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2001,分10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生卒】:1730—1802 【介紹】: 清江蘇丹徒人,字禹卿,號夢樓。曾隨翰林侍讀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進士,授編修,擢侍讀,官至云南臨安知府。罷歸,自此無意仕進。工書法,以風韻勝。詩亦超拔不群。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學。有《夢樓詩集》、《快雨堂題跋》。晚晴簃詩匯·卷八十九
王文治,字禹卿,號夢樓,丹徒人。乾隆庚辰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歷官臨安知府。有《夢樓集》。詞學圖錄
王文治(1730-1802) 字禹卿,號夢樓。丹徒(今鎮(zhèn)江)人。乾隆二十五年探花,官翰林侍讀、云南臨安知府。清代著名書法家,與梁同書齊名,與姚鼐交密。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現(xiàn)瀟疏秀逸之神韻,時稱"淡墨探花","淡墨翰林",與喜用濃墨之劉墉鮮明對照。善畫墨梅,韻致卓絕。詩詞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學。筑"夢樓"。自滇歸,買僮度曲,行無遠近,必以歌伶自隨。有《快雨堂題跋》、《夢樓詩跡》等。夢樓詩集·自序
余年未弱冠即習為詩,然未敢以示人。甲戌春,至京師,時年二十五歲矣。與遼東朱子潁、桐城姚姬傳論詩,心甚愜,因各出其所作以相質(zhì)。子潁詩豪宕感激,有高達夫、李太白之風;姬傳深于古文,以詩為馀技,然頗能兼杜少陵、黃山谷之長。二人者與余異趨而相賞特甚,遂相與訂交,此外仍不敢以示人也。通籍后,官翰林,以詩為職業(yè),人或以為能,然多進御及應(yīng)試之篇。至于抒寫懷抱、贈答友生,古人所謂緣情之作,則依然不敢驟示人也。余自臨安解官歸,子潁官兩淮運使,延姬傳主梅花書院,于是三人者復(fù)相聚于江淮之間。子潁欲刻余詩,姬傳欣然為之序。余自取視之,頗不敢信,故板已鋟而復(fù)毀,是時余年將五十矣。厥后余訪友于長沙,舟行湘水中,日夕無事,因取舊所作詩刪定之。同人及門弟子皆慫余鋟板,余不獲已,從其請,今始竣工,是時余年已六十有六矣。余嘗謂,人之所得于天者,其已定者也,然必得古人之書以培養(yǎng)之,又必得名山大川及世間可喜可怖可愛可惡之事以淬厲之,又得良師友相與討論而辨難之,而后所得于天者日出而不窮。及其發(fā)之既盡,與始之所得者,初無加也。然人之得之而不能盡其所發(fā)者多矣。余之所得于天者有限,今年將七十,始自覺所發(fā)之不可盡焉,顧一息尚存,正未知所發(fā)者之能盡否也。以今日之所成就證之,少時之所向往頗覺未盡;然少時不能言者,今亦或能言之,然則余之所造,其將盡于是乎?抑猶有待乎?今且以余之所就者質(zhì)之當時同好之士,當必有從而勖余之未盡者矣。乾隆六十年歲在乙卯夏五月,丹徒王文治自序。夢樓詩集·姚鼐序
丹徒王禹卿先生,少則以詩稱于丹徒,長入京師,則稱于京師。負氣好奇,欲盡取天下異境以成其文。乾隆二十一年,翰林侍讀全魁使琉球,邀先生同渡海,即欣然往。故人相聚涕泣,留先生,不聽。入海,覆其舟,幸得救,不死。乃益自喜,曰:「此天所以成吾詩也?!篂橹娑嗲移?,今集中名「海天游草」者是也。鼐初不解詩,嘗漫詠之以自娛而已。遇先生于京師,顧稱許以為善,后遂與交密,居閒蓋無日不相求也。一日,值天寒晦,與先生及遼東朱子潁登城西黑窯廠,據(jù)地飲酒,相對悲歌至暮,見者皆怪之。其后先生自海外歸,以第三人登第,進至侍讀,出為臨安府知府。赴任過揚州,時鼐在揚州,賦詩別去。鼐旋仕京師,而子潁亦入蜀,皆不得見。時有人自西南來者,傳兩人滇、蜀詩,雄杰瑰異,如不可測,蓋稱其山川云。