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共28,分2頁顯示 2 下一頁【生卒】:1563—1638 【介紹】: 明高陽人,字稚繩,號愷陽。為諸生時,教讀邊郡,喜從老兵究問險要阨塞。萬歷三十二年進士。授編修,進中允。歷諭德、洗馬。熹宗即位,充講官。朝臣推為兵部侍郎,主遼事。帝不欲承宗離講筵,不許。天啟二年廣寧失守,乃拜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承宗自請督師,既至,汰逃將,遣疲兵,用馬世龍等為將;又從袁崇煥請,筑寧遠等城,令崇煥守之。在關(guān)四年,凡修復城堡數(shù)十,練兵十一萬,開屯五千頃,遣將戍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為魏忠賢黨所讒,乞歸。崇禎二年,后金兵陷畿輔州縣多處,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復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歸咎承宗筑城之計,引疾歸。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陽,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環(huán)死。子孫多人皆戰(zhàn)死。福王時謚文忠。有《高陽集》。詞學圖錄
孫承宗(1563-1638) 字稚繩,號愷陽。保定高陽人。明末名將,中極殿大學士,為魏忠賢所讒,罷歸。清軍陷高陽,自經(jīng)死。南明弘光時謚文正,清乾隆時謚忠定。作文屬筆,如蛟龍屈蟠,江流競注。為詩卓犖沉塞,元氣郁盤。詞粗獷豪邁,為烈士之壯歌。有《高陽集》,詞在集中。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稚繩,高陽人,萬歷甲辰賜進士第二,授翰林編修,累官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尋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再加少師兼太子太師。贈太傅。有南陽集。維基
孫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繩,號愷陽,直隸保定府安州高陽縣西莊村人。明朝政治、軍事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致仕后與清軍戰(zhàn)斗殉國。謚文忠,清朝改謚忠定。孫承宗少時相貌奇?zhèn)?,“鐵面劍眉,須髯戟張”。明萬歷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僅16歲。而后,孫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璧和兵備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員的家中,做家庭教師,并逐漸接觸官場。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孫承宗到北京,入國子監(jiān)讀書;次年中甲午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經(jīng)魁)。萬歷二十六年,因房守士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巡撫大同地方贊理軍務,孫承宗前往大同教授其子弟。大同是當時明朝的邊城重鎮(zhèn),孫承宗喜歡跟老將及退役兵卒究問險要邊情,史稱“伏劍游塞下,歷亭障,窮厄塞”,因而“曉暢邊事”。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入翰林十年。萬歷四十二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左中允,萬歷四十七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侍讀。萬歷四十八年,矯旨遺詔廢礦稅、發(fā)內(nèi)帑。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期間與高攀龍、趙南星等東林黨人相交甚善。不料明光宗繼位僅一個月即駕崩,年僅16歲的皇長子來不急冊為太子即倉促繼位,即明熹宗,孫承宗繼而做了熹宗的老師。這樣,年近花甲的孫承宗,依借帝師的地位,逐漸地進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權(quán)力的中心。天啟二年(1622年),孫承宗升任為禮部右侍郎。