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怖畏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初學之菩薩,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者,恐己不能過活,而不能盡所有。二、惡名畏,恐已惡名,不能為和光同塵之行。三、死畏,雖發(fā)廣大之心,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惡道畏,恐己墮于惡道,而對治不善法。五、大眾咸德畏,恐眾多之人或威德之人,不能于其前為獅子吼。
【三藏法數(shù)】
(出百法論鈔并毗婆沙論)
〔一、不活畏〕,謂初學菩薩,雖行布施之行,而不能盡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過活,是名不活畏。
〔二、惡名畏〕,謂初學菩薩,雖欲與眾生同事而攝化之,入諸酒肆等,恒懼譏謗,不得似大菩薩安行自若,是名惡名畏。(同事者,同其所作,即酒肆等事也。若大菩薩證果之后,以同事攝諸眾生,逆行順化,屠坊酒肆,無往不可,所以安行自若也。)
〔三、死畏〕,謂初學菩薩,雖欲運廣大心,內(nèi)外俱施,然有時施以財物,而于身命顧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內(nèi)外施者,內(nèi)則身命等,外則財物等也。)
〔四、惡道畏〕,謂初學菩薩,懼生惡道,于不善法分別對治,令其不生,是名惡道畏。
〔五、大眾威德畏〕,謂初學菩薩,或于王庭執(zhí)理之處,或于善解法義人前,申宗敵論,唯恐有失,是名大眾威德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