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約690—約756 【介紹】: 唐京兆長安人,字少伯。玄宗開元十五年擢進士第,補秘書省校書郎。后又以博學宏詞登科,授汜水尉。以故貶嶺南,北歸,遷江寧丞。晚年又貶龍標尉。故世又稱王江寧、王龍標。以世亂還鄉(xiāng),道出濠州(一作亳州),為刺史閭曉丘所殺。工詩,擅長七絕,以邊塞詩《出塞》、《從軍行》等知名。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6? 字少伯,排行大,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以曾官江寧(今江蘇南京)丞、龍標(今湖南洪江西南)尉,后人因稱“王江寧”、“王龍標”。玄宗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二十二年登博學宏詞科,遷汜水尉。越數(shù)年,以事謫嶺南。二十八年北返,改江寧丞。史傳稱后以“不護細行”,又貶龍標尉。安史亂起,昌齡避亂江淮一帶,觸忤濠州刺史閭丘曉,為曉所殺。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昌齡為開元、天寶間杰出詩人。所作多邊塞軍旅、宮怨閨情及送別之什,清剛俊爽,深厚婉麗。時人殷璠以為“元嘉以還,四百年內(nèi),曹、劉、陸、謝,風骨頓盡,今昌齡克嗣厥跡”,稱其詩“驚耳駭目”,乃“中興高作”。(原出《河岳英靈集》卷中,茲據(jù)《唐詩紀事》卷二四所引)《唐才子傳》卷二本傳云是“時稱‘詩家夫子王江寧’”。昌齡特擅七絕,明王世貞以為可“與太白爭勝毫厘,俱是神品”(《藝苑卮言》卷四)。詩集注本有今人李云逸《王昌齡詩注》。另有《詩格》傳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4卷?!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4首又4句。唐詩匯評
王昌齡(694?-756?),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727),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校書郎。二十二年,舉博學宏辭科,授汜水尉。獲罪謫嶺南,二十七年遇赦北還。二十八年冬,為江寧尉。天寶中,貶龍標尉。安史亂起,北歸,為濠州刺史閭皇曉所殺。世稱“王江寧”或“王龍標”。昌齡工詩,時稱“詩家天子”;尤長七絕,與李白共稱“聯(lián)璧”。有《王昌齡集》五卷,已佚。又著《詩格》二卷,《詩中密旨》一卷,今傳本多疑非原著。有《王昌齡集》二卷和《王昌齡詩集》三卷行世,《全唐詩》編詩四卷:今人李云逸有《王昌齡詩注》。黃鶴樓志·人物篇
王昌齡(698—約756) 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727)進士,授校書郎,改汜水縣尉,再遷江寧縣丞,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西)縣尉,世稱“王江寧”或“王龍標”。赴江夏(今武昌)游玩時曾作惜別詩《送人歸江夏》,因情造景,借黃鶴樓抒情,表現(xiàn)了友人間的無限眷戀和依依惜別之情。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一
昌齡字少伯。江寧人。第進士。補秘書省校書郎。又登博學宏詞科。再遷泛水尉。貶龍標尉。以世亂還鄉(xiāng)里。為刺史閭邱曉所殺。
作品評論
元嘉以還,四百年內(nèi),曹、劉、陸、謝、風骨頓盡。頃有太原王昌齡,魯國儲光羲頗從厥跡,且兩賢氣同體別,而王稍聲峻。新唐書本傳
昌齡工詩,緒密而思清,時謂王江寧云。唐才子傳
昌齡工詩,縝密而思清,時稱“詩家天子王江寧”,蓋嘗為江寧令。與文士王之渙、辛漸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唐詩品》
少伯天才流麗,音唱疏越。七言小詩兒與太白比肩,當時樂府采錄無出具右。王言古作與儲光羲不相下,而稍逸致可采,高才玩世,流蕩不持,卒取閭丘之禍,輕華之致,不并圭璋,豈亦定見耶!朱警《王昌齡詩集跋》
