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智同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10 首
道本無瑕,擬心已差。
才生眹兆,遍界空花。
若欲全舉,除非直與。
不用增添,現(xiàn)成規(guī)矩。
洞徹根源,法法周圓。
靈明法爾,妙絕言詮。
言詮不得,得亦差忒。
迥出根塵,古今取則。
存不可見,亡兮對面。
匪存匪亡,森羅自現(xiàn)。
心外無法,法外無心。
心法齊照,境智甚深。
心忘照滅,境智同歇。
一道通同,十方俱攝。
生死涅槃,元無兩般。
四生六道,息苦停酸。
平等大道,無有邪正。
胡漢不來,欲何為鏡。
像虛鏡皎,鏡像斯照。
像去鏡亡,千圣非妙。
此門難入,唯君自息。
若入此門,半錢不直。
不直半錢,萬國爭觀。
所以說云,大道體寬。
汾陽十智同真二首 其一 (1099年) 北宋 · 釋德洪
七言絕句
十智真面目全,于中一智是根源。
如今要見汾陽老,劈破三玄作兩邊。
汾陽十智同真二首 其二 (1099年) 北宋 · 釋德洪
七言絕句
十智真選佛科,汾陽佛法本無多。
愛心竭處尋真智,面目分明會也么。
慧而能定,定而能應。
空有短長,初無欠剩。
定慧力莊嚴,性相心齊證。
妙觀察智照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
智同真驗作家,可中毫忽不容差。
若無師子翻身句,現(xiàn)在徒將面自誇。
贊法如禪師 宋 · 釋圓極
七言絕句
生鐵面皮難湊泊,等閒舉步動乾坤。
戲拈十智同真話,不負黃龍嫡骨孫(《五燈會元》卷一八 《五燈會元》:安吉州道場法如禪師,衢州徐氏子,參云蓋,悟汾陽十智同真話……水庵圓極依之,嘗贊之云云。)
揚子渴如馬文園,宰官特賜桃花源。
桃花源頭釀春酒,滴滴真珠紅欲然。
左官忽落東海邊,渴心鹽井生炎煙。
相呼西子湖上船,蓮花博士飲中仙。
如銀酒色未(一作不)為貴,令人長憶桃花泉。
膠州判官玉牒賢,憶昔同醉璚林筵。
別來南北不通問,夜夢玉樹春風前。
朝來五馬過陋廛,贈以同袍(一作我胸中)五色彩(一作線)。
副以五鳳樓頭箋,何以澆我磊落抑塞之感慨?
桃花美酒斗十千。
垂虹橋下水拍天,虹光散作真珠涎。
吳娃斗色櫻在口,不放白雪盈人顛。
我有文園渴,苦無曲奏鴛鴦弦。
預恐沙頭雙玉盡,力醉未與長瓶眠。
徑當垂虹去,鯨量吸(一作此興吞)百川。
我歌君扣舷,一斗不惜詩百篇。
汝輩應憐濟叔癡,相攜追送楚江湄。
離歌莫慰離愁惡,別酒那禁別淚垂。
疲馬欲歸還戀戀,孤舟將發(fā)更遲遲。
臨岐不盡丁寧囑,好讀斯干棣萼詩。
