐之皎然,宋之道潛。有詩集《水云亭小稿》,學士宋濂為之作序。
人物簡介
【生卒】:1321—1381 【介紹】: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征為國子司業(yè),卒于官。謚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欽定四庫全書·槎翁詩集·提要
臣等謹案,《槎翁詩集》八卷,明劉崧撰。崧,字子高,初名楚,泰和人。元末舉于鄉(xiāng),洪武三年以人材薦,授職方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輸作京師。十三年,手敕召為禮部侍郎,署禮部尚書,致仕。十四年,復召為國子司業(yè),未旬日,卒。崧,七歲能賦詩。及長,日課一篇,讀書天寒,皸裂不少輟。其在官舍,孤燈諷誦,夜分不休,蓋其一生耽嗜吟詠,刻苦甚至故。年愈老而詩亦愈工。清江劉永之、金華宋濂輩,皆極稱之。當明之初,雄才角立,吳中詩派昉于高啟,越中詩派昉于劉基,閩中詩派昉于林鴻,嶺南詩派昉于孫蕡,而江右詩派則昉于崧。以清和婉約之音,提導后進,迨楊士奇等嗣起,豫章人士,復變?yōu)榕_閣博大之體,而骨力不堅久之,遂浸成冗漫。北地信陽,乃乘其弊而力排之,遂分正嘉之門戶。然崧之平正典雅,實不失為正聲,固不能以末流放失,并咎創(chuàng)始之人矣。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高,初名楚,太和人。明初以人材舉授兵部職方即中,遷北平按察副使,坐事輸作京師。尋,放還,徵拜禮部侍郎,署吏部尚書。請老歸。復召為國子司業(yè),有《槎翁集》。明詩紀事·甲簽·卷十一
崧初名楚,字子高,泰和人。元未舉于鄉(xiāng)。洪武初以經明行修舉,授兵部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輸作京師,尋放歸。徵拜禮部侍郎,署吏部尚書,致仕歸。復徵為國子司業(yè)。有《槎翁詩選》十二卷、《補遺四卷》、《文集》十八卷。 (王士禛《古詩選》:有明一代,作者眾多。七言長句,在明初則高季迪、張志道、劉子高為最,后則李賓之。至何、李學杜,厭諸家之坦迤,獨于沈郁頓挫處用意,雖一變前人,號稱復古,而同源異派,實皆以杜氏為昆侖墟。 田按:子高詩有《鐘陵》、《五云》、《鄧溪》、《雙溪》、《鳳山》、《瑤峰》、《墨池》、《東門》、《珠林》、《龍灣》、《北巖》、《龍門》、《戊巳》十有三集,合為《槎翁詩選》。其自序云:「年十六,得臨川虞翰林、清江范太史詩誦之,晝夜不廢。益求漢、魏而下,盛唐以來號為大家者,究其意之所在。知成樂必本于眾鈞,故未嘗執(zhí)一器,以求八音之備;調膳必由于庶味,故未嘗設一品,以求八珍之全。其不能自己于言者,譬如幽鳥之鳴春,秋蟲之號寒。」可謂究極此事之甘苦。宋潛虛、劉仲修、烏春草作集序,甚致推崇。王弇州「胡元瑞、錢牧齋、朱竹亦有論定。余獨賞漁洋「七言為最」一語。故此選七言采掇為多云)。
人物簡介
字子野,號梅溪。恭憫壬寅科。官至判典校寺事。潭陽鄉(xiāng)校記云。田康之屬。生玆學校。修業(yè)立朝。垂名后代。又與李牧隱相善。詩在東文選。
人物簡介
【生卒】:1322—1373 【介紹】: 元明間浙江義烏人,字子充。幼敏慧,及長,師柳貫、黃??,遂以文章名世。元末觀時政衰敝,隱居青巖山中,朱元璋召授江南儒學提舉、南康府同知。洪武初,與修《元史》,與宋濂同為總裁,書成,擢翰林待制。五年,赍詔往云南,諭梁王亟宜奉版圖歸職方,遇害。有《大事記續(xù)編》、《重修革象新書》、《王忠文公集》。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子充,義烏人。洪武初史官。明詩紀事·甲簽·卷五
