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劉同升

相關(guān)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錢春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9 【介紹】: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若木。錢一本子。萬歷三十二年進士,征授御史,巡按湖廣,請給顧憲成恤典,爭以湖廣地為福王莊田,受神宗斥責。天啟間,魏忠賢黨劾春倚恃東林,削籍歸。崇禎九年起為通政使,累遷戶部尚書,疏請改折白糧,忤旨罷歸卒。有《湖湘五略》等。
維基
錢春(?
—1638年),字若木,號梅谷,直隸武進縣人。
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歷官高陽縣、獻縣知縣。
征監(jiān)察御史。
太仆少卿徐兆魁攻訐李三才,藉機批判顧憲成。
錢春上三疏,首發(fā)其憸邪。
出按湖廣,申請給予禮部侍郎郭正域及光祿少卿顧憲成恤典。
又請釋放咸寧知縣滿朝薦。
因疏論首輔方從哲被責,出為福建右參議。
不久父喪回籍。
天啟初年,起故官。
召為尚寶司少卿,歷遷光祿寺卿。
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黨門克新劾錢春倚恃東林,「父作子述」,因此削籍歸。
崇禎九年(1636年),召拜通政使。
遷戶部右侍郎,加尚書,總督倉場。
累官南京戶部尚書。
累疏引疾不允。
崇禎十一年(1638年),黃道周、劉同升等因諫楊嗣昌奪情,被貶。
范景文等疏救,錢春亦署名。
次年正月,范景文削籍,錢春未受追究。
終于因上疏請改折白糧罷歸。
同年卒。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四十一
字顓愚,霸州人。有《紫竹林集》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六
釋觀衡,字顓愚。
姓趙氏,霸人也。
家世農(nóng)業(yè),母夢大士攜童子入門,亟取抱之,遂生衡。
性端凝,不好嬉戲。
七歲從鄉(xiāng)塾讀,能通字義。
質(zhì)邁凡儕,顧喜近桑門,不樂章句。
年十二,即蔬食自持,常念觀世音號,自在流露,若出于不自知。
漸有超塵之思,講于父母不之許,乃潛逸。
途遇五臺山圓炤寺惠仁,皈依求度,止于沙村,棲遲五載。
年十八,詣五臺清涼山師子窟,參空印,令居侍寮,親授經(jīng)典。
敷繹旨要,迎刃而解,如是三年,無間寒暑。
萬歷庚子,年二十二,隨印至北京,侍楞嚴講席,進菩薩戒,參達觀。
后歷齊魯吳越,叩雪浪、云棲二師。
至天臺華頂峰,喜其孤迥,結(jié)庵獨處,讀《楞嚴經(jīng)》,豁然融徹。
癸卯春,至雙徑訪樂愚,尋過金陵,休夏長干。
秋游九華,冬上匡山,卜靜乾罡嶺,苒荏數(shù)秋。
嘗月夜經(jīng)行,忽焉省悟。
遂下嶺,禮育王舍利。
復渡海。
丁未再至天臺。
入閩,游武夷古寺。
戊申夏,自瑞金入粵,游南華,冬進曹溪。
己酉夏,見憨山于端州。
秋登南岳,遂卜居石廩峰,誤食草烏而病。
壬子春,紫蘿劉居士迎入荼陵,養(yǎng)疾云陽。
冬講《楞嚴》,釋論朗徹,聽者百馀人,風紀肅然。
甲寅,過邵陵,車自心居士延居無念閣。
丙辰,年三十八,邵陵諸檀那于雙清磯后,首辟荊棘,創(chuàng)建禪林,顏曰五臺,不忘厥初。
經(jīng)語佛聲,朗朗動聽,啟人信心,見聞隨喜,大生歡悅。
丁巳紫陽梁五峰,施以己宅,助建靜室,堂閣廚庫,次苐落成,鄭太史為題曰耑山蘭若。
地靜人幽,闡志撰述,是夏著《心經(jīng)小談》。
戊午春,集《律儀常軌》及《律學知要》。
夏四月說戒,立《圓通懺法》一卷,并《戒壇規(guī)則》。
壬戌作《中庸說白》及《天主說辯》。
癸亥,年四十五,作述志詩,自道其生平甚悉,詩具集中。
又以此方教體,在音與聞,舍聞無音,舍音無教,因述《禮觀音儀》一卷,率眾薰脩,得真實行者十五人,是則合音聞而為教體,即音聞而歸圣性也。
又著《金剛四依解》。
