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殿最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01—761 【介紹】: 唐河東人,祖籍太原祁縣,字摩詰。玄宗開元進士擢第。歷右拾遺、監(jiān)察御史,又曾為河西節(jié)度判官。天寶時,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陷長安,被俘獲,押解洛陽,迫受偽職,曾賦詩明志。亂平,責授太子中允。肅宗乾元中遷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并稱王孟。書畫特臻其妙,后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與弟縉俱奉佛,居常蔬食,晚年長齋,不衣文彩。得宋之問藍田別墅,沿輞水,彈琴賦詩,嘯詠終日,所為詩號《輞川集》。妻亡不復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00—761 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后徙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蒲州人,稱河東王氏。排行十三。官終尚書右丞,稱王右丞。父處廉,官終汾州司馬。維早慧,工詩善文,博學多藝。十五宦游兩京,居嵩山東溪。以才藝知名,博得豪貴青睞。玄宗開元九年(721)中進士。釋褐為太樂丞。秋,因伶人舞黃獅子舞坐罪,貶濟州司倉參軍。開元十四年春秩滿,游宦淇上,遂隱于淇。開元十七年前后回長安閑居,學佛于薦福寺道光禪師。張九齡為相,作《上張令公》詩。二十三年,擢右拾遺。二十五年,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謫荊州長史,王維作《寄荊州張丞相》,抒發(fā)其黯然思退之情緒。同年秋,奉命出使涼州,以監(jiān)察御史兼節(jié)度使判官。二十八年,遷殿中侍御史,以選補副使赴桂州,知南選。過襄陽,作《哭孟浩然》詩。明年春夏回長安,尋隱終南山。天寶元年(742),復出為左補闕。天寶三載始營藍田輞川別業(yè)。天寶四載暮春,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后遷庫部郎中。天寶九載后,丁母憂,十一載服除,拜吏部郎中(后改文部)。在輞川期間實亦官亦隱。十四載,遷給事中。十五載陷賊,安祿山委任給事中。王維服藥取痢,偽疾將遁,被囚洛陽凝碧池,作詩曰:“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币悦骷盒南蛱剖摇CC宗至德二載(757),王師收復兩京,陷賊官六等定罪,王維以有《凝碧池詩》及弟縉請削己官為兄贖罪,獲免。乾元元年(758)二月,授太子中允,加集賢學士,遷中書舍人,改給事中。上元元年(760),官尚書右丞。上元二年七月卒,葬藍田輞川別業(yè)之西。生平事跡見兩《唐書》本傳,張清華、陳鐵民兩《王維年譜》。王維奉佛,學頓教。受禪宗思想影響極深,以禪悟詩,獨得任運自然之趣,故人稱“高人”、“詩佛”。清徐增《而庵說唐詩》云:“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詰。太白以氣韻勝,子美以格律勝,摩詰以理趣勝。太白千秋逸調,子美一代規(guī)模,摩詰精大雄氏之學?!薄对S彥周詩話》認為:王維“自李杜而下,當為第一?!鳖櫰鸾浺嘣疲骸靶?、肅以下詩人,其數什百,語盛唐者,唯高、王、岑、孟四家為最。語四家者,唯右丞公為最?!?《題王右丞詩箋小引》)王維與孟浩然并稱“王孟”,乃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之杰出代表。王維早期懷“致君光帝典”、“動為蒼生謀”之大志,頗欲“忘身辭鳳闕,報國取龍廷”,作《少年行》、《夷門歌》、《老將行》、《燕支行》、《獻始興公》、《上張令公》、《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等詩言志抒懷。早期邊塞詩如《涼州賽神》、《使至塞上》、《送劉司直赴安西》、《送平淡然判官》、《從軍行》、《隴西行》,山水詩如《終南山》、《漢江臨泛》、《華岳》等,皆表現出開闊胸懷與雄渾博大之風格。玄宗后期政事腐敗,王維乃日益信禪篤佛,追求超脫塵世之境界。后期之詩藝雖不斷提高,已臻“詩中有畫”(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在泉為珠,著壁成繪”(《河岳英靈集》)之境界,然內容較狹,思想亦較消極。前人以為“右丞妙于詩,故畫意有余;右丞精于畫,故詩體轉工”(劉士鏻《文至》引晁補之語)。如《皇甫岳云溪雜題》、《輞川集》、《山中》、《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皆膾炙人口。維雖不以文稱,其“文格華整超逸”(《王右丞集箋注序》),今存文賦69篇,頗有娟麗可觀者。長于山水畫,為南宗之祖,世傳有《輞川圖》等?!锻跫纷钤绨姹緸樗问癖九c建昌本,校注則有劉須溪《王右丞集》、顧起經《類箋王右丞全集》、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及今人陳鐵民《王維集校注》?!?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卷,《拾遺》補2句。
