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鳩摩羅什

相關人物:共 47 位。
共 8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時人為卑羅語 魏晉 · 無名氏
四言詩
高僧傳曰:卑摩羅義。罽賓人。以偽秦弘始八年達自關中。及羅什棄世。南適江陵。于新寺夏坐。開講十誦。道陽慧觀。深括宗旨。記其所制內禁輕重。撰為二卷。送聞京師。僧尼披習。競相傳寫。時聞者諺曰云云。今猶行主世。為后生法矣。
卑羅鄙語,慧觀才錄。
都人繕寫,紙貴如玉(○高僧傳二卑摩羅義傳。)。
本端竟何從,起滅有無際。
一微涉動境,成此頹山勢。
惑相更相乘,觸理自生滯。
因緣雖無主,開途非一世。
時無悟宗匠,誰謂握元契。
末問尚悠悠,相與期暮歲。
按:整理自《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
鳩摩羅什法師 十六國 · 釋僧肇
四言詩
夫道不自弘,弘必由人;俗不自覺,覺必待匠。待匠故世有高悟之期,由人故道有小成之運。運在小成,則靈津輟流;期在高悟,則玄鋒可詣。然能仁曠世,期將千載,時師邪心,是非竟起,故使靈規(guī)潛逝,徽緒殆亂。爰有什法師者,蓋先覺之遺嗣也。凝思大方,馳懷高觀,審釋道之陵遲,悼蒼生之穹藹,故乃奮迅神儀,寓形季俗,繼承洪緒,為時城塹。世之安寢,則覺以大音;時將晝昏,乃朗以慧日。思結頹網(wǎng)于道消,緝落緒于運。故乘時以會,錯枉以正,一扣則時無互鄉(xiāng),再擊則嵔嵏壘歸仁。于斯時也,羊鹿之駕摧輪,六師之車覆轍,二想之玄既明,一乘之奧亦顯。是以端坐嶺東,響馳八極,恬愉弘訓,而九流思順。故大秦符、姚二大王,師旅以延之,斯仁王也。心游大覺之門,形鎮(zhèn)萬化之上,外揚羲和之風,內盛弘法之術,道契神交,屈為形授。公以宗匠不重,則其道不尊,故蘊懷神賓,感而后動。自公形應秦川,若燭龍之曜神光;恢廓大宗,若曦和之出??桑。融冶常道,盡重玄之妙;開邪悟俗,窮名教之美。言既適時,理有圓會,故辯不徒興,道不虛唱,斯乃法鼓重震于閻浮,梵輪再轉于天北矣。自非位超修成,體精百練,行藏應時,其孰契于茲乎?以要言之,其為弘也,隆于春陽;其除患也,厲于秋霜,故巍巍乎蕩蕩乎,無邊之高韻。然隘運幽興,若人云暮,癸丑之年,年七十,四月十三日薨乎大寺。嗚呼哀哉!道匠西傾,神軸東摧。朝曦落曜,寶岳崩頹。六合晝,迷駕九迥。神關重閉,三途竟開。夜光可惜,盲子可哀。罔極之感,人百其懷。乃為誄曰:
先覺登霞,靈風緬邈。
通仙潛凝,應真沖漠。
叢叢九流,是非競作。
悠悠盲子,神根沈溺。
時無指南,誰識冥度?
大人遠覺,幽懷獨悟。
恬沖靜默,抱此玄素。
應斯乘運,翔翼天路。
既曰應運,宜當時望。
受生乘利,形標奇相。
襁褓逡遠,髫??逸量
思不再經(jīng),悟不待匠。
投足八道,游神三向,玄根挺秀,宏音遠唱。
又以抗節(jié),忽棄榮俗,從容道門,尊尚素樸。
有典斯尋,有妙斯錄,弘無自替,宗無疑族。
霜結如冰,神安如岳,外跡彌高,內朗彌足;
恢恢高韻,可??梢?,愔愔沖懷,惟妙惟真。
靜以通元,動以應人,言為世寶,默為時珍。
華風既立,二教亦賓,誰為道消?
