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陳旅

相關(guān)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處州人,字伯敷,舉進士。
口吃而精敏,諸經(jīng)注疏,多能成誦。
文辭汪洋浩博,又善真草篆書,與陳旅、程文齊名。
累官國子助教。
有《文說》、《文筌》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上元人,字文舉。楊剛中子。承其家學(xué)。工古文。初為江浙行省掾,歷江浙儒學(xué)提舉,遷太常博士。有《佩玉齋類稿》。
元詩選
翮字文舉,上元人。
父剛中,字志行,大德間,仕至翰林待制卒,有《霜月稿》。
翮初為江浙行省掾,至正六年,官休寧主簿,歷江浙儒學(xué)提舉,遷太常博士卒。
按文舉所著有《佩玉齋類稿》,刻于至正間。
陳眾仲、虞伯生、楊廉夫皆為之序。
而劉仔肩別采其詩入《皇明雅頌正音》。
又楊基《眉庵集》悼楊文舉博士詩有云:「白發(fā)蒼髯老奉常,亂離終喜得還鄉(xiāng)。
」知其卒于洪武初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處州人,字衡之,號此山。磊落負雋才。工詩。游京師,袁桷深重之,薦為館職,弗就。益肆力于詞章。有《此山集》。
元詩選
權(quán)字衡之,別號此山,處州人。
磊落負雋才,不得志,一旦束書走京師,見袁伯長,伯長大異之,謂其詩意度簡遠,而議論雄深,可以選預(yù)館職,力薦諸朝,弗就。
乃益肆力于詞章,歐陽原功亦盛稱之。
陳眾仲復(fù)為選其最佳者,題曰《周此山詩集》。
原功見之,以為益倍神采。
原功嘗為之序云:「宋金之季詩人,宋之習(xí)近骫骳,金之習(xí)尚號呼,南北混一之初,猶或守其故習(xí),今則皆自刮劘而不為矣。
世道其日趨于盛矣乎!
」有元之詩,每變而上,伯長、原功、眾仲,皆文章鉅公,善于持論,特借此山詩發(fā)之耳。
揭曼碩謂詩之正,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鳥獸。
而其變,如風云雷雹、龍騰虎躑。
要在盡其常,通其變而已。
惜不得與衡之共論之。
衡之句法,實多可觀,如《荷亭》云:「風細晨氣潤,月澄夜香寒。
」《村溪即事》云:「鶴行松徑雨,僧倚石闌云。
」《倦游》云:「斷猿明月曙,疏雨碧梧秋。
」《村行》云:「橋斷春堤多積雨,溪深野碓自舂云。
」《訪陳子高》云:「竹深四壁生虛籟,山近半村無夕陽。
」又如:「芳朮旋收同茗煮,落花閒拾和香燒。
」「鳩雨欲晴桑葉晚,燕泥新濕杏花馀。
」即眾仲所謂簡淡和平,而語多奇雋者也。
詞學(xué)圖錄
周權(quán)(1295-1307) 字衡之,號此山。處州松陽(今屬浙江)人。有《此山集》,詞在集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9—1338 【介紹】: 元光州人,先祖為汪古部人,字伯庸。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應(yīng)奉翰林文字,拜監(jiān)察御史。劾奏丞相鐵木迭兒十罪,帝黜罷之。累拜御史中丞,持憲務(wù)存大體。終樞密副使。卒謚文貞。文章宏贍精核,以秦漢為法,自成一家言。詩圓密清麗。嘗預(yù)修《英宗實錄》。有《石田文集》。
元詩選
祖常,字伯庸,世為雍古部,居靖州之天山。
其高祖錫里吉思,當金季為鳳翔兵馬判官,子孫因號馬氏。
曾祖月合,乃從元南伐留汴,后徙光州。
祖常七歲知學(xué)。
延祐初,貢舉法行,鄉(xiāng)貢會試皆第一,廷試為第二人。
授應(yīng)奉翰林文字,擢監(jiān)察御史。
劾奏柄臣鐵木迭兒十罪,罷之。
柄臣復(fù)相,左遷開平縣尹,因欲中傷之,退居光州。
鐵木迭兒死,乃除翰林待制。
累遷禮部尚書,兩知貢舉,一為讀卷官,尋參議中書省事,參定親郊禮儀。
元統(tǒng)初,拜御史中丞,轉(zhuǎn)樞密副使,辭歸。
