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句因包含“只輪”,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只輪
第 6 句因包含“包羞”,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包羞
第 17 句因包含“薄伐”,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薄伐
第 27 句因包含“孟津”,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孟津
第 36 句因包含“吹噓”,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吹噓
第 96 句因包含“范蠡平吳”,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范蠡
第 125 句因包含“六合”,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合
第 128 句因包含“葑菲”,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葑菲
第 136、147 句因包含“焚舟”,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焚舟
第 6 句因包含“包羞”,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包羞
第 17 句因包含“薄伐”,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薄伐
第 27 句因包含“孟津”,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孟津
第 36 句因包含“吹噓”,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吹噓
第 96 句因包含“范蠡平吳”,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范蠡
第 125 句因包含“六合”,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六合
第 128 句因包含“葑菲”,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葑菲
第 136、147 句因包含“焚舟”,據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焚舟
濟河焚舟賦 唐 · 高邁
出處:全唐文卷二百七十六
昔孟明之載戰(zhàn)載北也。空山肉填。平地血流。匹馬只輪。蕩然不收。社稷包羞。朝廷隱憂。用兵至此。不死何求。誠以棄瑕之恩未報。拜賜之言虛設。砥名勵節(jié)。易地改轍。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決。乃復總元戎。申薄伐。駟馬云屯。長劍電掣。哮闞兮前貔后虎。威棱兮左霜右雪。火千旗而四面風生。雷萬鼓而一道地裂。小長平之瓦散。淩不周之柱折。朝出乎咸秦。夕濟乎孟津。其氣益振。其屈欲伸。于是指河中之舟。示軍中之人曰。吾與君子。誓雪前恥。雪則出黃泉之下。勝則入青云之里。吹噓而霜露變。叱咤而風塵弭。雖無此舟。誰無此舟爾。否則骸骨為異鄉(xiāng)之土。魂魄為鄰國之鬼。雖有此舟。誰有此舟矣。乃命焚之。夫其火與木相守。水與火相煎。烘大川。焮長湍。龍吼乎沸潭。魚喁乎湯泉。舳艫化而為炭。楫棹飏而為煙。水聲與軍聲合。旁括乎地。火氣與兵氣斗。上沖于天。是以天為我赫怒焉。地為我震嶪焉。林木為我枯死焉。山陵為我崩騫焉。千里而高鳥不過。四遐而猛獸莫前。況于人乎。況于國乎。于是晉君臣聞之。心攢百箭。背負芒刺。形神無主。手足若墜。曰秦師德之修。誠之至。天將啟。吾將避。閉城郭而不出。潛鋒铓以自備。以五廟茍存為幸。以萬人茍免為智。敢怙其山河。而虞其土地。于是晉實為主。反為客。秦實為客。反為主。不戰(zhàn)而勝。不攻而取。掠地于大河之北。封尸于崤陵之下。既而鬼雪前恥。人解厚顏。四顧野清。橫行而旋。噪聲破晉山。喜氣塞秦關。曹沬復魯之勛。自居其下。范蠡平吳之力。莫廁其閒。此役也。見孟明之臨事。暫否終泰。圖之大也。見子桑之舉人。遺粗得精。鑒之明也。見秦伯之用賢。責功舍過。道之在也。臣事君不必自致。藉主司之公。君使臣不必自得。藉主司之忠。由是觀秦伯之有子桑。猶耳目之在躬。以其視視一國之明。以其聽聽一國之聰。自可以翊天子。還淳風。代與三五比崇。身與二八爭功。威強晉。霸西戎。不亦宜乎。明明我后。渴賢固久。懸無私之鏡以照六合。持無私之衡以秤九有。掇奇拾異。葑菲盡取。若有一人兮。近文章。含堅貞。悔已往之無成。謀大來于此行。出蜀郡題橋以見志。入函關棄繻以示誠。寧作焚舟而死。不為棄甲而生。投軍于子桑。自比于孟明。君謂之何如哉。言之不可以已也。頌之曰。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事君如之何。匪媒不得。是知焚舟之役。非孟明之力。乃子桑之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