丁卯,作《禮佛發(fā)愿儀》。
己巳,著《首楞嚴經(jīng)懸談》。
辛未,著《金剛般若略談》。
門人集所著,刻之成帙,衡名之曰《閉門語》。
壬申,著《楞嚴四依解》。
甲戌秋,泛舟之武陵,詣德山,禮鑒大師塔,憩于乾明寺。
常德榮王迎衡,于梅園說戒。
冬至湘潭,居法寶庵。
乙亥秋,去攸縣,歷云陽,過吉州,禮青原大師塔。
丁丑春,之吉安城,理舟楫,詣匡山,掃憨山師塔。
秋下匡山,登云居,禮祖塔,主人味白請主法,不許,乃去云門。
疾作,憩甘露庵,熊給諫青嶼,與山中僧眾,合詞堅請。
九月朔,入云居方丈。
以禪堂久廢,躬親畚插。
更建靜室,筑羅漢堂。
期年之間,楝宇一新。
是時衡年已六十馀矣。
辛巳秋七月,赴吉州劉孝則翰撰青原祖庭之請,九月至青原。
說戒結(jié)制,法席甚隆。
壬午秋復歸云居,筑橋于南溪,曰“安樂橋”,下鐫隱語,有“再遇游鮮主蓋豆函”八字,人莫之識。
甲申,金陵士夫迎主石城清涼寺法席。
時燕京已陷,明主死之。
五月,建薦思宗烈皇帝及后妃諸臣道場。
冬十月,得竹林于金陵城北,欲避煩囂,卓錫此間,號曰紫竹林。
更建禪堂及殿寮靜室。
丙戌,弘戒天界寺,得新學百七十七人。
五月三日疾增劇,命弟子音乘等攝林中事。
四日招眾居士謝別,六日端坐而逝,年六十有八。
丁亥九月奉靈龕,詣云居建塔。
衡廣顙豐頤,平頂大耳,脩髯如戟,短發(fā)覆肩,歲一剃落。
目光炯炯,學者見之不威而嚴。
初侍空印,宗賢首,而禪宗印可于憨山。
立法不為崖岸,不分門戶,田夫牧童,禮不異節(jié),故所至香花爭迎。
于《楞嚴》宗旨得最上正覺,所作法語偈頌包舉深宏,今所見者有《語錄》三十卷,而詩頌書疏附之。
弟子音乘為編年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廬陵人,字拙修。萬歷四十一年進士。授編修,累遷南京吏部侍郎。忤魏忠賢,乞休歸,杜門著書。忠賢誅,起禮部右侍郎,未任卒。
維基
蕭命官(16世紀—1630年代),字拙修,號拙庵,江西吉安府廬陵縣人。
蕭命官是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的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成進士,獲授庶吉士,改任檢討,轉(zhuǎn)編修,主持會試取錄不少名士。
之后他改官詹事府詹事,天啟年間升為南京吏部侍郎,上疏指斥魏忠賢專權(quán)并懇辭歸田,奏章呈上后被削籍,他也歸家杜門著書。
崇禎年間朝廷起用蕭命官為禮部右侍郎,聲望隆重,得崇禎帝眷顧,但他突然患病去世,得賜祭葬。
他胸無城府,喜歡提拔士子,在州縣時不曾中傷他人,吉水的狀元劉同升就是他的弟子,人說:「蕭君不只位居臺閣,更是名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樂安人,字仁有。天啟五年進士。授饒州府推官,師事鄒元標。崇禎末,官南京御史,抗疏論楊嗣昌奪情入閣,被削籍戍寧波衛(wèi)。明亡,出家為僧。有《消閑錄》、《西銘解》。
維基
成勇,字仁有,又字弱翁,山東青州府樂安縣人,同進士出身。
天啟二年,參加會試,答策言宦官之禍,因而得罪閹黨,被放逐。
三年后,再次參加,并登進士,授饒州府推官,七年任江西鄉(xiāng)試同考試官。
丁憂后,歷任開封府、歸德府推官。
崇禎十年,得南京吏部主事,之后授御史。
楊嗣昌奪情入內(nèi)閣后,黃道周、何楷、林蘭友、劉同升、趙士春等人反對,反而被譴。
成勇于是憤上疏,崇禎帝讀后大怒,命削籍戍寧波衛(wèi)。
后用劉宗周、張瑋建議,命以他官用,不久聽聞李自成攻陷北京。
福王時,起御史,不赴任。
后出家為僧,十五年后去世。。

人物簡介

維基
于鉉,字耳君,直隸鎮(zhèn)江府金壇縣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辛未科進士。
禮部觀政,授浙江長興縣知縣,被御史王某彈劾,七年降職為吉安府照磨,十三年升本府推官,署永新縣事,為修撰劉同升所稱贊。
歷任戶部主事、員外、郎中,督西城草場,捐出自己的俸祿及稅賦盈余六百金來周佐公用。
升江西南饒道副使,當時總兵左良玉所部橫掠江楚一帶,于鉉親率士卒守御,左軍不能侵犯。
