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詞典 3分類詞匯 7
《國語辭典》:反芻(反芻)  拼音:fǎn chú
1.牛、羊、鹿等獸,食物入胃,又反至口中,重加咀嚼,再行咽下,稱為「反芻」。
2.比喻反覆而細(xì)心的思量。
《國語辭典》:反芻胃(反芻胃)  拼音:fǎn chú wèi
反芻動物有瘤胃、蜂巢胃、重瓣胃、皺胃四個(gè)胃。
《漢語大詞典》:反芻動物(反芻動物)
偶蹄類的某些動物。這類動物有的胃分為四個(gè)部分: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皺胃,食物咽下后先入瘤胃再入蜂巢胃,然后回到口中細(xì)細(xì)咀嚼,再入重瓣胃,最后入皺胃,如牛、羊、鹿;有的胃分為三個(gè)部分,重瓣胃和皺胃合而為一,如駱駝。
《漢語大詞典》:翻胃
(1).反胃。指食物咽下后胃里不舒服,有惡心甚至嘔吐的癥狀。《醫(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沖脈公孫穴主治歌》:“結(jié)胸翻胃食難停?!弊ⅲ骸胺刚?,朝食暮吐,食難停留也?!?span id="6111116"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三九回:“準(zhǔn)是他娘的得了翻胃了?!?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十章:“他說他多吃油葷要翻胃?!?br />(2).反芻。某些動物先將食物吃進(jìn)胃里,然后返回嘴里咀嚼,再咽下消化的生理現(xiàn)象。
《國語辭典》:倒嚼  拼音:dǎo jiào
動物反芻稱為「倒嚼」。
分類:反芻
《漢語大詞典》:牛呞
牛反芻。 唐 玄應(yīng) 一切經(jīng)音義卷四:“牛呞……謂食已復(fù)出也?!?唐 韓愈 《贈劉師服》詩:“匙抄爛飯穩(wěn)送之,合口軟嚼如牛呞。”
分類:反芻
《漢語大詞典》:牦牛(犛牛,氂牛)
反芻家畜。亦有野生者。毛多黑褐色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似帚,下腹、肩、股、脅等部密生長毛。耐寒,腿短,在崇山峻嶺間善馱運(yùn)。毛可制披衣、帳篷和繩索,絨可制氈。原產(chǎn) 亞洲 中部山地。是我國 青藏高原 地區(qū)主要的力畜。古人取其尾毛以為旌旄,后又以為帽纓。 明 郭登 《甘州即事》詩:“牦?;ナ蟹コ?, 宛 馬臨關(guān) 漢 使回?!?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獸二·牦牛:“牦牛出 甘肅 臨洮 ,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養(yǎng)之。狀如水牛,體長多力,能載重,迅行如飛,性至粗梗。髀膝尾背胡下皆有黑毛,長尺許。其尾最長,大如斗。亦自愛護(hù),草木鉤之則止而不動。古人取為旌旄,今人以為纓帽……山海經(jīng)云:‘ 潘侯之山 有旄牛,狀如牛而四足節(jié)生毛?!创艘??!?郭小川 《春歌》之一:“ 西藏 的牦牛, 內(nèi)蒙 的駱駝,早像春風(fēng)一般巡視過高原和沙漠?!?br />犛牛:野牛。形狀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說即牦牛。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東北百里,曰 荊山 ……其中多犛牛?!?郭璞 注:“旄牛屬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span id="1666661" class="book">《新唐書·吐蕃傳上》:“其宴大賓客,必驅(qū)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饋?!?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獸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狀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 唐 宋 西徼諸州貢之?!眳⒁姟?牦牛 ”。
氂牛:即牦牛。體矮身健,毛長,色多黑、深褐或黑白花斑。耐寒,耐粗飼。尾毛蓬生,可作旌旄。漢書·郊祀志上:“ 泰一 所用,如 雍 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殺一氂牛以為俎豆牢具?!?顏師古 注:“西南夷長尾髦之牛也?!?唐 杜甫 《錦樹行》:“青草萋萋盡枯死,天馬跛足隨氂牛?!?/div>
《漢語大詞典》:齝草
牛反芻時(shí)回嚼的草??勺髦兴?。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獸一·牛:“齝草一名牛轉(zhuǎn)草。即牛食而復(fù)出者,俗曰回噍……初生口噤十日內(nèi)者,用??邶c草絞汁灌之?!?/div>
分類:反芻中藥
《國語辭典》:皺胃(皺胃)  拼音:zhòu wèi
反芻類動物的第四個(gè)胃,因皺紋甚多而得名。前接重瓣胃,后連十二指腸。
《漢語大詞典》:牛齝
亦稱“ 牛轉(zhuǎn)草 ”。 即齝草。牛反芻出來的草,中醫(yī)可入藥。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獸一·牛:“牛齝,治反胃噎膈,雖取象回噍之義,而沾濡口涎為多,故主療與涎之功同?!?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獸一·牛:“齝草,一名牛轉(zhuǎn)草,即牛食而復(fù)出者?!?/div>
分類:反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