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58,分164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義海
識義
勝義
事義
成義
興義
義趣
義榮
義教
義宗
王義
義顯
義戰(zhàn)
后義
篤義
《漢語大詞典》:義海(義海)
義理的淵海。喻義理博大精深。 唐 慧凈 《和琳法師初春法集之作》:“靜言澄義海,發(fā)論上詞峰?!?/div>
《漢語大詞典》:識義(識義)
識知義理。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嵇康〈言志〉》:“哲人貴識義,大雅明庇身?!?明 邵璨 《香囊記·家門》:“傳奇莫作尋常看,識義由來可立身。”
分類:識知義理
《漢語大詞典》:勝義(勝義)
(1).佛教語。指一切事物當(dāng)體即空的第一義諦。 唐 劉禹錫 《袁州萍鄉(xiāng)縣楊岐山故廣禪師碑》:“如來説法,徧滿大千。得勝義者,強名為禪。” 呂澄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七講:“犢子系就是主張有補特伽羅的,并且是勝義有而非假有。”
(2).泛指深妙的義理。 章炳麟 《國家論》:“若夫拘牽法理,尊仰事功,斯乃牛羊賤趣,冥無識知者爾,是曷足與言勝義哉!” 郭沫若 《論聞一多做學(xué)問的態(tài)度》:“像這樣細(xì)密新穎地發(fā)前人所未發(fā)的勝義,在全稿中觸目皆是,真是到了可以使人瞠惑的地步?!?/div>
《漢語大詞典》:事義(事義)
(1).指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 漢 王充 論衡·謝短:“《五經(jīng)》題篇,皆以事義別之?!?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附會:“﹝文章﹞必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骨髓,辭采為肌膚。”
(2).事理;情理。《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茍如此,則可易心而度,事義之?dāng)?shù)亦不遠(yuǎn)矣?!?清 方東樹 《書惜抱先生墓志后》:“先生名在海內(nèi),而當(dāng)時名卿學(xué)士無題銘,于事義為闕。”
(3).謂以典故比喻事物的意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事類:“學(xué)貧者,迍邅於事義;才餒者,劬勞於辭情?!?br />(4).指典故的意義。 南朝 梁 鐘嶸 《詩品·總論》:“詞既失高,則宜加事義,雖謝天才,且表學(xué)問,亦一理乎!”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江南有一權(quán)貴,讀誤本《蜀都賦》注,有‘蹲鴟,芋也’乃為‘羊’字。人饋羊肉,答書云:‘損惠蹲鴟。’舉朝驚駭,不解事義。久后尋跡,方知如此?!?/div>
《分類字錦》:成義(成義)
論語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分類:
《漢語大詞典》:興義(興義)
(1).崇尚道義。管子·問:“爵授有德,則大臣興義。”
(2).猶起義。新唐書·杜伏威傳:“天下共苦 隋 ,豪杰相與興義。”
《國語辭典》:義趣(義趣)  拼音:yì qù
義理旨趣。唐。白居易 東都十律大德長圣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記:「經(jīng)文甚詳,此記不載,今但載大師僧行佛事,與建幢義趣而已?!?/div>
《漢語大詞典》:義榮(義榮)
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榮譽。荀子·正論:“有義榮者,有勢榮者;有義辱者,有勢辱者。志意修、德行厚、知慮明,是榮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謂義榮。” 宋 曾鞏 《繼祖母朱氏封閬中郡太夫人制誥》:“夫位以德升,禮以位敘,不失其稱,茲為義榮?!?/div>
《漢語大詞典》:義教(義教)
仁義的教化。晉書·李充傳:“懼后進惑其如此,將越禮棄學(xué),而希無為之風(fēng);見義教之殺,而不觀其隆矣?!?/div>
分類:仁義教化
《漢語大詞典》:義宗(義宗)
(1).道義的宗師。《三國志·蜀志·楊戲傳》:“致命明主,忠情發(fā)臆,惟此義宗,亡身報德?!?br />(2).德義世家。 魯迅 《華蓋集·補白》:“又有許多好看的古典:五世同堂呀,禮門呀,義宗呀?!?/div>
《漢語大詞典》:王義(王義)
指先王所立的法度。書·洪范:“無偏無陂,遵王之義?!?孫星衍 疏引 高誘 曰:“義,法也?!?漢 皇甫規(guī) 《女師箴》:“家有王義,室有嚴(yán)君,各有定位,陰陽是分。” 晉 杜預(yù) 《〈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采 周 之舊,以會成王義,垂法將來?!?/div>
《韻府拾遺 銑韻》:義顯(義顯)
陶潛庶人孝傳贊范之臨危也勇宰民也惠能以義顯也
《國語辭典》:義戰(zhàn)(義戰(zhàn))  拼音:yì zhàn
為正義而發(fā)動的戰(zhàn)爭?!睹献?。盡心下》:「春秋無義戰(zhàn),彼善于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
《駢字類編》:后義(后義)
孟子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下春秋繁露見前枉下 說苑見后外
《漢語大詞典》:篤義(篤義)
(1).重情義。后漢書·趙熹傳:“ 趙熹 篤義多恩,往遭 赤眉 出 長安 ,皆為 熹 所濟活?!?span id="hdlmkjs"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崔琰傳》:“及 琰 友人 公孫育 、 宋階 早卒, 琰 撫其遺孤,恩若己子,其鑒識篤義,類皆如此?!?br />(2).謂深厚的恩義。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愿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慶問四節(jié)得展,以敘骨肉之歡恩,全怡怡之篤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