唐詩匯評
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開元九年(721),登進士第,調太樂丞,因伶人違制舞黃獅子受累,謫濟州司倉參軍。張九齡執(zhí)政,擢為右拾遺。二十五年秋,入河西節(jié)度使崔希逸幕,為監(jiān)察御史兼節(jié)度判官。天寶初,入為左補闕。十一載,拜吏部郎中,遷給事中。安史叛軍陷京,被迫受偽職。復京后論罪,因曾作詩抒寫對唐室的忠心,僅降為太子中允。遷左庶子、中書舍人,復拜給事中,轉尚書右丞,卒。維多才藝,詩、書、畫、樂無不精通。其詩眾體兼擅,尤工五律、五絕。與孟浩然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有《王維集》十卷(宋明刊本作《王摩詰文集》、《王右丞集》或《王右泰文集》),今存。《全唐詩》編詩四卷。
詞學圖錄
王維(701-761) 字摩詰,太原祁人,后其父遷家于蒲(今永濟),遂為河東人。天寶末,為給事中。四十歲隱居藍田輞川,妻亡,無子,篤信佛,不衣文彩,不茹葷腥。精詩詞,善書畫,通音律。有《陽關曲》等詞。
黃鶴樓志·人物篇
王維(701—761) 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先世為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其父遷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玄宗開元九年(721)狀元,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工詩善畫,兼通音樂,因其詩中頗具禪意,多含佛理,后人或以“詩佛”譽之,與“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并稱。有《王右丞集》。開元二十八年,曾漫游四川、湖北等地,登黃鶴樓時作五古《黃鶴樓送康太守》。被北宋蘇軾贊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四
維字摩詰。太原祁人。徙河東。開元九年進士。歷右拾遺。三遷吏部郎中。天寶末為給事中。祿山陷兩都。為賊所得。偽病瘖。拘于普救寺。迫以偽署。賊平。陷賊官三等定罪。維以所為凝碧池詩聞于上。肅宗嘉之。會弟縉請削己官以贖兄罪。乃責授太子中允。乾元元年轉尚書右丞。二年卒。

作品評論

河岳英靈集
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
王右丞、韋蘇州澄澹精致,格在其中,豈妨于遒舉哉!
《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后山詩話
右丞、蘇州皆學于陶,王得其自在。
《臞翁詩評》
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風自笑。
歲寒堂詩話
世以王摩詰律詩配子美,古詩配太白,蓋摩詰古詩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律詩至佳麗而老成?!m才氣不若李、杜之雄杰,而意味工夫,是其匹亞也。摩詰心淡泊,本學佛而善畫,出則陪岐、薛諸王及貴主游,歸則饜飫輞川山水,故其詩于富貴山林,兩得其趣。
歲寒堂詩話
韋蘇州詩,韻高而氣清。王右丞詩,格老而味長。雖皆五言之宗匠,然互有得失,不無優(yōu)劣。以標韻觀之,右丞遠不逮蘇州,至于詞不迫切,而味甚長,雖蘇州亦所不及。
《蔡百衲詩評》
王摩詰詩,渾厚一段,覆蓋古今。但如久隱山林之人,徒成曠淡。
《唐詩品》
右丞詩發(fā)秀自天,感言成韻,詞華新朗,意象幽閑。上登清廟,則情近圭璋;幽徹丘林,則理同泉石。言其風骨,固盡掃微波;采其流調,亦高跨來代。于《三百篇》求之,蓋《小雅》之流也。而頌聲之微,夫亦風氣所臨,不能洗濯而高視也。
震澤長語
摩詰以淳古澹泊之音,寫山林閑適之趣,如輞川諸詩,真一片水墨不著色畫。及其鋪張國家之盛,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云里帝城雙鳳闞,雨中春樹萬人家”,又何其偉麗也!
