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約105 【介紹】: 東漢扶風平陵人,字文高。章帝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和帝時以高第拜侍御史,遷尚書。數(shù)切諫,言諸竇罪過,竇憲等深怨之。出為濟南王太傅,遷汝南太守。修治鲖陽舊渠,百姓得利,墾田增三萬余頃。永元中三遷五官中郎將,元興元年坐事抵罪,卒于家。全后漢文·卷四十三
敞,字文高,扶風平陵人。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永元初,以高等第拜侍御史,遷尚書,出為濟南王太傅,遷汝南太守,免。復(fù)征,三遷至五官中郎將,元興初免。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江西宜春人,字景源。萬歷二十六年進士。歷知樂清、蘭溪、龍溪諸縣,皆以循良稱。累遷南京兵部郎中,疏請撤湖口稅監(jiān),沿江千里,民皆稱便。官至南京鴻臚寺卿。維基
袁業(yè)泗(1564年—1644年),字時道,號景源,江西宜春人,同進士出身。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登戊戌科進士,初授樂清縣知縣,改蘭溪縣。丁父憂,服闋,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任福建龍溪縣知縣,擢南京兵部職方主事,進武庫員外、郎中,特疏請撤湖口監(jiān)稅太監(jiān)李道,遂罷其榷江,上下千里稱便。萬歷四十年(1612年)升任漳州府知府一職,后由汪康謠接任。萬歷四十三年乙卯發(fā)生饑荒,業(yè)泗發(fā)倉糧賑濟,又勸富戶出糧,派吏員到鄰縣潮陽等地買糧,設(shè)粥棚,置藥攤,安置拯救無余力,全活數(shù)千人。后升官入京時,漳州百姓繪制他的圖像以祭祀。四十四年丙辰(1616年),升福建屯鹽道副使,念母太恭人年八十余,乞養(yǎng)家居。天啟中,以魏忠賢柄政,堅臥不出仕。崇禎改元,召補廣西副使,分守左江,遷廣東參政,分守嶺東。與分巡謝璉平九連山賊,地處惠州、潮州之間,設(shè)置連平州,所部以寧。遷浙江按察使,未至,以功賜白金、文綺,徵為南京鴻臚寺卿,加一秩。將赴浙江時,廣東海寇劉香等侵擾沿海,督府留其決策,他因議主剿,與督撫議不合,遂謝職去。繼任者后果以輕撫中計而死,乃合兵圍剿,最終剿平。在南京鴻臚寺二年,嘆曰:卿曹雖可臥治,奈何老不知止哉!再疏乞骸骨歸。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年)三月,聞京師陷,痛憤成疾,八月終于家,年八十一。
人物簡介
劉調(diào)羹(?—1633年),字仲濟,號依岡,河南開封府禹州人。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授豐縣知縣,清謹愛民,尤喜作士,豐人立祠祀之。崇禎元年擢湖廣道御史,巡中城,值己巳之變,奉命協(xié)守德勝門,日夜嚴核,守御罔懈,敘勞加服俸一級。巡光祿寺,節(jié)省七百馀金,奉旨紀錄。四年巡按福建,計殲巨寇鐘凌秀、劉香仔等,敗其黨,贖鍰除解京外,余五千兩,悉糴谷備賑。中丞某公因官評相激,致省民之嘩,公為開諭,皆俯首聽命,曰:劉公生我。遂有北人不愛錢之謠。復(fù)命過家,囊無長物,六年卒,詔頒金恤之。
人物簡介
鄒忠胤,字肇敏,號黍谷居士,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人。明末政治人物。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第三甲進士。初任錢塘令,有惠政,擢兵部主事,丁憂歸。歷員外郎,升福建糧道參議,兼署巡福寧道,平劇寇劉香,轉(zhuǎn)江西九江道副使。當事欲增加城防工事,忠胤曰:「守在人,不專在地,徒妨農(nóng)事無益。」以此忤當事,投劾歸。窮研經(jīng)學,所著有《周易揆》、《尚書稽》、《詩傳闡》、《春秋衷》等書。孫鄒祇謨,進士,事母以孝聞,著有《遠志齋詩文》。
