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毛紀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47—1519 【介紹】: 明江西南城人,字景鳴。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授編修。正德初遷南京太常寺卿。時劉瑾專權(quán),李東陽依違其間,玘雖為東陽所舉,仍貽書責(zé)之,且請削門生之籍。累擢南京吏部右侍郎,遇事嚴謹,為僚屬所敬服。七年冬,考績赴都,引疾致仕歸。博學(xué)好古文,追求奇奧,學(xué)者稱圭峰先生。卒謚文肅。有《類說》、《圭峰文集》。
明詩紀事·丙簽·卷九
玘字景鳴,商城人。成化丁未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侍讀、南太常少卿,進本寺卿,擢南吏部侍郎,引疾歸。嘉靖初,謚文肅。有《圭峰集》三十卷。 (《藝苑卮言》:黃五岳省曾言南城羅公玘好為奇古,而率多怪險饾饤之辭。居金陵時,每有撰造,必棲踞于喬樹之巔,霞思天想,成閉坐一室,客有于隙間窺者,見其容色枯槁,有死人氣,皆緩履以出。都少卿穆藝伊考墓銘,銘成,語少卿曰:「吾為此銘,瞑去四五度矣!」今其所傳《圭峰稿》者,大抵皆樹巔死去之所得也。 《國史唯疑》:羅圭峰由輸粟入監(jiān),年四十馀。祭酒丘文莊公議南士不聽北留,羅固請至再三,受撲不挫,面數(shù)之曰:「若能識幾字?崛強乃爾!」大聲應(yīng)曰:「唯中秘書未讀耳!」丘異之,識其名堂柱。再試義奇甚,六館士莫有及者。驚嘆為延譽于朝,遂以其年發(fā)解聯(lián)第,蔚為名儒。 田按:景鳴鄉(xiāng)舉出西涯之門。西涯依違劉瑾,景鳴寄書責(zé)之云:「屢更變故,雖嘗貢書,然不敢頻頻者,恐彼此無益也。今則天下皆知忠赤竭矣,大事亦無所措手矣!《》曰:『不俟終日』,此言非歟?彼朝夕獻諂以為當依依者,皆為其身謀也。不知乃公身集百詬,百歲之后,史冊書之,萬世傳之,不知此輩亦能救之乎?白首老生,受恩居多,致有今日,然病亦垂死而不言,誰復(fù)言之?伏望痛割舊志,勇而從之,不然請先削門生之籍,然后公言于眾,大加誅伐,以彰叛恩者之罪,生亦甘焉。」此書可以報舉主矣。景鳴文章綽有矩范,詩非所長,作文至瞑去四五度,劉彥和文章傷命之戒,諒哉!)
維基
羅玘(1447年—1519年),字景鳴,號圭峰,江西南城睦安鄉(xiāng)磁圭人,是明朝中葉政治人物和學(xué)者,成化丁未進士。
他曾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
見陳學(xué)霖《宋明史論叢》(2012年由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第185頁「明朝「國號」的緣起及「火德」問題」。
學(xué)者稱他為圭峰先生。
羅玘出生于仕宦家族,在家中四兄弟之中(羅網(wǎng)、羅坦、羅經(jīng)、羅純)排行第二。
羅玘自幼敏而好學(xué),博覽群書。
年少時,他入國子監(jiān)。
祭酒丘浚試其文章,結(jié)果令人甚為嘆服。
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羅玘中式順天鄉(xiāng)試解元。
次年中進士,并被選為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一職,進侍讀見黃佐《翰林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卷九〈經(jīng)筵恩賚〉)第966頁:「正德元年〔1506〕,開經(jīng)筵,賜宴及白金?幣有差。
知經(jīng)筵事者,太師兼太子太師英國公張懋,??????太常少卿兼侍讀費宏,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讀毛澄,左春坊左諭德兼侍講毛紀、傅圭,右春坊右諭德兼侍講蔣冕,侍讀羅玘,修撰石寶也?!?。。
他從此更加鉆研古文,經(jīng)常手不釋卷,誦讀不輟。
另外,羅玘為人嚴謹,勤政務(wù)實,勇于直言正諫,所以為世人敬畏。
弘治九年(1496年),武岡知州劉遜被岷王膺鉟誣陷下獄。
給事中龐泮、御史劉紳等前來進諫,同囚于獄中。
見《明史》(四庫全書本)卷15:「夏四月戊子以岷王膺鉟奏逮武岡州知州劉遜、給事中御史龐泮、劉紳等諌下錦衣衛(wèi)獄」。
