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馮裕

相關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益都人,字敬夫,號來山。弘治三年進士,授行人,升南京戶部員外郎,出為紹興知府。歸田后,家居三十余年,惟以課子耕讀為務,性不樂治生產(chǎn),欲以清白遺子孫。與友人結詩社于北郭禪林后。有《海岱會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四
存禮字敬夫,益都人。
弘治庚戌進士,官紹興知府。
(《四庫總目》:《海岱會集》十二卷,明石存禮、藍田、馮裕,劉澄甫、陳經(jīng)、黃卿、劉淵甫、楊應奎八人唱和之詩也。
嘉靖乙未、丙申間,經(jīng)以禮部侍郎丁憂京居,田除名閑住,淵甫未仕,存禮等五人并致仕,乃結詩社于北郭禪林,后編輯所作成帙,冠以社約。
八人皆不以詩名,而其詩皆清雅可觀,無三楊臺閣之習,亦無七子摹擬之弊。
觀其社約中有「不許將會內詩詞傳播,違者有罰」一條,蓋山間林下自適性情,不復以文壇名譽為事,故不隨風氣為轉移。
而八人皆閑散之身,自吟詠外別無馀事,故互相推敲,自少疵頡,其斐然可誦,良亦有由矣。
《古夫于亭雜靈》:吾鄉(xiāng)六郡,青州冠蓋最盛。
世宗時,林下諸老為海岱持社,倡和尤盛。
其人則馮閭山、黃海亭、石來山、劉山泉、范泉、楊澠谷、陳東渚,而即墨藍北山亦以僑居與焉。
倡和詩凡十二卷,無刊本。
馀近訪得鈔本,詩各體皆入格,非浪作者。
閭山即四馮之父、文敏琦之曾祖,山泉、范泉則文和翊之孫也。
田按:敬夫五言古詩,有柴桑遺韻。)
維基
石存禮(1471年—?
),字敬夫,號來山,山東益都縣城里人。
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七十三名。
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進士。
授行人司行人,升南京戶部員外郎。
官至紹興府知府。
致仕歸鄉(xiāng)后,家居三十馀年,唯耕讀課子。
與劉珝之孫劉淵甫、劉澄甫,以及馮裕、黃卿、陳經(jīng)、楊應奎等八人結“海岱詩社”,其詩由馮琦集為《海岱會集》十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77—1555 【介紹】: 明山東即墨人,字玉甫,號北泉。
藍章子。
嘉靖二年進士。
官至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
疏爭大禮儀,受杖幾死,復糾劾陳洸不法事,直聲頗震。
張璁掌都察院,落職歸。
后論薦三十余疏,終不肯再出。
有《北泉集》,又有《海岱會集》,乃與石存禮、馮裕、劉澄甫等八人唱和之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壽光人,字子靜,號山泉。劉珝孫。正德三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累官山西布政司參議,以謗致仕歸卒。有《山泉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四
澄甫字子靜,壽光人。大學士翔孫。正德戊辰進士,官山西參議。有《山泉集》。 (《漁洋詩話》:花林瞳在云門山南,益都山水佳處也。山泉翁持云:「山藏柳市無車馬,水隔桃源有子孫?!柜T宗伯北海、鐘司空龍淵皆屬和。)
維基
劉澄甫(1482年—?