玄化方新。
自公之覺,道無不弘,靈風遐扇,逸響高騰。
廓茲大方,然斯慧燈,道音始唱,俗網(wǎng)以崩。
癡根彌拔,上善彌增。
人之寓俗,其途無方。
統(tǒng)斯群有,紐茲頹網(wǎng)。
順以四恩,降以慧霜,如彼維摩,跡參城坊。
形雖圓應,神沖帝鄉(xiāng),來教雖妙,何足以臧?
偉哉大人!
振隆圓德,標此名相,顯彼沖默。
通以眾妙,約以玄則。
方隆般若,以應天北,如何運邅,幽里冥克?
天路誰通?
三途永塞。
嗚呼哀哉!
至人無為,而無不為,擁網(wǎng)遐籠,長羅遠羈。
純恩下釣,客旅上摛。
恂恂善誘,肅肅風馳,道能易俗,化能移時。
奈何昊天,摧此靈規(guī),至真既往,一道莫施。
天人哀泣,悲慟靈祗。
嗚呼哀哉!
公之云亡,時唯百六。
道匠韜斥,梵輪摧軸。
朝陽頹景,瓊岳顛覆,宇宙晝昏,時喪道目。
哀哀蒼生,誰撫誰育?
普天悲感,我增摧衄。
嗚呼哀哉!
昔吾一時,曾游仁川,遵其馀波,纂成虛玄,用之無窮,鉆之彌堅。
躍日絕塵,思加數(shù)年,微情未敘,已隨化遷。
如可贖兮,留之以千!
時無可待,命無可延,惟身惟人,靡憑靡緣。
馳懷罔極,情悲昊天。
嗚呼哀哉!
⑴ 《廣弘明集》二十六,又見《十六國春秋》六十二。
若耶山敬法師誄 南朝宋 · 張暢
四言詩
夫待物而游,致用生外,道來自我,懷抱以歡。故晦寶停璞,導兼車以出魏,鸞逸云緒,豈增軒以入衛(wèi)。是以士之傲俗,尚孤其道,幽居之民,無悶高獨。吾每宣書,夙流照爛,故已跂予感詠,身心不足。若乃沖獨之韻,少歲已高。絕嶺之氣,早志能遠。初憩駕廬山,年始勝發(fā)。緬邈之志,直已千里,乃求剃形就道,忘家入法。時沙門釋慧遠雖高其甚高,以其尚幼,未之許也。遂乃登絕澗,首太陽,臨虛投地之險,以身易志,法師乃奇而納焉。胄翔華胤,業(yè)集素履,勁露未嚴,先風苦節(jié),同學不勝其勞,若人不改其操。于時經(jīng)藏始東,肄業(yè)華右,遂扣途萬里,屢游函洛,定慧相曉,致用日微。羅什既亡,遠公沉世。乃還跡塞門,屏居窮岫,其不出意若耶之山者,于茲二十馀年矣。余叔謝病歸身,唯風停想,法師乘感來游,積席談晏,清謝竟言,不別而別。故已默語交達,而動靜虛員矣。征士戴颙,秀調宣簡,神居共逸,風理交融,乃倚岫成軒。停林啟館,即此人外。因心會友,西河方浪,東山已隤,風靈既盡,草木馀哀,心之憂矣,淚合無開,嗚呼哀哉,乃為誄曰:
在尚上王,歌鳳伊洛,逸路翔云,高軒鳴鶴。
靈源世流,幽人代作,歸來之子,跨古逢運。
結轍承風,遵途襲問,緯玉則溫,經(jīng)金斯振。
歲學兩幼,年盈數(shù)始,令德既軒,其秀唯起。
鋒穎萬代,風標千里,情愛相輕,家國如草。
達矣哲人,獨肆玄寶,總駕七覺,飛鞍八道。
三江多靜,湛勝廬山,地去萬物,跡軌停玄。
遼遼清慧,結宇承煙,前驅群有,首路人天。
吾生制融,集彼清風,業(yè)流善會,情竦妙同。
白日春上,素月秋中,方寸無底,六合可窮。
卓彼羅什,三界特秀,真俗冠冕,神道領袖。
若人對響,承車即轍,沙漠織寒,長風負雪。
投袂冰霜,攬裾暮節(jié)。
誰斯問津,悠焉在哲。