于是,羅玘進言應(yīng)以寬容態(tài)度去處理國家事務(wù)。
弘治十一年(1498年),宦官李廣得罪太皇太后而自殺身亡。
他遺下一書記述群臣與其交往之事。
明孝宗閱后十分震怒,于是下令捉拿其黨羽。
羅玘上疏言孝宗不能只靠一封李廣的遺書去治大臣罪,否則延禍無辜。
他建議只要密加查訪就可以迫使確實牽涉在內(nèi)的人引疾而退或者以其他事宜斥責(zé)他們,以免人人自危,有失朝尊。
到了弘治十八年(1505年),戶部郎中李夢陽應(yīng)詔上書,卻遭壽寧侯張鶴齡誣陷下獄。
羅玘為其申訴得以保全。
及后羅玘升為侍讀。
見《明史》(四庫全書本)卷286:「羅玘傳臣請降敕密諭使引疾退或斥以他事庶,不為朝廷羞而仕路亦清。
李夢陽下獄,玘言壽寧侯托肺腑當有以保全之。
夢陽不保為侯累,帝深納焉,秩滿進侍讀?!?。
在正德元年(1506年),羅玘升為南京太常寺少卿。
時正值宦官劉瑾亂政,大學(xué)士李東陽依附權(quán)勢,逢迎劉瑾。
但朝政多有微言。
羅玘雖然為李東陽所推薦,反而能棄私交而不毀大義。
他修書予李氏,責(zé)備他助紂為虐,并與他斷絕交往。
不久,他升為太常寺卿。
直至正德二年(1508年),他又升為南京吏部右侍郎。
當時宦官劉瑾導(dǎo)明武宗享樂、矯旨行事,以致國庫空虛。
而朝臣亦上疏勸諫,言辭激切。
但明武宗不納諫,羅玘因此而常常憂慮國事。
四年后,即正德七年(1512年),他入京考績,托病辭官歸隱,從此潛心學(xué)問。
他于《紅梅》一詩曾抒發(fā)了他當時托病辭官的心境:「西湖殘雪候多時,卻恨前年被雪欺。
且學(xué)杏花紅似錦,暫邀啼鳥到南枝。
」另外,羅玘辭官后看到地方官吏對百姓不斷加重苛捐雜稅而深感不安。
在正德九年(1514年),寧王朱宸濠圖謀叛逆,他因素仰羅玘名聲,便派人送來厚禮以結(jié)交羅玘。
但羅玘堅拒不受,避居金溪深山。
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宸濠發(fā)動叛亂。
羅玘雖然抱恙,仍然修書一封聲討寧王,并與朝廷守臣相約討伐之事。
但是還未成事羅玘便病歿。
其遺體葬于金溪三十一都張公嶺項山寺左側(cè)。
以上資料根據(jù)羅玘《文肅公圭峰羅先生文集》整理而成。
羅玘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圭峰書院,著書立說。
其一生著有《圭峰文集》18卷,《續(xù)集》14卷,《類說》2卷及《圭峰奏議》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彥,號熊峰。成化二十三年與兄石玠同舉進士。與修《大明會典》。累擢為禮部尚書兼學(xué)士掌詹事府事。授檢討。嘉靖三年以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直內(nèi)閣。守己鯁狷,持論堅確,進退凜然。辭歸時襆被一車而已,都人嘆其廉潔。所作詩淹雅清峭,諷諭婉約,有詞人之風(fēng)。有《熊峰集》、《恒陽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邦彥,槁城人。成化丁未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歷掌翰林院禮部尚書,轉(zhuǎn)吏部,入直文淵閣,進武英殿大學(xué)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贈太保,謚文隱,更謚文介。有恒陽集。
維基
石寶(1464年—1528年),字邦彥,號熊峰,直隸藁城縣人。
成化丁未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
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名(亞元)。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檢討。
數(shù)次稱病居家,直到弘治末年才升任修撰。
正德改元,提拔為南京侍讀學(xué)士,歷任南京國子監(jiān)、北京國子監(jiān)祭酒,遷南京吏部右侍郎,改禮部,進左侍郎。
上疏力諫武宗前往宣府,不報。
改掌翰林院事。
正德十六年(1521年)拜禮部尚書,掌管詹事府。
世宗即位,石寶取代王瓊,任吏部尚書。
其為人剛直方正,謝絕請托,引起內(nèi)閣楊廷和不快。