宣祖大王之二十五年。而日本酋秀吉大舉兵入寇。京都陷車駕遷。惟時有臣。請援天朝。再恢宗社。乃惟曰白沙李公。光海即位。誅夷同氣。謀廢慈殿。奸臣李爾贍,鄭造等縱臾之。天常滅蝕。環(huán)三千里殆淪于縱目之域。惟時有臣??寡哉?。扶樹彝倫。乃惟曰白沙李公。談者曰。中興之績。被于海東而已。民紀植則立萬世之孝順。優(yōu)于天下矣。公以言獲罪。累于北荒。談者曰。公固得死所矣。國其如何。俄而公卒于累。而至癸亥今上反正。復官賜祭。談者曰。其庶幾哉。國有教矣。蓋以公存亡榮悴。卜世運興喪也。東陽申欽聽于一國之談者曰。此輿情也夫。此公議也夫。茲非天之有定也乎。肆次其事烈。載之神道之石曰。公諱恒福。字子常。氏出雞林。其始有沙梁部大人謁平者。翊羅祖為宗臣。胄支遂綿。至麗彌盛。其著者曰。文忠公齊賢。世稱益齋先生云。入本朝有官工曹參判者諱延孫。寔生崇壽。僉知中樞府事。公高祖也。曾祖曰成茂。安東判官。贈吏曹判書。祖曰禮臣。成均進士。贈議政府左贊成。贊成公有隱德。嘗卜葬兆于抱川曰。我后聯(lián)二世必達。公考參贊公果應之。參贊公諱夢亮。歷事三朝。以清儉忠孝聞。贈議政府領議政始林府院君。妣曰全州崔氏。結(jié)城縣監(jiān)崙女。訥軒李公思鈞外孫也。贈貞敬夫人。有壸范。嘉靖丙辰生公。生而不乳不啼。家人驚異。會有瞽師到門。參贊公使筮之。筮畢賀曰。鼎軸之兆。崇于公二級。甫數(shù)期。峻拔岐嶷。嬉戲動與凡兒殊。稍長沈深有度。顧盻偉如。語默不茍。識者知其為昂霄材也。八歲。屬詩出語驚人。九歲參贊公即世。致毀如禮。十四五。已疏財好義。雄健不羈。當街賈勇。諸少年莫敢埒。大夫人聞而戒之曰。未亡人朝暮入地。汝乃從無賴子弟游。吾死不暝矣。公泣受教。刮摩豪習恂恂也。辛未。大夫人卒。啜粥居廬。服闋。托于姊閔氏婦。摛經(jīng)辨志。居業(yè)遂篤。藻思橫放。亹亹逼古。一時名勝愿識其面。權(quán)相國轍聞其聲。歸以孫女。即都元帥慄之出也。相國一見。期以公輔。萬歷庚辰。登謁圣丙科。補承文院權(quán)知副正字。辛巳。藝文館檢閱。癸未。宣廟將講朱子綱目。預揀才臣。賜中秘所藏帙以隸之。膺簡者五人。公與焉。栗谷李公珥實進之。栗谷道學文章伏一世。公一見有言下之契。旋賜暇湖堂。薦弘文館為正字著作博士。甲申秋。得疾革。中外之人識不識舉憂之。來候者履錯于巷。乙酉春良已。授藝文館待教奉教。成均館典籍,司諫院正言,吏曹佐郎,知制教。考功世稱熱官。公居之淡若散署。庭無造請。座無生客。日與里闬游從。清坐相看。有二顯官怙時望。要公推轂。已入銓地。多居間餂公。公惡其為。竟不應。二官交憾公。歷修撰正言校理,吏禮正郎。己丑冬。以問事郎參鞫鄭汝立獄。宣廟親臨論囚。公應對周敏。趨蹌中節(jié)。目覽耳受。口詢手書。言不刊落。筆不停輟??v橫膠擾。俱領其要。僚寀袖手。吏胥旁觀。驚以為神。宣廟亟才公。每事必畀公。公憫囚多株連。不遄斷啟倖禍者心。當亭疑。務平反。傳生議。薦數(shù)從中。文書或忞忞者。必諦審于當事者。不徒執(zhí)管成案為也。庚寅夏。應教轉(zhuǎn)議政府檢詳舍人。秋錄平難功。公以問事勞。例策三等勛。移典翰。嘗侍經(jīng)筵。宣廟呼公前。談公鞫獄時事。稱高才者累十言。躋秩以獎之。進直提學。特加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擬大用公也。辛卯春。除戶曹參議。才一月。曹務無?懘者。庫藏無罅灓者。尹相國斗壽為判書。顯重公曰。