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象乾

相關(guān)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興福篇
福登。
別號妙峰。
山西平陽人。
姓續(xù)氏。
春秋續(xù)鞠居之后也。
七歲。
父母值兇歲死。
無斂具。
薦席而已。
師無依倚。
為里中富人牧羊。
十二出家。
十八攜缽至蒲坂。
先是。
山陰王。
建文昌閣于郡之東山。
延僧朗公居之。
師至。
日行乞于市。
晚投宿于閣中。
適王出游。
見之問朗。
朗告之故。
王曰。
當(dāng)善視此子。
他日必成大器。
朗遂留為弟子。
會地大震。
師被壓不死。
王聞奇之。
謂師曰。
子幸免大難。
何不痛念生死大事乎。
遂入中條山。
閉關(guān)習(xí)華嚴(yán)觀。
取刺棘貼四壁。
不設(shè)床坐。
日夜鵠立棘中。
如此三年。
稍有開發(fā)。
乃作偈一首呈山陰。
山陰嘆曰。
此子見處早如是。
不折之。
他日或狂。
因取宮人敝屣。
割其底洗凈。
封寄之。
附一偈曰。
這片臭鞋底。
封將寄與你。
并不為別事。
專打作詩嘴。
師見之。
即對佛作禮。
以線系于頂上。
自此絕無一言矣。
三年破關(guān)往見王。
則具大人相。
王甚喜。
乃曰。
子雖知自己本分事。
但未聞佛法。
恐墮邪見。
時介休山中。
有法師講楞嚴(yán)。
促師往聽。
受具戒。
作務(wù)而聽。
年二十七也。
時王深敬三寶。
居嘗自恨不能瓢笠遠(yuǎn)游。
一日謂師。
為僧不游方。
如井蛙耳。
南方多知識。
子宜往參。
歸來可當(dāng)老夫行腳也。
師遂行。
遍歷叢席。
至南京天界。
于無極老人座下。
作凈頭。
打掃糞穢。
洗滌籌杖。
眾怪其處潔凈異嘗。
知凈頭有道者。
莫知為誰。
憨師。
時為副講。
偵之累日始得之。
與納交。
且期同行參訪。
不旬日覓之。
已潛行矣。
師歸見王。
王喜問所參何人。
師具述之。
師意在居山。
復(fù)入中條最深處。
誅茆吊影。
辟谷飲水者三年。
大有開悟。
王日重三寶。
南山建大梵剎成。
強出師居之。
且欲求北藏經(jīng)。
欲師親往。
師住山日久。
發(fā)長未剪。
乃俗扮入京。
藏板貯大內(nèi)。
非奉旨不可得。
且久閉不發(fā)。
師得之如掇焉。
時憨師。
先已至都下。
聽忠法師講法。
師于馬上識之。
下馬相勞苦笑。
謂憨曰。
視我何如。
憨曰。
本來面目自在。
因拉憨隨藏出京。
曰。
子之宿愿耳。
遂入五臺龍翻石。
冰雪堆中。
得老屋數(shù)椽。
共棲之。
師夜游五頂。
遣昏散。
日刺舌血。
書華嚴(yán)經(jīng)。
經(jīng)完起無遮大會。
結(jié)文殊萬圣緣于塔院寺。
凡一百二十日。
九邊八省緇白。
赴會者路踵相繼。
法筵之盛。
前所未有也。
兩宮賢師德。
溫旨屢降。
私念大名之下難久居。
因入蘆芽結(jié)庵。
將終身焉。
圣母求師得之。
為建大華嚴(yán)寺于蘆芽絕頂。
命師居之。
更造萬佛鐵塔七成。
紫柏尊者。
手書法華經(jīng)一部。
安奉其中。
尋奉慈圣懿旨。
送藏云雞足山。
道出峨眉。
禮銀色光。
密矢銅殿之愿。
人弗知也。
自滇還山陰。
請修萬固寺大殿。
殿高十三丈。
闊九丈。
渭河病涉。
行者苦之。
大中丞李公。
