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趙可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州集
孝錫,字仲純,豐縣人。
政和四年登科,調代州兵曹。
國朝兵入雁門州,將議以城降官屬恇怯投死無所仲純投床大鼾略不以為意帥府就注五臺簿未幾移疾去因家五臺善治生亭榭場圃富于游觀賓客日盈其門州境歲饑出家所藏粟萬石賑貧乏多所全濟鄉(xiāng)人德之中年之后以家事付諸子放浪山水間詩酒自娛醉軒其自號也資稟簡重喜怒不形于色棄官時年二十九至八十三乃終名士大夫為詩以吊者數十人先生長于尺牘所著雞肋集喪亂以來止存律詩五卷而已今略載于此次冠卿韻云節(jié)物后先南北異人情冷暖古今同次趙獻之韻云紅纈退風花著子綠針浮水稻抽秧溪墅早春云久客交情諳冷暖衰年病骨識陰晴春日和德充云煙染綠絲迷別浦雨催紅糝綴長條新詩云愁邊日晷偏疑短夢里江鄉(xiāng)未當歸盤無兼味慚留客夢厭多岐不到鄉(xiāng)賦雪云酒敵馀威翻索莫詩含幽思倍清新雨云岸漲魚吹沫山空石轉雷雪云舞風初學絮帶雨不成花峰山寺云谷虛繁地籟境寂散天香云生古木千章秀山抱晴川一掌平懷士會云詩忙疏酒盞俸薄減廚煙感懷云玄晏暮年常抱病子山終日苦思歸古詩尤有高趣恨不復見之矣(挽詞今載于此掌飲令胥持國云山東夫子老河東誰與先生臭味同早歲遽辭名宦里百年常樂圣賢中醉軒風月千秋恨蝸室樽罍一夢空白玉樓成人不見空馀鄉(xiāng)淚托東風 司經劉迎云百年陸陸變蒼茫晚向山林得老蒼孤干郁生陳柏樹故基巋立魯靈光謀生有道田園樂閱世無心壽命長何日車聲過通德拜公一炷影前香 高平李仲略云早歲才猷著崎嶇步世艱非嫌食周粟甘學抱吳關高義追東漢移文謝北山孤風激貪懦凜凜莫容攀平水毛麾云蓋世清芬五十年直疑湖海水云仙不矜江夏無雙譽便造南華第一篇松菊就荒堪笑晚莼鱸托興果誰賢佳城郁郁高名在應與臺山萬古傳 西京都轉運使丹元子田彥皋云琳瑯風月三千首?戲塵凡八十秋三徑尚存元亮菊五湖空負子皮舟 王元老云夫子人之杰魁然道最純鄉(xiāng)閭連沛邑族系出虞賓清節(jié)冰壺瑩孤標玉樹新妙齡探桂窟雅志傲蒲輪事業(yè)傳衣缽風流表搢紳斗南惟此老月旦復誰人忍死哭亡社偷安笑具臣斯文雖未喪吾道竟難伸彭澤不書宋東陵無負秦直從強健日收得自由身把臂言猶在回頭跡已陳發(fā)書占賈鵩絕筆感商麟去矣騎箕尾嗟哉厄己辰終天從此別窮壤向誰親墮槨逢王果留燈待沈彬彭殤俱逝水丘蹠共荒搸書帶緣新壟笛聲起舊鄰絕弦雙墮淚掛劍一傷神蒙樹悲長夜山花作好春龜趺平木杪誰為寫光塵 承旨黨世杰云望西山以馳吊兮其下維德人抱明月以螭盤兮寧終屈而不伸天昏廓以四辟兮群飛紛其上翥將搏挐以并征兮惜沖風之落羽蘭為佩兮桂為帷誰招余者兮余從與歸青云豈難振跡兮顧揵結之不素玄豹自媚其文兮亦何嫌于隱霧詩書與友兮琴尊與?適意自安兮樂閒自休出吾馀以研桑兮猶足以比素封之侯惟清閒為秘福兮非有力能兼取雖神仙猶可畏兮曾莫樂于下土數與數相乘除兮常此奪而彼與陋巖棲之下槩兮心實往而跡藏出非徼而處非隱兮吾獨蹈古人之所常隨時委順以終老兮噫先生為不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6—1180 【介紹】: 金大定府人,字景純。海陵天德三年進士。調翼城丞。頗以才望自負。累官侍講,兼修國史。英俊有直氣,其為文亦然。平生所著詩文達二千余篇。
中州集