文翰士乃復能錢谷耶。時有孽臣洪汝諄者。網(wǎng)一世士將魚肉之。公以承旨亦被波及罷。夏。敘復除承旨。害公者猶未艾。二官之挾前憾者抵??而起。謀置重辟。李公元翼適秉憲。以身爭之乃已。壬辰四月。倭寇猝至。公為知申事。居嚍嚍欲以身徇節(jié)。自聞賊報。公退就第。背屏側(cè)席。填闔處外。飭家累無溷我。側(cè)室求一面不得。逮大駕定西幸計。公趨朝。唯與家兄訣別而去。前駕出一日。公詣閤門請事。宣廟命以左議政柳成龍為留都大將。公言若控上國辭命。非成龍不可。成龍得西。乃后聞奏封牘。多成龍手。駕出。百僚皆散。宮中虛無人。雨注天黝。夜四鼓。中殿獨與女史十馀。步出仁和門。公執(zhí)燭前導。中殿顧問。慰勉備至。駕薄臨津。上下相失。公同兵曹郎徒步。召集徒眾于泥淖中。至東坡驛。召大臣及尹斗壽問計。公首言我國兵力。無以當此賊。唯有西赴。仰吁父母之邦。到松京。拜吏曹參判鰲城君。加嘉善大夫。令護王子先詣平壤。大駕至。拜刑曹判書兼都總管。加資憲大夫。未幾授大司憲。賊既大蹂京城。急欲??兩西而撇掇之也。廷議無定算。劻勷而已。公與漢陰李公德馨。協(xié)策建遣請?zhí)斐?。又撥三調(diào)度。以管軍興。其卒成再造烈者。此為之兆也。拜兵曹判書兼弘文館提學知經(jīng)筵春秋館事同知成均館事世子左副賓客。臨津失守?;蜓援斒仄饺馈;蜓韵膛d可據(jù)。公與左相尹斗壽力陳咸興非計。請幸寧邊。然群議猶主咸興。中殿東嬪先向德川。以取咸興路。而賊已逼浿水矣。漢陰公請出見賊將玄蘇,調(diào)信謀緩兵曰。兵茍毋緩。當斬兩將頭來。公止之曰。堂堂國家。豈可行盜賊事。駕離平壤。與漢陰申請進住寧邊。且自請赴遼東求救。兩公爭往。至夜分。宣廟用沈忠謙言遣漢陰入遼東。公送之南門。解所驂與之曰。兵不出。君當索我于重獲。漢陰曰。兵不出。吾當棄骨于盧龍。灑涕而別。聞者易容。守灘諸軍又潰。宣廟夜召諸臣議內(nèi)附曰。父子同渡鴨水。國事無可幾。世子宜奉廟社主分往。予帶若干臣僚入義州。從予者誰。群臣莫對。公泣對請從。駕次博川。中殿自德川來會。而平壤陷報至。宣廟趣駕夜發(fā)。扈行者多道亡。天雨道隘。公慮有倉卒。謂椽屬曰。前茅甚疏。吾屬皆兵官??上葘Ъ豺?qū)而前。宣廟問知為公。益重之。駕入義州。公言漢南諸路必謂大駕已渡遼。急發(fā)使諭湖,嶺起兵勤王。且令知行在所住。自此朝廷命令得通。而勤王之師始起。先是遼左有行言。朝鮮導倭入寇。兵部遣指揮黃應旸密覘我。公在朝時已虞有此事。求辛卯倭書來乃進之。應旸疑大釋。歸報皇朝。始議出兵。祖承訓,史儒等將三千兵先至。朝野皆言指日可捷。公曰祖將躁而寡謀。軍必敗。果大衄。承訓歸至。誣我兵反助倭賊。公請遣大臣伸辨。又請遣使乞發(fā)大兵。冬。提督李如松提兵四萬過江而東。公見其行師。白上曰。必成功。但幕下有鄭同知,趙知縣兩人用事??钟芯趽?。癸巳。得大捷復平壤城。而既又掣于和議不更戰(zhàn)。實鄭趙二人為之也。京師復。力請回鑾。十月。宣廟旋軫舊都。行人司憲奉敕來。未有先聲。朝廷猝知之。急授公遠接使。受命即行。行人兼程疾馳。所過郡邑失措。