莊衿老帶,孔思周懷,百時如一,京載獨開。
匈地既滿,愿惟糟魄。
移此無生,凄居樹席。
妙入環(huán)中,道出形上。
所謂伊人,玄途獨亮,智虛于情,照實其相。
生住無住,異壤相尋。
羅什就古,慧遠去今。
匠石何運,伯牙罷音,殷憂逃遁,昔還爾心。
東巖解跡,削景若耶。
早帳風首,春席云阿,流庭結草,復渚含波。
月軒東秀,日落西華,情步不辭,寢興高絕。
白云臨操,清風練節(jié)。
經(jīng)綸五道,提衡六趣。
四諦歸想,三乘總路,生滅在法,諸行難常。
哲人薪盡,舊火移光。
白日投晦,中春起霜。
嗚呼哀哉,昔余九發(fā),早宴清襟,送志非歲,迎韻者心。
家貧親老,耕而弗飽,就檄追歡,身素孤夭,既隔于形,徒通以道。
自我徙病,高榭東山。
明月途靜,白云路間,承松吐嘯,風上舒言。
咨予載侯,夙居涼峻,佇館伊人,流心酌韻,如何高期,隔成幽顯。
五弦喪弄,三觴誰餞。
嗚呼哀哉,山泉同罷,松竹衰涼,秋朝霜露,寒夜嚴長。
嗚呼哀哉,孤猿將思,旅雁聲時,廣開性品,無情者誰?
連臺成草,比館唯悲。
存亡既代,物色長衰。
嗚呼哀哉,蒼生失御,萬物無歸,陰爽就夜,重陽頓暉。
嗚呼哀哉,伊四望之茫茫,愴予心之悄悄。
雖淚至之有端,固憂來其無兆,隱長思以歡悲,諒縱橫于言表,嗚呼哀哉(《廣弘明集》二十六。)
頭陀寺碑文 南梁 · 王屮
四言詩
蓋聞挹朝夕之池(朝夕之池:大海。朝夕,潮汐。)者無以測其淺深,仰蒼蒼之色(蒼蒼之色:指天。)者不足知其遠近,況視聽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滅者哉?是以掩室摩竭(摩竭:指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為釋迦牟尼佛悟道成佛處。),用啟息言之津;杜口毗邪(毗邪:亦作“毗耶”。佛教語,梵語的譯音,地名。),以通得意之路。然語彝倫者,必求宗于九疇(九疇:疇,類。指傳說中天帝賜給禹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即《洛書》。);談陰陽者,亦研幾于六位(六位:即《易》卦之六爻。)。是故三才既辨,識妙物之功;萬象已陳,悟太極之致。言之不可以已,其在茲乎?然爻系所荃,窮于此域,則稱謂所絕,形乎彼岸矣。彼岸者,引之于有,則高謝四流(四流:佛教語,流謂流而不返,謂眾生由三惑之所流轉,漂泊三界,而不能返于涅槃彼岸。四流又名四暴河。一見流,二欲流,三有流,四無明流。);推之于無,則俯宏六度(六度:佛教語。又譯為“六到彼岸”。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滅)之彼岸的六種法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精慮(禪定)、智慧(般若)。)。名言不得其性相(性相:佛教語。性指事物的本質,相指事物的表象。),隨迎不見其終始。不可以學地(學地:佛家認為是斷除欲界思惑的境界。)