少伯詩為中興名家,與儲光羲相埒,而少伯稍聲峻,多遠調(diào)。至如“飛雨祠工來,靄然關(guān)中暮”、“東峰始含景、了了見松雪”,興象融化,有遺音矣。《藝苑卮言》
七言絕句,王江寧與太白爭勝毫厘,俱是神品。藝圃擷馀
絕句之源,出于樂府,貴有風人之致,其聲可歌,其趣在有意無意之間,使人莫可捉著。盛唐惟青蓮、龍標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詩藪
江寧《長信詞》、《西宮曲》、《青樓曲》、《閨怨》、《從軍行》,皆優(yōu)柔婉麗,意味無窮,風骨內(nèi)含,精芒外隱,如清廟朱統(tǒng),一唱三嘆。詩藪
摩詰五言絕,窮幽極玄;少伯七言絕,超凡入圣,俱神品也。詩藪
杜陵、太白七言律絕,獨步詞場;然杜陵律多險拗,太白絕間率露,大家故宜有此。若神韻于云,絕無煙火,深衷隱厚,妙協(xié)《蕭韶》,李頎、王昌齡故是千秋絕調(diào)。詩藪
李(白)詞氣飛揚,不若王之自在,然照乘之珠,不以光芒殺直;王句格舒緩,不若李之自然,然連城之璧,不以追琢減稱。李作故極自然,王亦和婉中渾成,盡謝爐陲之跡;王作故極自在。李亦飄翔中閑雅,絕無叫噪之風,故難優(yōu)劣,然李詞或太露,王語或過流,亦不得護其短也。詩鏡總論
王龍標七言絕句,自是唐人騷語,深情苦恨,襞積重重,使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惜后人不善讀耳。詩鏡總論
書有利澀,詩有難易,難之奇,有曲澗層巒之致;易之妙,有舒云流水之情,王昌齡絕句,難中之難;李青蓮歌行,易中之易。難而苦為長吉,易而脫為樂天,則無取焉??傊?,人力不與,天致自成,難易兩言,難可相忘耳。詩鏡總論
專尋好意,不理聲格,此中晚唐絕句所以病也,詩不待意,即景自成;意不待尋,興情即是。王昌齡多意而多用之,李太白寡意而寡用之:昌齡得之椎煉,太白出于自然,然而昌齡之意象深矣。唐詩歸
鐘云:人知王、孟出于陶,不知細讀儲光羲及王昌齡詩,深厚處益見陶詩淵源脈絡。善學陶者寧從二公入,若從五、孟入。《全唐風雅》
鐘云:龍標七言絕妙在全不說出,讀未畢,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見矣,然終亦說不出。 黃紹夫云:唐七言絕句當以王龍標為第一,以其比興深遠,得風人溫柔敦厚之體,不但詞語高古而已。姜齋詩話
七言絕句,唯王江寧能無疵颣,儲光羲,崔國輔其次者,至若“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句非不煉,格非不高,但可作律詩起句,施之小詩,未免有頭重之病。若“水盡南天不見云”、“水和三日蕩輕舟”、“囊無一物獻尊親”、“玉帳分弓射虜營”,皆所謂滯累,以有襯字故也。其免于滯留者,如“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則又疲茶無生氣,似欲匆匆結(jié)煞。《詩辯坻》
龍標七言古,氣勢太峻而才幅狹,然迅快流爽,又一格也。圍爐詩話
吳敬夫云:龍標七絕名手,五古筆法高妙,往往為理障所掩,如“精意莫能論”,“獨立君始悟”、“海靜月色真”、“寥寥天府空”、但便人剿襲,故愚者入其鬼窟中。豈若“久之風榛寂,遠聞樵聲至”、“不信沙場苦,君看刀箭?!?,頓挫雄渾也? 王昌齡五古,或幽秀,或豪邁,或慘側(cè),或曠達,或剛正,或飄逸,不可物色。圍爐詩話
原詩王龍標七絕,如八股之王濟之也,起承轉(zhuǎn)合之法自此而定,是為唐體,后人無不宗之。
七言絕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齡,李俊爽,王含蓄,兩人辭、調(diào)、意俱不同,各有至處。《歷代詩法》
龍標五古,勝情曠致,刊落凡俗。龍標七絕,如高翼矯風,半空落響,危峰墮月,哀壑承泉,首首同調(diào),一見一新,非惟獨秀當時,抑已擅場千古。《唐詩別裁集》
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謂之唐人《騷》語可。石洲詩話
龍標精深可敵李東川,而秀色乃更掩出其上。若以有明弘正之間徐迪功尚與李、何鼎峙,則有唐開、寶諸公,太白、少陵之外,舍斯人其誰與歸?《挹翠樓詩話》