賴公先后館待無缺?;食肥雷油瑧?,兵官進理全,慶軍務。公以兵官故。解儐任陪世子南下。甲午春。湖西賊宋儒真反。分朝諸臣欲奉世子會大朝避賊。公上劄止之。頃之賊平。秋召還。兼舟師大將。算舟艦資魚鹽以息之。備綿布三萬疋輸之度支。乙未。吏曹判書兼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兼經(jīng)筵知春秋館,成均館,義禁府事。丙申皇朝冊封日本。副價楊邦亨欲得公為接伴。宣廟許之。公既辭朝。乞解東銓文柄。拜右參贊。邦亨敬禮公曰。東國有此人。何可以外國輕之。公指正使李宗城曰。徒紈綺文墨爾。必辱命。后果然。冬。送楊使。丁酉春。判西銓。楊經(jīng)略統(tǒng)大兵東來。難其儐。復推公。辭不起。同戶工官見經(jīng)略于九連城。其條列問答俱彬彬光國。九月病免。十一月復授公。凡五長兵部。一長吏部。處心貞亮。關(guān)節(jié)不及。擬用除擢。唯視其才。一徇公議。無敢以他路進。官方有序。仕途以澄。朝廷僅存墻壁。而士夫稍知廉隅者。以公之在銓席也。其兵部也。丁水陸天兵之湊。事關(guān)本兵者。大者迅雷。少者牛毛。公游刃中窾。積而不苑。楊經(jīng)略每值肯綮。必曰李尚書云。公去部。有萬匹布溢于恒用之外。部中傳以為李尚書藏。久而猶守之。近世稱舉兵部者言。栗谷李公。公足當之。而以時之劇易言。公有加焉。戊戌秋?;食澁嫸┱_搆我國上奏。宣廟震驚。大拜公加大匡輔國崇祿大夫右議政封府院君陳奏使。公辭不獲。星夜倍道進奏。日詣內(nèi)閣,禮,兵部操文陳說。辭語明剴。禮容都雅。諸官拱手唯諾曰。國恥自湔。公無憂也。帝賜敕褒之。革應泰職。己亥復命。宣廟大悅。賜土田臧獲以嘉之。時議以應泰誣奏。移罪于接伴使白惟咸。下獄當罪。公為委官。心知其冤。奏讞甚晰。宣廟原之。尋控免。庚子。拜都體察使兼都元帥。視師南土。上安民防海十六策。夏。以首輔還。六月。懿仁王后薨。時屬干戈。儀軌典籍燹滅無遺。公指授裁量。節(jié)文不惑。梓宮下山陵。夜半失火。上下遑惑。公當變不錯。招所司各職其職。導世子就位。行慰安祭。以是日克葬返虞。辛丑。乞釋負不從。公復起。請節(jié)經(jīng)費正田制。開誠心。布公道。礪廉恥。宣廟嘉納。秋。奴酋通書請媾。公言此酋受爵天朝。人臣義無私交。且為后世虞。請謝絕其使。壬寅春。三司交章論成牛溪渾。公上章救之。未及進。有人承柄臣旨。徑上疏專攻公。公引告。而撼公者益眾。卒以是去位。甲辰元朝。白虹貫日。公極言天人之際。終之曰。推誠當自納諫始。秉公當自用人始。世以為知言。夏。錄扈圣功。公為元勛。辭不允。拜領議政。亦控免。丙午秋。馬島夷義智詐械二死囚。稱犯陵賊來獻求和。時柳永慶擅國。欲自功。將行獻俘禮以夸耀之。公欲誅之釜山。以示倭使。永慶不聽。卒拿訊無所得。丁未十月。宣廟疾大漸。公受命祈于宗廟。翌日宣廟小愈。乃于戊申二月一日賓天。越翌日。光海踐阼。宣廟以日月之明。秉乾剛之德。早挈神器。托于光海光海。在春宮十七年矣。不幸宣廟寢疾。經(jīng)年樂禍。喜功者因以揣摩。塞窌匿端。煽俑飛鉗。以惑人聽。