知,不可以意生(意生:能變化生死、隨意往生的菩薩境界。)及,其涅槃之蘊也。夫幽谷無私,有至斯響;洪鐘虛受,無來不應。況法身圓對,規(guī)矩冥立(冥立:佛家認為法無定性,一切諸法,既唯心現(xiàn),從緣而起,所以無定性,所以叫冥立。),一音稱物,宮商潛運。是以如來利見迦維,托生王室。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八正:佛教謂修習圣道的八種基本法門: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之門,大庇交喪。于是玄關幽鍵(玄關幽鍵:比喻深邃的佛法。),感而遂通;遙源浚波,酌而不竭。行不舍之檀而施洽群有,唱無緣之慈而澤周萬物。演勿照之,明而鑒窮沙界;導亡機之,權而功濟塵劫。時義遠矣,能事畢矣,然后拂衣雙樹(雙樹:娑羅雙樹。也稱雙林。為釋迦牟尼入滅之處。),脫屣金沙。惟恍惟惚,不皦不昧,莫系于去來,復歸于無物。因斯而談,則棲遑大千,無為之寂不撓;焚燎堅林,不盡之靈無歇(不盡之靈無歇:意思是佛的涅槃不過是方便說法,佛性本無生無滅,無遷無變,真如常在。)。大矣哉!正法(正法:釋迦牟尼所說的教法。別于外道而言。)既沒,象教(象教:象,似。釋迦牟尼離世,諸大弟子想慕不已,刻木為佛,以形象教人,好像佛在世,有教有行,一如正法時。)陵夷。穿鑿異端者,以違方為得一;順非辯偽者,比微言于目論。于是馬鳴(馬鳴:實有其人,古印度佛教學者,弘揚大乘佛法。)幽贊,龍樹(龍樹:實有其人,古印度佛教學者,繼馬鳴之后弘揚大乘佛法。)虛求,并振頹綱,俱維絕紐。蔭法云于真際,則火宅晨涼;曜慧日于康衢,則重昏夜曉。故能使三十七品(三十七品:佛教正規(guī)修行的菩提分法,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有樽俎之師,七十六種(七十六種:“七”當作“九”,羅什《維摩經(jīng)》注曰:“摩訶,秦言大,亦言勝,亦言多。于一切眾中最上,天人所宗,故言大。能勝九十六種論議,故言勝?!贝颂幰庵感罢f分崩,無藩籬以自固。無藩籬之固。)既而方廣(方廣:大乘經(jīng)典、教義的通稱。其言富、其理正,故名。亦借指佛教。)東被,教肄南移。周魯二莊,親昭夜景之鑒;漢晉兩明,并勒丹青之飾。然后移文間出,列剎相望,澄什(澄什:指竺佛圖澄(232—348)、鳩摩羅什(344—413)二高僧。)結轍于西山,林遠(林遠:林指支遁(314—366),號道林。遠指慧遠(334—416)。晉代二高僧。)肩隨乎江左矣。頭陀寺者,沙門釋慧宗之所立也。南則大川浩汗,云霞之所沃蕩;北則層峰削成,日月之所薄;西眺城邑,百雉紆馀;東望平皋,千里超忽:信楚都之勝地也。宗法師行潔圭璧,擁錫來游。以為宅生(宅生:猶言寄托生命。)者緣,業(yè)(業(yè):佛教謂業(yè)由身、口、意三處發(fā)動,分別稱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業(yè)分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種,一般偏指惡業(yè),孽。