有識者皆當戒心讀王龍標“大漠風塵”、“白馬金鞍”、“馳道楊花”諸作,止用一二字暗中托諷,使深心人于言外領會,意境既超,婉而不露,此其七絕所以獨冠三唐。《唐七律雋》
襄陽、龍標、供奉,雖不以七律名家,然視右丞、嘉州,少陵者公,別有一種神氣,有精采而無滯色,此盛唐之所以為盛也。《峴傭說詩》
孟浩然、王昌齡、常建五言清逸,風格均與摩詰相近,而篇幅較窘。學問為之,才力為之也。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鮑明遠,縮作短篇,自成幽峭。七絕擅名,亦由關(guān)塞之詞,江山所助。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331—1395 【介紹】: 元明間蘇州府吳縣人,字止仲,號淡如居士,又號半軒,亦號楮園。淹貫經(jīng)史百家,議論踔厲。元末授徒齊門,與高啟、徐賁、張羽等號為十友,又稱十才子。富人沈萬三延為家塾師。明洪武初,有司延為學官。旋謝去,隱于石湖。赴京探二子,涼國公藍玉聘于家館。藍玉黨案發(fā),行父子坐死。能書畫,善潑墨山水,有《二王法書辨》,另有《楮園集》、《半軒集》等。明詩紀事·甲簽·卷八
行字止仲,長洲人。洪武末,坐藍玉黨死。有《半軒》,《楮園》二集。(《四庫簡明目錄》:王行詩格清剛駿爽,在「北郭十子」內(nèi),與高啟亦稱敵。《筆精》:吳郡王止仲,國初布衣也。王文恪筆記稱其才敏,嘗識姚廣孝于未遇。余嘗得楊文敏公遺書,中有王行《半軒文集》十二卷,寫本也。其詩不甚多,如:「高館疏簾晚乍開,讀書聲里故人來。山中本自無塵土,催得家僮掃綠苔。」清逸可誦。田按:「北郭十子」,能畫者五人。幼文畫跡流傳最多,孟載、來儀、仲溫、止仲今罕傳者。止仲喜潑墨成山水,時人謂之王潑墨。自題所作畫詩云:「高館良宵睡思遲,葛巾重著半曛時。都將滿抱林泉興,付與閑窗墨半池。」可想見盤礴之趣矣。)
人物簡介
升字景東,吳人。有《西巖集》、《具區(qū)百詠》。(吳定璋《七十二峰足徵集》:景東輯《太湖志》,王文恪采掇為《震澤編》。著述甚富,梓行者有《西巖集》、《具區(qū)百詠》。)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孟仁,號天樂道人。永樂二十二年進士。授行人。使占城,海行遇颶,神色不變。升桂林知府,在郡十年,有政績?,幟衿鹗拢萑肷絼窀?,事即平息。升廣東參政。性慷慨,疏財篤義,居官三十年,田廬不改其舊。明詩紀事·乙簽·卷十六
惠字孟仁,吳人。宣德丁未進士,除行人,歷官桂林知府、廣西參政。田按:孟仁有《投洋》詩云:「使臣雖渺軀,威靈挾玉冊。煌煌大明詔,海君敢失職。告爾應有知,安瀾送飛驛。」王鏊《震澤編》云:「孟仁使占城時,海風暴作,操筆為文,投洋水中,風濤頓息。」當即指此詩也。孟仁《入義寧峒》一篇,具體昌黎,毋謂永、宣間無作家也。
人物簡介
【生卒】:1427—1509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啟南,號石田,又號白石翁。少時從學于陳孟賢,博覽群書。文章得力于《左傳》,詩宗白居易、蘇軾、陸游,字仿黃庭堅。畫取法宋元諸家,自成一家,為一代大師,又與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稱明吳門四大家,而文、唐均其后輩。終身未仕。興至對客揮灑,煙云盈紙。畫成自題詩或作題記,亦多精采。詩畫傳布天下。有《客坐新聞》、《石田集》、《江南春詞》、《石田詩鈔》、《石田雜記》。詞學圖錄
沈周(1427-1509) 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吳門人。明畫壇四家之一, "吳門畫派"班首,影響深遠。曾祖父為王蒙好友,父恒吉是杜瓊學生,書畫乃家學。詩學白、蘇、陸。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啟南長洲人有石田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啟南,恒吉子。景泰中,郡守以賢良應召,辭不赴。有石田集。明詩紀事·丁簽·卷十一(上)