鄭仁弘封疏入而人情尤眩亂。禍端無窮。而先以臨海君為注。中外遑遑。衛(wèi)士擐甲守闕。宮門當晝不開者累閱月。有一諫官以臨海事來問者。公曰。服喪王子。形跡未著。胡據(jù)置辟。三司密告不軌。當流絕島。公獻議請全恩。論者目以護逆。全恩之說為善流禍本。四月。為左揆兼都體察使。六月。以總護使封穆陵。才畢。三司請誅臨海。且咎相府不廷爭。仁弘繼之。斥全恩之非。公上劄再辭不許。辛亥。仁弘封疏厚詆晦齋,退溪兩先生不宜祀孔廡。泮儒上疏辨之。削仁弘儒籍。仁弘之徒樸汝梁訐奏之。光海令禁錮首議者。公愕曰。亡國之舉也。通宵搆劄。至曙上之。諸生聞上命。捲堂而去。公又上劄陳之。及后引對。備錄晦齋事四條上之。仁弘由是大銜公。名卿善士重足累喘。讒譖猬集。以擠公為先務。乃倡體府兵權(quán)太重之說。欲必陷之死地。公日事求去。而至壬子。金直哉獄起矣。光海日御鞫廳。絲毫以上皆躬斷之。公隨事匡救。詩人權(quán)韠以詩得罪并系訊。公離席苦諫不從。術(shù)官有以遷都之說進者。宰臣多和附。迎合上旨。公直言折之。癸丑夏。樸應犀上變。事有不忍言者。烈于戊申矣。被告之中有武人鄭浹者。公所未識也。有他大臣薦之。公擬于邊守。及是辭連當坐。公不赴朝。三司請誅永昌大君。而政府無廷請舉。有宰臣二人連日夜至公所。誘以禍福。危辭喝語。使人發(fā)豎。子弟涕泣迭諫。公捋須毅然曰。吾受恩兩朝。位臺鼎十六年。豈以垂死之年。自取污蔑。厚負兩朝。其宰知不可回。顧而之漢陰。如語公者。后日公與漢陰俱在鞫廳。臺官以大臣不伏閤顯斥之。漢陰謂公曰。子將如何。公曰。吾議在戊申之議矣。獄事日急。禍焰日起。臺官鄭造,尹讱等首發(fā)廢母之論。公謂漢陰曰。吾得死所矣。為永昌死則傷勇。為母后不死則傷義。慗使吾君為造與讱之蔽也。而負累于天下后世乎。今人既誣引春秋。我粗習春秋。當引經(jīng)據(jù)義以破之。其所謂逆。未見其為逆。故不敢討臣。而廢君之母。真逆臣也。若或獻議??蛇M一劄。是夕至家。不解朝衣。坐外廊。子弟入問故。公曰。三網(wǎng)滅矣。我以大臣。承不世之遇。寧惜馀命。忍見此耶。當以舁尸為期。大司憲崔有源來見公。公曰。萬代瞻仰。在此舉也。有源素敬公。乃定議。與二三僚貳于造,讱。其不即廢母。由公言也。公具疏示漢陰。磨礪以俟。公以薦鄭浹遭劾而去。事已不可諧矣。光海遞公相拜西樞。乙卯。家督星男為賊奴所告下獄。家人請循俗行賂。公正容止之。獄尋白。冬。仁弘疏言公罪不止此。三司請削黜之。光海留中不下。公就寓東郊。移卜小筑于忘憂里。無幾微見色。倘佯山澗。粗糲不厭而怡如也。聞清平水石之勝??缫或呁3ks于田夫野老。不知為貴人也。丁巳十一月。廢母之論遂決。李爾瞻,金開,許筠呼召丑逆。袖疏赴闕。濫巾東序者承嗾而集。日不記其數(shù)。國內(nèi)鼎沸。含生褫氣。公寢食俱損。忼慨不自已。忽大雷撼宇。公曰。天其戒告之矣。須臾樞府郎持上旨。令獻議。公方病。侍者扶起。奮筆書曰。誰為殿下畫此計者。非堯不舜陳。古之明訓。虞舜不幸頑父嚚母。常欲殺舜??>繌[。危逆極矣。號泣怨慕而不見其有不是處。誠以父雖不慈。子不可以不孝。故春秋之義。