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奉行大義。
《禮記·儒行》:“其行本方,立義,同而進(jìn),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孔穎達(dá) 疏:“所立必存義也?!?span id="nmfzykw" class="book">《
國語·晉語九》:“方臣之少也,進(jìn)秉筆,贊為名命,稱於前世,立義於諸侯?!?span id="ctfr9ya" class="book">《
管子·輕重丁》:“故 桓公 推仁立義,兄弟相戚,骨肉相親,此之謂繆數(shù)。” 唐
劉叉 《怨詩》:“丈夫不立義,豈如鳥獸情?”
(2).猶舉義。
《周書·魏玄傳》:“ 玄 遂率募鄉(xiāng)曲,立義於 關(guān) 南?!?span id="a03u909" class="book">《
北史·司馬裔傳》:“ 周文 令 山東 立義諸將等能率家入 關(guān) 者,并加重賞?!?br />(3).確立觀點(diǎn);取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是立義選言,宜依經(jīng)以樹則?!?span id="b48a5v4" class="book">《
隋書·經(jīng)籍志一》:“又有
《業(yè)詩》,奉朝請 業(yè)遵 所注,立義多異,世所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