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否定  拼音:fǒu dìng
對事物作不贊成的決定。如:「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任意否定自己。」
《漢語大詞典》:語義哲學(語義哲學)
現(xiàn)代的一種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它否認客觀世界及其規(guī)律性,否認一般概念能反映實在事物。語義哲學分特殊語義學與普通語義學兩派。前者認為哲學的任務只在于研究詞、詞組和語言結構的實在意義,而不在于分析實在的事物及其關系。后者說社會政治問題的發(fā)生,不是由于社會制度本身的矛盾,而是由于詞和語言的結構不完善引起的;一般概念如“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等是有名無實的。
《國語辭典》:鐵證如山(鐵證如山)  拼音:tiě zhèng rú shān
證據(jù)確鑿,就像山一樣不能動搖。如:「如今鐵證如山,你還有什么話好說?」
《漢語大詞典》:非決定論
與“決定論”相對。否認一切事物具有因果制約性和規(guī)律性的哲學學說。它無限夸大偶然性、自由意志,宣揚盲目力量。
《漢語大詞典》:非道德主義
一種摒棄道德規(guī)范,否認道德的存在及其社會作用的倫理學理論。如戰(zhàn)國末期思想家韓非主張“不務德而務法”;德國哲學家尼采提出要否認一切道德,認為“弱肉強食”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道德對此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