周字啟南,長洲人。景泰中,以賢良薦,辭不赴。有《石田集》十卷。(《四庫總目》:周以畫名一代,詩非其所留意。晚年畫境彌高,頹然天放,方圓自造,惟意所為。詩亦揮灑淋漓,自寫天趣。蓋不以字句取工,徒以棲心丘壑,名利兩忘。風月往還,煙云供養(yǎng)。其胸次本無塵累,故所作亦不周不琢,自然拔俗。寄興于町畦之外,可以意會而不可加之以繩削。其于詩也,亦可謂教外別傳。《懷麓堂后槁》:石田寄意林壑,博涉古今圖籍。以毫素自名,筆勢橫絕,夐出蹊徑,片楮疋練,流傳遍天下。情興所到,或形為歌詩,互以相發(fā)。《匏翁家藏集》:石田古今諸體,各臻其妙。溪風渚月,谷靄岫云,形跡若空,姿態(tài)倏變,玩之而愈佳,攬之而無盡。所謂清婉和平,高亢超絕者兼有之。《王鏊震澤集》:石田作繪事,峰巒煙云,波濤花卉,烏獸蟲魚,莫不各極其態(tài)。或草草點綴,而意已足,成輒自題共上,時稱二絕。《懷星堂集》:公壯歲詩純唐格,后更自不足,卒老于宋,悉索舊編毀去,后學者皆不知此,馀為惜之。《甫田集》:先生詩初學唐人,雅意白傅。既而師眉山為長句,已又為放翁近律,所作莫不合作。然其緣情隨事,因物賦形,開闔變化,縱橫百出,初不拘拘乎一體之長。《南濠詩話》:沈先生啟南以詩豪名海內(nèi),而其詠物尤妙。予少嘗學詩先生,如《詠門神》云:「檢爾功名惟故紙,傍誰門戶有長情?」楊花云:「借風為力終無賴,與水何緣卻托生。」又嘗作落花詩云:「美人天遠無家別,逐客春深盡族行。」不拘拘題目,而亦不離乎題目,茲其所以為妙也。《四友齋叢說》:馀至姑蘇,在衡山齋中,論及石田之詩,曰:「先生詩但不經(jīng)意寫出,意象俱新,可謂妙絕,一經(jīng)改削,便不能佳。今有刻集,往往不滿人意。」因口誦其率意者二三十首。即馀所見石田題畫詩甚多,皆可傳詠,與集中者如出二手,乃知衡山之論不虛也。《丹青志》:沈周繪事為當代第一,山水人物、花卉禽魚、悉入神品。其畫自唐、宋名流,及勝國諸賢,上下千載,縱橫百輩,兼總條貫,莫不攬其精微。每營一障,則長林巨壑,小市寒墟,高明委曲,風趣洽然,使夫鑒者若云霧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幾上,視眾作真培填耳。一時名士,如唐寅、文壁之流,咸出龍門,往往致于風云之表。信平國朝畫苑不知誰當并驅(qū)也!《六硯齋筆記》:沈啟南才情灑落,見于所作畫上題語,想其一時滿志,氣酣神縱,不知其工也。如《賦簾影》云:「誰放春云下曲瓊,一重薄隔萬重情。珠光蕩日花無語,疏影通風笑有聲。外面令人倍惆悵,里邊容眼自分明。知無緣分難輕入,敢當楊花燕子爭。」情思駘宕,如少年不自持者。夷考公生平篤行,乃知是廣平《梅花》耳。《六硯齋二筆》:沈石田小幀四時山水,仿北苑筆,在鳥戍人家,題句亦甚豪邁。中原七子輩談詩,謂啟南本富詩才,而以題畫取辦倉猝,故遂入別調(diào)。此猶咎張旭縱酒,吳生涂鬼,致筆蹤狼藉也,可笑。沈詩曰:「紅滿枝頭綠滿湖,水邊人影夕陽孤。春波消雪三千頃,賒與溪翁作酒壺。」「雪壓高居玉樹中,曉來寒栗不禁風。村沽急辦雙罌碧,卯飲聊充兩頰紅。」「長竿不屬忙人弄,要自閑人管領之。釣月哦風一般趣,黃塵沒馬是何時。」「湖上新晴宿雨收,平頭肪子貼天游。癭尊容得三千斛,大醉去題黃鶴樓。」又,十年前馀購得石翁奇畫一軸,幅闊二尺有咫,高六尺,作翠峰攢天,僅分兩聚,下略露陂麓,列樹五株,四直一偃,對岸兩松亭,亭中虛三尺馀,盡是云氣涌郁,掛之屏幾間,蒸然欲浮屋也。神來之妙如此。翁亦極滿志,題句云:「翠倚高天玉出奇,淋漓元氣太陰垂。匡廬嵩少憑君指,醉裹狂揮醒不知。」 《扣舷憑軾錄》:姑蘇沈啟南嘗有詩題趙子昂畫馬云:「隅目晶熒耳竹披,江南流落乘黃姿。千金千里無人識,笑看胡兒買去騎。」李文正公亦有一絕云:「宋家龍種墮燕山,猶在秋風十二閑。千載畫圖非舊價,任他評品落人間。」二詩之意,皆惜子昂事元之非也。《夷白齋詩話》:王文恪公鍪自內(nèi)閣歸時,石田先生病,亟遣人間之。答詩云:「勇退歸來說宰公,此機超出萬人中。門前車馬多如許,那有心情問病翁。」字墨慘淡難識,遂為絕筆。后二日而卒。今集中不載。《畫禪室隨筆》:石田先生于勝國諸賢名跡無不摹寫,亦絕相似,或出其上。獨倪迂一種澹墨,自謂難學。蓋先生老筆密思,于元鎮(zhèn)若淡若疏者異趣耳。《筆精》:沈啟南畫入神品,而詩亦清真可詠,不必觀丹青水墨,詩亦可當生綃粉本也。