僅僅兩個月即卸任,重掌詹事府。
嘉靖元年(1522年),奉旨祭祀闕里及泰山。
事竣還家,多次請求致仕,言官因其德高望重,紛紛上書請留,于是仍然起用。
嘉靖三年(1524年)五月,任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入?yún)C務(wù)。
“大禮議”爆發(fā)后,廷臣伏闕抗爭,石寶和毛紀都參與相助,無濟于事,后終因直言敢諫去職。
歷加太子太保,直至少保。
嘉靖七年(1528年)冬卒,謚文隱。
隆慶初年,改謚文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68—1535 【介紹】: 明江西鉛山人,字子充。成化二十三年進士第一。授修撰。正德中,累遷戶部尚書,以拒與幸臣錢寧及寧王宸濠交結(jié),被誣構(gòu),遂乞歸。世宗即位,復(fù)起,入閣輔政,數(shù)勸帝革武宗弊政后代楊廷和為首輔,為張璁等攻訐,致仕。及璁等去位,再起為原官,尋卒,謚文憲。。有《武廟初所見事》、《宸章集錄》、《費文憲集》
黃鶴樓志·人物篇
費宏(1468~1535) 明代官員、學(xué)者。字子充,號健齋、鵝湖,晚號湖東野老。江西鉛山人。成化十九年(1483)鄉(xiāng)試解元,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狀元,授修撰。其后三次入閣,歷官禮戶吏三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加太子太保、首輔官加太子太師,卒謚文憲。有《鵝湖摘稿》《費文憲集》。有七古《登黃鶴樓步中丞秦公和少師韻》。
明詩紀事·丙簽·卷九
宏字子充,鉛山人。成化丁未第一人及第,授修撰。歷贊善、諭德,太常少卿,兼侍讀,擢禮部侍郎,進尚書,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參預(yù)機務(wù)。加太子太保,進武英殿大學(xué)士,改戶部尚書,致仕。嘉靖初,起原官,加少保,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xué)士,再進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xué)士。卒贈太保,謚文憲。有《鵝湖摘稿》二十卷。 田按:世宗朝,先以議禮,次以齋醮,君子小人,迭為消長,然其初政,如費文憲、楊文襄、石文隱輩,未嘗不傾心延接,君賡臣和。史稱帝御平臺賜宏御制七言一章,命輯倡和詩集,署宏銜曰「內(nèi)閣掌參機務(wù)輔導(dǎo)首臣」。嘆其尊禮,前剛此未有。馀檢《宸章輯錄》,帝賜文憲詩云:「每從古訓(xùn)尋治理,歌詠研磨陶性情。詩成朕意或未愜,中侍傳宣出紫清?!官n文襄詩云:「才兼文與武,內(nèi)外資安攘。寬朕西顧憂,遂使吾民康。」賜文隱詩云:「卿以延薦入,性資特剛方。在木類松柏,在玉如圭璋??煞衩揩I贊,忠實無他腸?!箯堣?、桂萼以議禮貴,忌宏寵,萼言「詩文小技,不足勞圣心,且使宏得馮寵靈,淩壓朝士。」未幾,宏、缶皆去,一清被傾陷,發(fā)憤疽發(fā)背死,而缶致仕,后卒,且得下謚矣。
維基
費宏(1468年—1535年),字子充,號健齋,又號鵝湖,晚號湖東野老,江西鉛山縣橫林(今河口鎮(zhèn)柴家村)人,祖籍湖廣永興(今湖北陽新),狀元。
成化十六年(1480年)中廣信府童子試文元。
成化十九年(1483年)中江西鄉(xiāng)試舉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登丁未科狀元,年僅十九歲,為翰林院修撰,成為明代最年輕的狀元翰林,八月,參修《憲宗實錄》,進左贊善,直講東宮,進左諭德。
明武宗繼位后,升為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參與修撰《孝宗實錄》,充日講官。
正德二年(1507年)升為禮部右侍郎,后轉(zhuǎn)為左侍郎。
正德五年(1510年)為禮部尚書,次年兼文淵閣大學(xué)士,參預(yù)機務(wù),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xué)士,進為戶部尚書。
寧王朱宸濠蓄意謀反,對費宏“以?幣珍玩”相饋贈,費宏拒絕,道:“聞寧王輦金入京,謀復(fù)護衛(wèi),若聽他所為,我江西人必?zé)o噍類,我在閣一日,必不允行。
