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馬瑞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歸安人,字子靜,號夢鶴,改夢坡。出身農(nóng)家。十四歲為塾師,出所為詩歌以示人,吳興詩人丘大祐、唐惟勤相顧嘆服。為文數(shù)千言立就,文章議論,或有慨于心,輒抗聲慟哭。卒年五十八。
甬上耆舊詩·卷十七
字維本,號纓泉。
少孤,依其族人在陳州者,遂以河南鄉(xiāng)舉中進(jìn)士,授興化府推官。
甫到官,目攝道旁有作睨視狀者,即收訊之,果逸。
囚坐如律,一郡大驚。
攝仙游令,值瀕海塘壞,漂廬舍,而歲方大祲,主者難之。
公請用范資政策,發(fā)粟廩饑民,計日使授役。
塘成,民賴以活百萬計。
以與時忤平,遷工部主事,出知武昌府。
時徵殿木于楚。
故事,官募居賈及旅商資厚者充役,人皆皇駭。
公定議遣官市木,第召商集事者為計值,上下始帖然。
然運(yùn)木久不下,當(dāng)事懼后期得罪,計不知所出。
公知楚藩所積大木無算,乃多出金購之。
王利貲重,且畏公,不敢匿,木遂數(shù)足,較采運(yùn),費三而贏一。
當(dāng)事俱嘆服。
以異等遷按察副使,備兵紫荊關(guān)。
會有妖賊染大林者,乘旱蝗嘯聚,與大盜安盈輩相掎角,依山為寨,搜牢無虛日。
公至,設(shè)方略,分其軍為三。
礦卒善緣險,使先路。
麻陽兵甚銳,為中堅。
官兵持重居后。
且命俱勒兵以待。
公善風(fēng)角,夜起仰視天,密令諸將乘月明并發(fā),破其寨,盡斬賊首。
諸竄匿者俱使詣首自贖。
發(fā)廩粟,給馀黨盡平。
當(dāng)事議上共功,公謝曰:此俱饑民為亂者。
郡縣不能撫定,又不早茀除,使至此。
若今以為功、恐渤海朝歌笑人,議遂止。
歷遷貴州布政使。
以積忤時,遂投劾歸里。
公持守廉介,罷官橐中無長物。
里居復(fù)十馀年,多盛德事。
余君房先生贈詩有曰:平生作事都無過,今日論貧總不如。
人以為實錄焉。
公少精象數(shù),老而不釋。
所著有革象新書、萬物數(shù)注較六壬天文圖說諸書行世。
公所著一舫齋集,為吾家子年先生所定,故其詩絕工。
王季孺太史敘其后曰:先生煙水情深,風(fēng)塵氣少。
郊居以萬竹成塢,家園以一舫名齋。
枕白石而漱清泉,植青桐而欄紫藥。
桂楫泛月湖之上,籃輿躋雪竇之巔。
公家居風(fēng)流,略見之矣。
明詩紀(jì)事·乙簽·卷二十一
淵字子靜,歸安人。有《鴻墩集》。 史鑒《西村集》:子靜長髯秀目,儀貌樸野,吳作湖語,見者未之奇。及其微酣發(fā)興,以手拄頰,瞠目直視,且思且草,俄盈十?dāng)?shù)紙,人始嘆服。 田按:子靜嗜東坡詩,號夢坡,晚徒烏程水北,又號水北村農(nóng)。史明古稱其詩探隱摘微,抉搜拾瑣,層蓄委積,無所不有。然后引而伸之,大放于辭,云蒸川涌,翕張斂散,激射旋轉(zhuǎn),殊形異態(tài),層見疊出。觀者心顫目懾,不能言其狀。子靜長篇拉雜,明古狀之可謂酷肖,馀錄其較清穩(wěn)者。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四
呼祖,字文如,江夏人。邱齊云室。有《遙集編》。
列朝詩集
楚人丘謙之《遙集編》序曰:萬歷間,江夏營妓呼姬文如,小字祖,知詩詞,善琴,能寫蘭,與其姊舉齊名,或為胡姓云。
歲丙子,西陵有丘生者,以民部郎出守粵,過黃州遇文如于客座,一見目成,遂定情焉。
將攜之以東,生之父不許,生不得已,乃為書謝文如。
文如慟絕,刺血寫詩以報,誓死無它生。
需次赴京師,便道過楚訪文如于武昌,相見甚喜,飲庭中。
安石榴下,賦一詩以呈。
生視其圖,記文曰:丘家文如。
瀝酒樹下,曰:“妾所不歸君者,如此石矣。
”將別泣而請曰:“絲蘿之約,如何?
”生曰:“以官為期。
”文如笑曰:“觀君性氣,非老于宦海者,君散發(fā),我結(jié)發(fā),當(dāng)不遠(yuǎn)矣。
”生調(diào)知閬州,果罷官歸。
復(fù)以事如京師,久之還里。
文如促數(shù)詒書,訂于歸之約,其父母力泥之。
壬午冬,大雪登樓,撫檻念文如在三百里外,前期未決,仿徨凝望,俄而聞櫓聲咿啞,一小艇飛抵樓下,推篷而起,則文如也。
驚喜問之,則曰:“父利賈人金,將賣妾,事急矣。
買舟潛發(fā),三鼓至陽邏,五鼓以金釵市馬,明日至亭州,易舟以行。
稍遲一日夜,落賈人手,吾死無日矣。
”相與抱持慟哭。
明日以書報其父,乃委禽成禮焉。
生罷官無長物,攜文如遍游名山,彈琴賦詩,以終其身。
追憶往事,附以贈言,編次成編,命曰《遙集》云。
謙之名齊云,隆慶戊辰進(jìn)士,豪于詩,亦以豪去官。
編中載兩人酬和詩甚富。
謙之詩多傖父面目,殊不堪唐突。
文如所取于謙之者,以意氣相傾說耳,非以其詩也。
余故擇而采之謙之詩附見一首。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
唐德亮,字采臣,江南無錫人。
壬辰進(jìn)士,官戶部員外郎。
與邑之呂全五馬而采錢而韜以文章復(fù)古為自任。
卒于京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