子無讎母之義。況為伋也妻者。是為白也母。誠孝之重。夫焉有間也。方今當以孝治國家。一邦之內(nèi)。將有漸化之望。此言奚為至于紸纊之下哉。為今之道。體舜之德。克諧以孝。蒸蒸以乂?;嘏瓰榇?。愚臣之望也。議至。見者懔懔至有潛相抆淚者。三司請絕邊圍籬安置。凡四易配所。配三水而止。光海命移北青。戊午正月到配。三月遘疾。有感夢之異。曰。吾其不久乎。聞奴酋犯遼廣。天將檄召我兵。而朝廷不許。涕下曰。國不復競矣。越二日不淑。是月十三日也。享年六十三。公嘗謂家人曰。事國無狀。獲此恩譴。我死勿以朝衣。殮用所服深衣大帶云。七月。返輀于抱川先塋。八月。窆于參贊公墓左乙坐之原。都下人民聞公行遣。上自薦紳下逮諸曹故吏廝臺輿卒。靡不求謁。一路村氓閻婦。爭來瞻拜。稱章甫者。想望風儀。以為矜式。洎卒。遠近之承訃會哭者。守宰邊將。持赗赴吊者。村居士夫操文酹告者。不知其幾。自初終。來守門外。殯而后散者。亦不知其幾人。嶺南士有不相識而千里來賻者。既葬。有漬綿炙雞。持三首詩及祭文。來哭墓下。不留謁而去者。亦莫知何人也。北青抱川諸生。鳩材建宇俎豆公。朝廷設禁而終莫能止。噫。公何以得此于人哉。義烈足以感人。人心不可厚誣。孰謂公論在后世哉。公風采凝遠。壇宇軒豁。廣顙隆準。豐頰而白晰。須髯翩翩。長不踰中人而氣蓋一世。行不治邊幅而動有規(guī)則。曠乎其超乎俗也。裕乎其宜于物也。光明而灑落也。正大而特達也。恬乎其處順也。淡乎其不滓也。其奉先也儀篤于物。文掩于誠。其事君也犯而無隱。折而不易。其友愛也奉長昆如事親。待叔仲如一己。其親族也幽嘉盡道。疏戚無間。其鄉(xiāng)黨也故舊不渝。愚智同得。其居室也屋漏如康莊。閨闥如位著。其當官也如丁之解牛。如扁之見垣。其交際也惇信扶義。然諾必重。其取與也清不欲近名。介不欲立異。其為家也無數(shù)畝之籍。無遺籯之金。論人是非。善善長而惡惡短。處已毀譽。妍媸過而明鏡存。具茲眾美。統(tǒng)于大節(jié)。爰自釋褐。遇知宣廟。壬辰之訌。竭忠盡悴。一則公二則公。統(tǒng)總中兵。熸亂底平。入而冠冕士流。出而儲胥方隅。卒致黃道重明。紫蓋不愆。晉位鼎鉉。為中興元功。卓乎事業(yè)之大。足以伯仲房,杜。而乃若丁巳一言。撐天柱地。日麗星經(jīng)。身雖摧敗。人道由立。方之壬辰之功。不亦愈賢乎哉。少負氣義。晚而好學。己亥解相之后。捐棄世故。一意經(jīng)史。求學自典謨洙泗至濂洛關(guān)閩。為文自左國至秦漢。未嘗去手者二十年。稟高故見亦高。欲寡故理自明。語道妙則獨契昭曠之原。觀踐履則不失銖兩之細。端委廟堂則九鼎大呂也。披襟宴坐則丘壑云水也。風標遐舉。超軼于埃壒之表。劍履黃閣。帶礪山河。特公之一浮云爾。世之谫谫者。無怪天未測其涯量。而雖號知公者。亦不過班之于隨世立名之列。知人信不易哉。朝廷黨比相傾四十年馀。賢與不肖。莫不標榜。而公獨中立不倚。屹乎如泰山喬岳。人不敢訾。而壬寅以來。時事日乖。眾正斂跡。公始不安于朝矣。后雖再入臺鼎。而辭而不居。光海初政。復入中書。以先朝舊臣。不免復出。而事有大謬者。庸非邦國之不幸耶。公于文章。雅不屑為。而取法則古。