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丈六
一丈六尺。指佛的化身的長度。后亦借指佛身。后漢書·西域傳·天竺:“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法云寺:“丹素炫彩,金玉垂輝,摹寫真容,似丈六之見 鹿苑 ;神光壯麗,若金剛之在 雙林 。” 范祥雍 校注:“丈六謂佛身,佛説十二游經(jīng):‘佛身長丈六尺?!?趙光榮 《里湖紀游》詩:“丈六放金光,神通稱極大。”
《漢語大詞典》:丈六仙
指佛。 清 黃景仁 《大佛石》詩:“山靈亦解滄桑恨,遣化西方丈六仙?!?/div>
分類:
《國語辭典》:丈六金身  拼音:zhàng liù jīn shēn
佛像。
《國語辭典》:尋常(尋常)  拼音:xún cháng
1.八尺為尋,倍尋為常。比喻狹小的地方?!蹲髠鳌3晒辍罚骸讣捌鋪y也,諸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埂秶Z。周語下》:「其察色也,不過墨丈尋常之閒?!?br />2.平常、普通。唐。劉禹錫〈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br />3.輕易。元。鄭光祖《三戰(zhàn)呂布》第一折:「須知呂布英豪將,怎肯尋常折半籌?!埂豆卤驹麟s劇。齊天大圣。第二折》:「二郎部下為神帥,誰敢尋常起戰(zhàn)爭!」
《漢語大詞典》:大身
佛教語。謂滿虛空之大化身,對丈六之小身而言。《觀無量壽經(jīng)》:“或現(xiàn)大身,滿虛空中;或現(xiàn)小身,丈六、八尺。所現(xiàn)之形,皆真金色?!?唐 王維 《能禪師碑》:“始成于初發(fā)心,以為教首,至于定無所入,慧無所依,大身過于十方,本覺超于三世,根塵不滅,非色滅空,行愿無成,即凡成圣。”
一丈六像
【佛學大辭典】
(圖像)一丈六尺之佛像,化身之形。觀無量壽經(jīng)曰:「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參見:丈六)下。
丈六
【佛學大辭典】
(術語)身長一丈六尺,是通?;矸鹬砹恳?。佛說十二游經(jīng)曰:「調(diào)達身丈五四寸,佛身長丈六尺,難陀身丈長五四寸,阿難身長丈五三寸,其貴姓舍夷一丈四尺,其馀國皆長丈三尺?!剐惺骡n下曰:「明了論云:人長八尺,佛則倍之丈六?!箻I(yè)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長八尺,佛則丈六,并依周尺以定律呂也?!褂^無量壽經(jīng)曰:「阿彌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國變現(xiàn)自在。或現(xiàn)大身滿虛空中,或現(xiàn)小身丈六八尺,所現(xiàn)之形皆真金色。」
丈六
【佛學大辭典】
(術語)身長一丈六尺,是通?;矸鹬砹恳病7鹫f十二游經(jīng)曰:「調(diào)達身丈五四寸,佛身長丈六尺,難陀身丈長五四寸,阿難身長丈五三寸,其貴姓舍夷一丈四尺,其馀國皆長丈三尺?!剐惺骡n下曰:「明了論云:人長八尺,佛則倍之丈六?!箻I(yè)疏四上曰:「佛在人倍,人長八尺,佛則丈六,并依周尺以定律呂也?!褂^無量壽經(jīng)曰:「阿彌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國變現(xiàn)自在?;颥F(xiàn)大身滿虛空中,或現(xiàn)小身丈六八尺,所現(xiàn)之形皆真金色?!?/div>
丈六金身
【佛學大辭典】
(術語)傳燈錄曰:「西方有佛,其形丈六而黃金色?!贡笔吩唬骸笗r蜀沙門法成,率僧數(shù)千人,鑄丈六金身?!?br />【俗語佛源】
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和化身。一般稱佛的化身為「丈六金身」,如宋·劉昌詩《蘆浦筆記·佛牙》謂:「常聞佛號丈六金身。」又如元·李《日聞錄》:「『佛,父母所生血肉之軀也,何為而有丈六金身?』曰:『既成而變也?!环鹣裢ǔJ前础富怼苟茉斓?,所以也稱為「丈六金身」。其說本于《后漢書·西域傳·天竺》,書中記載:漢明帝夢見一位長大的金人,頂有光明,便問群臣。有人告訴他:「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面黃金色。」明帝于是派使者到印度去考察佛法,并在國內(nèi)繪制「丈六金身」的佛像。一般認為,這是佛法東傳的開始。佛經(jīng)中也有關于「丈六金身」的說法?!队^無量壽經(jīng)》謂:「阿彌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國變現(xiàn)自在?;颥F(xiàn)大身,滿虛空中;或現(xiàn)小身,丈六、八尺。所現(xiàn)之形皆真金色?!梗ɡ蠲鳈啵?/div>
丈六應身
【佛學常見辭匯】
如來為地前凡夫及二乘人所現(xiàn)的劣應身,高一丈六尺,這是通常應化佛的身量,釋尊住世時,就是現(xiàn)丈六金身。
小化身丈六
【三藏法數(shù)】
小化身丈六者,謂如來為應二乘、凡夫之人,說于四諦等法,令其舍妄歸真,而得開悟,故化現(xiàn)丈六之身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小教丈六金身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示現(xiàn)降生出家成道,于鹿野苑說四諦生滅之法,專化二乘。而二乘但見丈六金身,故名小教丈六金身也。(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終教丈六即真身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次說大乘終極之理,會一切法咸歸實性,二乘、闡提悉得成佛,機緣既熟,所見如來丈六之身,即是真常之體,故名終教丈六即真身也。(闡提,梵語具云一闡提,華言信不具。)
頓教丈六即法身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不從漸次,唯談圓頓之理,空有兩亡,色心無礙,大乘菩薩了一切法無非法身,故名頓教丈六即法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