起為江南行臺中丞,又改陜西,皆不赴。
至正四年卒,年六十。
贈河南行省右丞魏郡公,謚文貞。
伯庸文章宏贍而精核,刮除近代南北文士習(xí)氣,而專以先秦、兩漢為法。
與姚文公燧、元文敏公明善,實相繼后先。
尤致力于詩,大篇短章,多可傳者。
所著曰《石田集》,以所居有石田山房也。
浙東廉訪蘇天爵請于朝,刻以行世。
序之曰:「公詩接武隋、唐,上追漢、魏。
后生爭效慕之,文章為之一變。
與會稽袁公、蜀郡虞公、東平王公更唱迭和。
金石相宣,而文益奇。
」史官陳旅亦曰:「公古詩似漢、魏,而律句入盛唐,散語得西漢之體。
」文宗嘗駐蹕龍虎臺,祖常應(yīng)制賦詩,尤被嘆賞,曰:「孰謂中原無碩儒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興化軍莆田人,字子木,一作子睦。英宗至治元年進士。授慶元縣尹,改浦江尹,升臺州路推官,歷江西儒學(xué)提舉、福清知州。以福州路同知致仕,卒年八十一。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子木,莆田人。任浦江縣尹。
維基
林以順,字子睦,江浙莆田(今福建)人,同進士出身。
北宋左光祿大夫林積仁之后。
至治元年(1321年)中辛酉科左榜進士,擔任慶元尹,為政寬簡。
改為浦江縣尹,再改臺州路推官,皆有政績。
終官福州路同知。
與盧琦、陳旅、林泉生等人并稱“元末閩中文學(xué)四大名士”。
著有《安雅堂集》十四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福州羅源人,字子經(jīng)。
能書大字,兼工八分。
泰定帝泰定中,官南安縣教諭,與陳旅為文字友。
撰《衍極》二卷,論古人篆籀書法之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94—1352 【介紹】: 元真定人,字伯修。由國子生授大都路薊州判官,累擢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明于詳讞。入為奎章閣授經(jīng)郎,歷淮東道肅政廉訪使,憲綱大振。改吏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知無不言,夙夜謀畫,須發(fā)盡白。順帝至正初,拜湖廣行省參知政事,召為集賢侍講學(xué)士,充京畿奉使宣撫,究民苦,察奸吏,都人有包、韓之譽。以忤時相,罷歸,起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統(tǒng)兵鎮(zhèn)壓天完紅巾軍,卒于軍。為學(xué)博而知要,文章長于敘事,詩尤得古法,學(xué)者稱滋溪先生。有《國朝名臣事略》、《滋溪文稿》、《元文類》等。
元詩選
天爵,字伯修,真定人。
父志道,官至嶺北行省左右司郎中卒。
天爵少從安熙學(xué),為國子學(xué)生,得吳澄、虞集、齊履謙先后為之師。
延祐四年,馬祖常以御史監(jiān)試國子員,試《碣石賦》,天爵文雅馴美麗,考究詳實,拔置第一。
釋褐授大都路薊州判官,改翰林國史院典籍官,遷應(yīng)奉翰林文字,升修撰。
元統(tǒng)初,累拜監(jiān)察御史,遷翰林待制。
后至元間,累遷禮部侍郎,出廉訪淮東。
入為樞密判官,改吏部尚書,進參議中書省事。
至正二年,拜湖廣行省參知政事,遷陜西行臺侍御史,召為集賢侍講學(xué)士兼國子祭酒。
出廉訪山東,拜江浙行省參知政事,歷大都路總管兩浙都轉(zhuǎn)運使。
十二年,淮右江東盜起。
仍命參政江淮行省,總兵于饒信。
卒于軍中,年五十九。
伯修多知遼金故事。
為文長于序事,而詩尤得古法。
新安趙汸稱其明潔而粹溫,謹嚴而敷暢,若珠璧之為輝,菽粟之為味。
有詩稿七卷、文稿三十卷。
嘗著《國朝名臣事略》十五卷、《文類》七十卷、《松廳章疏》五卷、《春風亭筆記》二卷。
晚歲復(fù)以釋經(jīng)為己任,學(xué)者因其所居稱之為滋溪先生。
于時中原前輩凋謝殆盡,伯修獨身任一代文獻之寄。
