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橋詩(shī),并引 其一 東新橋(1096年6月) 北宋 · 蘇軾
押齊韻 創(chuàng)作地點(diǎn):廣東省惠州市
惠州之東,江溪合流,有橋,多廢壞,以小舟渡。羅浮道士鄧守安,始作浮橋。以四十舟為二十舫,鐵鎖石碇,隨水漲落,榜曰東新橋。州西豐湖上,有長(zhǎng)橋,屢作屢壞。棲禪院僧希固筑進(jìn)兩岸,為飛樓九間,盡用石鹽木,堅(jiān)若鐵石,榜日西新石。榜曰西新橋。皆以紹圣三年六月畢工,作二詩(shī)落之。
群鯨貫鐵索,背負(fù)橫空霓。
首搖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機(jī)牙任信縮,漲落隨高低。
轆轤卷巨綆,青蛟掛長(zhǎng)堤。
奔舟免狂觸,脫筏防撞擠。
一橋何足云,歡傳廣東西。
父老有不識(shí),喜笑爭(zhēng)攀躋。
魚龍亦驚逃,雷雹生馬蹄。
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奸民食此險(xiǎn),出沒如鳧鹥。
似賣失船壺,如去登樓梯。
不知百年來,幾人隕沙泥。
豈知濤瀾上,安若堂與閨。
往來無晨夜,醉病休扶攜。
使君飲我言,妙割無牛雞。
不云二子勞,嘆我捐腰犀(二士造橋,余嘗助施犀帶。)。
我亦壽使君,一言聽扶藜。
常當(dāng)修未壞,勿使后噬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