先生在臨安三年,竟以吏議鐫級。先生遂返丹徒,來往于吳越,多徜徉之辭。久之,鼐以病還江南,而子潁為兩淮運使,興建書院,邀余主之。于是與先生別十四年矣,而復(fù)于揚州相見。其聚散若此,豈非天耶?先生好浮屠道,近所得日進。嘗同鼐宿運使院,鼐又渡江宿其家食舊堂內(nèi),共語窮日夜,教以屏欲澄心,反求本性。其言絕善,鼐生平未嘗聞諸人也。然先生豪縱之氣,亦漸衰減,不如其少壯。然則昔者周歷山水偉麗奇變之篇,先生自是將不復(fù)作乎?鼐既盡讀先生之詩,嘆為古今所不易有。子潁俾人鈔之為十幾卷,曰「食舊堂集」,將雕板傳諸人,而鼐為之序。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十八日,桐城姚鼐撰。夢樓詩集·張錫蕃跋
余束發(fā)受書,后得讀先生詩,以為古之人。先大父詔余曰:「先生為大父摯友。大父宰懷遠,先生來游,時汝在襁褓,曾見之。」并為述先生文章、學問、里居、科第甚詳。景仰而私淑者,已數(shù)十馀年矣。歲次戊申,余來守皖郡,適先生之孫光杰權(quán)郡屬參軍。言及先生之詩,知詩板散佚,檢家藏初印本重付手民,且乞為之序。夫先生之詩,如日月江河,為有目者所共睹,后生小子何敢贅一詞?第念先生往矣,先生之詩膾炙人口久矣,孰不愿家置一編者?今于原刻既失之馀,參軍復(fù)鐫板以行諸世,余以世交為同官,得觀厥成,不可謂非幸也。因謹識數(shù)語于卷后。道光二十九年歲次己酉四月后學張錫蕃敬跋。夢樓詩集·王光杰識語
先大父翰墨流播海內(nèi),凡海外朝鮮、日本諸國莫不重價購求。至詩集刊行,尤為膾炙人口。而印刷既多,字跡日漸漶漫,并有殘缺者。光杰宦游來皖,所遇士大夫索觀者多,篋笥所攜,懼無以應(yīng)。而顧君蒹塘、李君佩留酷嗜風雅,請重梓之以廣其傳,復(fù)身任校讎之役。迨張鶴生先生來守安慶,并為文序之,以趣其成。凡五閱月,剞劂始竟。不揣固陋,用志數(shù)言,因以見先澤之不敢忘,亦以知友朋之誼之不可諠也。道光二十有九年歲次己酉九月朔日孫男光杰敬識。(錄入:顧青翎)維基
王文治(1730年—1802年),字禹卿,號夢樓,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清朝翰林、詩人、書法家。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出使琉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升侍讀,后又任云南臨安府(今建水縣)知府,罷歸,遂絕意仕途,而與姚鼐等文人墨客交游。
五言律詩
禪房人跡少,清磬出幡幢。
楓落新紅樹,蕉殘舊綠窗。
雨昏舟泊岸,天遠雁橫江。
為惜明朝別,深杯話夜釭。
蕭瑟江干路,新寒上客衣。
秋風牧馬地,落日釣魚磯。
北固橫青靄,西津擁翠微。
故人詩屋在,臨水叩柴扉。
秋氣千山肅,清光萬里分。
濕花初有露,近月總無云。
此夜詎常好,臨風方憶君。
六橋燈火里,湖水白紛紛。
向晚秦淮雨,蕭蕭竹樹中。
憑軒一長嘯,滿檻落清風。
白舫常為客,清樽此暫同。
秋心良易感,砌下已鳴蟲。
坐久雨聲歇,高樓返照初。
移尊當樹密,展簟就窗虛。
歌管繁華盡,江湖禮法疏。
東山謝安石,高臥近何如。
唐賢題句處,我輩此還經(jīng)。
落日感遺堞,秋風上古亭。
荷香隨酒遠,山意入城青。
莫唱陽關(guān)曲,江湖有客星。
晚涼被酒后,初月放舟時。
人在蘆中語,歌從水上遲。
江山雄海右,談笑慰天涯。
百罰休辭醉,清輝滿玉卮。
何事安禪地,獨居經(jīng)幾年。
香聞白蓮寺,人在紫薇天。
下直僧猶定,敲門犬尚眠。
鄭家書帶草,庭下暮芊芊。
荊卿中酒后,樂毅上書時。
慷慨無流輩,艱難報主知。
風濤易水遠,煙樹薊門滋。
攬古成蕭瑟,吾生真后期。
落寞莪園叟(彭晉函。),文章近代稀。
相逢常袞袞,小別即依依。
說劍須眉壯,抽毫氣息微。
虛名身后事,臨酒一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