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偵壺(偵壺)
謂置赤瓶之器于坑中,于器中偵聽敵方動靜。文選·潘岳〈馬汧督誄〉:“子命穴浚壍,寘壺鐳瓶甒以偵之。” 李善 注引墨子曰:“若城外穿地來攻者,宜於城內(nèi)掘井以薄城,幕甖內(nèi)井,使聰耳者伏罌而聽,審知穴處,鑿內(nèi)迎之。”
《漢語大詞典》:竹皮電壺(竹皮電壺)
方言。竹殼熱水瓶。 峭石 《六月的田野》四:“我家里一個竹皮電壺,兩雙穿了七八年的膠鞋,一個十五度的電燈泡,四個洋瓷碗?!?/div>
分類:方言
《漢語大詞典》:中流一壺(中流一壺)
喻可貴難得。語出鹖冠子·學(xué)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眽?,指瓠類,系之可以不沉。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俞樓雜纂》:“持論有本,不墮矯激,亦足為中流一壺。”
《漢語大詞典》:投壺電笑(投壺電笑)
神異經(jīng)·東荒經(jīng):“東荒山中有大石室, 東王公 居焉……恒與一玉女投壺,每投千二百矯,設(shè)有入不出者,……矯出而脫悮不接者,天為之笑?!?張華 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炤灼,今天不下雨而有電光是天笑也。”后遂以“投壺電笑”為閃電不雨之典。 白炎 《秋夜與匪石聯(lián)句》:“花雨不散生心臺,投壺電笑顏為開?!?/div>
分類:張華閃電
《漢語大詞典》:唾壺擊缺(唾壺擊缺)
亦作“ 唾壺敲缺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豪爽:“ 王處仲 ( 王敦 )每酒后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焙笠浴巴賶負羧薄被颉巴賶厍萌薄毙稳菪那閼n憤或感情激昂。 清 鈕琇 觚賸·虎林軍營唱和:“ 吳愧菴 名 炎 ……同以史事株連,逮繫 虎林軍營 。 吳 有《營中送春》詩云:‘一半春光縲絏過,唾壺敲缺待如何?!?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先祖 旦釜公 《鞏縣幕中五十自壽沁園春》云﹞憂來處,把唾壺敲缺,羯鼓頻撾。” 周斌 《和劍華醉歌行》:“畢竟英雄心不死,唾壺擊缺劍光紫?!眳㈤?span id="lwbvuzu" class="book">《晉書·王敦傳》。
《漢語大詞典》:唾壺敲缺(唾壺敲缺)
見“ 唾壺擊缺 ”。
《漢語大詞典》:唾壺擊缺(唾壺擊缺)
亦作“ 唾壺敲缺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豪爽:“ 王處仲 ( 王敦 )每酒后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焙笠浴巴賶負羧薄被颉巴賶厍萌薄毙稳菪那閼n憤或感情激昂。 清 鈕琇 觚賸·虎林軍營唱和:“ 吳愧菴 名 炎 ……同以史事株連,逮繫 虎林軍營 。 吳 有《營中送春》詩云:‘一半春光縲絏過,唾壺敲缺待如何?!?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先祖 旦釜公 《鞏縣幕中五十自壽沁園春》云﹞憂來處,把唾壺敲缺,羯鼓頻撾?!?周斌 《和劍華醉歌行》:“畢竟英雄心不死,唾壺擊缺劍光紫?!眳㈤?span id="m2m6c7b" class="book">《晉書·王敦傳》。
《漢語大詞典》:五壺浮漏(五壺浮漏)
由五個壺組成的漏壺,古代的一種計時器。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七年:“以太子中允 沈括 提舉司天監(jiān),始製渾儀、景表、五壺浮漏。”參見“ 漏壺 ”。
《國語辭典》:漏壺(漏壺)  拼音:lòu hú
古代計時所用的銅壺。宋。蘇軾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詩:「秋風(fēng)吹雨涼生膚,夜長耿耿添漏壺?!?/div>
《分類字錦》:湯鼎舜壺(湯鼎舜壺)
賀知章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xué)士賜宴詩 三嘆承湯鼎,千歡接舜壺。
分類:燕饗
《國語辭典》:銅壺滴漏(銅壺滴漏)  拼音:tóng hú dī lòu
古代計時的刻漏器,因用銅壺盛水,滴漏以計時刻,故稱為「銅壺滴漏」。
《國語辭典》:刻漏  拼音:kè lòu
古代的計時器。刻為刻度數(shù)的漏箭,漏為盛水的銅壺,用銅壺裝水,底穿一孔,中置漏箭,壺中水從壺底漏出,逐漸減少,箭上刻度漸次顯露,據(jù)此測知時刻。
《漢語大詞典》:銅壺門(銅壺門)
宋 時 成都 銅壺閣 附近門名。 宋 陸游 《湖村月夕》之二:“最憶 銅壺門 外路,滿街歌吹月如霜?!?游國恩 李易 注:“ 銅壺門 在 成都 。渭南文集·銅壺閣記:‘﹝閣﹞南直 劍南 、 西川門 ,西北距府五十步。’則 銅壺門 亦當在此附近?!?/div>
《漢語大詞典》:天雞壺(天鷄壺)
古代飲器。又名雞首壺。多系青瓷器。盤口有銴,壺嘴為雞首形,故名。流行于 晉 唐 時期。
《漢語大詞典》:懸壺代哭(懸壺代哭)
古代國君的喪禮之一。壺,漏壺。語本禮記·喪大記:“君喪,虞人出木角,狄人出壺,雍人出鼎,司馬縣之,乃官代哭。大夫官代哭不縣壺?!?鄭玄 注:“代,更也。未殯,哭不絶聲,為其罷倦,既小斂,可以為漏刻分時而更哭也。” 南朝 陳 徐陵 《報尹義尚書》:“追惟疇昔,共備行人,室家安危,賓禮升降,懸壺代哭,俱歷春冬。”
《漢語大詞典》:雅歌投壺(雅歌投壺)
吟雅詩及作投壺游戲。《后漢書·祭遵傳》:“ 遵 為將軍,取士皆用儒術(shù),對酒設(shè)樂,必雅歌投壺?!?李賢 注:“雅歌謂歌《雅詩》也。禮記·投壺經(jīng)曰:‘壺頸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徑二寸半,容斗五升。壺中實小豆焉,為其矢之躍而出也。矢以柘若棘,長二尺八寸,無去其皮,取其堅而重。投之勝者飲不勝者,以為優(yōu)劣也。’”后常指武將之儒雅行為。宋史·岳飛傳:“雅歌投壺,恂恂如書生。”《花月痕》第四七回:“今之武官,都有輕裘緩帶、雅歌投壺之意,恐非所宜。”
《分類字錦》:移宴方壺(移宴方壺)
王融 游仙詩 結(jié)賞自員嶠,移宴乃方壺。
分類:
《國語辭典》:宜興壺(宜興壺)  拼音:yí xīng hú
宜興縣所產(chǎn)的陶制茶壺。相傳始于明萬歷年間,制作精美,其中紫砂陶最名貴。《老殘游記》第三回:「茶壺都是宜興壺的樣子,卻是本地仿照燒的?!?/div>
分類:江蘇茶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