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臺山新桐柏觀頌 唐 · 崔尚
四言詩 出處:全唐文卷三百四
天臺也。桐柏也。代謂之天臺。真謂之桐柏。此兩者同體(一作出)而異名。同契乎元。道無不在。夫如是。亦奚必是桐柏耶。非桐柏耶。因斯而談。則無是是。無非非矣。而稽古者言之。桐柏山高萬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中有洞天。號金庭宮。即中右弼王喬子晉之所處也。是之謂不死之福鄉(xiāng)。養(yǎng)真之靈境。故立觀有初。強名桐柏焉耳。古觀荒廢。則已久矣。故老相傳云。昔葛仙公始居此地。而后有道之士往往因之。壇址五六。厥跡猶在。洎乎我唐。有司馬鍊師居焉。景云中。天子布命于下。新作桐柏觀。蓋以光昭我元元之丕烈。保綏我國家之永祉者也。夫其高居八重之一。俯臨千仞之馀。背陰向陽。審曲面勢。東西數(shù)百步。南北亦如之。連山峨峨。四野皆碧。茂樹郁郁。四時并青。大巖之前。橫嶺之上。雙峰如闕。中天豁開。長澗南瀉。諸泉合漱。一道瀑布。百丈懸流。望之雪飛。聽之風起。石梁翠屏可倚也。琪樹珠條可攀也。仙花靈草。春秋互發(fā)。幽鳥清猿。晨暮合響。信足賞也。始豐南走。云嶂間起。剡川北通。煙岑相接。東則亞入滄海。不遠蓬萊。西則浩然長山。無復人境。總攬奧秘。郁為秀絕。苞元氣以混成。鎮(zhèn)厚地而安靜。非夫神與仙宅。仙得神營。其孰能致斯哉。故初構(gòu)天尊之堂。晝?nèi)?/span>有云五色。浮靄其上。三井投龍之所。時有異云氣。入堂復出者三。書之者記祥也。然后為虛室以鑿戶。起層臺而壘土。經(jīng)之殖殖。成之翼翼。綴日月以為光?;\云霞以為色。花散金地。香通元極。真?zhèn)H好道。是游斯息。微我鍊師。孰能興之。鍊師名承禎。一名子微。號曰天臺白云。河內(nèi)溫人。晉宣帝弟太常馗之后。祖晟。仕隋為親侍大都督。父仁最取。唐興為朝散大夫襄州長史。名賢之家。奕代清德。慶靈之地。生此仙才。以為服冕乘軒者。寵惠吾身也。擊鐘陳鼎者。味爽人口也。遂乃捐公侯之業(yè)。學神仙之事??乒?span id="ftmax4u" class='bold'>教戒。博綜無所遺。窈冥夷希。微妙詎可識。無思無為。不飲不食。仰之彌峻。巍乎其若山。挹之彌深。湛乎其若海。夫其通才練識。贍學多聞。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練師蘊廣成之德。睿宗繼黃軒之明。齋心虛求。將倚國政。侃侃然不可得而動也。我皇孝思維則。以道理國。協(xié)帝堯之用心。寵許由之高志。故得放曠而處。逍遙而游。聞鍊師之名者。足以激厲風俗。睹鍊師之容者。足以脫落氛埃。以慈為寶。以善救物。神以知來。智以藏往。允所謂名登仙格。跡在人寰。奧不可測矣。夫道生乎無名。行乎有精。(一作情)分而作三才。播而作萬物。故為天下母。修之者昌。背之者亡。故為天下貴。況絕學無憂。長生久視也哉。道之行也。必有階也。行道之階。非山莫可。故有為焉。有象焉。瞻于斯。仰于斯。若舍是居。教將奚依。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元門既崇。不名厥功。朝請大夫使持節(jié)臺州諸軍事守臺州刺史上柱國賈公名長源。有道化人。有德養(yǎng)物。嘗謂別駕蔣欽宗等曰。且道以含德。德以致美。美而不頌。后代何觀。乃相與立石紀頌。以奮至道之光。其辭曰。
邈彼天臺,嵯峨崔嵬。
下臨滄海,遙望蓬萊。
漫若天合,呀如地開。
煙云路通,真仙時來。
顧我鍊師,于彼瓊臺。
鍊師鍊師,道入元微。
噏日安坐,淩霄欲飛。
興廢靈觀,鍊師攸贊。
道無不為,美哉輪奐。
窈窈茫茫,通天降祥。
保我皇唐,如山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