它決定在六道中的生死輪回。)空則緣廢;存軀者惑,理勝則惑亡。遂欲舍百齡于中身,殉肌膚于猛鷙,班荊蔭松者久之。宋大明五年,始立方丈茅茨,以庇經(jīng)象。后軍長史、江夏內史、會稽孔府君諱覬,為之薙草開林,置經(jīng)行之室。安西將軍、郢州刺史、江安伯濟陽蔡使君諱興宗,復為崇基表剎,立禪誦之堂焉。以法師景行大迦葉(大迦葉:摩訶迦葉。釋迦牟尼涅槃后,他傳播正眼法藏,為佛教長老。禪宗尊他為西土二十八祖的始祖。),故以頭陀為稱首(稱首:第一。這是說大迦葉為稱舉頭陀的首位,所以用來作為寺名。)。后有僧勤法師貞節(jié)苦心,求仁養(yǎng)志,纂修堂宇未就而沒。高軌難追,藏舟易遠。僧徒闃其無人,榱椽毀而莫搆,可為長太息矣。惟齊繼五帝洪名,紐三王絕業(yè),祖武宗文之德,昭升嚴配,格天(格天:君主自稱受命于天,施政行為,感通上天就叫格天。)光表之功,宏啟復興,是以惟新舊物,康濟多難,步中《雅》《頌》,驟合《韶濩》,炎區(qū)九譯(炎區(qū)九譯:炎區(qū)即炎洲,指極遠地區(qū)。炎洲是神話中的地名。九譯謂多次翻譯。指邊遠地區(qū)或外國。),沙場一候(沙場一候:意即設官鎮(zhèn)守南北邊疆。)。粵在于建武焉,乃詔西中郎將、郢州刺史江夏王觀政藩籬,樹風江漢。擇方城之令典(方城:春秋時楚北的長城。由今之河南省方城縣,循伏牛山,北至今鄧縣,為古九塞之一。以此指代楚國。),酌龜、蒙(龜、蒙:魯國境內的龜山、蒙山,指代魯國。)之故實,政肅刑清,于是乎在。寧遠將軍長史、江夏內史行事、彭城劉府君諱諠,智刃所游,日新月故,道勝(道勝:語本《三藏法數(shù)》:“道勝謂菩薩以慈悲心修行六度,既自度己,復能度脫一切眾生?!保┲?,虛往實歸。以此寺業(yè)廢于已安,功墜于幾立,慨深覆簣,悲同棄井。因百姓之有馀,閒天下之無事,庀徒揆日,各有司存。于是民以悅來,工以心競。亙邱被陵,因高就遠。層軒延袤,上出云霓;飛閣逶迤,下臨無地。夕露為珠綱,朝霞為丹雘。九衢之草千計,四照之花萬品。崖谷共清,風泉相渙。金姿寶相,永藉閒安。息心了義,終焉游集。法師釋曇珍,業(yè)行淳修,理懷淵遠,今屈知事任,永奉神居。夫民勞事功,既鏤文于鐘鼎;言皆稱伐,亦樹碑于宗廟。世彌積而功宣,身愈遠而名劭。敢寓言于雕篆,庶髣髴乎眾妙。其辭(辭:碑文前面的散文叫敘,后面的韻體贊詞叫銘,此辭即贊詞。)曰:
質判玄黃,氣分清濁。
涉器千名,含靈萬族。
淳源上派,澆風下黷。
愛流成海,情塵為岳。
皇矣能仁,撫期命世。
乃眷中土,聿來迦衛(wèi)
奄有大千,遂荒三界。
殷鑒四門,幽求六歲。
亦既成德,妙盡無為。
帝獻方石,天開淥池。
祥河輟水,寶樹低枝。
通莊九折,安步三危。
川靜波澄,龍翔云起。
耆山廣運,給園多士。
金粟來儀,文殊戾止。
應乾動寂,順民終始。
法本不然,今則無滅。
象正雖闌,希夷未缺。
于昭有齊,式揚洪烈。
釋網(wǎng)更維,玄津重枻。
