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明真定府深州人,字永亨,號雙林。宦官。嘉靖中為司禮秉筆太監(jiān)。隆慶元年提督東廠兼掌御馬監(jiān)事。以未得司禮掌印,深疾大學士高拱,而與張居正相結。穆宗崩,保與居正遂逐高拱去。萬歷初,既掌司禮,又督東廠,兼總內(nèi)外,權勢大盛。神宗年幼,受其約束甚嚴,因此不敢淫游無度。萬歷十年,張居正死,未幾,即被謫籍沒,南京安置。有《經(jīng)書音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河南鈞州人,字大賓。正德十二年進士。累官山東提要僉事。以身為教,士習翕然向風。遷光祿少卿。維基
高尚賢(1484年—1536年),字大賓,號鳳溪、鳳岐,河南開封府鈞州新鄭縣人,軍籍,官至光祿寺少卿。隆慶時內(nèi)閣首輔高拱之父。正德五年(1510年)河南鄉(xiāng)試第一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會試第八十四名,二甲第十四名進士。刑部觀政,初授工部營繕司主事,改禮部儀制司主事,升精膳司署員外郎事主事。嘉靖二年二月升任山東按察司僉事,七月提督學校。丁父憂歸,服除起補陜西按察司僉事,八年十月升光祿寺少卿,十一年十二月因上疏不具職名,被革職冠帶閑住。十五年卒,享年五十三。有《鳳溪遺藁》。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廣西興業(yè)人。舉鄉(xiāng)薦,世宗時官戶部司務。嘉靖四十五年海瑞因上疏得罪,以尚揣帝無殺瑞意,疏請釋放。帝怒,命錦衣衛(wèi)杖一百,錮詔獄。后獲釋,擢光祿丞,又以劾高拱謫官。拱罷,起雷州推官,終南京鴻臚卿。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四十【生卒】:1503—1583 【介紹】: 明松江華亭人。字子升,號少湖,又號存齋。嘉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忤張孚敬,斥為延平府推官。累官為國子祭酒,遷禮部侍郎,改吏部。接見庶官,常咨邊腹要害,吏治民情。尋兼翰林院學士,掌院事,進禮部尚書。為嚴嵩所忌,度未可與爭,乃謹事之,而精治齋祠迎帝意,嵩不能圖。未幾,兼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密疏發(fā)仇鸞罪惡,鸞因此誅。進武英殿大學士,改兼吏部尚書。四十一年,使鄒應龍劾嵩子世蕃,勒嵩致仕,代為首輔。世宗卒,階草遺詔,悉罷齋醮、土木等弊政,牽復言事得罪諸臣。后為高拱所扼,于隆慶二年致仕歸。卒贈太保、謚文貞。有《世經(jīng)堂集》。
號存齋華亭人官宰相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子升,松江華亭人。嘉靖癸未賜進士第三,授編修,斥延平府推官,遷江西提學副使,召為司經(jīng)局洗馬,累官少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贈太師,謚文貞。有少湖集。維基
徐階(1503年—1583年),字子升,號少湖,一號存齋,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明代政治家、文學家及思想家,官至內(nèi)閣首輔、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徐階自幼善于讀書,少年時期結識陽明學江右學派門人聶豹。他弱冠之年鄉(xiāng)試中舉,殿試聯(lián)登探花,受到楊廷和極高的贊賞。嘉靖早年張璁執(zhí)掌朝廷時,徐階直言反對張璁的提議,被貶出京城。當時嘉靖帝因此刻石說「徐階小人,永不錄用」,而徐階在地方督學十數(shù)年后,在夏言的幫助下回到京城。徐階回京后先主事國子監(jiān)數(shù)年,在內(nèi)結識楊繼盛等諫臣,隨后輾轉六部之間。他先后主事禮部、吏部、翰林院等重要機構,在翰林院結識了后來的重臣張居正、高拱等學生。