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已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1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引用典故:乘潮 上蔡蒼鷹 首陽 張翰 投湘 華亭鶴 李斯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索隱:「薇,蕨也?!梗?/span>。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dá)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子胥,伍子胥。春秋楚人。名員,父奢,兄尚,為平王所殺,子胥奔吳,仕行人,佐吳王闔廬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時平王已卒,子胥掘墓鞭尸,以報父兄之仇。闔廬伐越,傷指卒,子夫差立,伐越,大破之。越王句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諫不聽。其后屢請謀越,亦不納。太宰嚭得越賄,讒之,夫差賜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棺玉阒^其舍人曰:『抉吾眼懸諸吳東門,以觀越人之入滅吳也?!鼓俗詣q死,后九年,越果滅吳?!饏窃酱呵铮骸竻峭趼勛玉阒购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囊也)之器,投之于江中?!箛Z。吳語:「申胥將死,曰:『而懸吾目于東門,以見越之入也?!煌鯌C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也?!荒耸谷∩犟阒?,盛以鴟夷而投之于江?!梗?/span>,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jī)才多(集作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一作真)達(dá)士(集作生),秋風(fēng)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⑴ 高士傳:「堯之讓許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藏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粨羝溻叨轮?。由悵然不自得,乃過清泠之水,洗其耳曰:『向聞貪言,負(fù)吾友矣!?!凰烊?,終身不相見。
⑵ 無名:老子:「無名之樸,亦將不欲。」
⑶ 屈原:戰(zhàn)國楚人,名平,別號靈均,博聞強(qiáng)記,明于治亂,仕楚為三閭大夫。懷王重其才,靳尚輩譖而疏之,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冀王感悟。襄王時復(fù)用讒,謫原于江南,原作漁父諸篇以見志,尋自沉汨羅而死。
⑷ 陸機(jī):晉吳郡人,字士衡。服膺儒術(shù),詞藻宏麗。祖遜,父抗,世仕吳。吳亡,機(jī)閉門勤學(xué),作辯亡論二篇,以述吳之興亡,及其祖若父之功績。太康末,與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張華。華曰:「伐吳之役,利獲二俊?!购笫鲁啥纪醴f,受命討長沙王乂,拜大將軍,授河北大都督。軍敗被譖,穎使收機(jī),機(jī)曰:「華亭鶴唳,可復(fù)聞乎?」遂遇害。有陸平原集。