惟此名區(qū),禪慧攸托。
倚據(jù)崇巖,臨倪通壑。
溝池湘漢,堆阜衡霍。
膴膴亭皋,幽幽林薄。
媚茲邦后,洪流是挹。
氣茂三明,情超六入。
眷言靈宇,載懷興葺。
丹刻翚飛,輪奐離立。
象設既辟,睟容已安。
桂深冬燠,松疏夏寒。
神足游息,靈心往還。
勝幡西振,貞石南刊。
按:《昭明文選》
⑴ 給園:給孤獨園。古印度拘薩羅國舍衛(wèi)城長者給孤獨,以黃金向祗陀太子購得園地,為釋迦牟尼修建祗園洹精舍,此精舍稱給孤獨園。
⑵ 金粟:即維摩詰大士。來儀:現(xiàn)出容儀,出現(xiàn)。
⑶ 文殊戾止:文殊菩薩來到佛的身邊。戾止:至;到。
⑷ 希夷:虛寂玄妙。
⑸ 于:音烏,嘆詞。
⑹ 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⑺ 六入:佛教理論,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意入法。
贊姚秦三藏羅什法師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七言律詩
秦朝朗現(xiàn)圣人星,遠表吾師德至靈。
十萬流沙來振錫,三千弟子共翻經(jīng)。
文含金玉知無朽,舌似蘭蓀尚有馨。
堪嘆逍遙園里事,空馀明月草青青(清陸耀遹《金石續(xù)編》卷二十。)
般若唯絕鑿,涅槃固無名。
先賢未始覺,之子唱希聲。
秦王嗟理詣,童壽揖詞清。
徽音聞廬岳,精難動中京。
適驗方袍里,奇才復挺生。
伊太素之元風。迨羲軒而寖隱。
雖樸散以成器。暨唐虞而未泯。
淳化日以淪亡。及殷周而殆盡。
唯挺生之尼父。睹澆漓而致憫。
乃修詩書制禮樂以救崩隤。將驅末駕以旋軫。
元元適彼流沙。遺道德于關尹。
信文約而義賾。俾浮競以返本。
固天運之推遷。雖圣人亦不能扶其顛隕。
五霸既沒。七雄交馳。
爰至暴秦。儒殘道隳。
皇漢底定。人懷緝熙。
孝文御宇。所向無為。
刑法幾措。歡心秉彝。
孝武好夫征伐。亦兼崇于典儀。
雖純懿未舉。而文章載施。
元成懦弱。政教陵遲。
彼蒼生息肩之日。在世祖中興之時。
何孝明之匪德。為祅夢之所眩。
創(chuàng)戎神之祠宇。遵恍惚之妄見。
始涓涓于濫觴。終浩瀚以流羨。
歷三國而猶徵。更五胡而大建。
華夏之禮廢。邊荒之風扇。
沴氣悖以興行。人心颯以傾變。
遂侮君親。蔑彝憲。
瞢跣貴。簪裾賤。
事竭思以徼福。劣含疑而懼譴。
上發(fā)跡于侯王。下無勞于獎勸。
尊赑屃之金狄。列崢嶸之紫殿。
伐千畝之竹。不足紀荒唐寓言。
傾九府之財。焉能充悃款誠愿。
于是寶樹瓊軒。淩云照日。
鑒锽窈窕。不可談悉。
越章華之宏壯。羅區(qū)宇而比櫛。
棟宇以來。未有儔匹。
重貝葉訛謬。輕先王典籍。
欽刑殘鄙夫。宴廣廈精室。
使白屋終勞。緇門永逸。
自國至家。祈虛喪實。
虔而是者。則紿之以嘉祥。
沮而非者。則欺之以罪疾。
故中智以下。助成其奸宄之術。
可謂至真隱。大偽出。
所以?黨妖徒。此焉游息。
儲不因耕。衣不俟織。
誘施冒貨。鯨吞蠶食。
若蛟螭之在水。猶豺豹之附翼。