徐階隨后依靠其出眾的青詞入直無逸殿,冷靜處理了危在旦夕的庚戌之變,期間以禮部尚書之職負責北京城防,拖延敵軍,成功保護京城不被攻入。他又改革了吏部、禮部、太醫(yī)院所存在的舊弊,提高了他們的辦事效率。于嘉靖三十一年入閣后徐階因嚴嵩獨斷朝政,隱忍多年,最終取代嚴嵩的首輔之位,盡反嚴嵩之政,試圖以“三語”政綱改良內(nèi)閣的運作現(xiàn)狀。嘉靖末,徐階成功勸阻皇帝南幸承天府,叫停當?shù)卮笈d土木;帝彌留之際,徐階又勸其停服丹藥,并將左右方士和相勾結的太監(jiān)一體斬決。嘉靖駕崩后徐階擬寫了《嘉靖遺詔》和《隆慶登極詔》,在兩張詔書下達后,朝野大臣都舉手相賀,將此舉和楊廷和所擬《嘉靖登極詔》被統(tǒng)稱為正始正終第一政。但是,明人支大綸卻批評徐階說他只是依靠玄奇的青詞入直,在任期間獻媚討好他人,沒有做出任何政績,只有到了隆慶時期才有所改善。嘉靖死后,由于早年輔佐穆宗有功,隆慶年間徐階依舊擔任首輔,他多次調(diào)和穆宗和外廷的矛盾,在兩年中多次上疏阻止宦官(中官)獲得更多的權力,于隆慶二年成功引退致仕。徐階共入內(nèi)閣十七年,元輔七年,從政長達四十余年,時人譽為“元臣”、“名相”。他不但足智多謀,本身度量、器識都是上品,受到馮夢龍等人的推崇;現(xiàn)代學者對其則多有爭議,也有一些人對他持有肯定態(tài)度,如譚平先生認為徐階對比與其學生張居正,更加沉穩(wěn)也更少貪戀權位。徐階在任內(nèi)培養(yǎng)了張居正等政治家,在任期間試圖改變內(nèi)閣在朝廷中的位置,對后期內(nèi)閣制度做出很大影響;同時又試用新晉官員用他的方法教導宦官,試圖依靠義理讓他們不成為劉瑾等人的后繼者,也可以藉此改變宦官在朝廷的面貌和作用。另一方面,抗倭寇名將張經(jīng)被冤殺,以及胡宗憲瘐死獄中,也都是徐階所一手造就,甚至高拱與張居正日后不和,亦與徐階不無關系。。在徐階致仕后,由于家中子弟作惡多端,徐階被牽扯其中,多次與牢獄只有毫厘之差,甚至不得不致書好友求救,高拱等人同時又以舊案詰難徐階。直到萬歷十一年,徐階于華亭家中逝世,贈太師、謚文貞。
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589 【介紹】: 明四川南充人,字子正,號南岷。嘉靖十一年進士。授戶部主事,遷御史,以劾吏部尚書汪鋐,謫亳州判官。調(diào)任蘇州知府,有政聲。累擢左都御史。御史齊康為高拱劾徐階,廷言康懷奸黨邪,帝為謫康。給事中張齊摘康疏語再論階,廷即發(fā)齊奸利事,齊亦得罪。及高拱再相,廷被斥為民。后復官。
王廷(1504年—1591年),字子正,號南岷,四川順慶府南充縣人。嘉靖壬辰進士,累官左都御史,隆慶初因得罪高拱去職。萬歷十七年(1591年)去世,卒謚恭節(jié)。
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505—1578 【介紹】: 明山東德平人,字與立,號與川。嘉靖八年進士。歷官為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以清廉稱。忤嚴嵩,勒致仕。隆慶元年起戶部尚書。奏定國計簿式,頒行天下。隆慶、萬歷間,徐階、高拱、張居正先后用事,守禮持正獨立,周旋其間。以左都御史致仕。有《靜思稿》。
葛守禮(1505年—1578年),字與立,號與川,山東德平縣(今臨邑縣德平鎮(zhèn)葛老莊)人。嘉靖七年解元,聯(lián)捷進士。歷仕世宗、穆宗、神宗三朝,凡47年。官至戶部尚書。謚端肅。出身農(nóng)家,家貧好學,師從齊清齋。二十四歲登嘉靖七年(1528年)山東鄉(xiāng)試第一名,嘉靖八年(1529年)聯(lián)捷己丑科會試第二百二十四名,三甲二十四名進士,授彰德府推官。歷任兵部主事,禮部儀制司郎中,二十一年十月升河南提學副使。二十四年八月遷山西左參政,歷山西按察使,進陜西左布政使,二十九年(1550年)七月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三十年三月入京擔任戶部右侍郎,六月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督理宣、大、山西等處糧餉。九月回京,改任吏部右侍郎。三十三年四月升吏部左侍郎,三十四年七月遷南京禮部尚書,三十五年三月被大學士李本彈劾,被令致仕。隆慶元年(1561年),起用葛守禮為戶部尚書,六月以母老乞終養(yǎng)歸。四年二月再起為刑部尚書,十一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萬歷三年(1575年)六月,告老還鄉(xiāng),加授太子少保。曾為郭諶寫《墓志銘》。萬歷六年(1578年)五月辭世,贈太子太保,謚端肅?!?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維基