請建橋其上。
師住二年。
修橋十三孔。
復(fù)受請建宣府大河橋兩重。
重三十二孔。
大河。
自胡地入中國。
水勢洶涌。
最難為力。
師竟成之。
有若神助焉。
二橋與殿。
所費數(shù)百萬金。
師寔空手無一文。
信施云集雨合。
莫知所從來。
福緣成就。
殆不可思議也。
既還蘆芽。
開石窟于寧化所。
窟深廣高下。
各三丈五尺。
鐫華嚴(yán)世界十方佛剎圖。
萬佛菩薩像。
精巧細(xì)密。
遂成一大道場。
沈藩見而喜曰。
勝因成就。
好息心住山矣。
師白峨眉未了之愿。
王乃??萬金于師。
取棧道入蜀。
王中丞象乾。
總制其地。
迎師問心要。
因笑謂師曰。
三大士兄弟行也。
師于普賢如此。
不慮觀自在文殊。
謂師不平等耶。
師曰。
貧道不過空拳。
效奔走耳。
若如所云。
自有公等有力大人在。
王曰。
唯唯。
師一言而三銅殿巋然矣。
隨殿各有滲金諸像。
峨眉五臺各一。
普陀者不果行。
安置南京之華山。
兩宮頒旨。
為三山護(hù)持。
復(fù)舉七處九會道場。
于臺山永明寺。
慶贊之。
嗣后建太原之塔。
修阜平之橋。
又辟茶藥庵于龍龍關(guān)。
上親書其額。
又修滹沱河大橋。
長五里。
又修省城大塔寺。
尋還臺山。
料理所建上下道場。
立為十方叢林。
不留法屬一人。
萬歷庚申八月。
賜金佛繡冠千佛磨衲紫衣。
并真來佛子之號。
是冬十二月。
示微疾。
群鳥悲鳴。
異光匝地。
師乃集眾開示畢。
端坐而逝。
年七十三。
臘五十一。
訃聞。
兩宮遣中嘗侍致祭賜葬于永明之西岡。
立塔焉。
慈宮。
別賜舉葬之費。
師貌不勝衣。
語不出口。
始以小王助道。
終致圣天子圣母諸王為檀越。
凡所營建。
應(yīng)念云涌。
投足所至。
遂成寶坊。
動費輒累鉅萬。
悉聽能事有實行者主之。
師蕭遠(yuǎn)自如。
一衲之外無長物。
飄然若浮云之聚散。
孤鶴之往來。
茍非深證唯心。
遇緣即宗。
其能爾耶。
侍御蘇云浦。
嘗問道于師。
深有契于心。
乃曰。
人以妙師。
為福田善知識。
而實不知其超悟處也。
大司馬汪伯玉。
嘗謂憨師。
方今無可為公師者。
唯妙峰耳。
故憨師。
傾心服之嚴(yán)事之。
亦無兩人也。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七
釋福登,字妙峰。
姓續(xù)氏,平陽人,續(xù)鞠居之裔也。
生秉奇姿,唇掀齒露,鼻昂喉結(jié)。
七歲失怙恃,為里人牧羊。
年十二祝發(fā),攜一瓢至蒲坡,行乞村市,夜棲文昌閣廡下,閣為山陰王所建。
一日,王晨出游,值登裴回階間,見而異之,謂閣僧曰:“是子五官皆露,而神凝骨堅,他日造詣,殊未可量,曷善視之。
”頃之,地大震,屋宇傾覆,登壓于下,三日不死。
王聞,益奇之,因修中條棲巖蘭若,使居焉。
登乃閉關(guān)習(xí)禪,取棘剌列四旁,以絕依倚,不設(shè)床坐,盡夜鵠立,三年心忽開悟。
始至介休山,聽講《楞嚴(yán)》,遂受具戒。
策杖南走,遍參知識,浮南海禮普陀而歸。
復(fù)于中條深處,誅茆辟谷,日飲勺水。
又三年,大有會心,山陰王建梵宇于南山,延登居之。
登每念二親,幽靈未妥,卜吉遷葬。
剌舌血書《華嚴(yán)經(jīng)》一部,欲報劬勞,藉感人天。
復(fù)下山設(shè)無遮大會,結(jié)文殊萬圣緣。
時明神宗御極,皇儲久虛,遣官武當(dāng),禱祈請乞,禮視高媒。
