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選項

位置
更多分類

作者
朝代

體裁
韻部
詩文庫釋法忠(共 12 首) 七絕 1四言 110 作品不分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僧。四明人,俗姓姚。年十九試經(jīng)得度,習(xí)天臺教,悟一心三觀之旨,未能泯跡。遍參名宿,到龍門觀水磨旋轉(zhuǎn),發(fā)明述偈,呈之佛眼。后至廬山,于同安枯樹中絕食清坐?;兆谛烷g居南岳,傳每跨虎出游,儒釋望塵而拜。
全宋詩
釋法忠(一○八四~一一四九),字牧庵,俗姓姚,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晚住隆興府黃龍寺。為南岳下十五世,龍門清遠禪師法嗣。高宗紹興十九年卒,年六十六(據(jù)《佛祖通載》卷三○,《嘉泰普燈錄》作年六十)。《嘉泰普燈錄》卷一六、《五燈會元》卷二○、《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今錄詩十三首。
全宋文·卷三七九八
法忠(一○八四——一一四九),號牧庵,俗姓姚,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年十九出家,習(xí)天臺教,篤學(xué)雄辯,時稱「忠虎子」。后轉(zhuǎn)而遍參禪宗名德,得舒州龍門佛眼禪師印可,自是聲播叢林。宣和中,卜居南岳妙高峰下,后歷住南木、雪蓋、二圣、大溈、黃龍,釋子士夫,爭與之游。紹興十九年卒,年六十六。述《宗教正心論》十卷、補寒山詩三百篇,并行于時。見《寶慶四明志》卷九,《歷代佛祖通載》卷三○,《大明高僧傳》卷五。
大明高僧傳·卷第五 習(xí)禪篇第三之一
釋法忠號牧庵。四明姚氏子也。十九試經(jīng)得度習(xí)天臺教。悟一心三觀之旨未能泯跡。故遍參名德。后至龍門。觀水磨旋轉(zhuǎn)發(fā)明述偈呈佛眼曰。轉(zhuǎn)大法輪。目前包裹。更問如何。水推石磨。佛眼曰。其中事作么生。忠曰澗下水長流。眼曰。我有末后一句。待分付汝。忠即掩耳而去。后至廬山。于同安枯樹中絕食清坐。宣和間湘潭大旱。禱弗應(yīng)。忠躍入龍淵呼曰。業(yè)畜當(dāng)雨一尺。雨隨至。嘗居南岳。每跨虎出游。儒釋皆望塵而拜。上堂我有一句子。不借諸圣口不動自己舌。非聲氣呼吸非情識分別。假使凈名杜口毗耶釋迦掩室摩竭。大似掩耳偷鈴。未免天機漏泄。直饒德山棒臨濟喝。若向牧庵門下秖得一橛。千種言萬般說秖要教君自家歇。一任大地虛空七凹八凸。 系曰。牧庵既悟一心三觀。即當(dāng)揮麈為臺教吐氣。尤以未能泯跡。乃遍扣達磨之徒。正如香象渡河。直欲一踏到底。所以宜乎才跨龍門便能傾湫倒岳也。偉哉。世有習(xí)三觀者。且指悟之一字不知其為何物。誤認糟粕作醍醐。詆壁觀為護教。豈非師子之蟲耶。故渰山集深斥臺教傳佛心印書。后卷當(dāng)刪去。蓋令學(xué)者障悟門。造地獄業(yè)不淺矣。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號牧庵。四明姚氏子也。十九試經(jīng)得度。習(xí)天臺教。悟一心三觀之旨。后至龍門。觀水磨旋轉(zhuǎn)發(fā)明。述偈呈佛眼曰。轉(zhuǎn)大法輪。目前包裹。更問如何。水推石磨。佛眼曰。其中事作么生。忠曰澗下水長流。眼曰我有末后一句待分付汝。忠即掩耳而去。后至廬山。于同安枯樹中。絕食清坐。宣和間。湘潭大旱。禱弗應(yīng)。忠躍入龍淵。呼曰。業(yè)畜當(dāng)雨一尺。雨隨至。嘗居南岳。每跨虎出游。儒釋皆望塵而拜。上堂。我有一句子。不借諸圣口。不動自己舌。非聲氣呼吸。非情識分別。假使凈名杜口毗耶。釋迦掩室摩竭。大似掩耳偷鈴。未免天機漏泄。直饒德山棒。臨濟喝。若向牧庵門下。祇得一橛千種。言萬般說。祇要教君自家歇。一任大地虛空。七凹八凸。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三
釋法忠,字牧庵,四明姚氏子也。十九試經(jīng)得度,習(xí)天臺教,悟一心三觀之旨,未能泯跡,故遍參名德。后至龍門,觀水磨旋轉(zhuǎn),發(fā)明心性,述偈呈佛眼曰:“轉(zhuǎn)大法輪,目前包裹,更問如何水推石磨?”佛眼曰:“其中事作么生?”忠曰:“澗下水長流?!毖墼唬骸拔夷┖笠痪浯指度辍!敝壹囱诙ァ:笾翉]山,于同安枯樹中絕食清坐。宣和間,湘潭大旱,禱弗應(yīng),忠躍入龍淵呼曰:“業(yè)畜當(dāng)雨一尺。”雨隨至。嘗居南岳,每跨虎出游,儒釋皆望塵而拜。上堂:“我有一句子,不借諸圣口,不動自己舌,非聲氣呼吸,非情識分別,假使凈名杜口毗耶,釋迦掩室摩竭,大似掩耳偷鈴,未免天機漏泄,直饒德山棒臨濟喝,若向牧庵門下秪得一橛,千種言萬般說,秪要教君自家歇,一任大地虛空七凹八凸。”
七言絕句
諷死心禪師 宋 · 釋法忠
七言絕句
莫怪狂僧罵死心,死心結(jié)夏破叢林。
叢林明眼如相委,此話須教播古今(以上宋曉瑩《羅湖野錄》卷一)。

