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居易新樂府成五十章并效其體 其三十四 陰山道(疾貪虜也)(乾隆丁酉) 清 · 弘歷
出處:御制詩四集卷四十四
陰山道,癸未戊子凡兩作。
畏虜啟貪較昔非,柔遠濟用出今度。
縑非勒民,供馬實資軍略。
大端二首詠之詳,茲不重儓而復言約。
言馬政,實亦國政關(guān)。
李唐養(yǎng)馬稱最盛,四十萬匹曾見杜甫篇。
當時已愁馬多地狹容不足,其稱七十萬,實乃張大其數(shù)焉(唐書兵志張萬歲為太仆自貞觀至麟德四十年間馬七十萬六千匹置八坊于岐豳涇寧間地廣千里分四十八監(jiān)后馬多地狹不能容又折八監(jiān)于河西豐曠之地云云志又稱八坊之田一千二百三十頃募民耕之以供芻秣計每田一畝之所產(chǎn)當養(yǎng)七馬勢必不給疑當時張大其數(shù)史家不考書之耳觀杜甫天育驃騎歌稱當時四十萬匹馬張公嘆其材盡下較史所稱已少三十萬則史之不足信更可知矣)。
彼四十萬想即市取回鶻者,奈當草盡泉枯馬病羸而不勝鞍。
何如我朝上都諸部蒙古牧場寬育馬,二十萬有奇生駒增年年。
營馬驛馬乃分喂,按月各給以馬乾。
其數(shù)亦二十萬有奇,不動聲色得實用,并無捍格不通行之難(本朝之馬分布于上都達布遜諾爾達里岡愛烏梁海大凌河暨左右兩翼各場牧放及各蒙古部落滋牧者共二十萬二千八百馀匹各就水草字育仍歲有孳生又滿漢各營及各省驛遞塘站馬共二十二萬五千二百馀匹皆月給馬乾銀各就所在分飼均資實用且無馬多地狹不敷芻秣之患)。
因讀古詩紀今實事耳,試問何以為刺白家之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