登聞之乃曰:“吾徒凡所為,皆為國報本,今宜專誠盡忠,為皇上祈子。
”乃啟會至百二十日,九邊八省,緇白奔赴者,道路不輟。
事畢,一缽飄然,結(jié)庵蘆芽。
期年,皇長子生。
奉敕就蘆芽建華嚴(yán)寺,造萬佛鐵塔于山巔,加賜金帛,命往秦晉中州飯僧已,忽念故山,往修萬固寺,三載,塔殿樓閣,煥然一新。
渭川河水病涉,宣府西院議建大河橋。
登應(yīng)命至,度之,水闊沙深,乃建橋二十三孔,亦竟成。
嘗愿范金成三大士像,以銅為殿,送三名山,各就其顯化之地祀焉。
己亥春,杖錫潞安,謁藩王。
王適造滲金普賢像,送峨嵋。
登言銅殿事,王問:“費幾何?
”登曰:“每座須萬金。
”王欣然,愿造峨嵋者,即具緇重,送登至荊州,聽其監(jiān)制,用取足于王。
殿高廣丈馀,滲金雕鏤,諸佛菩薩像,精妙絕倫,世所未有。
殿成,送至峨嵋。
大中丞霽宇王公撫蜀,聞登至,請見,問心要有契,公即愿助南海者。
乃采銅于蜀,就匠氏于荊門,工成,載至龍江。
時普陀僧力拒之,不果往,遂卜地于南都之華山,奏圣母賜建殿宇安置,遂成一大剎。
登乃造五臺者,所施皆出于民間,未幾亦就,乙巳春躬送至五臺,議建臺懷顯通寺。
上聞,遣御馬太監(jiān)王忠,圣母遣近待太監(jiān)陳儒,各賚帑金往視,卜地建殿安奉。
以丙午夏五月興工鼎新,創(chuàng)立大殿,前后六層,周匝樓閣,重重列聳,規(guī)模壯麗,賜額“大護(hù)國圣光永明寺”。
工竣,先事蛾嵋,繼事南海。
會倭夷搆難,海氛未靖,中途而止。
乃三卜三吉,至得寶華山,詣京都奏請,特敕許之,賜予有加,慈圣太后更賜造寺金及藏經(jīng)、佛像、幢幡之屬。
落成乃之五臺,鳩工庀材。
帝與太后復(fù)賜內(nèi)帑建寺賜額,建華嚴(yán)七處九會道場,所費悉出內(nèi)帑。
初五臺山路崎嶇,行者苦之,至是平鋪石片,三百馀里,溪有津梁,道有亭院,以相接待,迄今利賴。
造橋于阜平縣,賜名曰“普濟”。
筑庵于龍關(guān)外,敕曰“惠濟院”。
渴飲病醫(yī),皇慈施舍,歲費帑金。
御書著妙峰額之于院,隨頒龍藏,起閣供之。
更創(chuàng)七如來殿。
又于阜平立長壽莊,為太后祈福,建殿閣七層,賜“慈佑圓明”額,以尊異之。
他如修會城道路石橋,皆人力所不能,登一一成之,人服其神。
忽以微疾還山。
一日,鳥雀翻飛,繞檐喧噪,逐之不去。
登曰:“百鳥哀鳴,吾將行矣。
”即命治龕,眾見紅光接引,端然而逝,壽七十有三。
帝聞,賜葬祭,建塔于永明之西,御書封號“真正佛子妙峰高僧之塔”。
太后賜金千兩,布五百匹,供葬事。
登起于孤微,刻志苦修,終身脅不著席,一衲外無長物。
足跡所至,屢有建立,動費億萬,天子圣母王侯卿相,皆樂助其成,豈偶然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1—1635 【介紹】: 明鳳陽府潁州人,字元平。萬歷二十年進(jìn)士。授歷城知縣,移南京兵部主事。天啟初為兵部尚書。與遼東經(jīng)略熊廷弼不和,意氣用事,令巡撫王化貞勿受廷弼節(jié)度,致廣寧失守,幾盡失關(guān)外地。言官紛劾,謝病歸。旋又起為兵部尚書,總督川、滇等省軍務(wù)。崇禎嗣位后,罷去。后義軍破潁州,被殺。
維基
