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句因包含“石,補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補天
第 20 句因包含“混沌,鑿”,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混沌鑿
第 26 句因包含“東家”,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東家
第 31 句因包含“祖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祖龍
第 31 句因包含“焚書”,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焚書
第 32、33 句因包含“管城,子”,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管城子
第 42、90 句因包含“一,片石”,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一片石
第 58 句因包含“巨靈,擘”,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巨靈
第 77 句因包含“便便,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便便腹
第 89、86、87、88、89 句因包含“石,女媧,補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補天
戲詠端州石硯放言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我聞自昔盤古既開乾坤異,爰以輕清為天重濁為地。
惟有磊磊落落之石質(zhì)重而韻清,在乎山水之間各安置
奈何天無石,肆有觸之崩而柱折。
有女媧取而煉以補之,所馀者青玄赤白分別。
迨夫百千萬年,有祖龍騎之向東,而端州之石亶稱奇絕。
此石當(dāng)時補天,至今天色依然。
云胡得此以為硯,我想女媧豈難煮而燥之,乃聽其益筆發(fā)墨呵氣則泉。
吁嗟乎,女媧何不補天微理,惜也此彼不知此。
粵自蒼頡作書混沌鑿伏義八卦聊為爾。
而乃典謨下風(fēng)史。
民偽茲,圣人死。
東家老儒六經(jīng)補之,而大儒曰仁,小儒曰理。
豈若太古三民,不相往來而已。
祖龍焚書亦似矣,而何復(fù)有管城子。
管城子,舍此石而不可得
又千百年,而山之混沌是與人而俱蝕。
八分變體點畫便,遂使君子小人交相美其文墨。
爾來文妖墨祟皆絕奇
家家書,人人詩。
寶此一片石,而矻矻仰天而思。
鏤心刻骨,以裂此渾渾之元氣。
吁嗟乎,我欲補之,而幾夜可補也。
我欲毀此石以補之,夫誰解意者。
我聞石之精,與三皇五帝在天之靈而俱愁。
夫何寸裂我石,而圣人糟粕,盡以供偽儒之摹寫
豈不聞當(dāng)堯之時水逆行,泛濫于天下使禹治之。
巨靈一擘,水皆東瀉
夫石可擘,則亦可取而為硯。
若曰,余知其然。
肆任土作貢,惟有怪石浮磬,與筱簜竹箭
毛穎管,無硯田片。
何意于今數(shù)千年,山靈剝面誰為憐。
我今一片大于拳,取而懷之袖中。
是亦偽儒之流也。
安得圣人盡驅(qū)此衣冠之盜,置之標(biāo)枝野鹿之田。
使之思悠悠,腹便便。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還之未始有始之前。
誰為福始,誰為禍先。
無表無得,日出而作,日入而眠。
我亦投此石于眾人眾人不受,投彼女媧女禍不必以供其補天。
夫何使我與文妖墨祟爭此一片石,不耕獲菑畬,惟蠡測夫脈望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