四言詩
轉(zhuǎn)大法輪,目前包裹。
更問如何,水推石磨。
⑴ 《羅湖野錄》:黃龍忠道者,初至舒州龍門,縱步水磨,所見牌云法輪常轉(zhuǎn),豁然有省,撫掌說偈云云。

偈頌
六十六年,游夢幻中。
浩歌歸去,撒手長空(宋羅?!秾殤c四明志》卷九)。

張公吃酒李公醉,子細思量不思議。
李公醉醒問張公,恰使張公無好氣。
無好氣,不如歸家且打睡。

今朝正月半,有事為君斷。
切忌兩眼睛,被他燈火換(以上宋正受《嘉泰普燈錄》卷一六)。

秤錘落井,只有秤衡。
兩兩相憶,分物不平。
方始取出乎錘,忽又失卻秤衡。
始去鄰家借覓,衡上不曾釘星。
休休,重者從他重,輕者從他輕。

柳惲江頭賞白蘋,小風(fēng)吹處曉煙輕。
漁翁坐釣秋亭月,翻憶苕溪說性情。

二月春光景氣浮,少年公子御街游。
銀床踞坐傾杯樂,三個孩童打馬毬(同上書卷二七)

馬駒蹴踏非驢事,要使兒孫腳下行。
三日耳聾猶可怪,謾勞灼卜聽虛聲。

諦觀五百生前事,不昧何如不落親。
因果歷然殊可怕,人人盡道野狐精
⑴ 以上宋法應(yīng)、元普會《頌古聯(lián)珠通集》卷一○

展開兩手當(dāng)時說,大義流通滿世間。
莫謂入荒田不揀,而今到處草漫漫(同上書卷一二)。

曾到不曾到,且吃一杯茶。
待客只如此,冷淡是僧家(同上書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