經(jīng)東林黨人推薦后,熹宗以孫承宗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至遼東勘查。據(jù)說與經(jīng)略王在晉爭執(zhí),熹宗將王在晉改任南京兵部尚書,以孫承宗為遼東經(jīng)略,以為“邇年兵多不練,餉多不核。以將用兵,而以文官招練;以將監(jiān)陣,而以文官撥發(fā);以武略備邊,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邊任經(jīng)撫,而日問戰(zhàn)守于朝。此極弊也。今天下當重將權(quán)。擇一沉雄有氣略者,授之節(jié)鉞,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見沾沾陵其上。邊疆小勝小敗,皆不足問,要使守關(guān)無闌入,而徐為恢復計。”期間大膽起用袁崇煥、孫元化、鹿善繼、茅元儀等人,修復寧遠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練兵十一萬,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頃,“自承宗出鎮(zhèn),關(guān)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為慮矣?!焙蠼甬敃r與察哈爾部交戰(zhàn),并未進攻明朝。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派太監(jiān)劉應坤到山海關(guān),以帑金十萬兩犒軍,為孫承宗所鄙視,同年八月,發(fā)生柳河之役,馬世龍因冒進兵敗,魏忠賢以孫承宗不附己,借口馬世龍損失馬匹六百七十匹、甲胄等軍用物資,參劾孫承宗。十五日,熹宗批準孫承宗回籍養(yǎng)病,后以高第代為經(jīng)略。崇禎二年(1629年),清兵第一次入長城,進大安口、遵化,明思宗復用孫承宗。袁崇煥被執(zhí)下獄后,孫承宗力保祖大壽,復用孫承宗為督師,移鎮(zhèn)山海關(guān),修建入海長城之「老龍頭」,且于建后由內(nèi)閣大學士楊嗣昌題字「寧海城」于「老龍頭」城樓上,遼左得以粗安。崇禎三年(1630年),祖大壽、馬世龍等諸將克復永平、遵化、遷安、灤州四城,明人史稱“遵永大捷”。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清軍攻大凌河,祖大壽堅守城池,命宋偉、吳襄救援,二將陣前不和,張春的援軍也被擊潰,祖大壽被逼殺何可綱而降清。明思宗因此罷孫承宗官。家居七年。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長城,犯保定,攻高陽。孫承宗年已75歲,率領(lǐng)全家子孫拒守,高陽城墻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皆壯烈戰(zhàn)死。孫承宗被俘,望闕叩頭,投繯而死。明思宗聞訊,追復其故官,給予祭葬。南明弘光帝時,予謚文忠。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予專謚忠定。
五言律詩
真?zhèn)€家居好,纖兒自不關(guān)。
遍尋遺父老,一指舊江山。
野寺無僧住,空城有鳥還。
潮回應寂寞,胡騎下孱顏。
誰負旋乾手,當春起蟄蟲。
魚龍驚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戶身方遠,昂霄意已雄。
俗聾誰與破,予欲問豐霳。
七言律詩
溫綸初下臘全消,百萬同看帝賜貂。
鵝鸛陣成青海岸,鷺鹓行對紫宸朝。
華顛老盡兜鍪重,甲首歡騰塞馬驕。
拜罷明恩還手額,不知何箸借籌遼。
遙向龍亭叩帝閽,威儀爭識漢官尊。
有韓差可驚西膽,非準應慚壯北門。
天覆華夷渾布暖,春回頂踵盡知恩。
年來將士無嘩久,為感絲綸竟日喧。
邊城燈火凈胡笳,擐甲誰堪問室家。
南北汛頭重夾寨,東西河口對浮槎。
霜凋木葉清威遠,日壓扶桑映覺華。
卻羨庭松饒古意,虬枝不下暮棲鴉。
穹廬東徙海波平,大壑魚龍臥不驚。
縣古湯泉迷舊壘,臺高望海控新旌。
鹺花萬灶歌三月,寶氣千山到五城。
何日三韓烽燧息,卻從徐福問長生。
獵火千群向曉紅,凌河冰泮未全通。
棗龜有意戡靈武,風鶴無人呼八公。
屬國貒弓彎漢月,上林鴻帛系秋風。
如山飛挽填遼海,杼軸誰憐空大東。
一劍三年萬里心,天涯芳草又骎骎。
壁圖晝按車攻壘,朝鼓宵傳奏凱音。
款市黃金騰戰(zhàn)馬,放衙白發(fā)擁書蟫。
春來絕塞寒仍苦,堠火征衣半不禁。
呼吁頻煩扣大庭,漢臣應笑次公醒。
襟披海色粘天碧,旆拔山容插地青。
萬頃冰花凝曉月,半泓云葉護殘星。
椒盤剩有家園酒,簫鼓那堪塞上聽。
五言絕句
七言絕句
數(shù)聲嘹唳渡榆關(guān),盡罷虛弦落照間。
卻訝征鴻偏有膽,又隨春信到天山。
孤鴻幾日過長安,拖得春旗露未干。
應說邊庭花信早,征衣初擬褪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