詩藪
右丞五言,工麗閑澹,自有二派,殊不相蒙。“建禮高秋夜”、“楚塞二江接”、“風勁角弓鳴”、“揚子談經處”等篇,綺麗精工,沈、宋合調者也。“寒山轉蒼翠”、“一從歸白社”、“寂寞掩柴扉”、“晚年惟好靜”等篇,幽閑古澹,儲、孟同聲者也。
詩藪
盛唐七言律稱王、李。王才甚藻秀,而篇法多重。“絳幘雞人”,不免服色之譏;“春樹萬家”,亦多花木之累?!皾h主離宮”、“洞門高閣”,和平閑麗,而斤兩微劣。“居延城外”甚有古意,與“盧家少婦”同,而音節(jié)太促,語句傷直,非沈比也。
詩藪
太白五言絕自是天仙口語,右丞卻入禪宗。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深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薄澳灸┸饺鼗ǎ街邪l(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不謂聲律之中,有此妙詮。
唐音癸簽
仲默云:右丞他詩甚長,獨古作不逮。讀其集,大篇句語俊拔,殊乏完章;小言結構清新,所少風骨。
詩鏡總論
摩詰寫色清微,已望陶、謝之藩矣,第律詩有馀,古詩不足耳。離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誰能之?世之言詩者,好大好高,好奇好異,此此俗之魔見,非詩道之正傳也。體物著情,寄懷感興,詩之為用,如此已矣。
《詩源辨體》
王摩詰、孟浩然才力不逮高、岑,而造詣實深,興趣實遠,故其古詩雖不足,律詩體多渾圓,語多活潑,而氣象風格自在,多入于圣矣。
《詩源辨體》
摩詰才力雖不逮高、岑,而五七言律風體不一。五言律有一種整栗雄麗者,有一種一氣渾成者,有一種澄談精致者,有一種閑遠自在者。如“天官動將星”、“單車普出塞”、“橫吹雜繁笳”、“不識陽關路”等篇,皆整栗雄厚者也。如“風勁角弓鳴”、“絕域陽關道”、“建禮高秋夜”、“憐君不得意”等篇,皆一氣渾成者也。如“獨坐悲雙鬢”、“寂寞掩柴扉”、“松菊荒三徑”、“言從石菌閣”、“巖壑轉微徑”等篇,皆澄淡精致者也。如“清川帶長薄”、“寒山積蒼翠”、“晚年惟好靜”、“主人能愛客”、“重門朝已啟”等篇,皆閑遠自在者也。至如“楚塞三湘接”既甚雄渾,“新妝可憐色”則又嬌嫩。若高、岑才力雖大,終不免一律耳。
《詩源辨體》
摩詰七言律亦有三種:有一種宏贍雄麗者,有一種華藻秀雅者,有一種淘洗澄凈者。如“欲笑周文”、“居延城外”、“絳幘雞人”等篇,皆宏贍雄麗者也。如“渭水自縈”、“漢主離宮”、“明到衡山”等篇,皆華藻秀雅者也。如“帝子遠辭”、“洞門高閣”、“積雨空林”等篇,皆淘洗澄凈者也。是亦高、岑之所不及也。
《詩源辨體》
摩詰五言絕,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摩詰《與裴迪書》略云:“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春,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仆靜默,每思曩昔攜手賦詩,倘能從我游乎?”摩詰胸中滓穢凈盡,而境與趣合,故其詩妙至此耳。
《載酒園詩話又編》
唐無李、杜,摩詰便應首推,昔人謂“如秋水芙蕖,倚風自笑”,殊未盡厥美,庶幾“咳唾落九天,隨風生殊玉”耳。三人相較,正猶留侯無收城轉飽之功,襟袖帶煙霞之氣、自非平陽、曲逆可伍。
《唐音審體》
少陵絕句多不甚著意,太白七言獨步,五言其稍次也。味淡聲希,言近指遠,乍觀不覺其奇,按之非復人間筆墨,唯有丞也。昔人謂讀之可以啟道心、淀塵慮。
《唐詩觀瀾集》
右丞五排,秀色外腴,顙氣內充,由其天才敏妙,盡得風流,氣骨遂為所掩。一變而入郎、秀麗勝而沉厚之氣亦減,此風氣之一關也。
《唐詩觀瀾集》
右丞詩榮光外映,秀色內含,端凝而不露骨,超逸而不使氣,神味綿渺,為詩之極則,故當時號為“詩圣”。
《唐詩別裁》
意太深、氣太渾、色太濃,詩家一病,故曰“穆如清風”。右丞詩每從不著力處得之。
《唐詩別裁》
右丞五言律有二種:一種以清遠勝,如“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是也;一種以雄渾勝,如“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是也。當分別觀之。
昭昧詹言
輞川干詩,亦稱一祖。然比之杜公,真如維摩之于如來,確然別為一派。尋其所至,只是以興象超遠,渾然元氣,為后人所莫及;高華精警,極聲色之宗,而不落人間聲色,所以可貴。然愚乃不喜之,以其無血氣無性情也。譬如絳闕仙宮,非不尊貴,而于世無益;又如畫工,圖寫逼肖,終非實物,何以用之?稱詩而無當于興、觀、群、怨,失《風》、《騷》之旨,遠圣人之教,亦何取乎?政如同馬相如之文,使世間無此,殊無所但以資于館閣詞人,醞釀句法,以為應制之用,誠為好手耳。
昭昧詹言
輞川敘題細密不漏,又能設色取景,虛實布置,一一如畫,如今科舉作墨卷相似,誠萬選之技也。
《峴傭說詩》
摩詰五言古,雅淡之中,別饒華氣,故其人清貴;蓋山澤間儀態(tài),非山澤間性情也。