),字子靜,號山泉,山東壽光縣人。
明代官員、詩人。
治《書經(jīng)》,行一,由國子生中式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三名舉人,年二十七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三十三名,第三甲第六十四名進士。
授行人,五年四月充副使,冊封沈府沁水王。
七年五月擢拔為廣西道御史。
以監(jiān)察御史巡視兩淮鹽政,十一年巡按山西宣大,本年十月升山西按察司僉事,又錄大同打魚王山及鎮(zhèn)西南山莊坪等處功,升一級,十二年五月官至山西右參議,皆有善政。
十三年十月被論劾,坐不謹冠帶閑住。
辭歸后,加入海岱詩社,與馮裕、石存禮、陳經(jīng)、藍田、劉淵甫、黃卿、楊應奎等有唱和,時稱海岱八子。
更與藍田結親家,長子劉士云娶藍田之女為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2—1544 【介紹】: 明徽州府婺源人,字希古。正德三年進士。授南京大理寺評事。歷四川、山西按察使,江西、四川布政使。嘉靖二十年,以工部侍郎督采木事。事竣,奏湖廣川貴民困于采辦,請量議蠲復,從之。官至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希古,婺源人。正德戊辰進士,累官兵部尚書兼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贈太子太保謚襄毅有古泉集
維基
潘鑒(1482年—1544年),字希古,號方塘、古泉,直隸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婺源縣)人。
治《書經(jīng)》,行一,由國子生中式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十四名舉人,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二百十五名,第三甲第九十九名進士。
授南京大理寺評事,歷大理寺副、右寺正,十一年十月升福建按察司僉事,討福建海寇黃伯順等有功。
丁內艱,服闋,復除浙江僉事,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升貴州按察司副使,告歸。
丁外艱,復任河南信陽兵備副使,八年八月升四川按察使,改山西,歷升浙江右布政使、四川左布政使,十三年九月累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四川。
十五年四月擢工部右侍郎,總督川貴湖廣諸省采木,二十一年閏五月晉都察院右都御史,二十二年三月專管四川、貴州采木,十二月采木工程完成,升工部尚書,準回籍。
二十三年二月進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七月行次饒州,以病連疏乞休歸,九月卒,贈太子太保,謚襄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益都人,字文煥,號澠谷。
官至知府。
嘉靖中,以禮部侍郎丁憂致仕歸,與石存禮、馮裕、劉淵甫等八人結詩社于北郭禪林。
后匯集所作唱和詩為《海岱會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四
應奎字文煥,益都人。正德辛未進士,官南陽知府。有《澠谷集》。
維基
楊應奎(1486年—1542年),字文煥,號澠谷,山東益都縣(今屬青州市)人,回族,明代詩人、政治人物。
山東鄉(xiāng)試第七十六名。
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進士。
歷任仁和縣令、兵部主事、禮部員外郎、禮部祠祭司郎中,出為陜西臨洮府知府。
臨洮任上,整頓驛政,開鑿水渠,有惠政。
官至南陽府知府。
嘉靖年間,以丁憂歸鄉(xiāng),與馮裕、石存禮等人結成詩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臨朐人,字汝強,號陂門。
馮裕子。
嘉靖七年舉人。
有文名,七應會試不第。
有《陂門山人文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汝強,臨朐人。嘉靖戊子舉人有冶泉集
明詩紀事·戊簽·卷八
惟健字汝強,臨朐人,知府裕子。
嘉靖戊子舉人。
有《陂門集》八卷。
(《海岳靈秀集》:《陂門集》奇思駿發(fā),古、進沖逸,近體嚴整。
《大泌山房集》:汝強才情駿發(fā),超然絕塵。
漁洋詩話》:馮氏自閭山先生起家進士,以詩名海、岱間。
有四子:惟健、惟重、惟敏、惟訥,皆有詩名。