故自成均諸生以至歷官翰苑,凡前言往行與當世之所可述者,無不筆之于簡冊。
國子助教陳旅稱其學(xué)博而識正,非虛譽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99—1361 【介紹】: 元福州永福人,字清源,號謙牧齋,更號覺是軒。文宗天歷三年進士,授福清州同知,轉(zhuǎn)泉州經(jīng)歷,累官翰林直學(xué)士、知制誥、同修國史。為文宏健雅肆,詩豪宕遒逸,為閩中名士,尤邃于《春秋》。有《春秋論斷》、《覺是集》。
元詩選
泉生,字清源,泉之永福人。
與盧琦、陳旅、林以順皆以文學(xué)為閩中名士。
泉生學(xué)邃于《春秋》,天歷庚午,登進士第。
授福清州同知,轉(zhuǎn)泉州經(jīng)歷,遷永嘉尹,調(diào)漳州推官,擢知福清州。
除翰林待制,以母老辭。
會復(fù)置行省,改理問,尋升郎中,遷知漳州。
召入翰林直學(xué)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尋卒,謚文敏。
清源以志略自負,不能下人。
后稍自晦抑,號謙牧齋。
晚益折節(jié),更號覺是軒。
為文宏健雅肆,詩豪宕遒逸。
所著有《春秋論斷》及《覺是集》二十卷。
維基
林泉生(1299年—1361年),字清源,號謙牧齋,晚號覺是軒,江浙永福(今福建永泰)人,進士出身。
林泉生出生于大德三年(1299年),自小好學(xué),先后治《》與《春秋》。
天歷三年(1330年)登庚午科左榜進士,授福清州同知。
任永嘉縣尹。
性自負,好議論,常與門生暢談至深夜。
官至翰林直學(xué)士,奉議大夫。
卒謚文敏。
著有《春秋論斷》及《覺是集》二十卷。
與盧琦、陳旅、林以順等人并稱“元末閩中文學(xué)四大名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08—1358 【介紹】: 元嘉興路嘉興人,字澤民。中鄉(xiāng)試備榜,補吳郡甫里書院直學(xué)。北游歸,以常選錄廣德儒學(xué),改諭銅陵,終湖州路學(xué)正。
槜李詩系·卷六
澤民名著,以字行。
其先大梁人,扈宋南渡,占籍我郡,中至元鄉(xiāng)試備榜,補吳郡甫里書院直學(xué)。
巳而北走京師,游公御間,薦為行中書省從事。
黃晉卿、王思魯、陳眾仲皆作詩送之。
至杭,丞相府以常選,俾錄廣德儒學(xué)。
三年,改諭銅陵,辟吳興郡幕,力辭,因留主郡學(xué)。
再辟浙東元帥府史,病暑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nóng)民軍數(shù)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元詩選
琦字希韓,別號立齋,泉之惠安人。
登至正二年進士第,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
始至則賑饑饉,止橫征,減口鹽一百馀引。
鄰邑盜發(fā),適琦巡邑境。
盜遙見,迎拜曰:此永春大夫也。
琦立馬諭以禍福,皆投刀槊請自新,自是威惠行于境外。
時兵革四起,琦屢敗諸寇,永春宴然。
十六年,改調(diào)寧德。
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
命下而卒。
世居圭峰之下,故所著曰《圭峰集》。
元陳誠中所編。
明萬歷初,邑人朱一龍、三山董應(yīng)舉序而刻之。
今觀其詩,大半見薩天錫集中。
亦間有陳眾仲、同寬甫諸作。
兵燹之馀,收拾采掇,不無傳鈔之誤。
天錫宦游閩海,遺稿流傳,如《中秋玩月》一篇,自敘歷歷可考。
而后人漫不檢點,使《圭峰》一集,真贗雜陳,可嘅也。
若其《寄同年拜住善御史》及《重游蓬壺》等詩,為希韓所作無疑。
茲特芟其重見他集者,采而錄之。
良吏高風,情詞婉約,藹然自見于言外,是則《圭峰》之真而已矣!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