”遭攻訐,被迫辭歸。
明世宗即位后,重新起用,加少保,進入內(nèi)閣,與楊廷和、蔣冕、毛紀等一同輔政、幫助革除武宗弊政。
楊廷和辭職后,費宏擔(dān)任首輔,加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xué)士。
大禮議中,其為張璁、桂萼所陷害,嘉靖六年(1527年)二次致仕。
嘉靖十四年(1535年)再度復(fù)官,世宗賜“舊輔元臣”銀章。
不久即卒,贈太保,謚文憲。
著有《費文憲集選要》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7—1567 【介紹】: 即朱厚熜。
明朝皇帝。
憲宗孫,興獻王朱祐□子。
正德十六年,因大臣議,以武宗從弟身份入繼帝位。
次年,改元嘉靖。
即位后議興獻王尊稱。
群臣據(jù)禮教,謂當以孝宗為“皇考”,稱本生父為叔。
帝怒,謂父母不可更易。
進士張璁迎合帝意,上疏請加興獻尊號,于是“大禮議”起。
自元年至三年,初則勉從眾意,稱本生父母為興獻帝后,不加“皇”字;終則尊為皇考。
首輔楊廷和、蔣冕、毛紀先后因而罷去,廷臣下獄者一百數(shù)十人,廷杖致死者十七人。
張璁、桂萼等由此進用。
以后余波不息,助長報復(fù)奔競之風(fēng),朝政益紊。
帝又欲服藥求仙,中葉以后,用事之臣皆以“青詞”(醮祀時告神之文)得信用,嚴嵩自嘉靖二十一年入閣,二十三年為首輔,至四十一年始罷,以一人而系二十余年之朝局。
輔臣如夏言,敢言者如楊繼盛皆遭殺害。
韃靼俺答兵臨京師城下,東南倭患嚴重。
嚴氏敗后,帝仍深居西苑,專事齋醮,終以服金石藥中毒,卒于四十五年十二月。
明詩紀事·甲簽·卷一(上)
世宗諱厚熜,興獻王子,憲宗之孫。武宗無子,入繼大統(tǒng),建元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崩,葬永陵。有《詡學(xué)詩》一卷,《宸翰錄》一卷,《詠和錄》一卷,《詠春同德錄白鵲贊和集》一卷。 (《名山藏》:世宗中興藩服,淹貫經(jīng)史,杰作奇思,遠繼高帝。 《殿閣詞林記》:嘉靖八年,正月元夕,臣道南應(yīng)制撰燈詞十五首以進。上親制一章云:「黃道開蓬殿,青陽溢泰穹。賞春才令節(jié),養(yǎng)志自慈宮。珠佩軒車從,霞觴祝頌同。千秋還萬歲,物阜與民豐。」九年七月,敬一亭成,上復(fù)命儒臣落成,錫宴進詩。十年,演馬環(huán)碧殿,御制歌詞賜同游,諸臣和之。十三年,臣自徽州賜環(huán),上親灑《鐘粹宮詞》,命和之,賜金綺有差。 《弇山堂別集》:肅廟以禮部尚書席書病目,賜詩問之,期以弼亮。以刑部尚書趙鑒致仕,賜詩送之,嘉其止足。皆龍箋禦墨,天書煥爛,真?zhèn)骷抑翆?,耀世之盛事也?《野獲編》:世宗初政,每于萬幾之暇,喜為詩,時命大學(xué)士費宏、楊一清更定,或御制詩成,令二輔臣屬和以進,一時傳為盛事。而張璁等用事,自愧不能詩,遂露章攻宏,誚其以小技希恩。上雖不詰責(zé),而所出圣制漸希矣。上嘗命一清擬賦《上元詩》進呈,有「愛看冰輪清似鏡」,上以為似中秋,改云「愛看金蓮明似月」。一清疏謝,以為「曲盡情景,不問而知為元宵矣。圣資超悟,殊非臣下所及」,信乎非一清所及也,惜為璁輩所撓,使天縱多能,不遑窮神知化耳。)
毛九華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毛九華,字含章,生卒不詳,山東萊州府掖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崇禎年間為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好風(fēng)聞奏事,以參劾左都督毛文龍率兵入侵山東,禮部尚書溫體仁刊行歌頌魏忠賢的詩集兩件事而聞名,但實際上都屬離奇的誣告。
毛九華出身于掖縣名門毛氏,其先世有嘉靖朝首輔毛紀,太仆寺卿毛渠等。
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天啟年間歷官山西襄垣縣、直隸武清縣、直隸遵化縣知縣等職,崇禎元年(1628年)起用為江西道御史,首劾左都督毛文龍“大掠登萊”;次劾禮部尚書溫體仁詩頌魏忠賢,名聲大噪。
清軍南下后降清,授河南道御史,巡按江寧,成為總督洪承疇的得力助手,執(zhí)行剃發(fā)令甚力。
后以病乞休,死后入祀鄉(xiāng)賢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