《峴傭說詩》
摩詰七古,格整而氣斂,雖縱橫變化不及李、杜,然使事典雅,屬對工穩(wěn),極可為后人學步。
《峴傭說詩》
摩詰七律,有高華一體,有清遠一體,皆可效法。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應德璉、陶淵明。五言短篇尤勁,《寓言二首》直是脫胎《百一》。“楚國狂夫”諸詠,則《詠貧士》之流;“田舍”諸篇,《閑屈》之亞也。七言矩式初唐,獨深排宕;律詩神超,發(fā)端亦遠。夫其煉虛入秀,琢淡成腴,變六代之深渾,發(fā)三唐之明艷,而古芳不落,夕秀方新,司空表圣云:“如將不盡,與古為新”,誠斯人之品目,唐賢之高軌也。
《唐宋詩舉要》
趙鐵巖曰:右丞通于禪理,故語無背觸,甜澈中邊。
空外之音也,水中之影也,香之于沉實也,果之于木瓜也,酒之于建康也,使人索之于離即之間,驟欲去之而不可得,蓋空諸所有而獨契其宗。
《唐宋詩舉要》
姚曰:盛唐人詩固無體不妙,而尤以五言律為最。此體中又當以王、孟為最,以禪家妙悟論詩者正在此耳。吳曰:王、孟詩專以自然興象為佳,而有真氣貫注其間,斯其所以為大家也。
《唐宋詩舉要》
姚曰:右丞七律能備三十二相似,而意興超遠,有雖對榮觀燕處超然之意,宜獨冠盛唐。
王士譽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3—1675 【介紹】: 明末清初山東新城人,字令子,號筆山,后居東南鐵山下,改號鐵巖樵人。
順治八年舉人。
善潑墨畫,有倪瓚、黃公望遺意。
間作花鳥。
亦工詩文,有《筆山集》、《蔥楚集》、《毳褐集》、《采籬集》等。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二十四
??孫,字龍友,秀水縣學生。
有《鐵巖集》。

人物簡介

維基
胡俊章(1836年—1906年),原名多春,字效堂、效山、效三、肇鴻,號笑山、彥升,別號燕笙,晚號駐春老人,漢軍正藍旗人(家族屬正藍旗漢姓滿洲旗人),籍奉天鐵嶺。
清朝官員,進士出身。
工詩,善書,通目錄學和校勘學。
鄉(xiāng)試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
16歲時中咸豐二年(1852)壬子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時隸正藍旗漢軍德英額佐領下),初任國史館 (清朝)謄錄官,后在京師以詩課授徒二十余年。
光緒二年(1876)丙子恩科進士第三甲,授工部主事,同年改工部郎中,參與編修《欽定工部則例(光緒朝)》。
八年(1882),任戶部廣西司郎中。
十三年(1887),改任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
十六年(1890),任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
十七年(1891),改戶科給事中,擔任《欽定臺規(guī)》(清都察院刊本,1892)分校官(總閱官進士延煦 (清朝宗室),分校官同榜進士貴賢)。
十九年(1893),轉工科給事中,后任工科掌印給事中。
二十四年(1898)戊戌,補授戶科掌印給事中。
二十五年(1899),簡放陜西延榆綏道(治所在今榆林市)。
二十六年(1900)庚子改陜西糧道(駐西安),同年以病乞休。
從陜西任上退休后,胡俊章去了杭州、蘇州,中途在湖北武昌停留訪友(可能拜會親戚、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兩人系咸豐二年(1852)壬子順天鄉(xiāng)試同榜;或者親家、時任武昌府同知的內務府正黃旗漢軍楊長坦,即翰林楊鐘羲之父;或者詩友、時任湖北巡撫的鑲白旗滿洲景星 (清朝)),住在武昌蘭陵街。
他在途中寫給好友鑲白旗蒙古延清的詩中寫道:“今年宦長安,天旱久不雨。
長安十萬家,無麥無禾黍。
......因之減糧價,歡欣遍蓬戶。
......小寓蘭陵街,雨雪滯庭宇。
我欲詰天心,界限太分割。
將雨移長安,絕長短可補。
萬民樂豐年,豈止富倉庾”(見延清《庚子都門紀事詩》)。
晚年(1900-1906)就養(yǎng)吳中(蘇州),與俞樾、汪鳴鑾、陸元鼎、鑲白旗滿洲恩壽(字藝棠)、鑲白旗滿洲景星 (清朝)(字云伯,號月汀)唱和最久(俞樾癸卯1903年詩注記,“俞與諸君子皆有年世誼”)。
為俞樾的著書校閱。
據俞樾,“[胡效山(胡俊章)]少年時文名頗盛,在都下以授徒為業(yè),門下多貴顯者。
今溥玉岑(溥良)尚書即其一也”(引自《春在堂楹聯錄存(五)》)。
購得阮元《兩浙輶軒錄》抄本,與俞樾各享一半。
俞樾在1906年《胡效山觀察俊章挽詞》中寫道:“安定先生松柏姿,歲寒標格最堪思。
人欽京國知名早,我恨蘇臺把臂遲。
……居易方欣交夢得,伯牙何意失鐘期”(引自《春在堂詩編》卷二十三)。
另有俞樾寫給胡俊章的《俞曲園先生手札》(手稿本)現藏于日本中央圖書館古書資料庫(曾由日本詩人會津八一收藏)。
胡俊章在咸豐八年戊午(1858)(?