人物簡介
【生卒】:?—1640 【介紹】: 明貴州永寧衛(wèi)人。萬歷三十五年進士。崇禎元年,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招撫鄭芝龍。擢總督兩廣軍務(wù)兼廣東巡撫,用鄭芝龍平廣東海盜劉香等。十年,以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陜西、湖廣、四川軍務(wù)。自知兵力不足以制農(nóng)民軍,乃以撫助剿。次年,受張獻忠、羅汝才等降。十二年,張、羅再起,文燦因此被逮處死。維基
熊文燦(1575年—1640年),字大濛(一說大蒙),號心聞,貴州永寧衛(wèi)(今四川敘永)軍籍四川瀘州人。官至兵部尚書,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陜西、湖廣、四川軍務(wù)。因圍剿張獻忠不力,被崇禎帝下獄處死。貴州永寧衛(wèi)學生,萬歷三十四年中貴州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會試第一百八名,廷試三甲七十四名進士。戶部觀政,授黃州府推官,遷禮部主事,升郎中。出封琉球還,擢山東左參政,歷官山西按察使,山東右布政使。丁憂歸里,從此徙家蘄水。崇禎元年(1628年),熊文燦就職福建巡撫,鄭芝龍由廈門攻銅山,文燦招降芝龍,任命為海防游擊。因討海賊李魁奇、劉香有功,為楊嗣昌所薦。文燦提出“五難四不可”,竭盡推托,崇禎仍委以大任。崇禎十年(1637年)四月,熊文燦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禎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陜西、湖廣、四川軍務(wù)。后楊嗣昌建言「四正六隅、十面張網(wǎng)」之策,增兵餉大半,圍剿農(nóng)民軍,“隨賊所向,專任剿殺”。初期此舉頗見成效。文燦督主軍務(wù)后,明軍連打勝仗,農(nóng)民起義陷入低潮,張獻忠、羅汝才亦在其中。崇禎十一年(1638年)五月,張獻忠詐降于熊文燦。張獻忠投降后,名義上是歸順明朝,實際是向熊文燦催索餉銀,屯兵數(shù)萬于谷城,伺機而動。崇禎十二年(1639年)五月初九日,張獻忠重新反叛,一路勢如破竹,占領(lǐng)谷城縣城,知縣阮之鈿服毒自盡。五月二十三日,獻忠抵房縣,同羅汝才、白貴、黑云祥等部會合,遂占領(lǐng)房縣,郝景春被處死。文燦令左良玉、羅岱率兵進剿,張獻忠、羅汝才在播箕寨兩山之間設(shè)下埋伏,良玉中計大敗,士卒死者一萬多人。熊文燦因此被崇禎帝定為“私通”罪,入詔獄。崇禎十三年(1640年)十月,棄市。后崇禎遺兵部尚書楊嗣昌督軍進剿。
人物簡介
杜喬林,字君遷,號梅梁,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萬歷丙辰進士,官至浙江右布政使。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除刑部主事,出任浙江湖州府知府,平定太湖大盜,奏功當升職,當?shù)厝嗣裢炝舻溃骸父钗遥魏紊嵛胰ィ?div id="lru2xv6" class='inline' id='people_123409_0_1_comment'>」巡撫上奏朝廷,加按察使司副使,仍知府事。秩滿,遷浙江水利副使,丁父憂去職。守喪期滿,起補福建屯鹽道,轉(zhuǎn)右參政,歷遷山西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分巡溫、處。到官六日,海寇劉香來攻,三戰(zhàn)皆捷,劉香逃遁。病歸,卒葬二里涇。
人物簡介
鏊,字味道,自號廉石主人,在前子。天啟乙丑進士,授工部主事,歷升廣東副使,禦海寇有功,賜金剿叛猺,璽書褒美。終福建按察使。有集未刻。維基