⑸ 李斯:秦上蔡人。嘗從荀卿學(xué)。始皇既定天下,斯為丞相,定郡縣之制,下禁書令,變籀文為小篆。始皇崩,斯聽趙高計,矯詔殺扶蘇二世。二世立,趙高用事,與斯互忌,高乃誣斯子由通盜,腰斬咸陽市,夷三族?!鹛接[:「史記曰:『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弧箍冀癖臼酚浝钏箓髦?,無臂蒼鷹字,而太白詩中屢用其事,當(dāng)另有所本。
⑹ 張翰:晉書卷九二張翰傳:「齊王囧辟為大司馬東曹掾,囧時秉權(quán),‥‥‥翰因見秋風(fēng)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適志,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翰任心自適,不求當(dāng)世,或謂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粫r人貴其曠達(dá)?!?/div>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館,有館名芳溪。
荒郵屋舍壞,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一作馀日),肌體顧若刲
氣填暮不食,早早掩竇圭
陰寒筋骨病,夜久燈火低。
忽然寢成夢,宛見顏如圭。
似嘆久離別,嗟嗟復(fù)悽悽。
問我何病痛,又嘆何棲棲。
答云痰滯久,與世復(fù)相暌。
重云痰小疾,良藥固易(一作宜)。
前時奉橘丸,攻疾有神功。
何不善和療,豈獨頭有風(fēng)。
殷勤平生事,款曲無不終。
悲歡兩相極,以是半日中。
言罷相與行,行行古城里。
同行復(fù)一人,不識誰氏子。
逡巡急吏來,呼喚愿且止。
馳至相君前,再拜復(fù)再起。
啟云吏有奉,奉命傳所旨。
事有大驚忙,非君不能理。
答云久就閑,不愿見勞使。
多謝致勤勤,未敢相唯唯。
我因前獻(xiàn)言,此事愚可料。
亂熱由靜消,理繁在知要。
君如冬月陽,奔走不必召。
君如銅鏡明,萬物自可照。
愿君許蒼生,勿復(fù)高體調(diào)。
相君不我言,顧我再三笑。
行行及城戶,黯黯馀日暉。
相君不我言(一作握我手),命我從此歸。
不省別時語,但省涕淋漓。
覺來身體汗,坐臥心骨悲。
閃閃燈背壁,膠膠雞去塒。
倦童顛倒寢,我淚縱橫垂。
淚垂啼不止,不止啼且聲。
啼聲覺僮仆,僮仆撩亂驚。
問我何所苦,問我何所思。
我亦不能語,慘慘即路岐。
前經(jīng)新政縣,今夕復(fù)明辰。
窴窴滿心氣,不得說向人。
奇哉趙明府,怪我眉不伸。
云有北來僧,住此月與旬。
自言辨貴骨,謂若識天真
談游費悶(一作閟),何不與逡巡?
僧來為予語,語及昔所知。
自言有奇中(奇中:意想不到地說準(zhǔn)或猜中。),裴相未相時。
讀書靈山寺,住處接園籬。
指言他日貴,晷刻似不移。
我聞僧此語,不覺淚歔欷(去聲)。
因言前夕夢,無人一相謂。
無乃裴相君,念我胸中氣。
遣師及此言,使我盡前事。
僧云彼何親,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
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幾。
我云滔滔眾,好直者皆是。
唯我與白生,感遇同所以。
官學(xué)不同時,生小異鄉(xiāng)里。
拔我塵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多:重視。《漢書·張耳陳馀傳》:“張王已出,上多足下,故赦足下?!鳖亷煿抛ⅲ骸岸?,猶重也?!保?/span>,深分從此始(21)。