子聃字景純大定人少日有賦聲時輩莫與為敵天德三年第三人登科士論仍以為屈而海陵不之許也正隆二年詔景純再試擇能賦者八人先以題付之以困景純且將視其中與否罪賞之(御題天錫勇智正萬邦海陵謂侍臣漢高祖諱不避之可乎乃改作萬國)及開卷景純果第一人楊伯仁張汝霖中選劉幾綦戩李師顏輩皆被黜海陵終不以景純?yōu)楣づc被黜者兩罷之趙獻之賀啟云丹桂一枝不失舊物青錢萬選無愧古人其為名流所稱道如此累官吏部侍郎改侍講學士卒其賦酴醾有玉斧無人解修月珠裙有意欲留仙之句甚為詩家所稱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xié)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啟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為之一變,成為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后出任三江師范學堂總教習。清亡后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啟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于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xù)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詞學圖錄
陳三立(1858-1937) 字伯嚴,一字敬原,義寧州(今修水縣)人。晚清維新名臣陳寶箴長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近代同光體重要代表人物。年少博學,不拘世俗,因深惡"八股文",應鄉(xiāng)試不遵八股文體,初選遭棄,后被主考官陳寶琛發(fā)現,大加贊賞,從落第卷中抽出選拔為舉人。光緒十二年赴京會試中進士,授吏部主事官職。1924年4月印度詩人泰戈爾來中國,徐志摩等由北平前往上海歡迎,邀至杭州,泰戈爾特地到凈慈寺拜晤陳三立。1937年蘆溝橋事變,曾言"我決不逃難。"平津繼陷,日軍欲招致三立,不應,偵探日伺其門,三立怒,呼傭持帚驅逐,自此五日不食,憂憤而死。1948年遷葬杭州牌坊山。為詩初學韓愈,后師山谷,好用僻字拗句,流于艱澀,自成"生奧衍"一派。梁啟超《飲冰室詩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醇深俊微,吾謂于唐宋人集中,罕見其比。"有《散原精舍詩》及《散原精舍詩續(xù)集》、《散原精舍別集》,又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子衡恪為著名畫家,寅恪為著名史學家。
散原精舍詩集·序
伯嚴詩余讀至數過,嘗有越世高談、自開戶牖之嘆。己酉春始欲刊行,又以稿本授余曰:「子其為我擇而存之。」余雖亦喜為詩,顧不能為伯嚴之詩,以為如伯嚴者,當于古人中求之。伯嚴乃以余為后世之相知,可以定其文者耶?大抵伯嚴之作,至辛丑以后,尤有不可一世之概。源雖出于魯直,而莽蒼排奡之意態(tài),卓然大家,未可列之江西社里也。往有鉅公與余談詩,務以清切為主,于當世詩流,每有張茂先我所不解之喻。其說甚正。然余竊疑詩之為道,殆有未能以清切限之者。世事萬變,紛擾于外,心緒百態(tài),騰沸于內,宮商不調而不能已于聲,吐屬不巧而不能已于辭。若是者,吾固知其有乖于清也。思之來也無端,則斷如復斷、亂如復亂者,惡能使之盡合?興之發(fā)也匪定,則倏忽無見、惝恍無聞者,惡能責以有說?若是者,吾固知其不期于切也。并世而有此作,吾安得謂之非真詩也哉?噫嘻!微伯嚴,孰足以語此?宣統(tǒng)元年五月,鄭孝胥。
散原詩集·序
處亂世而有重名,則其言論予奪,將為天下視聽之所系。昔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鬃訜o尺寸之柄,彼亂臣賊子何懼于孔子?亦懼其名而已。今之天下,是亂臣賊子而非孔子之天下也。為孔子之徒者,其將以廋詞自晦,置天下之是非而不顧歟?抑將體《春秋》之微旨,以天下之是非自任歟? 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亡,《》亡而后《春秋》作。蓋《》之義婉而《春秋》之義嚴,此難于強通者也。散原使余刪其詩,余謂散原:「既有重名于天下,七十老翁,何所畏懼?豈能以山川風月之辭與后生小子爭輕重哉?」使天下議散原之詩非詩而類于《春秋》,乃余之所樂聞也。鄭孝胥書,壬戌八月。