歸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5日),字熙甫,一字開甫,直隸昆山縣(今蘇州昆山市)人,明朝文學家,早年因老家在昆山項脊涇(今屬昆山市玉山鎮(zhèn)),自號項脊生,晚年居于震澤(太湖的雅稱)附近,人稱震川先生。因曾任南京太仆寺丞,又稱歸太仆。歸有光與王慎中、唐順之詩文唱和,合稱嘉靖三大家。嘉靖三家與茅坤等人同尊唐宋古文,是為“唐宋派”。歸有光又與浙江德清的胡友信齊名,世稱“歸、胡”,并列《明史·列傳·文苑》。歸有光生于正德元年臘月二十四日(1507年1月6日),歸家為昆山世族,先世多以文學著稱,祖母是太常寺少卿夏昶的孫女。但歸有光這一支并不顯赫,祖父歸紳、父親歸正均未入仕,且歸有光父叔輩感情不睦,互搶祖輩家產(chǎn)鬧翻不往來,故歸有光討厭父方歸姓親屬,與祖母與母親等女性親屬感情密切。歸有光自幼聰穎,九歲能屬文,十歲寫《乞醯論》流傳至今。師事同縣名儒魏校,喜讀《史記》以及唐宋八大家之文,也閱佛家《大藏經(jīng)》。嘉靖四年(1525年),歸有光以童子試第一名補為蘇州府學生員,時年十八歲,后以貢生選入南京太學。嘉靖十九年(1540年),歸有光受到主考官張治的賞識,舉應天鄉(xiāng)試第二名。以后的二十年,八次禮部會試均落第,對科舉失望。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遷居嘉定(今屬上海)之安亭江邊,講學授徒二十年之久,從者數(shù)百人,自號「震川」,因太湖古稱「震澤」,也尊敬當時的文士何震川。
人物簡介
【生卒】:?—1586 【介紹】: 明福建晉江人,字明舉,號葵峰。嘉靖八年進士。由長興知縣選刑科給事中,歷官兵部侍郎。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改督川、湖、貴諸州軍務。遷南京刑部尚書,尋罷歸。卒謚恭肅。有《昭代典則》、《海塘記》。維基
黃光升(1506年—1586年),字明舉,號癸峰、葵峰,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嘉靖己丑進士。累官至刑部尚書。嘉靖七年(1528年)福建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舉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會試第83名,三甲196名進士。授長興縣知縣,十四年十一月選授刑科給事中,十五年五月奉命覆核薊遼錢糧,同年母親去世丁憂。十九年復除兵科給事中,二十年二月出任浙江按察司僉事,二十三年正月升本省右參議,二十六年升任廣東副使,二十九年升四川左參政,三十二年四月升廣東按察使,三十三年四月升四川右布政使,三十四年二月轉四川左布政使。三十六年三月升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因平定叛亂,三十九年四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督湖廣川貴軍務,討伐苗族叛亂。四十年五月升工部右侍郎、提督大石窩,六月升南京戶部尚書,四十一年十月召入為刑部尚書。因與高拱不和,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以病乞休,辭職歸鄉(xiāng),四年三月起用為南京刑部尚書,屢辭待命,未即之官,給事中韓楫等以為遷延不敬,遂被下旨斥責,令致仕。萬歷十四年卒,贈太子少保,謚恭肅。