雄邁奇俊。自辟一家。章劄酋酋上薄兩京。間雜江左。尺牘爽朗。脫去畦徑。筆跡俊逸有法。老莊之玄放。仙佛之妙悟。靡不領會其旨。星象堪輿之家?;㈩^岐黃之藝。亦皆通曉而不加竟也。嘗著涵養(yǎng)銘恥辱書床養(yǎng)夜戒晝警夕五箴以自課。詩文若干卷。朝天唱酬一卷。奏議二卷。啟辭二卷。四禮訓蒙一卷。魯史零語十五卷藏于家。公少號弼云?;蚍Q清化真人。晚號白沙。又號東岡。男二人。長星男蔭仕為縣監(jiān)。次井男。壬子司馬。亦仕為監(jiān)察。女一人適尹仁沃。側(cè)室男二人。長奎男。癸丑司馬。次箕男。女二人。一學官權(quán)侙。一幼。星男初娶判書權(quán)徵女。生一女一男。女崔煜進士。男時中。繼娶判官金季男女。生四女一男。曰時挺。馀幼。井男娶參議尹顗女。生一男一女。男曰時術(shù)。女幼。奎男娶權(quán)大純女。生一男一女。男曰時行?;腥阈拍信?。生一女并幼。欽少也。遇公于清江門下。一見即忘年。后與公對巷居三十年。顧公少許可。欽亦寡合。能相與于形骸之外。趣造定向。間有不言而者。晚年愈契也。每抗談古今軌躅。論議逸發(fā)。不襲前人涂轍。自樹于胸中。而高明透徹。未始背于古賢。其豪資爽氣。近代所未見也。常幸世有知己者存。孰謂公去而欽獨踽踽也。嘗論曰。使生東魯。殆乎六藝之列。使生列國。庶幾國僑之政。有謝文靖之標致而篤于學。有韓忠獻之德量而立于節(jié)。非誇也。仍記公赴謫時貽尺書于欽曰。今日庶不負遼東翟黑子云。指漢陰也。欽于此淚涔淫。愧欽文不能為惇史。烏可以不朽公。銘曰。
昔我宣祖,秉德當乾。
毓才貯英,若苗藝田。
時雨膏之,條風發(fā)之。
惟時髦俊,蔚乎昌期。
孰為其宗,曰我李公。
繄王有命,契合昭融。
煌煌東觀,汝其會通。
我有華袞,汝其粉米。
邦運百六,滔天疇濟。
公為舟楫,繻有衣袽。
斗極天奠,國步如初。
王曰汝嘉,汝我股肱。
畀之伊何,無輔是膺。
遺之于后,俾贊洪圖。
故劍既收,庶展吁謨。
事有不然,世矛公盾。
砥柱中摧,臺階宵隕。
其說堂堂,折彼之角。
其節(jié)卓卓,何有謠諑。
于皇宣祖,宣祖有臣。
金石或泐,日月長新。
貤官賜祭,殷禮斯溥。
天固有定,恩實異數(shù)。
榮于公何,辱于公何。
榮辱去來,公不少多。
一味真腴,靈性則全。
濁世秕糠,火盡薪傳。
咸池扶桑,乘風飄然。
百世在后,百世在前。
公在其間,不愧不怍。
我銘詔之,昧者其作。
海寧有周君,以兀近于傲。
未嘗能適人,而每貪客到。
平生嗜書法,臥被成獨好。
碑版五百家,窺盡漢魏奧。
磨墨三斗馀,硯田漲堯澇。
閒居復耽飲,犀首智同照。
興酣事?lián)]灑,蘭竹各精妙。
我嘗詒之酒,媵以千年調(diào)。
開甕一歡噱,筆墨遂來教。
賴君酩酊樂,吾為什襲耀。
頃聞病疏酒,濡墨難狂嘯。
何當遣醫(yī)來,采薪即瘥療。
我慵縛兩腳,愿辱先生召。
登堂聞弦歌,旨酒啜其釂。
北面具衣冠,更請臨池要
⑴ 張安國具衣冠造劉季高,請北面書法。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