陸鏊,字味道,號廉石,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陸光祚孫。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授刑部主事,恤刑江南,補工部,不久出任廣東肇慶府知府,任內(nèi)清市舶,抑豪強,升任廣東按察司副使。佐制府破海寇劉香,香走死。連猺叛,鏊攝巡南韶,密移師搗其巢,猺惶駭稽顙歸順。歷官福建參政,升湖廣按察使,激揚風紀,積弊悉除。乞終養(yǎng)歸。后流寇云擾,有建議添設(shè)巡撫夏鎮(zhèn),以鏊為之,會病不起。著作有《寶綸堂集》。
人物簡介
陸卿正(16世紀—17世紀),字廷表,南直隸常州府武進縣人。萬歷四十年(1612年),與弟陸卿任同中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成進士,獲授真定知縣,堅拒為魏忠賢立生祠。魏忠賢敗亡,他升任禮部員外郎,負責清剿在福建興泉道肆虐的海盜劉香老;前任的康承祖、洪云蒸不是在招撫時被殺,就是只能僥倖逃脫,人們都說此事危險,他卻說:「事不避難,大臣職責。」他起程謁見兩廣總督熊文燦,力主撫定劉香老,上述十條戰(zhàn)守意見;熊文燦用其策略,令劉香老自焚而死,很快馀眾林三老等人在福寧作亂,朝廷以他的功勞晉任福建福寧道參議,設(shè)伏破獲陳斌全、吳無能等人,使該處平靜。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耒虞,一字無朋。萬歷二十九年進士。除揭陽知縣,改邯鄲,升工部主事。歷江西右參政,分巡南瑞,捕殺程鵬聚眾起事。遷按察使,分巡嶺北,累官廣東左布政使。魏忠賢遣親信示意建生祠,不從,因是罷官。維基
汪起鳳,字來虞,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舉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聯(lián)捷辛丑科進士。除廣東揭陽縣知縣,改邯鄲,升工部主事,督山西木廠,疏劾內(nèi)官王朝縱役盜木,朝坐貶,進員外郎、郎中。擢江西右參政,分巡南瑞,妖民程鵬聚眾,推孽宗朱謀贛、朱謀坒為盟主,僭稱偽號,起鳳密捕鵬等杖殺之,默消大難。遷按察使,分巡嶺北道。虔州兵鼓噪,逐參將夏永清,焚其署,起鳳罪為首者,事始定。天啟三年(1623年),擢廣東右布政使,不久轉(zhuǎn)左,時值歲荒,闔郡饑民洶洶。鳳下車即為調(diào)劑,首率諸司捐賑,人心遂安。又通西粵米商,請督府各給符牒,俾稅關(guān)毋得榷及粟米,于是米商大集,米價日減。先是軍食多不即發(fā),數(shù)至脫巾。起鳳剔夙弊,度支如期,士以宿飽。海寇劉香老等作亂,用兵惠潮,前后轉(zhuǎn)餉不匱,賊平,論功居首。歲運雜料赴都,向皆衛(wèi)弁鉆營,往往乾沒,至是悉罷。軍官不用,以賢能佐貳督之,遂著為例。有奸民依托勢豪,告承雜餉者,諭令匯領(lǐng)給帖,俟諸奸悉集,均與杖,荷校而出,人大稱快。涖任六載,恩威并著,舉卓異,推浙江巡撫。以不附珰,忤魏忠賢。且粵東獨無忠賢祠,益怒,矯旨誣以依傍門戶,與督府何士晉同日奪職。崇禎初,以原銜起用,推補海南學道,卒于官,粵人思之,祀名宦。
人物簡介
聶文麟,字孟仁,號蘇門,江西撫州府金溪縣人。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授應(yīng)天府教授,遷國子監(jiān)助教,再遷南兵部武庫司主事,進職方郎中。兵馬司張某緝私鑄,誤傷諸生幾斃,諸生訴之,參贊尚書委文麟訊,忽數(shù)百人噪馬前,欲甘心于張,文麟溫詞止之,亟取胥役置諸法,諸生翕然。崇禎四年(1631年)出為福建漳州府知府,振拔幽寒,問民疾苦,人不敢干以私。海洋商船素稱利藪,秋毫無所與。時海盜劉香老出沒島嶼間,文麟身先捍御,四境無事。巡撫鄒維璉、巡按路振飛皆稱其治行第一,坐為郡丞彭德馨辨誣忤旨,謫浙江寧波同知,升廣東潮州府知府,遷兩淮鹽運使。諸商久為權(quán)珰所困,文麟一意休息,商得蘇而課亦不匱。進廣西布政司參政,致仕歸,遂不出,卒年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