吹噓莫我先(22),頑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門,終年不曾履。
相門多眾流,多譽(yù)亦多毀。
如聞風(fēng)過塵,不動井中水。
前時予掾荊(23),公在期復(fù)起。
自從裴公無,吾道甘已矣。
白生道亦孤,讒謗銷骨髓。
司馬九江城(24),無人一言理(25)。
為師陳苦言,揮涕滿十指。
未死終報恩,師聽此男子。
⑴ 蓬州:治所在今四川儀隴南?!锻ǖ洹ぶ菘の濉罚骸芭钪?,古巴國之地……后周置蓬州(原注:因山以為名),隋初郡廢……大唐復(fù)置蓬州,或為咸安郡。”
⑵ 芳溪:館驛名,故阯在今四川省儀隴縣南。
⑶ 刲:割?!稄V韻·齊韻》:“刲,割?!毙稳菁∧w如刀割般疼痛。
⑷ 竇圭:即圭竇,形狀如圭之墻洞?!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吧滈T圭竇之人,而皆陵其上,其難為上矣?!倍蓬A(yù)注:“圭竇,小戶,穿壁為戶,上銳下方,狀如圭也?!?/div>
⑸ 顏如圭:猶顏如玉。圭,圭之古字,玉之一種。
⑹ 易:原作“宜”,據(jù)蜀本、盧本、楊本、董本、全詩改。
⑺ 予頃患痰,頭風(fēng)踰月不差,裴公教服橘皮樸硝丸,數(shù)月而愈。今夢中復(fù)徵前說,故盡記往復(fù)之詞
⑻ 冬月陽:《左傳·文公七年》:“趙衰,冬日之陽也;趙盾,夏日之日也?!倍蓬A(yù)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div>
⑼ 銅鏡:古代照面之用具,銅制,一面磨光發(fā)亮以照面,另面多鑄花紋。直至近代,玻璃鏡出現(xiàn)后,才逐漸被取代。
⑽ 高體調(diào):謂以高格調(diào)相標(biāo)榜。體調(diào),猶格調(diào)。
⑾ 膠膠:雞鳴聲?!对姟む嶏L(fēng)·風(fēng)雨》:“風(fēng)雨瀟瀟,雞鳴膠膠?!眽P:在墻壁上鑿洞以成之雞窩?!稜栄拧め寣m》:“雞棲于弋為桀,鑿垣而棲為塒?!?/div>
⑿ 新政縣:屬閬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南部縣東南新政鎮(zhèn)?!杜f唐書·地理四·劍南道》(卷四一):“新政:武德四年分南部、相如兩縣置。”
⒀ 窴窴:同填,充滿?!队衿ぱú俊罚骸案K,今作填?!薄稄V韻·先韻》:“填,滿也?!?/div>
⒁ 趙明府:名未詳,當(dāng)是新政縣縣令。明府,指縣令。趙彥衛(wèi)《云麓漫鈔》卷二:“唐人則以明府稱縣令……既稱令為明府,尉遂曰少府?!?/div>
⒂ 貴骨:主富貴之骨相。古人認(rèn)為,人之骨骼、形體、相貌等與人之富貴休咎密切相關(guān),察看其骨相,可預(yù)知其未來。
⒃ 天真:事物之天然性質(zhì)或本來面目。
⒄ 悶:原作“閟”,據(jù)蜀本、楊本、董本、馬本改。
⒅ 靈山寺:又名鳳凰寺、報忠寺,故阯在今河南省宜陽縣西。
⒆ 白生:指白居易,元稹最親密之朋友,與元稹俱曾受知于裴垍。
⒇ 官學(xué):舊時官府設(shè)立之學(xué)校。唐代之太學(xué)、國子監(jiān)、府州縣學(xué),皆屬官學(xué)。此指在官學(xué)就讀。
(21) (一作治)。(始:原作“治”,據(jù)蜀本、盧本、楊本、董本、全詩改)
(22) 吹噓:原指言論有所抑揚,后多指為推薦某人而加以稱揚?!逗鬂h書·鄭太傳》(卷七十):“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崩钯t注:“枯者噓之使生,生者吹之使枯,言談?wù)撚兴謸P也?!?/div>