廬山志歷代詩存·陳三立識語
有清三百年來,詩壇作者踵起,類多趣于神理聲調,不敢少越新城、秀水、甌北、樊榭諸子之繩武。
及至同光間,遵義鄭子尹、獨山莫子偲、長洲江韜叔輩出,始稍稍矯其趣。
至先生而益皎明昌大,天下靡然向風,稱為陳鄭(孝胥)體。
然世尚多以先生之詩瓣香其鄉(xiāng)先輩山谷,為江西派中宗匠。
及至先生之集出,方曉然如鄭君序先生之詩,所謂越世高談,自開戶牖,不僅隸于江西社里也。
先生之文,金石銘志,早已光燭四裔,其不拘拘于桐城,亦正如其詩之不可囿于雙井也。
承學之士,自能辨之。
際茲世風板蕩,俗學澆漓,幸碩果僅存,皤然一老,為群流仰止,不獨為吾鄉(xiāng)耆獻之光,其高躅靈襟,亦鎮(zhèn)自與名山同垂不朽也。
壬申季冬,南豐吳宗慈附識。
跋義寧師手寫詩冊·袁思亮
右義寧師為茶陵譚瓶齋丈難寓所為古今體詩二十馀首,歲在丁卯,自杭遷滬之明年也。師用詩古文辭主東南壇坫者幾三十年,獨未嘗致力于書,而持縑楮求索者無不應。嘗為人寫小文,其人即據以入石,以拓本遺師,師持示思亮曰:「吾書乃壽貞珉,不亦可以詫今之知書家者耶?」然成巨帙如此者,亦不一二覯也。當是時,師卜居塘山路,與丈宅密邇,思亮數相從兩家飲啖語笑,往往移日。自師去滬,斯樂不可復得。今師已前歸道山,一時同游諸耆宿,無復存者,丈宅亦熸于兵,十馀年間,死喪離亂之跡遂已如此,可嘅也夫! 散原詩集錄入:顧青翎
附錄·黃遵憲題識
唐宋以來,一切名士才人之集所作之語,此集掃除不少。然尚當自辟境界,自撐門戶,以我之力量,洗人之塵腐。古今詩人,工部最善變格,昌黎最工造語,故知詩至今日,不變不創(chuàng),不足與彼二子者并駕而齊驅。義理無窮,探索靡盡,公有此才識,再勉力為之,遵憲當率后世文人百拜敬謝也。四月望日,醉中憲又識。 凡知友往還見于詩題者,嘗欲自定一例: 不稱輩行。唐人最重氏族,以此自詡,人亦附和之。今則父子不相及,兄弟各異籍者有之矣。 不必稱官。唐之詩人多有官職,(《高適傳》所謂「詩人之達者,惟適一人」,語不可解。如張九齡、張說皆丞相,白居易、元稹皆尚書,韓愈亦侍郎,何云不達也?)文酒酬酢,多屬宦游;今則詩人不必官,官人不知詩,兩不相涉矣。鄙意不如稱名,或用通稱之字而注名于下,屢見不一見者名、字不必拘。宴集人多,不必明為何人。題圖詩何能盎刪?其人其事于圖于詩有關系者存之,否則刪之可也。質之伯嚴先生,以謂何如?不得已而稱官,以古官易今制,固不當。然當曰侍郎、尚書,不當曰吏部、戶部;當曰員外、主事、編修、檢討,不當曰翰林某部也。外官如總督、巡檢,出身如進士、舉人,均當直書。惟有一二難事:一為候補道、(吾意實官如兵備、督糧、巡鹽,均可直書。)候補知府,(實官知府,亦可直稱或系以地。)一為廩膳生員、附學生員。生員猶可,候補甚難。辭窮則變,或以此種借用觀察。秀才,未為不可。易蘇州府為姑蘇,固滋淡笑矣,然觀察、秀才既為今日通稱,似亦無害。蓋措辭不當之咎,舉世當之,于我無與也。 伯嚴以為然否? 乙未四月望日,遵憲妄書。
寓無竟室悼亡草·自記
悼亡而有辭,以宣典悲也。然則亦宣其悲而止爾,奚有于辭乎。昔者莊生之妻死,莊生鼓盆而歌,論者達之。夫莊生之歌,莊生之悲也。莊土之悲之結而不解,而宣之于辭也,何達之有焉?余之為悼亡辭,先后若干篇,集而存之,以遺夫戚友之稔余悲者。凡以宣其悲,且廣之于無窮,而非區(qū)區(qū)傳其辭而然也。光緒七年辛巳春二月,義寧陳三立伯嚴自記于河北分守道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