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刻鑿。 清
黃宗羲 《國盧游錄題辭》:“海內(nèi)寧有兩地,乃粗人之游記,妄子之改額,要人之劖刻,皆足以消沉名跡,而流俗之文不與焉?!?br />(2).峭拔。 清
包世臣 《藝舟雙楫·韋君繡詩序》:“一咋小住 默卿 官廨,又識(shí) 蔣 君 澹懷 ,讀其詩劖刻而不露,舉體渾脫,典籍奔走受驅(qū)使,以視 君繡 清迴相軋,而精能過之。” 清
紀(jì)昀 《〈陳后山詩鈔〉序》:“五古劖刻堅(jiān)苦,出入 郊 島 之間,意謂孤諧,殆不可攀。其生硬杈枒,則不免 江西 惡習(x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