)孟秋二十二歲時的一首書法無題詩寫道:“秋風凌古渡,夕日下荒基。
銅雀久飛去,君王安再來。
至今松柏語,猶雜管弦哀。
嗚咽漳河水,東流無從回”。
與咸豐六年進士、監(jiān)察御史鐘孟鴻交友,于同治三年甲子(1864)贈書法行書節(jié)錄《文心雕龍》、楷書節(jié)錄《小園賦》。
與光緒十五年進士、監(jiān)察御史楊深秀友善。
光緒十九年(1893),與兒玉瀛、侄玉澤、正白旗宗室恩煦(與玉瀛光緒八年壬午順天鄉(xiāng)試同榜,闔家殉難于庚子國變,其胞兄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進士宗室恩景)、正藍旗宗室毓隆(其父進士宗室溥良)及友楊深秀等作詩跋于冀以和的《樂天園山池記》(此園林位于山西介休)。
與兒、侄曾同時作詩跋于友人鑲白旗蒙古延清(字子澄)收藏的一幅清代畫家張士保于1865年畫的《太常仙蝶圖》,胡俊章的題詩寫道:“容臺深處是仙家,綠醉酣紅閱歲華。
果與尋常胡蝶異,年年修到見梅花。
飛來兩度畫堂東,紅杏香探及第風。
一任仙衣能變幻,廬山真面在圖中”。
為延清的《錦官堂試帖》(1885)作序(胡俊章之子胡玉瀛參校)。
任職工部期間,曾負責監(jiān)修北京紫禁城城垣修復工程(據《翁文恭公日記》)。
在京長期參加并主持“絢秋詩社”,詩友有內務府鑲黃旗漢軍楊佳氏宜振(胡俊章師從宜振)、鑲白旗滿洲索綽羅氏麟魁、大興范德馨(字桂山,號小巖,同治元年壬戌科進士)、正紅旗蒙古薩爾圖氏百勤(字鐵巖,同治乙丑科進士,妻正藍旗蒙古瑪拉特氏松筠之孫女)、鑲白旗滿洲彥佳氏玉瓚(胞叔敬和)、鑲白旗宗室盛昱、鑲黃旗滿洲裕瑚魯氏奭良(祖父承齡)等;詩社活動地點有東城法華寺 (北京法華寺街)(據奭良《野棠軒文集》)。
胡俊章在京師授課的學生包括光緒六年(1880年)庚辰科進士、正藍旗宗室溥良(載《順天鄉(xiāng)試同年齒錄:光緒元年乙亥恩科》),光緒九年(1883年)癸未科榜眼、正藍旗宗室壽耆(據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鑲黃旗滿洲裕瑚魯氏奭良(據奭良《野棠軒文集》),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翰林大興王祖光(字蓮孫)之弟王觀光(字蓮汀)(據崇彝《道咸以來朝野雜記》)。
家族世系《八旗滿洲氏族通譜》滿洲旗分內的尼堪姓氏(hala)旗人,在康熙朝之前,多任八旗參領、佐領;從康熙朝至乾隆朝,多任內務府御前侍衛(wèi)、滿洲副都統和怡親王府佐領;在乾隆朝,出文、武科舉人;道光朝至光緒朝,連中五位文科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