張鶴鳴(1551年—1635年),字元平,號鳳皋,晚號飄然翁,河南都司潁川衛(wèi)軍籍,直隸鳳陽府潁州(今安徽阜陽市阜南縣)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告老還鄉(xiāng)后,于李自成兵亂中殉難。
善詩文,有「趵突泉詩」流傳至今。
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中式丙戌科會試,因父病馳歸,未就殿試。
萬歷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進(jìn)士。
授山東歷城縣知縣,值“礦使四處擾民,公力抗陳珰。
”“凡便民興利之事,鶴鳴無不為之。
”離任后,歷城人懷其德,建「仙令祠」祀之。
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升南京兵部主事,升吏部郎中,留曹管事。
三十一年丁母憂,三十四年服除,補禮部祠祭司郎中。
三十五年七月升山東副使,分守濟南道。
三十八年三月升陜西右參政、兵備臨鞏。
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升陜西右布政使,同年八月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兼督理湖北湖南川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wù),大破紅苗,擒賊首老蠟雞,威名甚著。
天啟元年(1621年),升兵部左侍郎、總督陜西三邊軍務(wù),赴任中途,召還回朝,佐理兵部事。
同年兵部尚書王象乾出督薊遼軍務(wù),張鶴鳴遂升兵部尚書,視侍郎事。
遼東經(jīng)略熊廷弼與張鶴鳴有隙,遂大力支持遼東巡撫王化貞。
熊廷弼請付二十萬金為軍,張鶴鳴不予,專庇王化貞,邊疆事大壞。
天啟二年(1622年)正月,廷議熊廷弼、王化貞二人去留,張鶴鳴依然主張撤換熊廷弼,專任王化貞。
剛廷議完,王化貞已經(jīng)放棄廣寧駐地逃跑。
張鶴鳴內(nèi)慚,且懼罪,自愿前往遼東,詔加太子太保,賜蟒玉及尚方劍。
而拖延不行,又逗留十七日,始抵山海關(guān)。
每日只是下令捕捉間諜,用財物誘惑蒙古炒花、宰賽諸部。
延宕數(shù)月后,就告老還鄉(xiāng),由王在晉接任。
歸鄉(xiāng)后,住潁州古樓北張家胡同。
天啟六年(1626年)春,魏忠賢當(dāng)政,張鶴鳴起為南京工部尚書。
十二月以安邦彥未滅,張鶴鳴先前有平苗功,改偏沅巡撫,七年(1627年)升兵部尚書、總督四川貴州云南湖廣廣西等處地方提督軍務(wù),賜尚方劍。
同年崇禎帝嗣位后,被彈劾,詔加太子太師致仕還鄉(xiāng)。
崇禎八年(1635年)正月十一日,李自成軍攻陷潁州,八十五歲的張鶴鳴被縛倒懸于樹,大罵而死,其次子張大壯,與弟張鶴騰、張鶴齡皆死,詔令以尚書之禮葬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新城人,字藎臣,一字康宇。萬歷三十二年進(jìn)士。官至浙江布政使。去官后優(yōu)游林下二十年。有《群芳譜》、《清悟齋欣賞編》、《剪桐載筆》、《秦張詩馀合璧》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進(jìn),濟南新城人。萬歷甲辰進(jìn)士,授中書舍人遷禮部主事謫江西按察知事累遷禮部郎中出歷浙江右布政使