祎字子充,義烏人。明初徵為中書省掾,改江南儒學提舉司校理,遷侍禮郎兼引進使。尋掌起居注,出為南康同知。以事忤旨,降漳州通判。韶修《元史》,與宋濂同為總裁官。擢翰林待制,坐失朝,降編修。奉使吐蕃,未至召還,改使云南,抗節(jié)死。建文中贈翰林學士,謚文節(jié)。正統中改謚忠文。有集二十四卷。 (田按,忠文《書俞生擬古詩后》云:《三百篇》非出于一人之手,而亦非一人所能為。后世視古人為何如,而顧欲以一人主所能兼乎?古人之所不能亦難矣。元、明之交,擬體雖開,未盡流變,使見后來諸集,不知當作如何云云也?!怪椅脑?,質堅體潔,時作小詩,亦有風致?!赌铣乔吩疲骸杆亓_束發(fā)雙髻拖,大紅衫子小紅靴。并馬早出南城路,問人杏花多未多?」馀謂此可補入楓江漁父《本事詩》也。)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江西人。其先西域人。由東湖書院山長,遷江西行省都事,守贛州。紅巾軍克贛州后,逃入福建,授行省員外郎。一度奪回建昌,累官吏部侍郎。后知事不可為,乃變姓名,游行江湖間,明太祖遣使以幣聘,使者至,仰藥死。元詩選
伯顏,字子中,西域人。其祖父宦江西,因家進賢。五舉至正鄉(xiāng)薦,辟東湖書院山長,改建昌路教授。壬辰兵起,行省以便宜授贛州路知事,升經歷。參政全普庵撒里守贛,辟為都事。戊戌,偽漢陳友諒遣將來攻,伯顏出募兵應援。會城陷,間道奔閩,右丞章完表為行省員外郎,佐閩帥陳友定復建昌,因浮海抵大都獻捷,進兵部侍郎。持節(jié)之廣西發(fā)兵,時明師已定閩廣矣。墜馬折足,為將軍廖永忠所得,不屈,義而釋之。乃變姓名,遁跡江湖間且二十年。往來居進賢之北山,創(chuàng)竹室三間以居。洪武十二年,詔搜遺逸,布政使沈本立以伯顏名應,使者將至,飲藥死。子中有學行,喜談兵,元亡后,妻子沒入掖庭。語及往事,涕泗潸然下。出以鴆自隨曰:此所以志也。歿之先一夕,具牲醴祭其先與昔時共事死節(jié)之士,作《七哀》詩。讀者悲之。
人物簡介
陳理,字子文。饒平人。明憲宗成化十六年(一四八〇)舉人,授德興教諭,升浦城知縣。以病告歸,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323—1368 【介紹】: 元回回人,字子初。性剛介,事母至孝。授行宣政院崇教,三遷漳州路達魯花赤,民甚安之。明兵至,遣使招諭,不從,自刎死。
人物簡介
【介紹】: 元僧。嘉興語溪人,初名文誠,后名道元。字覺隱,號輔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嘗主本覺寺。后寓吳下。喜山水,以詩自豪。又善畫山水。有《凝始子集》。元詩選
本誠初名文誠,字道元,(一作原)后名道元,字覺隱,嘉禾語溪人。住興圣禪寺,嗣法虛谷陵禪師。又主本覺寺,寓吳下佳山水間。居無常處,以詩自豪。與天隱至公、笑隱?公詩聲相埒,呼為詩禪三隱。天隱先化去,師與笑隱洪武初尚在,有文集行世。道元喜詼諧,常與程渠南同食蕈,道元囑賦,渠南應聲云:「頭子光光腳似丁,祗宜豆腐與波棱。釋迦見了呵呵笑,煮煞許多行腳僧?!孤務呓^倒。又善書,山水學巨然,翎毛竹石俱有灑脫之韻。自云吾嘗以喜氣寫蘭,以怒氣寫竹。每畫畢,輒喜題跋其上。自稱輔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或詭言「蜀畤坾公筆」云。槜李詩系·卷三十
