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多音字下載中華通韻韻表(試行稿)

韻字 五絶 943七絶 9229五律 2405七律 2837五排 24七排 2 3600四言 367六言 513古體 61202樂府 444 9 486 211辭賦 43琴操 7 110其他 771聯(lián) 737
十四英
陰平  經(jīng) [興起] [應當] [相從也,合也,兼也] [稱贊] [正月] [酒鐺、茶鐺] [菜名] ? [同縆] [更多…]

陽平  [行走] [縱橫] [駕乘] 軿 [縫衣] [盛受] ? 魿 [更多…]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漢語字典
拼音:zhēng  韻部:
〈名〉
    (形聲。從竹,爭聲。從竹,與樂器有關。本義:撥弦樂器。形似瑟。箏是撥弦樂器,戰(zhàn)國時已流行于秦地,故又稱“秦箏”) 同本義又如:箏人(彈箏的人);箏阮(秦箏與阮咸。古代的兩種撥弦樂器);箏妓(彈箏的藝妓);箏柱(箏上的弦柱)
康熙字典

  • 廣韻》側莖切《集韻》《韻會》甾莖切。 (庚韻)
  • 正韻》甾耕切,??音爭。 (庚韻)
  • 說文》鼓絃竹身樂也。《通典》箏,秦聲也。《急就篇註》箏,瑟類,本十二絃,今則十三?!讹L俗通》箏,蒙恬所造?!?a target='_blank'>集韻》秦俗薄惡,有父子爭瑟者,各入其半,當時名爲箏?!?a target='_blank'>釋名》箏,施絃高急,箏箏然也。《傅元·箏賦序》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準六合,柱擬十二月,設之則四象在,鼓之則五音發(fā)。《史記·樂書》唐有軋箏?!对]》以片竹潤其端,而軋之有聲。
  • 又簷前鐵馬曰風箏。風動成音,自諧宮商?!对 みB昌宮辭》鳥啄風箏碎珠玉。
  • 又草名。《爾雅·釋草》傅,橫木。《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説文解字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五弦{??+(工丮[左右])}(筑)身樂也。各本作??弦竹身。不可通。今依太平御覽正。風俗通曰。箏、謹按樂記五弦{??+(工丮[左右])}(筑)身也。今幷梁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蛟磺孛商袼?。據(jù)此知古箏五弦。恬乃改十二弦。變形如瑟耳。魏晉以後。箏皆如瑟十二弦。唐至今十三弦。{??+(工丮[左右])}(筑)似箏、細項。古{??+(工丮[左右])}(筑)與箏相似不同瑟也。言{??+(工丮[左右])}(筑)身者、以見形如瑟者之非古也。言五弦{??+(工丮[左右])}(筑)身者、以見箏之弦少於{??+(工丮[左右])}(筑)也。宋書樂志改{??+(工丮[左右])}(筑)身爲瑟身。誤矣。從竹。{??+(工丮[左右])}(筑)本竹聲。故從竹。卽從{??+(工丮[左右])}(筑)省也。{??+(工丮[左右])}(筑)箏皆木爲之。爭聲。側莖切。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