(23) 掾荊:指被貶江陵士曹參軍。掾,見卷2《竹部》注。荊,江陵府屬古荊州,故云。
(24) 司馬:指任司馬官職。司馬,見卷3《野節(jié)鞭》注。九江:江州之別稱,今屬江西?!杜f唐書·地理三》(卷四十):“江州中:隋九江郡,武德四年平林士弘,置江州……天寶元年改為潯陽郡,乾元元年復(fù)為江州?!?/div>
(25) 理:申辯,辯白。韓愈《唐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志銘》:“下邽令笞外按小兒,系御史獄,公上疏理之,詔釋下邽令,而以華州刺史為大理卿?!?/div>
黃檗下座,南泉上座。
常州紙貴,一狀領(lǐng)過(舉黃檗向南泉位中坐,泉云:長老甚么年行道?檗云:威音王已前。泉云:猶是王老師兒孫在。檗遂歸第二座)。
一處通,千處萬處絕羅籠。
青山常在,知識難逢。
威音王已前,猶是坐家致仕。
衲僧氣宇如王,溈山笠子,志公拄杖。
叔文九日 其二 宋末元初 · 陳普
七言絕句
江左夷吾本勝流,晚因造膝卻生愁。
紫囊肯上斯人腕,敢怨離騷佩不收(《內(nèi)則》:膾,春用蔥,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三牲用藙。獸用梅。注云:藙,煎茱萸也,《爾雅》謂之榝,《離騷》謂之椒。專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其佩幃。既干進(jìn)以務(wù)入兮,又何芳之能祗。從來釋者皆以榝為惡?;尬淘疲航罚镙且?;幃,盛香之囊也。椒,芳烈之物,而今亦變?yōu)樾柏?;茱萸固為臭物,而今又欲滿于香囊。蓋但知求進(jìn)而務(wù)入于君,則又何復(fù)能敬守其芬芳之節(jié)乎。愚按此說固是,然以上下文觀之,屈子恐未必盡以榝為惡,所謂干進(jìn)務(wù)入,總謂椒與榝,所謂何芳能祗、亦總謂椒與榝也。干進(jìn)務(wù)入,于充幃之義尤切;專佞慢慆,猶為諂諛失守;充幃,則有依依之態(tài),不惟求容而求親密,蓋其惡尤甚于椒也。又何芳之能祗,謂其本芳而不能敬守之也。蓋總指善人不守節(jié),故其上下一二十句,一意成一片,不應(yīng)獨榝為臭物,在一片中若附贅縣疣然也。首言蘭芷之變,荃蕙之化,次言昔日芳草,今為蕭艾。蘭為眾芳之長,又重責(zé)之云: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委厥美以從俗兮,茍得列乎眾芳。因連椒榝二物亦同意,而椒之罪甚于蘭,榝之不顧又甚于椒。椒性氣最烈,乃為慢慆之態(tài),榝尤烈,乃為依依之容,是剛?cè)峋慊?。然后總之云固時俗之流從兮,又孰能無變化。合上眾芳而嘆之也。終之云: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蘺。其意亦非棄椒但容之,則文不可讀。而榝罪甚于椒,亦在可略,故但云椒蘭。又以蘭最香,椒最烈,而深責(zé)其無所守也。茱萸,自先王已用之,口味鼻臭,南北不殊,屈子豈不見知。三牲用藙,則以薦之鬼神者也。屈子遂以為惡,深恐不然。其氣味形狀本椒類而酷烈于椒,而不可近兒童,世俗宜以為惡。然細(xì)詳之,實有去邪避惡,激柔起懦之材。故古人審而用之,亦若蓼然。蓼于農(nóng)夫為惡,世俗亦以不善,目之與蔥藙等同列。而今亦有以和曲漬酒者,其味與椒、茱萸、菖蒲皆得金之辛,蓋皆五行之物也。陶隱居說蓀云:東澗溪側(cè)有名溪蓀者,根形氣色極似石上菖蒲,而葉無脊,今所在溪澗極有之。如陶所言,福州人亦呼為溪宣。蓀宣,音相近也?!峨x騷》蓀荃一物,蓀荃尤相近也,浙東人亦用以和曲,其味亦與蓼、茱萸相類?!