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張烈女

共 2 首
直隸天津明經(jīng)張廷锜字鼎彝女也許字同邑王垺將娶垺卒女聞之溺水死
古今人物之生,盡仰天地慈,天地亦賴人支持。
男兒百行不能踐,綱常往往鐘閨幃。
閨幃之所鐘,難易亦不同。
琴瑟既調(diào)弦忽斷,捐軀殉夫事每見。
雖云顧義不顧身,猶有恩情中系戀。
豈若親迎禮將成,合歡頓折孤鸞驚。
兇問驟至不展轉(zhuǎn),泰山一擲鴻毛輕。
夜臺不識良人面,安知兒女情繾綣。
但奉完璧還乾坤,貞魂豈冀旁人鑒。
同時更有烈婦殷,身殞慘酷人僉聞。
奇節(jié)真堪作儔匹,精靈攜手同芳芬
⑴ 同時殷烈婦姑有淫行迫其婦不從慘斃之
江陵戴烈婦詩 清末至民國 · 陳曾壽
人生孰無死,一死扶三綱。
天地將欲閉,見此麟鳳祥。
江陵張氏女,殉夫何從容。
絕命遺兄書,辭義嚴(yán)秋霜。
上言秋君死,茝義當(dāng)隨行。
一時茍怯死,萬日恨之長。
非謂無舅姑,非謂無弟兄。
非謂無女兒,所重沒世名。
童年母見背,及笄丁父喪。
今夏痛子夭,今復(fù)降此兇。
今隨秋君行,天帝在我旁。
下言女假巧,乳少今無娘。
長成多讀書,于兄終不忘。
是歲庚戌冬,張子旅上京。
哭妹感噩夢,晨寤大愕驚。
忽忽淚承頰,容貌為變更。
同人方慰薦,夢幻故荒唐。
翻然一紙書,開視刀劍傷。
事真乃非夢,失聲去堂堂。
張子赴喪歸,哽咽陳始終。
烈女適戴君,字沅名苣衡。
少小明詩書,事夫何溫良。
秋君苦鉆仰,痼疾已在床。
形影非一朝,至性知其剛。
立后答婦恩,預(yù)托諸母行。
諸母夙敬愛,聞言重兢兢。
烈女喻指意,笑謂非所望。
為寧諸母心,絮述自處方。
反面謝秋君,自保寬胸腸。
肺腑不能語,醫(yī)言詎無誑。
為君撫巧兒,何忍自賊戕。
女伴或來視,酬對逾尋常。
收檢及瑣瑣,假貸咸歸償。
父兄有手札,一一奉姊藏。
一朝望斷絕,不見憂迫容。
膏沐進(jìn)新衣,還進(jìn)餅與湯。
秋君氣僅屬,有語目微張。
似詰眾不救,聽者莫能詳。
烈女面大赤,眾意親爐鐺。
旋遣婢媼去,有聲發(fā)內(nèi)廂。
群疑乃反視,解救驚不遑。
方知進(jìn)食意,仰藥犯所妨。
猶懼不速發(fā),閉戶傾馀漿。
先時有劉媼,助殮人稱揚(yáng)。
生前戲相托,倉卒忽來傍。
玉貌加生時,啟手見新創(chuàng)。
何時眾未覺,割臂曾作羹。
千曲達(dá)一直,十目辟精誠。
爭仁淬智勇,匪人能周防。
一念遂萬年,合葬龍山陽。
張子徵文辭,冀以傳芬芳。
哀哉道喪世,禍有滔天狂。
周公不為公,莊姜不為莊。
國變靦視息,泚筆污我裳。
前年急鄂難,張子獨(dú)相將。
孰云共患難,誼乃同死生。
頎然偉丈夫,哭妹涕浪浪。
三年負(fù)一諾,寤寐叢彷徨。
清晨天宇肅,高風(fēng)正寥翔。
我仁日月至,志氣當(dāng)清明。
發(fā)憤為此詩,一發(fā)爭微茫。
注:〔題〕《詩存》、巾箱本均作「江陵張烈女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