曹履吉《博望山人稿》:石田翁畫多用退筆,中鋒作小斧劈,當是以意少變北苑,而其源則實出巨然僧、梅道人,蒼郁秀潤,并極出藍之妙。張丑《清河書畫舫》:明畫學,自劉廷美開山之后,嘗推沈啟南為廣大教化主。如唐子畏之清真,文徵仲之古雅,足可南宗北派也。孫承澤《庚子消夏記》:嘗見石翁題畫有絕佳之詩,而集中俱不載,安得有心人,肯大為搜羅以成快編也。田按:明四家畫稱沈、文、唐、仇。白石翁畫、詩均是蒼堅一派,惟畫神明模范,深入董、巨之室,詩則不受拘束,吐詞天撥而頹然自放,俚詞諫言亦時攔入,然其奇警之處,亦非拘拘繩墨者所能夢見也。畫家有粗文細沈之目。馀見翁《和香亭圖》,工細絕倫,洵稱合作。獨借十洲不能詩,未免有彭淵材之恨耳。)
人物簡介
【生卒】:1431—1502 【介紹】: 明贛州府寧都人,字尚矩。成化五年進士。授編修。孝宗即位,遷右庶子。曾出使朝鮮。官至南京工部尚書。謚文僖。有《圭峰文集》、《使東日錄》、《朝鮮賦》。明詩紀事·丙簽·卷六
越字尚矩,寧都人。成化己丑第三人及第,授編修。歷侍讀、庶子,太常少卿,擢南禮部侍郎,進南工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謚文禧。有集四十二卷。 (《四庫總目》:《朝鮮賦》一卷,明董越撰。孝宗即位。越以庶子同刑科給事中王敞使朝鮮,因述所見聞以作此賦。又用謝靈運《山居賦》例自為之注,所言與《明史朝鮮傳》合,知其信而有徵,非鑿空也。)維基
董越(1430年—1502年),字尚矩,號圭峰,江西寧都人。探花及第。官至南京工部尚書,謚文僖。天順三年(1459年)舉己卯科江西鄉(xiāng)試。成化五年(1469年),登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成化十一年、十四年兩次奉旨出任科舉主考官,選中王鏊、梁儲等一代名臣。成化十八年,升翰林院侍讀,直經(jīng)筵,為孝宗講學九年。孝宗即位后,董越升右庶子兼侍講,奉命出使朝鮮,并撰寫《朝鮮賦》。弘治四年,參與纂修《憲宗實錄》成,升太常寺少卿,兼侍講學士,充日講官。不久,升為南京禮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書。弘治十五年去世,贈太子少保,謚文僖。
人物簡介
【生卒】:1440—1506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玉汝,號成齋。成化十四年進士,授庶吉士,出為給事中,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博學工詩,為古文,不屑尋常爛熟語,嘗與杜瓊、陳頎等合纂府志。有《成齋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玉汝,長洲人。成化戊戌進士,改庶吉士授戶科給事中歷南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有成齋集維基
陳璚(1440年—1506年),字玉汝,號成齋,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屬江蘇蘇州市)人。成化十四年進士,累官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正統(tǒng)五年(1440年)出生。早年出身國子生。與同郡王鏊、吳寬及沈周等過從甚密,并頗多書畫收藏。應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二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登戊戌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戶科給事中,升都給事中。累官南京左副都御史。為人善諫,曾上言彈劾寧陽侯陳輔諸多不法之事。弘治十七年,七月十五日,海賊施天泰行率12舟至太倉縱火搶劫,西至明子橋。朝廷命令陳氏與巡撫魏紳共剿之。魏紳命令知府林世遠將施天泰招降,免死,流放滇南。一年后,其馀黨施安等復猖獗。因此遭抨擊,遂致仕。正德元年(1506年)卒,年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