維基
王象晉(1561年—1653年),字藎臣,一字子進(jìn),又字康侯,號康宇,山東新城縣(今桓臺縣)人,明末政治人物。
王象晉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中甲午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第五十二名,三十二年(1604年)中進(jìn)士,授中書舍人。
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考選,升任翰林。
時值魏忠賢權(quán)傾朝野,他與兄王象乾成為閹黨極力拉攏的對象,但拒絕閹黨,被迫辭職退休。
在家督率傭仆經(jīng)營園圃,成書《二如亭群芳譜》28卷,記載植物達(dá)400馀種,是明代介紹栽培植物的著作。
數(shù)年后復(fù)職,擔(dān)任浙江副使。
崇禎三年(1630年)改任湖廣右參政,之后歷任河南按察使,崇禎八年(1635年)改任浙江右布政使等職。
晚年家居,留心農(nóng)事,作《群芳譜》。
甲申國難,子王與胤殉節(jié)。
王象晉閉門不出。
清順治十年(1653年)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明初,號岵云。萬歷二十年進(jìn)士。授中書舍人。萬歷末由江西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進(jìn)督河道。天啟二年,以兵部侍郎署部事。同年遷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jīng)略遼東、薊鎮(zhèn)、天津、登、萊,代熊廷弼。旋改南京兵部尚書。告歸。崇禎元年,官至兵部尚書。坐事削籍。有《岵云集》、《三朝遼事實錄》、《越鐫》。
維基
王在晉(1567年7月22日—1643年),字明初,明朝南直隸蘇州府太倉州人。
明朝官員。
萬歷二十年(1592年)進(jìn)士,初授中書舍人,后歷官江西布政使、山東巡撫,進(jìn)督河道,泰昌時(1620年)遷兵部左侍郎。
熊廷弼、王化貞丟失廣寧(今遼寧北鎮(zhèn))后,朝廷大震,誅除熊廷弼,王化貞下獄。
張鶴鳴以病為由辭職歸家。
熹宗任命宣府巡撫解經(jīng)邦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經(jīng)略遼東,但解經(jīng)邦力辭重任,結(jié)果被熹宗“著革職為民,永不敘用。
” 天啟二年(1622年)三月十八日王在晉代廷弼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經(jīng)略遼東、薊鎮(zhèn)、天津、登、萊,帝特賜蟒玉、衣帶和尚方寶劍。
王在晉分析當(dāng)時關(guān)外形勢:“東事離披,一壞于清、撫,再壞于開、鐵,三壞于遼、沈,四壞于廣寧。
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至于四壞——捐棄全遼,則無局之可布矣!