本誠一作本成,又名文誠,字道原,號覺隱,崇德人。嗣法于陵虛谷,與天隱、笑隱友善,世號三隱。至正間,住嘉興興圣、本覺二寺。姚綬作記,稱其善詩畫,寫竹有掀簸之態(tài)。有文集行世。至正七年,嘉禾城西有烏數千營巢于地,圍八尺,崇五尺。未幾,大盜弄兵海上,紅巾繼起。本誠著烏城志五百馀言,宋濂愛其文,刪之以附集中。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初名文誠,字道原,后名道元,字覺隱,嘉禾人。主興圣禪寺,又主本覺寺。洪武初示寂,有集。
人物簡介
【生卒】:1325—1371 【介紹】: 元明間江西廬陵人,字子將,一字同故。元末于所居周圍筑場種樹,世亂,率武勇屯林中,外兵不能入。朱元璋平武昌,灌往軍門謁見。擢湖廣行省員外郎,累官為寧國知府。時天下初定,學校久衰,灌建學舍,選子弟受業(yè)。禁豪右兼并,創(chuàng)戶帖以便稽民。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溫州人,一作嘉興人,字庶子。博學善書。為武岡城步巡檢,知常熟州。歷江浙行中書省參知政事、翰林學士。有《寄情稿)。元詩選
秀民,字庶子,溫州人,一云嘉興人。博學善書,為武岡城步巡檢、知常熟州。張氏時為參軍,歷江浙行中書省參知政事、翰林學士。未詳所終。錢宗伯牧齋云:周玄初《鶴林集》載庶子作《來鶴詩》,在洪武己巳二十二年,則知其明初尚在也。有《寄情稿》。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庶子,溫州人,徙嘉興。至正中,為武岡步巡檢知常熟州。張氏時歷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有《寄亭集》。
人物簡介
【介紹】: 元僧。慶元人,寓嘉定,號子庭。幼從禪學,嘗住慧聚寺,善畫蘭,與普明齊名。能口辨,有詩名。浪跡云游,乞食村落。所居名“不系舟子庭”。有《不系舟集》。元詩選
祖柏號子庭,四明人。寓居嘉定,宋史魏王之后。幼從禪學,嘗住慧聚寺。以畫蘭與普明齊名,所居曰「不系舟」。子庭能口辨,有詩名。浪跡云游,乞食村落,對人不作長語,間雜諧調。其嘲游虎丘云:「家家恕齋字,戶戶雪窗蘭。春來行樂處,只說虎丘山?!股w謂吳下游賞,動輒必登千人石,一時爭尚班恕齋所作字及僧雪窗所寫蘭故也。一日,偶觸某官騶從,縛至,知其為子庭也,命賦所張蓋。應聲曰:「百骨攢來一線收,葫蘆金頂蓋諸侯。一朝撐出馬前去,真?zhèn)€有天無日頭?!挂蛐Χ屩?。后至元丙子,松江亢旱,府官遣吏赍香帛迎請嘉興方士沈應元雷伯結壇仙鶴觀,行月孛法,下鐵簡于湖泖潭,日取蛇燕焚之,了無應驗,羞赧宵遁。子庭有詩,其一聯云:「誰呼蓬島青頭鴨,來殺松江赤縺蛇?!孤務呓^倒。丁丑夏,民間訛言朝廷采取童男女,一時嫁娶殆盡。子庭作詩云:「一封丹詔未為真,三杯淡酒便成親。夜來明月樓頭望,惟有姮娥不嫁人。」其滑稽類如此。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奉化人,字子經。明初僑居南京,洪武二年薦授翰林學士,遷待制,后以非罪死。其家世傳史學,以司馬氏《通鑒》、朱子《綱目》并終于五代,周威烈王以上,雖有金履祥《前編》,而亦斷自陶唐,乃以盤古至高辛、宋至元著為二十四卷,名《通鑒續(xù)編》。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子經,奉化人。徙吳歷官翰林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