惟敏兼工詞曲,惟納纂古詩紀、風雅廣逸諸書,有功藝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東壽光人,字子深,號范泉。
劉澄甫弟。
正德舉人。
累官漢陽知府。
善詩,嘉靖中與澄甫及石存禮、藍田、馮裕、陳經(jīng)、黃卿、楊應奎等人結詩社,互相唱和。
后輯所作名《海岱會集》。
明詩紀事·丁簽·卷十四
淵甫字子宏,澄甫弟。正德庚午舉人,官漢陽知府。有《海岱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4—1539 【介紹】: 明山東臨朐人,字汝威,號芹泉。馮惟健弟。工詩。嘉靖十七年進士。官行人,奉使不受饋贈。
明詩紀事·戊簽·卷八
惟重字汝威,惟健弟。嘉靖戊戌進士。官行人。有《大行集》。 (《大泌山房集》:惟重刻意為詩,無大歷以后語。)
維基
馮惟重(1504年—1539年),字汝威,號芹泉,山東臨朐人,遼東廣寧左衛(wèi)軍籍。
明朝官員、書法家。
馮裕次子,其玄祖在遼東任職,落籍廣寧衛(wèi)。
惟重十歲即能作文,弱冠之年,補廣寧衛(wèi)庠生。
后全家隨父返回臨朐故里,并在郡學教書,學生日眾。
嘉靖十三年(1534年),馮惟重舉中式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十三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與弟惟訥同年中進士,被授予行人官職。
次年,世宗南巡,惟重奉命先行,告祭湖湘,因冒暑疾進,在廬江急病而卒。

人物簡介

維基
馮子履(1539年—1596年),字禮甫,號仰芹,山東臨朐人。
明朝官員。
隆慶戊辰進士,官至河南參政。
祖父馮裕、父馮惟重皆為進士。
馮惟重卒時,子履尚在襁褓,其母蔣氏將其撫養(yǎng)成人。
子履弱冠能文,隆慶元年(1567年)中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十二名舉人,次年聯(lián)捷戊辰科三甲進士,授直隸固安知縣,任內興修文廟,剿滅盜匪,入祀當?shù)孛蚂簟?div id="lzhdjnx" class='inline' id='people_119692_0_5_comment'>
以能擢為兵部主事。
萬歷二年(1574年),出任山西按察司僉事,治兵大同。
屢遷參議、副使,因人誣陷而被貶官。
萬歷十年(1582年),子履被重新啟用為和州知州,遷陜西僉事,當?shù)匕傩諡槠湓O立生祠祭祀。
萬歷十七年(1589年),遷河南副使,不久改易州兵備副使。
萬歷二十一年(1594年),轉河南參政,當時其子馮琦已升任侍讀學士,子履恐怕父子同時為官,過為顯赫,便辭官告歸。
清《光緒臨朐縣志》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58—1603 【介紹】: 明山東臨朐人,字用韞,一字琢庵。萬歷五年進士。授編修。累官禮部尚書。疏請停礦稅,征還各地稅監(jiān),不果。又極陳士子崇佛教之弊,請約禁。卒謚文敏。有《經(jīng)濟類編》、《宗伯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用韞,臨朐人。萬歷丁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少詹事升吏部侍郎贈禮部尚書謚文敏有北海集
維基
馮琦(1558年11月23日—1603年),字用韞,號琢庵,山東青州府臨朐縣人。
出臨朐馮氏,馮裕曾孫。
生于嘉靖戊午十一月二十三日。
自幼穎慧絕人,授書日記千言,萬歷五年(1577年)沈懋學榜二甲第二十二名進士。
改庶吉士,歷任翰林院編修,纂修《大明會典》,書成,升侍讀,充講筵。
歷官禮部右侍郎,二十九年改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典會試,改左侍郎,尋升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
張居正稱其“此幼而碩者,國器也”。
萬歷二十八年余繼登去世,馮琦繼任禮部尚書,對于思想界的“異端邪說”極其不滿,并將矛頭指向李贄,指其“背棄孔孟,誹毀程朱”。
萬歷三十年五月,禮部侍郎馮琦上言礦稅之害:“滇以張安民故,火廠房矣;粵以李鳳釀禍,欲刃其腹矣;陜以委官迫死縣令,民洶洶不安矣;兩淮以激變地方,劫毀官舍錢糧矣;遼左以余東翥故,碎尸抄家矣。
土崩瓦解,亂在旦夕,皇上能無動心乎?
”但無下文。
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赴福王喜宴時昏倒,回家后一病不起,贈太子少保,謚文敏。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