逐步退縮之于山海,此后再無一步可退。
”據(jù)《明史》記載,王在晉既無遠(yuǎn)略、又無膽識。
薊遼總督王象乾建議王在晉:“得廣寧,不能守也,獲罪滋大。
不如重關(guān)設(shè)險,衛(wèi)山海,以衛(wèi)京師”。
于是,在晉則以“撫虜(收買蒙古)、堵隘(再修一座關(guān)城)”作為守山海關(guān)的方略,他在《題關(guān)門形勢疏》中道:“畫地筑墻,建臺結(jié)寨,造營房,設(shè)公館,分兵列燧,守望相助。
”朝廷發(fā)帑金20萬兩。
他的主張,遭到寧前兵備僉事袁崇煥、主事沈棨、贊畫孫元化等的反對,袁崇煥要求恢復(fù)國土到寧遠(yuǎn),但王在晉不聽。
袁崇煥兩次直接將意見報告給首輔葉向高,但葉向高不知前線的情況,拿不定主意。
這時大學(xué)士管兵部事孫承宗自請行邊,親赴山海關(guān)。
帝大喜,特加孫承宗太子太保,賜蟒玉、銀幣,以示隆禮。
六月十五日,孫承宗前往山海關(guān),考察了實際地理,聽取了各方意見,確定王在晉策略不可行,并同王在晉“推心告語,凡七晝夜”。
在晉堅持己見,終不悔悟。
孫承宗回京后,面奏王在晉不足任,“筆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改任南京兵部尚書,在晉既去,承宗自請督師。
天啟五年,在晉任南京吏部尚書,不久就改兵部。
崇禎元年(1628年),召為刑部尚書,不久,又遷兵部。
因坐張慶臻改敕書事,削籍歸鄉(xiāng),卒于鄉(xiāng)。
著有《三朝遼事實錄》。

人物簡介

維基
王象恒(?
年—1622年),字微貞,號立宇,山東新城縣(今桓臺縣新城鎮(zhèn))人。
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五名舉人,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登乙未科進(jìn)士,授河南祥符縣知縣,萬歷二十五年(1600年)調(diào)曲周縣,歲余丁憂去,服闋,二十八年起補盧龍縣知縣,擢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以伯兄王象乾督師薊遼,引例歸。
家食八年,起河南道御史,視京通倉。
年余,改按北直,旋掌河南道事。
泰昌元年升太仆寺少卿,天啟元年歷官右僉都御史,巡撫應(yīng)天。
二年(1622年)卒于官,三年五月贈兵部右侍郎。
王象斗忠貞憂國,直言敢諫,前后數(shù)十次上疏,彈劾高官,不畏權(quán)貴。
其事載入《明史》。
天啟年間,魏大中欲駁王象恒恤典,引起山東籍言官公憤。

人物簡介

維基
楊文昌(1574年—1631年),字六星,號階平,直隸大名府開州長垣縣人。
文昌自幼性敏好學(xué),同鄉(xiāng)尚書李化龍有知人之鑒,見其文章奇佳,遂收執(zhí)門下,悉心培養(yǎng)。
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經(jīng)魁,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jìn)士,初授河南汝陽縣知縣,天啟初,山東白蓮教徐鴻儒作亂,汝潁盜賊韓應(yīng)龍等聚眾數(shù)千遙相呼應(yīng),作為聲援,大肆搶劫掠奪。
楊文昌秘密請調(diào)官兵,設(shè)計擒獲韓應(yīng)龍,余黨一轟而散,汝潁遂平。
天啟四年,擢升兵科給事中,時逆珰魏忠賢柄國政,文昌疏請復(fù)祖制,禁太監(jiān)讀書識字,干預(yù)朝政。
此時正逮問楊漣、左光斗諸人,未及文昌,尋以母憂歸。
崇禎改元,起補刑科給事中,六月以天時久旱,慘死諸臣上干天和,宜誅許顯純、李寔二人以祈甘澤,報聞。
及斬二人,天果降大雨。
崇禎帝大悅,贈文昌金匾,上刻有御筆親題“心見回天”四字。
崇禎元年十一月,疏糾錦衣衛(wèi)西司房都指揮使于日升為逆黨孫杰姻婭,以及錦衣衛(wèi)掌印鄭士毅,各革任回衛(wèi),掌刑百戶王崇化下法司問,劉大全革職。
二年二月,以先紏錦衣衛(wèi)遺奸鄭士毅、于日升而兵部侍郎唐世濟受賄庇奸,士毅僅僅革任,日升因劾得褒,致日升居然金吾,以誤皇上,請敕會議以別是非。
三月,條上四事:一宣大督臣宜蚤為計,恐王象乾風(fēng)燭難恃;一大臣去就宜決,笑罵由人,好官自我之輩不可留用;一閣臣責(zé)任宜專,票擬屢更,似分宰相之權(quán);一直戇氣節(jié)宜培,建言處分諸臣請賜召還。
帝怒其分相權(quán)等語,責(zé)文昌回奏。
文昌回奏引罪,帝不問。
三年四月升戶科右給事中,再升刑科左給事中,以病告歸,崇禎四年卒,年五十八。