罔不假小善以外慈。藏深邪而內賊。
豈止一時之封豕。乃為萬代之蟊賊。
足使宵人得意而傲睨。上士傷心而憫默。
于戲。天道乎。
人事歟。天道遠而難曉。
人事近而可詳。雖孽自天啟。
亦祅由人彰。斯乃鐘劉石之兩羯。
偶符姚之二羌。憑胡書之詼譎。
資漢筆以闡揚。道安討論于河洛。
惠遠潤色于江湘。圖澄挾術以鼓舞。
羅什聚徒以張皇。跡無徵于班馬。
理唯竊于老莊。褒蠻陬為中土。
貶諸夏為偏方。務在乎噬儒吞道。
抑帝掩王。奪真宰之柄。
操元化之綱。自古初以逮今。
未有若斯之弊。逆天暴物。
干紀亂常。爰自晉宋。
迄于齊梁。靡不興之者滅。
廢之者昌。竟流遁而不返。
終取悔以危亡者。其故何哉。
蓋蓼蟲忘辛。習其久玩。
將助其理。反增其亂。
若運窮數(shù)極。則君悟臣斷。
億兆不謀而密移。神祇應感而冥贊。
山川為之澄穆。日月為之炳煥。
自然朝思文明。野冀貞觀。
譬層冰之堅積。非陽春不能使之剖泮。
當是時也。太上有命。
爰徵萬靈。敕司奸以糾慝。
遣執(zhí)法以詳刑。五帝合符。
三皇同征。乃命天將。
總天丁。伐天鼓。
揚天旌。揮金鑲。
擲火鈴。使列缺。
激迅霆。出昭曠。
入杳冥。捕無影。
搜無聲。獲妖師。
殲氛兵。正太階。
埽欃槍。蕩遺祅于千載。
流惠澤于八纮。班師下土。
功歸上清。然后人倫可以順化。
神道可以永貞。變訛僻之俗。
為雍熙之氓。佇淳風之克復。
吾乃鼓腹擊壤于巖坰。吟詠柏皇與驪連大庭而已矣。
夫悉曇章者。四生六道。殊勝語言。唐國中岳釋氏沙門定惠法師翻注。并合秦音鳩摩羅什通韻。魯流盧樓為首。
現(xiàn)練現(xiàn)。
現(xiàn)練現(xiàn)。
第一俗流無利見。
飲酒食肉相呼喚。
讒言諂為相斗亂。
懷挾無明不肯斷。
魯流盧樓現(xiàn)練現(xiàn)。
貪愛愚癡無岸畔。
眷屬婚姻相繼絆。
三界牢獄作留難。
俗流顛倒共嗟嘆。
延連現(xiàn)賢扇。
努力各相勸。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四六○)
諸佛子等。合掌至心聽。我今欲說大乘楞伽悉談章。悉談章者。昔大慧在楞伽山。因得菩提達摩和尚。元嘉元年從南天竺國將楞伽經(jīng)來至東都。跋陀三藏法師奉詔翻譯。其經(jīng)總有五卷。合成一部。文字浩瀚。意義難知。達摩和尚慈悲。廣濟群品。通經(jīng)問道。識攬玄宗。窮達本原。皆蒙指受。又嵩山會善沙門定惠翻出悉談章。廣開禪門。不妨慧學。不著文字。并合秦音。亦以鳩摩羅什法師通韻魯留盧樓為首。
頗邏墮。頗邏墮。
第一舍緣清凈坐。萬事不起真無我。
直進菩提離因果。心心寂滅無殃禍。
念念無念當印可??傻桌Α?div class="lckfnd8" id='poem_sentence_3_887469_comment'>
魯留盧樓頗羅墮。諸佛弟子莫懶惰。
自勸課。愛河苦海須渡過。
憶食不餐常被餓。木頭不鉆不出火。
那邏邏。端坐。
娑訶耶。莫臥。
按:敦煌歌辭總編卷三(○四六八)
共 8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