遷嶺北道(下轄贛州、南安二府,駐南安)參政,時袁州、吉安二府已失陷,于鉉勸輸足餉,鼓勵將士,以圖恢復,后終以一木難支,隨南明小朝廷入廣東后卒于楚雄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漳州鎮(zhèn)海衛(wèi)人,字元子。博綜群書,尤邃經(jīng)學。天啟五年進士,值魏忠賢亂政,不謁選而歸。崇禎時授戶部主事,遷工科給事中,農(nóng)民軍破鳳陽,輔臣不嚴懲巡撫楊一鵬等,楷劾輔臣包庇。楊嗣昌主與清議和,奪情入閣,楷亦劾之。丁憂服闋,仕福王、唐王,以忤鄭芝龍,請告歸。清軍陷漳州,郁悶而死。著有《古周易訂詁》、《詩經(jīng)世本古義》。
維基
何楷(1594年—1645年),字玄子,號黃如,福建漳州鎮(zhèn)海衛(wèi)所(今龍海市隆教畬族鄉(xiāng)鎮(zhèn)海村)人,祖籍福建晉江,進士出身。
博覽群書,尤精于經(jīng)學,天啟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進士,時值魏忠賢亂政,辭歸。
崇禎時,授戶部主事,任工科給事中。
率直敢言,楊嗣昌奪情入閣。
何楷彈劾楊嗣昌,結(jié)果被降為南京國子監(jiān)丞。
與林蘭友、黃道周、劉同升、趙士春稱“長安五諫”。
不久因父喪服闕,乃歸鄉(xiāng)講學于紫芝書院。
南明隆武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隆武帝朱聿鍵授戶部尚書,掌都察院事,因不容于鄭芝龍,不久去職,還歸途中被鄭芝龍派部將楊耿截去一耳。
何、鄭自此為世仇。
隆武帝誤聞何楷被盜殺,哭了幾天。
時人有對子曰:“都院無耳方得活;皇帝有口只是啼。
”清軍入閩南,破漳州,憤恚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福建仙游人,字翰荃。崇禎四年進士。授臨桂知縣,擢南京御史。因抨擊楊嗣昌忠孝兩虧,被貶為浙江按察司照磨,遷光祿署丞。李自成入北京,被捕。大順軍西撤后,蘭友南還。唐王任為僉都御史。事敗,匿居海隅十余年而卒。
維基
林蘭友,字翰荃,號自芳,福建興化府仙游縣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啟七年(1627年)丁卯科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中辛未科進士。
刑部觀政,授臨桂知縣,十年(1637年)行取,十一年擢南京湖廣道御史。
因奪情事彈劾楊嗣昌,貶為浙江按察司照磨。
與何楷、黃道周、劉同升、趙士春稱“長安五諫”。
遷光祿寺丞。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陷北京,林蘭友薙發(fā)自匿,仍為賊所捕獲,拷挾備至,終不屈服。
李自成敗,逃離北京。
唐王時,任太仆少卿,遷僉都御史。
清軍攻進福州后,全家逃往海邊,十余年后逝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常州府常熟人,字景之,號蒼林。
趙用賢孫。
崇禎十年進士。
授編修。
與黃道周、劉同升、何楷、林蘭友等稱長安五諫。
兵部尚書楊嗣昌奪情視事,復謀入閣,士春抗疏爭劾之。
忤旨,謫廣東布政司照磨。
后復官,終左中允。
維基
趙士春(1599年—1675年),字景之,號蒼霖,晚號東田居士,直隸常熟縣人。
明末政治人物。
吏部侍郎趙用賢之孫,敘州知府趙隆美之子。
崇禎初年(1627年)入復社,崇禎十年(1637年)丁丑科劉同升榜進士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
為人耿介不阿,楊嗣昌奪情入閣,趙士春上疏彈劾。
貶福建布政司檢校。
不久復官,終官左春坊左中允。
時人稱趙士春與林蘭友、何楷、黃道周、劉同升為「長安五諫」。
入清不仕。
著有《保閒堂集》26卷,詩14卷。
康熙十四年(1675年)乙卯十月十三日以疾卒于家。
徐乾學為其撰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