著有《四書紀聞》、《讀易私記》。黃光升(號葵峰)與康朗(號盤峰)、張岳(號凈峰)并稱為明代泉州“三峰”。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生卒】:1508—1576 【介紹】: 明四川內(nèi)江人,字孟靜,號大洲。以博洽聞,最善王守仁學。文章雄快。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yè)。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訂城下之盟,當宣諭諸將,監(jiān)督力戰(zhàn)。貞吉合帝旨,立擢左諭德,監(jiān)察御史,奉旨宣諭諸軍。為嚴嵩所中傷,廷杖謫官。后累遷至戶部侍郎,復忤嵩奪職。隆慶初起官,歷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頗思改弦易轍,而與高拱不協(xié),遂乞休歸。卒謚文肅。有《文肅集》。
字孟靜,內(nèi)江人。嘉靖乙未進士,選庶吉士。累官禮部尚書,入直文淵閣,加太子太保,贈少保。謚文肅。有集。維基
趙貞吉(1508年—1576年),字孟靜,號大洲,四川成都府內(nèi)江縣桐梓壩人。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南宋右丞相趙雄十世孫。幼時聰慧,六歲能讀經(jīng),嘉靖七年戊子科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會試第十九名,二甲第二名進士,初任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王敏肅對他十分稱贊。后任右春坊右中允,管司業(yè)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升任左春坊左諭德,兼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之后因得罪嚴嵩,而被貶為貴州荔波縣典史,量移徽州通判,后歷任吏部文選司主事、郎中,光祿寺少卿、通政使司參議、右通政,光祿寺卿、戶部右侍郎,皆在南京。嘉靖四十年(1561年)始入為戶部右侍郎,又因得罪嚴嵩遭到罷職,隆慶改元,起用為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事。上幸學,暫掌祭酒事,出為南京禮部尚書;召入兼翰林院學士,協(xié)管詹事府事,尋拜文淵閣大學士。隆慶年間,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因與高拱不睦,遂辭官返家,在桂湖街講學,與楊慎、任瀚、熊南沙合稱“蜀中四大家”,著有《趙文肅公詩文集》。萬歷四年(1576年)三月十五日卒,享年69歲,贈少保,謚文肅。
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569 【介紹】: 明江西彭澤人,字司直,號柏庵。嘉靖三十八年進士。由蕭山知縣召為刑科給事中,劾罷大臣多人。隆慶初,附徐階而攻高拱,劾拱專權擅國。遷太常少卿。后高拱再起柄政,一敬懼,即日告歸,半道以憂死。
歐陽一敬(16世紀—1570年),字司直,江西彭澤人。明朝著名言官。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九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九十四名進士。任蕭山知縣,四十一年十一月考選,授刑科給事中,四十三年二月升本科右,七月遷戶科左。敢于彈劾權貴。四十四年六月劾罷禮部尚書董份,四十五年三月升兵科都給事中,論救吏科都給事中胡應嘉,又劾權臣高拱“威制朝紳,專權擅國”,迫使高拱乞休。嚴嵩倒臺后,言官爭相上疏論事,一敬尤其敢言。隆慶元年(1567年)巡視京營,二年二月升太常寺少卿,給假歸。四年(1570年)四月,高拱復出柄政,一敬當日即辭職歸里,途中憂懼而死。《明史》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