葉震生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葉震生,號梅塢,山西平陽府聞喜縣人。
震生中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jìn)士,資稟聰潁,氣貌魁杰,性剛正不茍,以會魁授兵部主事,從總督王象乾贊畫九邊,多謀略,有邊功,天啟三年(1623年),升密云兵備副使,忤珰歸里。
后起補洮岷道,轉(zhuǎn)靖邊,政聲籍甚,卒于官,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樸,四川保寧守禦千戶所軍籍保寧府閬中縣人,同進(jìn)士出身。
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舉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jìn)士。
歷任山東密云道兵備副使,萬歷四十年五月升河南參政,照舊管事。
以考察去職。
四十七年二月起為陜西參議。
再升山東密云道兵備副使,天啟二年以薊遼總督兵部尚書王象乾推薦,三年六月升山西按察使、兵備遵化。
四年五月升太常寺少卿,以弟浙江道御史張訥首劾吏部尚書趙南星,為魏忠賢所賞識,十二月升大同巡撫。
六年正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宣大。
上疏請為魏忠賢在大同和五臺山建德勛、報功二生祠,七年四月獲升南京戶部尚書。
崇禎二年削籍為民,兄弟并列名魏黨逆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8—1632 【介紹】: 明山東新城人,字季才。
王象乾從弟。
萬歷三十八年進(jìn)士。
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中。
喜抗論士大夫邪正,黨論異同,雖官僅郎中,而時人皆視為能人黨魁。
詩文傲睨輩流,無所推遜。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季木,濟南新城人。萬歷庚戌進(jìn)士,除上林苑典簿遷南大理評事歷官吏部考功郎中有問山亭集
維基
王象春(1583年—1643年),原名王象巽,字季木,號文水、虞求,別號?湖居士。山東濟南府新城縣(今桓臺縣)人。癸卯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十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中庚戌科會試第二名,廷試三甲二百四十名進(jìn)士,和錢謙益同年。吏部觀政,四十年壬子順天同考,因科場賄買案被彈劾,四十五年降除上林院監(jiān)典簿,四十六年升南京大理寺評事,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天啟五年(1625年)正月以東林門戶被削奪。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安慶府桐城人,字體中。萬歷二十年進(jìn)士。由臨川知縣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參預(yù)平定播州楊應(yīng)龍之亂。事平,以病歸。后起為工部侍郎,改兵部侍郎總督薊州,建防御十策。天啟五年以客魏擅政,致仕歸。
維基
吳用先,字體中,號本如,直隸安慶府桐城縣籍,徽州府休寧縣人,萬歷壬辰進(jìn)士,官至薊遼總督。
萬歷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二十年(1592年)聯(lián)捷壬辰科進(jìn)士。
授臨川縣知縣,七年政績第一,召為戶部主事,改兵部職方司主事,典試福建。
歷浙江右參政,三十六年(1608年)八月,升浙江按察使,升浙江左布政使,皆有政績。
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
四十四年(1616年)五月,七疏乞休歸。
天啟三年(1623年)二月,升通政使,改工部右侍郎。
四年(1624年)正月,升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總督宣大山西軍務(wù)。
三月代替王象乾改任薊遼總督。
五年(1625年)三月,因不堪任,著冠帶閑住,明朝廷改派王之臣擔(dān)任薊遼總督。
尋卒于家,崇禎初復(fù)原官,賜祭葬。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