峨x騷》皆以為芳草,則未必獨遷怒于榝,而不知其善也。以充幃而言,則古人當(dāng)佩之以辟穢惡。屈原借以為務(wù)入者之喻,而費長房亦非創(chuàng)始,知其可以辟惡也?;尬套⑺^不能敬守芬芳,止謂蘭。然文似兼謂榝,獨與臭物二字相反,理亦少礙,然政可以明椒、榝之本同物爾。不然屈子之意亦當(dāng)謂榝亦有才,本椒之類,第氣味太過,本無全德,一移于俗,遂盡棄其本。他人猶淺淺不敢深,而榝遂欲深入于君求親密,為可傷也?;妇爱?dāng)只是王導(dǎo)時為丹陽內(nèi)史者,陶回以造膝責(zé)王導(dǎo),則是榝之干進(jìn)務(wù)入之態(tài),猶不改于后世也。)。
庚辰元日 明 · 顧璘
七言律詩
諸侯玉帛會長安,天子旌旗下楚關(guān)。
共想正元趨紫殿,翻勞邊將從金鞍。
滄江飲馬波先靜,黃竹回鑾雪正乾。
北極巍巍天咫尺,五云長護(hù)鳳樓寒。
《明詩選》:李舒章曰:「比為武皇南巡也。隱諷中有實錄,謂寧王已獲,而御駕不歸耳?!?br />
昨夢井水溢地上甘而渫列于荒墟心惻然也占曰井水溢施弗窮也甘而渫用適中也渫而不食道弗庸也明王已興而列諸荒焉哉作夢井歌
井之京京,其出淵淵。
汔至不繘,謂我叵泉。
甃如幕如,我夢乘如。
寤懷載且,維以永戲。(一章)

井之淵淵,爰是用汲。
王明王明,受此戩福。
渫而不食,于井何傷。
君子之履,不遷其方。(二章)

苧蘿行 明末清初 · 彭孫貽
苧蘿溪女脂為玉,浣紗石香流素足。
累累越葛獨采蘭,已甘村燕巢泥屋。
會稽夫人妾吳宮,買花欲進(jìn)姑蘇紅。
君王進(jìn)衣后手織,教成歌舞回流風(fēng)。
花鈿夜渡錢塘潮,飛上金閶斗舞腰。
吳歌歌殘王已醉,荒臺草生麋鹿至。
越來溪上月歸來,美人車騎殷香雷。
不須客避五湖水,應(yīng)讓黃金鑄西子。
功成莫笑東家施,漆室蛾眉未嫁時。
人生不作稷與卨,遭遇堯舜而吁咈。
下此猶為陶朱子,漫浪五湖之煙月。
吾東天下最偏邦,我生何晚肅宗末。
河清圣運亦一時,及臣登朝王已疾。
虛將讀書致君志,泣進(jìn)哀誄贊盛烈。
嗚呼國厄我又窮,未死于今但涕血。
悲哀摧剝霜滿鬢,瘴癘侵凌病纏骨。
東岡舊筑尚入夢,山色悠然江水闊。
若從此地為早計,豈使吾人百艱閱。
稷卨尚矣陶朱遠(yuǎn),我誰與歸三閭屈。
稽宗盟之軼事展親兼以褒功覈方策之遺聞申枉因而繼絕睿親王者屬本懿藩分居執(zhí)政勤勞王室棐忱洵同姓之良綏定燕京偉績更諸王之冠顧以任隆見嫉亦或氣盛招尤履霜之釁潛積于多年戴盆之冤頓興于既逝指斂衣為左證理知所必不然肆羅織以深文獄甚于莫須有徒以眾怨之搆成貝錦而執(zhí)作爰書尚非親政之年矯綸綍而竟從重典繄予恭披實錄鑒王實有大勛當(dāng)危疑推戴之時拒群議而匡扶沖主迨戡亂肅清之際迎圣駕而肇建丕基且誡比列之諂?勖以尊君親上復(fù)斥同懷之愆戾加以義正詞嚴(yán)歷歷具存班班可考緬其誠藎皎如白日青天嘉乃壯猷允矣信今傳后使果有不軌之志未嘗無可乘之機(jī)乃貞心既矢于寢興豈送跡轉(zhuǎn)萌于泉壤無端而暴其罪狀每惻于中如是而坐以叛名宜昭其屈念疇昔非由親決弗嫌成案之翻為國家特敘成勞惟協(xié)公評之當(dāng)用是復(fù)其王爵仍教世襲茅封并為錄彼宗支咸使列于玉牒葺園寢而春秋祀享配太室而殿廡筵班補(bǔ)列傳以連篇準(zhǔn)易名之一字推祖宗之恩意辨誣足勝金縢勉子姓以欽承守緒奚煩鐵券爰成四韻并引長言
流言恐懼似周公,公則生前王已。
無倖位心真是睿,有開基業(yè)孰齊忠。
謚增一字非私惠,論定千秋付眾同。
配食襲封推祖澤,睦親惇敘勖宗功。
⑴ 睿親王之冤獄與周公之被流言相似然周公之受謗在生前故恐懼可以有待王則遭誣于身后故是非無以自明然予恭閱實錄為之昭雪較諸感風(fēng)雷而發(fā)金縢者似尤光明正大耳
共 17 首 第 1 頁 下一頁