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儒教  拼音:rú jiào
1.以儒家的學說教人?!妒酚?。卷一二四。游俠傳。朱家傳》:「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
2.儒家,或儒家的學說教義?!稌x書。卷一。宣帝紀》:「少有奇節(jié),聰朗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漢語大詞典》:儒教徒
信奉儒家學說的人。 吳虞 《儒家主張階級制度之害》:“是 少正卯 之誅,儒教徒亦不敢竟以為是。”
《漢語大詞典》:儒肆
(1).學校,庠序。《宋書·禮志一》:“陛下以圣德玄一,思隆前美,順通居方,導達物性,興復儒肆,僉與后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梁書·處士傳·何胤》:“疇昔歡遇,曳裾儒肆,實欲臥游千載,畋漁百氏。”
(2).謂儒教。 南朝 齊 謝朓 《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代人應詔》詩之三:“長壽察書,龍樓迴轡。重道上庠,行遵儒肆。”
分類:學校儒教
《漢語大詞典》:三語(三語)
(1). 晉 王衍 向 阮修 問 老 莊 與儒教異同, 修 以“將無同”三字答之,猶言該是相同吧。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后以指應對雋語。 唐 王維 《同崔傅答賢弟》詩:“更聞臺閣求三語,遙想風流第一人。” 宋 蘇軾 《次韻道潛留別》:“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付八還。”參見“ 三語掾 ”。
(2).指 宋 趙鼎 評論 邵伯溫 的三句話。宋史·儒林傳二·邵伯溫:“ 趙鼎 少從 伯溫 游,及當相,乞行追録,始贈秘閣修撰,嘗表 伯溫 之墓曰:‘以學行起 元祐 ,以名節(jié)居 紹圣 ,以言廢於 崇寧 ?!酪源巳Z盡 伯溫 出處云。”
《國語辭典》:三語掾(三語掾)  拼音:sān yǔ yuàn
掾,古代官署屬員的通稱。晉太尉王衍問阮修儒家與道家的異同,阮答以「將無同」三字,語意模棱兩可,但卻得到太尉的賞識,被聘為幕僚,世人遂稱其為「三語掾」。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后多用為幕府官員的贊美詞。唐。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官曹三語掾,國器萬尋楨。」宋。蘇軾虔州景德寺榮師湛然堂〉詩:「欲知妙湛與總持,更問江東三語掾?!?/div>
分類:王衍王戎
《漢語大詞典》:儒行
(1).儒家的道德規(guī)范或行為準則。禮記·儒行:“ 哀公 曰:‘敢問儒行?’” 南朝 梁 劉峻 《辨命論》:“ 瓛 則 關西 孔子 ,通涉六經(jīng),循循善誘,服膺儒行。” 魯迅 《墳·寡婦主義》:“這種言動,自然也許是合于‘儒行’的罷?!?br />(2).指合乎儒教的言行。 唐 劉長卿 《淮上送梁二恩命追赴上都》詩:“ 賈生 年最少,儒行 漢 庭聞?!?br />(3).謂斯文地慢步行走。 漢 班固 《奕旨》:“逡巡儒行,保角依旁。”
《漢語大詞典》:儒釋(儒釋)
儒教和佛教。 唐 盧綸 《斅顏魯公送挺赟歸翠微寺》詩:“ 挺贇 惠學該儒釋,袖有 顏 徐 真草跡?!?宋 陳善 捫蝨新話·儒釋迭為盛衰:“吾以是知儒釋二者,殆迭為盛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